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啦”一声,手里的帕子竟是被她生生扯出了一道口子。 这一声便叫那些丫鬟们看了过来,史湘云不愿丢脸,拉着翠缕便快步走了。 隐约间,史湘云还能听见耳后传来的嘻笑声。 也许正是讥讽她的。 史湘云心酸地想。 今来荣国府上的,乃是当今和亲王弘昼的王妃。 和亲王弘昼与乾隆关系亲厚,因而这位王妃也颇得看重。 称得上是有德才的女长辈。 要她来做及笄宴的正宾,本该是什么郡主、县主方才能够得上的资格。 她上门来时,贾母心中惊喜不已。 忙让邢夫人、王夫人扶了她,亲自将和亲王妃进了门去。 只是贾母心底却忍不住想。 这位贵人上门,冲的是元的面儿呢?还是那和侍郎的面儿呢? 第九十二章 黛玉早早便被唤了起来。 紫鹃瞧着她双眼朦朦, 似是未睡醒的模样, 又是心疼却又觉得喜。 今她们的姑娘便要及笄了。 雪雁伺候着黛玉用了早饭, 黛玉隐约听见外头叽叽喳喳的声音,不由出声问:“怎么这样闹?” 雪雁笑着收拾桌面,道:“能不闹么?今开了中门, 宴了宾客呢。” “开了中门?”黛玉惊讶。 紫鹃道:“府里的姑娘还不曾有这样的时候呢。” 及笄时, 便还是贾母为她摆了两桌酒, 让大房二房坐在一处吃了酒,这便算作是及笄了。 黛玉垂下眼, 淡淡道:“不知道的,怕要当我才是这荣国府里嫡亲的姑娘了。” 实际上,她又哪里需要荣国府这般讨好呢? 紫鹃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这样细细一想, 未免觉得荣国府凉薄,嘴脸转变之快更令人好笑。 黛玉也不会真认了死理, 她心下是不屑的,但面上却不会拒绝荣国府这样为她做戏。 待净了手。 黛玉问:“时辰如何了?” “姑娘该去老太太房里了。” “嗯。”黛玉应了声,便让紫鹃在前引路, 带着雪雁往贾母院儿里去。 贾母也早早便梳洗好了, 她少于出门, 便也少有打扮得极为郑重的时候。但今,贾母却让鸳鸯为她仔细梳了头,又挑选了许久的衣裳,这才使得模样一丝不苟起来。 “玉儿父母不在身边, 便由外祖母来担这个主人了。”说罢,贾母抬手抚了抚黛玉的发。 黛玉点了下头。 没有父母在侧,她心中自然是失落的。 于是这及笄宴对于她来说,也就没太大的意义了。 等了宾客进门,贾母便先由鸳鸯扶着出去了。 今赞者选的乃是宝钗。 宝钗于西阶就位,见过观礼位上座的宾客。 然后黛玉才走到了庭院中,朝宾客行揖礼。而后再落座笄者席,宝钗立在其后为她梳发。 此时正宾起身。 观礼席中不由发出了短暂的惊呼。 能坐在荣国府里的,都不是什么等闲人物,他们一眼便认出来,这位为荣国府林姑娘做及笄礼正宾的,乃是当今和亲王的王妃。和亲王是谁?与今上最为亲近的一位王爷。 不过是与荣国府有几分亲缘关系的姑娘,却能请到和亲王妃前来。这荣国府如今真真是金贵起来了,与他们这些老牌贵族不同了。 只是再锐些的人,心头忍不住想—— 和亲王妃前来,冲的究竟是谁的面子呢? 只怕……只怕并非是瞧荣国府出了位皇妃。 毕竟和亲王向来不与权贵结,和亲王妃敢来,多半是因为有了里头的点头示意。而那位荣妃娘娘有这样的本事吗? 这头紫鹃奉上钗冠,和亲王妃双手接过,高声唱祝词:“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 黛玉本不大在意,哪怕是顶着这样多的目光,她也奇异般的不觉丝毫的紧张。 