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回话的时候自己也有些纳闷。以青荷现在的资历,虽然她依旧年青,但出去总有人恭敬的唤她姐姐甚至唤一声姑姑,伺候贵妃这几年下来,能教她动容的事情可真不算多。 “王姑娘说,她愿意留下服侍公主。” ☆、三百七十七 夫人 王念秋当天就收拾了包袱到了玉瑶公主身边。 她这个包袱小的惊人,里面原来装的也没什么金银细软,仅有的两件首饰都不怎么值钱,是她亲娘留下的,只能做个凭吊的念想。一对银坠子,一个银镯子。 此外就只有一把笛子,两本薄薄的书册。原来还有两身儿换洗衣裳,被尚 给 掉了。 “姑娘这衣裳也不合身。”送她进来的那位尚 脸上带笑,但是事情却没有商量的余地:“在 里穿不着这些。” 女们穿什么,怎么穿,那是有定例的。连 带的系带该怎么系,结怎么打,头发怎么梳,多久洗一回澡,每天吃些什么,什么时辰吃,都由不得她们自己。 王念秋看着被拿走的那两件衣裳,轻声说:“这衣裳姑姑要如何处置?” “王姑娘别多心。”那位尚 也不想得罪她,毕竟是公主点名要的人,说不定将来就混出名堂来了,何苦结份儿仇呢?给个顺水人情,说不定将来有好处:“主要是怕有夹带私藏,等回头查验过了,再让人给姑娘送回来。” 王念秋点点头:“多谢姑姑费心了。” 衣裳破旧,要让旁人来看,那是一文不值。 但衣裳是她用叔叔的旧棉衣改小的,纵然以后不能再穿,她也想要留着。 其实大皇子之所以误会她是个男孩儿,也因为她穿着打扮一点儿不象个小姑娘。去年的棉衣因为她长了个儿穿不上,她也不想再花钱置办新的。叔叔的旧棉衣她改小了穿,觉得很暖和很合身。 除了暖和与和身,还有点别的原因。 王念秋知道自己只是叔叔的堂侄女,而且当年王家没有破落的时候,隔房兄弟间也没有多少深情厚谊。 穿着叔叔的衣裳,似乎两人的关系就更近了,有时候她觉得自己和叔叔就是至亲,甚至,她在心里悄悄把他当成父亲看待。 家徒四壁,除了两间空屋子,她仅有的只有这么点儿东西了。 她进来给玉瑶公主磕了头,谢宁怕别人欺负她小,特意让青荷领她去安顿。 青荷已经领了两套衣裳鞋袜来,难得的是尺寸都不算大,略改一下袖子长短就能穿。 “先穿着吧,不合身处晚间我过来帮你改一改。正好再过不久就过年了,人人都能得赏一身儿新衣裳,到时候再给你做两套。” 王念秋捧着那一大包衣裳轻声道谢:“让姐姐费心了。我自己也能改,平时在家里也自己改过衣裳穿。” 青荷看着她的手,就知道这孩子平素必然不少做活。 虽然她和公主同年所生,但是两人的命数却是全然不同。 “铺盖就先用这一套,虽然不是新的,不过洗的很干净。梳头洗脸的东西就在 头……”青荷心里很怜惜这个无依无靠的小姑娘,不过她并没有在表面上给她太多照应。以后的 子长着呢,且过且看吧。 就象一开始玉瑶公主其实并不想让她做 女的。 “她也可以做我的伴读啊。” 但是后来玉瑶公主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甘熙云正正经经是官宦人家出来的,做了公主的侍读还有那么些人不服气,明里暗里想为难她一下。如果换成王念秋,她出身更复杂,无依无靠又无钱无势,年纪还小,处境只会比甘熙云更险恶。 现在名分上是 女,注意她的人就不会太多。料想有公主护着,她的 子应该不会太难过。 玉瑶公主对这个和自己同年所生的姑娘确实很亲近。叫她过去陪着说话,问她在 外的 子是怎么过的,还赏了她耳坠,银锞子和两身儿衣裳。 年节、生辰的时候玉瑶公主总能收到不少衣裳, 本穿不过来。这些衣裳原是可以用来赏人的,只是这些照着小姑娘身量做的衣裳,赏给一般人也穿不了,倒是王念秋比玉瑶公主还瘦小,玉瑶公主的衣裳她穿得了。 郭尚 不大喜 这个女孩子。 说不上来缘由,就是不太喜 她。 以前王默言在的时候,大皇子和玉瑶公主都喜 他。现在他死了,他侄女儿眼看着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借着她叔叔过去结下的情分,不要说大皇子和玉瑶公主了,就连贵妃都对这个小丫头另眼相看。 难不成姓王的这一家人都会什么笼络人的妖法不成? 玉瑶公主身边已经有了一个郭尚 不能掌控的甘熙云,现在又多了一个王念秋。 这姑娘年纪也不大,按理来说,应该比甘熙云好对付。