进了村佳慧就 觉众人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来,果然,走近后大家开始搭话了。 “哎,考大学回来了?” “考的怎么样啊?” “呦,这是买了多少东西啊。” 佳慧全程傻笑,客套应付的话留给赵东林,她挎着包跟美香一起走在前面,走到自家院子外,看到英宝一个人正蹲在门口玩泥巴呢,看到佳慧他们出面,丢下手里的小石子就跑过来抱住了佳慧的腿。 “妈妈,你去哪里啦?我好多天没有见到你了。” 英宝两岁半了,说话 声 气,佳慧给她留的头发,用两个红头绳扎的小辫子,粉 的小脸蛋仰头望着她,看的佳慧心都化了。 小姑娘就是这点好,总是萌萌的可 模样,像洋娃娃一样惹人喜 。 她弯 抱起英宝,捏着她的小脸蛋说,“妈妈去考试了啊,还有爸爸跟姑姑也一起去了。” 说着,她从挎包里拿了两块 糖递给英宝。 “呐,好吃的 糖,爸爸妈妈特意在县城给英宝买的,拿去吃吧。” 英宝甜甜的笑了,捧着佳慧的脖子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谢谢妈妈。” 美香在旁边看着,心里有些吃味,这小家伙,从小一直跟她睡,对妈还是比对她这个姑姑亲。 “英宝,你也不叫姑姑,姑姑生气了。” 英宝转头冲着美香笑,伸手要美香抱。 “姑姑,我也可想你了。” 美香假意哼了一声,抱着英宝,拍了拍她的小 ,英宝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这时候张巧儿从屋里出来了,放放刚刚在午睡,听到声音也醒了。 “回来啦?昨天我们在家里担心了一天。” 又担心考试,又担心他们在那住的好不好,吃的好不好。 其实张巧儿真的是白担心,作为现代人, 致的利己主义者,从来只会让自己过的舒服,只要有钱,不可能会出现吃不好住不好的情况。 佳慧走过去对着放放拍手,笑着说,“放放,妈妈回来啦,你有没有想妈妈啊?” 放放显然没有忘记妈妈,张开双臂要佳慧抱,佳慧眼泪忍不住掉下来了。 去考试前她还没断 呢,离开的那天就很舍不得,可有什么办法呢,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搬砖的时候不能抱你,抱你的时候不能搬砖,就是为了孩子也得努力啊,只能忍着不舍去县里考试。 这两天她 口涨的难受,又想让放放多喝阵子,母 里含有免疫球蛋白,能增强孩子的提抗力,少生病。 这样她就得花时间挤 ,昨天考试的时候涨的没办法,考完了提前 卷去厕所,包着 巾挤,那个时候她心里真觉得有些苦,觉得自己出现在这个时代就是受苦的,可不管心里怎么脆弱,该往前走的时候还是得努力往前走,不能停止。 好在放放已经半岁了,能吃米糊吃面条吃馒头,除了少喝两顿母 外,倒不怕他饿肚子。 “妈,这是我们在县里买的 粉,给放放喝的,给他增加营养。这是我们买的卤菜,烤鸭,还有猪耳朵,给爸当下酒菜。” 张巧儿接过东西,拿着 粉罐仔细看了半晌,嘴里啧啧的说,“哎呦,你看看,出趟门不容易,还买这么多东西回来,得花多少钱呐。你们吃饭了没,我没吃我给你们整点吃的?” 婆婆的话佳慧也没放在心上,老人家就是这样,嘴上喜 唠叨。 “我们还没吃呢,随便整点就行。” “拿给你们煮面条吧,给放放擀的面条还剩了些。” 黑蛋石头上学去了,佳慧抱着放放,带着英宝一起回屋,把东西整理了一下。 晚上,喊了大伯赵 仓过来喝酒,除了带回来的卤味,佳慧又整治了两个菜,还做了玉米面饼。 “我让东来也跟着去考,这小子说什么也不肯,哎,咱家以后还是得指望东林了。” 赵 仓喝了两杯白酒,微醺中打开了话匣子。 “这也说不准,东来以后说不准有旁的出路。” 见大伯酒杯空了,赵东林给他斟了一杯。 赵 仓摇着头笑了笑,“能有啥出路,还不是在家种地,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 能有什么出息呢,哪有大侄子这样,在部队当干部,回乡后还是干部,现在又去考大学了,真考上了,前途不可限量。 赵东林笑着安 道,“不会,咱们国家肯定会越变越好,也会有更多的出路,只要抓住机会,不一定非得上大学才行。” 佳慧听到这话看了赵东林一眼,心想赵东林说的确实是对的,改革开放后,国家发展与时俱进,像坐着火箭一样直线上升,在她那个年代,即便是农村,也已经实现了城镇化和现代化,在有的地方,农村比城市还富裕呢。 考试结束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二月份就过年了,佳慧开始准备过年的衣服,先给几个孩子各做了一套灯芯绒的外套,石头的也有。 佳慧想到自己刚嫁进来那年,为了做衣服的事还跟郑月芬闹了几场,转眼间物是人非,郑月芬跟赵东河离了婚,据说已经再婚远嫁了。 两人离婚后石头一下子长大了很多,刚开始还问妈妈去哪里了,妈妈为什么不回来,后来也不问了,每天跟黑蛋一块儿上学,有时候吃饭也在东面吃。 “佳慧,你这个料子是在哪儿买的啊,怪厚实的。” 就跟佳慧预料的一样,灯芯绒的布料果然引起了村里人的兴趣,不少人过来打听。 “上次在县城里买的。” “怪不得呢,我昨天还去供销社看,咱们这不卖这个。” “佳慧,你这还有多的布吗?有的话给我匀几尺呗,我也给我家山子做身新衣裳。” “匀也能匀个几尺,不过这种布料比旁的布料厚实,价格也贵了不少。” “没事儿,为了孩子嘛,他上初中了,得注意点形象,说不准能给我找个儿媳回来。” 旁人听了笑道,“山子才多大啊,你都开始想儿媳的事了,想的也忒早了。” “早什么呀,咱现在下手,省的以后费尽心思找不着好的。” “那倒是,你这想法也不错。” 众人哈哈大笑,最后布票,布料钱,还有做衣服的手工费,佳慧赚了四块,一斤大白兔 糖差不多回来了。 一九七八年元旦过后,高考成绩发榜,这天,赵东林还在村革委会办公室,座机电话响了。 “东林同志,我是钟贵祥。” “钟主任你好。” “我今天收到了一份高考成绩的统计名单,恭喜你,考了326分,是咱们江口县第五名!” “真的!” 赵东林心 澎湃了一下,能有这个成绩他自己也有些意外。 “还有啊,我记得你媳妇叫董佳慧。” “是,她准备的比我充分,成绩应该比我好才对。” “我跟你说,她不仅是咱们江口县第一名,还是整个吴东省第二名,考了383分!” 钟主任太高兴了,这次胜利公社692个考生,达到录取分数线的就有281名,远远高于全县全省甚至全国的录取分数线,他这个县革委会主任这次是大大的 脸了。 特别是董佳慧,虽说不是省状元,但他们一个小小的公社,出一个榜眼也是非常光荣的,县里省里的领导可都发声表扬了。 赵东林听到媳妇的成绩非常骄傲自豪,这是他媳妇,他媳妇不仅长得好看, 子温柔,还能考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 动之后,赵东林总算没有忘记自己还有个妹妹。 “主任,我还有个妹妹,叫赵美香,您看她的成绩达到分数线了吗?” “赵美香……我来看看……” 电话里传来钟主任翻看文件的声音,过了大约六七十秒的样子,钟主任的声音在电话里再次响起。 “赵美香,上河村二队,考了264分,已经达到录取分数线了。” 赵东林松了一口气,这下真的能一家子去市里生活了。 赵东林心情 的挂上电话,村长徐海明已经听到了电话内容,心情说不上高兴还是什么,总之有些复杂。 “恭喜你啊东林,以后就是大学生了。” “而且一家出了三个大学生!” “祖坟上冒青烟了。” 赵东林骑着自行车飞快赶回家,这时候农村进入农闲,一家人都在家里,看到赵东林 脸笑容推门进来,佳慧就有种预 ,高考成绩出来了。 她抱着放放从椅子上站起来,赵东林一步步走近,紧紧抱住了他们娘俩。 “咱们考上了,都考上了,你考了全省第二名,是咱们两口县的第一名!” 这一刻,那种改变命运的真实 ,那种心 涌动的热血,让他抑制不住的欣喜。 “真的啊!都考上了,佳慧还是县状元呢!” 张巧儿笑的嘴巴咧到了耳后 ,这阵子队上闲言蜚语的多,这下可好,家里三个都考上了,他们家一下出了三个大学生! “哥,我也考上了?你确定吗,从哪儿得的消息啊。” “公社的钟主任打电话给我的,他刚拿到成绩名单。” “谢天谢地,这下咱们家要更上一层楼了。” 不提因为这事,赵家如何受人瞩目,两天后,县教育局来了人。 “是这样,咱们省现在极度缺乏教育人才,省里的领导作出规划,成立了省师范学院大专班,所有高考成绩在240 分以上的考生都能入学,一年半就可以毕业,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各个学校当老师,你们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意愿?” 大专学历自然没有本科好,240分完全可以上一个好的本科,可现在真的是没办法了,十年的教育断层,得想法设法为省里储备教育人才! 从表面上看,选择进入师范大专班的学生好像吃亏了,但这个规划能为吴东省引来大量的人才。 要知道本科一读就要读四年,百废待兴的吴东,在教育上拖不起这个时间啊! 大专学历肯定是比不上本科学历的,除此之外,赵东林也不可能考虑上师范学校,至于佳慧,这么好的成绩,全省第二,上个大专着实可惜,因此那两位招生人员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瞄准美香一个人。 美香自己也想到了这点,踌躇过后,还是选择了同意。 “那我去吧,我今年二十岁,一年半毕业后也才二十一,既学到了知识也不耽误时间。” 美香报考的是师范大学,省里筹建的是大专院校,在学历上肯定是不一样的,但美香也有自己的考虑,她妈一直担心她找对象的问题,她想着,当老师也 好,让她去干别的可能也干不好,而且大专一年半就毕业,毕业后刚好找对象。 另一个,她都这么大的人了,心里还是很渴望早 走上工作岗位自力更生的。 张巧儿一直在旁边听着没说话,这种大事还是得孩子们自己拿主意,听闺女主动提了要去,她心里是 意的,觉得闺女很懂事。 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