她的神甚至是有些冷淡的。当然,旁人并不在意。她这样的姿态落进人们的眼中,反倒叫人们暗自称赞,这位林姑娘好生高洁出尘的气质。 直到黛玉的目光胡一扫。 蓦地瞥见观礼席中,有一道身影,唯独与旁人不同。 那身影坐得拔端正,身形清俊,他着一身白袍,袍上隐约可见松竹的暗纹。 他也正在瞧她,他清冷的眼眸里被赋予了柔和的彩,使得他的五官都跟着柔和了下来,他的微微抿着,但角却似有些上扬。他在看着她微笑。 他在这里。 他要瞧着她卸去发钗,换上钗冠,行及笄礼。 及笄啊,就是到了可出嫁的年纪了啊。 黛玉心底一动,不自觉地攥紧了手底下挨着的衣裙。 原本无趣的及笄宴,一下子就变得鲜活有趣了起来。 众人细细议论的声音,也都不令人觉得烦躁了。 黛玉不自觉地冲他眨了下眼。 和珅嘴角一勾,朝她回以更热烈的笑容。 不知道多少个丫头都看得呆了去。 这时宝钗抬手,为黛玉去发钗。 而和亲王妃则抬手为黛玉戴上钗冠。 黛玉不得不暂且收回了目光,转而抬眼去瞧和亲王妃。原来和亲王妃也在瞧她,这位妇人的目光慈和,黛玉没有半分的反,反而隐约间,仿佛有种母亲尚在世,此时正在为她梳头一样的错觉。 黛玉又眨了下眼,眼底隐隐有些发酸。 “好了。”和亲王妃低声道。 那钗冠沉甸甸的,颇有些分量。 在光底下,放着亮眼的光彩。 黛玉纤细,脖颈柔白,在那钗冠之下,更显得羸弱折,叫人忍不住想要伸手扶住她。 席间已经有人忍不住暗暗赞叹出声:“这位林姑娘着实生得天人之姿……” “难怪了……”旁人低了声音。 难怪了,那位和侍郎旁人谁也瞧不上,却是正瞧准了这位林姑娘。 而后宝钗又扶着黛玉起身,往内室去,换了一身大袖服,这才又回到庭院中。 如此盛装之下,黛玉整个人都显得明起来。 往的羸弱气自她身上彻底消失,所有人都不自觉地盯住了她,再难挪开目光去。 而后和亲王妃为黛玉起字。 却还是起了“颦颦”二字。 黛玉听后,略觉不太痛快,毕竟这两字是宝玉当初顺口起的。只是当着众宾客的面,她又不好说什么,便只好应了。 待及笄礼毕后,紫鹃便扶着黛玉离开了。 此时众宾客方才又引至另一处院中,男宾女宾分席而坐。 史湘云与袭人,便眼瞧着黛玉离去。 史湘云知晓,她后及笄,是赶不上黛玉一半的,那时还不知要如何受冷落呢? 放眼瞧身边的宾客,口中议论皆是“林姑娘”。再瞧宾客中,和侍郎长身玉立,谁都晓得他是黛玉的未婚夫,这会儿自然更是欣羡黛玉不已。 史湘云忍住酸楚,抬头去瞧宝玉。却见宝玉正暗暗抹泪呢。 史湘云心底一气,忙扭身走了。 宝玉叫“颦颦”二字勾起了伤情。 想初见林妹妹的时候,他与林妹妹还能正经说上几句话,如今却连说话的机会都难了。 袭人见了宝玉的模样,心下也难嫉恨。同样都是二月十二的生,她与林姑娘,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叫人如何意平? 但不平也得平。 袭人咬了咬牙,上前出笑容,反倒还安抚起宝玉来。 黛玉叫那一头钗冠得有些泛晕。 她按了按额角,正叫雪雁为自己取下来,却见雪雁双眼发亮地盯着她,道:“姑娘今真好看。” 说罢,雪雁也不知为何,竟是捂嘴哭了起来:“可惜太太瞧不着了……” 黛玉原本好好的,叫她这样一说,也不由有些酸楚。 不仅母亲瞧不着。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