可是在郭尚 看来,这个丫头比甘熙云还不好控制。甘熙云有所求,她想要给自己挣一个好前程,这一点很容易猜到。 可是这个王念秋,她进 是为什么?也为了给自己博个前程?这么小的孩子,她懂什么? 可郭尚 觉得这孩子身上有让人看不透的东西,这种变数让郭尚 受到了威胁。 她没见公主同谁这么有耐心,说了那么多话,就连对甘熙云也没有。 明明出身差得这么远,一个是天之骄女金枝玉叶,一个是罪官之后,优伶抚养长大的孩子,再低 不过,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公主究竟看上这丫头什么了?巴巴的和娘娘求恳,和大皇子还拌了嘴,也要把这丫头 进 来放在身边? 与 里这个月发生的大事相比,玉瑶公主身边多了一个小小的 女 本也不是什么大事。 一件事就是曹顺容抚养照顾了玉玢公主。 有人羡慕,有人却觉得这是个烫手山芋。 抚养了公主,好处当然有的。从前谨妃借着公主,隔三岔五总能见着皇上的面,一应份例也是按上等的供给。要是照顾得好了,皇上必不会吝惜晋封。 但坏处就是,玉玢公主那身子骨病歪歪的,一年十二个月里,好好的 子大概只有那么两三个月,其他时候全是药培着。倘若公主养不好,那好处也就全是坏处了。 曹顺容自己接下公主也是十分矛盾的。 她 清静,并不怎么喜 小孩子。要是自己能有孕生一个,想法可能就会不一样了。可现在面对的是别人所生的孩子,还是个病孩子。一想到以后的 子要全围着她打转,曹顺容就觉得很厌烦。 但是,抚养公主并不是没有好处的。皇上对儿女很看重,哪怕是这么体弱多病的一个女儿。抚养了公主,就有面圣邀宠的机会。 也许她还能生下一个自己的孩子。 这个月 中的另一件大事就是皇上册封了两个人为一品诰命夫人。 一个被册封的是皇上当年的 母,姓单,在皇上登基之前就已经去世了。皇上给她追赠的封诰自然被旁人纷纷称许,说皇上重情义,念旧。另一个得了封诰的则是个活人,方尚 。 单氏当年照料皇上算是兢兢业业,但是就因为她太尽职尽责,太后看她不顺眼。 中女子多是这样。即使是亲生儿女,也不乐见他们对 母、尚 们更信重,亲生母子之间反倒疏远了。更何况太后还不是皇上的亲生母亲,没有那份儿底气,更怕这个儿子被别人笼络了去。所以到底寻了个理由,将单氏革职并遣发出 ,除了这个眼中钉。 太后去世已经数年了,皇上在此时追封单氏,十分合情也合理。 可方尚 得封就让许多人疑惑不解。 方尚 要说功劳,无非是服侍贵妃有功,两位皇子平安降生,方尚 算是功不可没。还有就是照料大皇子得力,可这也不能算是她一个人的功劳。 就有人猜着这应该还是贵妃得宠,吹的枕头风。所以老话说得好,一人得道, 犬升天。贵妃得势,连身边的人也跟着沾光。区区一个尚 骤然间获得这样的荣耀,八成就是皇上想册封单氏,被贵妃知道了,顺势就给自己倚重的尚 也讨了好处。 更有人猜着,也许是贵妃想要酬功、笼络手下的人,单氏不过是怕方尚 一人得封招人诟病才拉上的挡箭牌。要不然的话,皇上要想封单氏早就可以封了,何必等到今时今 ?又何必同那个方尚 一起封?没准儿是单氏反而沾了方尚 的光才捞着这么个安 的名号。她都死了多少年了,就得了这个封诰也享不到福,她家里人连一文钱的实质好处都沾不着,哪里象方尚 ,这好处可是实实在在的。 这种封诰并不是给朝臣升官,也不是给后 嫔妃晋位,牵扯不到多少利害关系。所以虽然不少人心存疑虑,明面上并没有人说什么, 里头众人纷纷向方尚 道贺,有门路的、没门路的,眼下都赶趁方尚 这口热灶。 和旁人想象中的大权在握,意气风发不一样,方尚 接旨的时候只能苦笑。 皇上啊……别看他是皇上了,又已为人父,可是有时候行事,还能让人看出点少年时的意气冲动。 方尚 想起好些年前,皇上抄近路去书房时候的事。好会儿她正好遇上,不过是匆匆一瞥,但是那一眼看到的情形一直到今天都记得清楚。他一手 起袍子前襟,大步 星的往前赶,额头上出了不少汗,被太 一照汗珠儿亮晶晶的。 ☆、三百七十八 福晖 那时候旁人都夸嫡皇子稳重沉着,可是方尚 想,再稳重也还不算是大人,孩子心 在旁人面前不显 ,四下无人的时候,还是忍不住 出一点顽皮来。可是现在跑的一头汗,回头到书房里也坐不踏实。 方尚 当时捏着帕子站在柳树荫里,心怦怦直跳,想着要是能替他把头上的汗擦一擦就好了。 现在皇上这道旨意一下了,方尚 就恍然想起当年的事情来。皇上已经登基数年,且儿女成行的人了,可是在方尚 心里,忽然就想起了那年怕赶上不及上课,抄近路一路快跑的少年。 虽然皇上应下了她所请之事,但是转过头来又下了这么一道恩旨,这里面透出来的任 劲儿,让方尚 心里隐隐有些 觉。 觉……这不象皇上做的事,做象是儿子在母亲面前任 使 子一样。 方尚 想到这里,嘴角就忍不住的往上扬。 即使皇上应了她所请不公开她的身份,可是皇上的生身之母,哪怕不册封成太后、太妃,也绝不能让她在旁人面前还卑躬屈膝的以奴婢身份过活。夫人是一品诰命,现在 里头,除了贵妃与东六 那几位从来不出门的太妃,再没有谁比方尚 的身份高了,方尚 再见着人当然不用象以前一样需要行礼请安,服侍伺候。 不说旁人,永安 里上上下下的人都向方尚 道贺,谢宁笑着说:“你们这是想讨方夫人的赏钱啊?也罢,这份儿赏钱我来出,也算是我贺方夫人的。每人加发两个月月银,今天中午加菜。” 于是底下这些人又凑趣的纷纷谢过贵妃, 哄哄的倒更显得喜气洋洋。 等底下人散了,谢宁才笑着正式向方尚 一贺:“恭喜夫人。” 方尚 可不愿受谢宁的礼:“贵妃娘娘可别说这样的话。” 其实谢宁觉得这是件好事儿。象以前那样身份不明,旁的不说,单一个称呼就够让她伤神的。名义上是她的奴婢,实际上却是她的婆婆,这中间的分寸如何拿捏实在把谢宁为难坏了。就算皇上,当着人也不好对生母以礼相待。现在总算有个名分了,俗话说,名正方能言顺,想必以后说话行事总不用象现在一样小心翼翼处处别扭。 青荷端茶上来,笑 的说:“夫人现在身份可不一样啦,这么大的喜事,我们都盼着想多沾沾喜气儿呢。赏钱是娘娘说要给,夫人也不能没有表示啊?” 方尚 得封,青荷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层窗纸总算是捅破了,这些 子她心里存着事,总怕自己言谈举动间 了痕迹被人看出来。现在可好,再不用担心了。 青荷聪慧,这件事她前后都经历了,个中隐情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相信 里 外,明白人定然不止她一个。皇上不是太后亲生这话早些年就有人说,现在皇上突然给了一个普通的尚 这样的恩典,不免就有人在心里猜测这位方尚 的真实身份,只是有些事心里明白就成,却是万万不能说出来的。不说别处,就说这永安 里,青梅是个实心眼儿,她不算。余下夏月夏红肯定都是心里有数的,看她们这些天对方尚 这个恭敬的劲头儿就知道了。还有周禀辰师徒也是明白人,小胡荣心里只怕也猜出来了,他一向与方尚 亲厚,方尚 也喜 他伶俐又不失厚道,过去没少指点他。 谢是另有一件事情要问方尚 。 “夫人看这 里哪一处好,合心意,好让人修缮出来。” 方尚 总觉得夫人这两个字不是在称呼自己,而是在称呼另一个人似的。 “这么说,还是住惯的地方觉得好。” 青荷笑着说:“夫人说得是,哪儿都没有自己的屋子好。” 说是这样说,但是方尚 身份已经不同了,再住在永安 里就不合适了。 谢宁示意青荷取来一轴纸在书案上铺开。 “夫人来看看,挑一处可心的。” 谢宁示意方夫人近前来看。 这是一张舆图,东西六 都在上头,还包括御园和后苑的一大片都在上头。 舆图这种东西 中是有数的,一般人可见不着。方尚 记得以前谢宁这里是有一张,但并不是现在看到的这一张。因为在这张图上,揽秀阁已经圈进了永安 的围墙之内,再加上纸张、墨 都新鲜着呢,这显然是匠作监新绘制好刚刚送来的。 贵妃是个省事的人,这张新图肯定是皇上的吩咐。 既然皇上又 了一张新的舆图来,八成不止是想让方夫人挑一挑而已。 方夫人仔细看了看这张图,重点看的是永安 附近的几处地方。 以方夫人现在的身份,完全可以独住一 了。不过永安 所在的西六 差不多都是有主的。没主的三处又都不合适。延宁 是过去淑妃的居所,她还是在 里自缢身亡的。坤宁 自然也要排除在外。寿康 就更不用说了,谨妃才刚下葬没多久。 中有一条大家默认的俗例,这种死过的人的地方不吉利,一般不过个几年等事情冷淡下去,是没人愿意主动搬进去住的。 方夫人也不想自己独居一 ,太空旷了,也太不自在了。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