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这些时 对林繁的了解,后生年轻归年轻,却很 锐。 若不然,冯将军肯定也不会答应让林繁去当斥候。 这可是定国公府、林家的独苗苗了。 没有成亲、没有子嗣,家里就只他的母亲、林宣的遗孀,林繁这个年纪能承爵、能当赤衣卫指挥使,可见皇上对他的培养与器重。 林繁来边关累战功也好、长见识也罢,京里定是盼着他平安回去。 退一步说,战事没有绝对。 真要死在飞门关,那肯定也要死得恢弘些,在一场面对面的大战中,浴血奋战、竭力而亡。 当斥候时出事、丢了 命,那也…… 固安反复琢磨着。 他来得迟,不知道永宁侯给林繁指的是哪条路线,但要抵达那处,肯定不是什么寻常路。 路一偏,难保没有变数。 即便林繁 锐,在刺探时躲开了西凉小队,但万一遇着马贼什么的…… 固安心生担忧。 他确实不喜 那些靠着祖上恩泽而节节高升的勋贵子嗣,但他心里知道,林繁不混 子。 守城墙、当斥候、校场 练,林繁都十分认真。 不因为他的身份而挑剔。 或者说,正因为他是林翰、林宣的后人,不能给祖父、父亲丢人,林繁做得格外好。 这样一后生, 固安就算最初时对他有点不好的猜度与看法,这些时 下来,也都抛去脑后了。 到底要不要和永宁侯提一提? 固安来回思考,越发犹豫起来。 事儿太小,小到不值得他与永宁侯唱反调。 可万一出些状况,在无数年后,他一定会为了此刻的迟疑而懊悔。 哪怕他的话改变不了永宁侯的决定,但起码,他说过了…… 秦胤把 固安的踌躇看在眼里。 他太了解 固安的脾气了,只看对方那皱眉展眉的模样,就知道那脑袋瓜子里在想些什么。 “ 将军,”秦胤主动开口,道,“大老爷们,犹犹豫豫做什么?有话直说。就算说得不对,老夫能把你拖出去打一顿?” 固安的脸涨得通红。 这叫什么话? 所以说,他真就不喜 和永宁侯打 道。 同是开朝将领,他 固安当年也骁勇善战,立战功无数。 结果,秦胤封爵进京,他常年守边城。 守边城也没有什么不好,他又不怕吃苦,京城风月在他眼里,不及大漠孤烟。 他就是烦,明明他更了解飞门关、更懂西凉人,为什么每次秦胤从京中过来,就全大包大揽了。 早几年练兵是这样,这几年不练兵了,他们山高皇帝远,还算自在。 没想到,西凉一出兵,京里最后还是派了秦胤。 秦胤这次来,不再 神奕奕地指点江山,而是病怏怏的,走路都不利索。 这来干嘛? 固安一肚子腹诽,但看秦胤那体弱状况,多少还有些不忍。 老、弱、病,谁看了都会有恻隐之心。 固安亦然。 他怀揣着最平和、最克制的心态来面对永宁侯,结果,好家伙,秦胤一开口,还是这个味儿。 一股子气从心底升腾起来, 固安问:“您让他走哪条路上那断崖?” 秦胤抬手,用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笔。 固安一个大 气:“这条路,您让他去?他一个抵达飞门关只一个月出头的年轻人,刚当斥候不久,这中间大片的地还没摸明白,他能去那儿?路都能走 了!您这不是害他吗?就算真到了地方,这山真能上得去?” “能上,我以前上过。他不认路啊?”秦胤一点也不在意 固安的语气,道,“那不如 将军给他当个向导?这会儿八成刚点完人手,你现在赶去,来得及。就走老夫说的这条道,好好去那上头看看。哎,你上回在玉沙口受的伤,好了没有?” 那点儿破皮伤口,提起来作甚? 寒碜人的吗? 真就老实人说耿直话,句句扎心? 皇上把这么耿直的秦胤留在京里,这几年没少被气着吧? 估安深 了一口气。 不行。 再跟秦胤说下去,他反过来要被病人气得吹胡子。 罢了罢了。 秦胤抵达了,冯仲等人都在,飞门关有人主事,且从这些 子斥候收集到的消息来,西凉不会突然动作,他出关一趟,应是无妨。 那就给定国公去带个路吧。 路上多留几分心眼,万一遇到马贼、西凉人,提早避开。 真避不开,多个人、多份力,砍死一双算一双。 他也正好去看看,那破崖壁上,到底能看出个什么花来。 思及此处, 固安拱了拱手,瓮声瓮气道:“末将领命。” 说完,转过身去,他迈着大步离开了。 秦威见状,不由摇头。 “当时我从京中启程时,您不是这么 代我的,”秦威坐下来,劝解老父亲,“那时的说法是,冯将军为主帅,却初来乍到, 将军为驻军主将,两人若有意见不合的地方,您让我多周旋周旋。” 秦威谨记教诲。 只不过,他们抵达时, 将军刚吃了一个败仗,自知理亏,并没有与冯仲对着干,秦威也就没有用武之地。 “你是你,”秦胤答得很随意,“老夫是老夫。” 秦威对这个答案哭笑不得。 秦胤看着儿子,想到瞒着的那些事,到底还是有那么一丝内疚。 他轻咳一声,道:“ 固安的 子就是这样,老夫要跟他客客气气,他比现在还不自在,你跟他处久了就知道了。” 固执、一 筋、心气高。 那就是 固安。 人嘛,肯定不坏,就是得有比他厉害的拧着、紧着,才能让他服帖些。 “山里没老虎,猴子称大王,他,猴子,”秦胤指了指自己,“老夫,老虎。” 第199章 远眺 猴子 将军在关口处拦住了林繁等人。 他定睛一看,林繁挑选的几位都是马术好手。 其中一位,他不认不要紧,一认,呼 都紧了。 那是黄逸。 黄太师的孙儿。 固安也 不明白,好好的太师府公子哥不在京里念书,为何非要来边关打鞑子。 但是,老太师愿意,飞门关也不可能把人赶回去。 再说了,黄逸身手很好,不怕吃苦,一点儿公子脾气都没有,与兵士们相处得极好。 固安听说,黄逸与林繁是至 好友,也就不意外了。 近朱者赤。 勤勉的少年郎不与同类 好,难道去和纨绔打 道? 冯仲私下也与 固安商量过一次,老太师把孙儿送来飞门关,他们尽量看顾些,莫要出些不必要的差池。 这当斥候,还是谨慎些为好。 偏这一趟去…… 将军有些庆幸,还好他也一块去。 不管怎么样,给年轻人当个向导, 份力。 “永宁侯指的那条路,定国公认得吗?” 固安问。 林繁笑着道:“除了最初那一段,先前曾经过,之后的,只能边走边看。” “就知道……” 固安嘀咕了一句,抬声道,“等我去牵马,我随你一道去。” “ 将军也去?”林繁不由诧异,“老侯爷知道吗?” 一听这话, 固安的脸上浮现出尴尬来,讪讪道:“知道,他让我来的。” 林繁了然了。 等 固安去牵马了,他冲黄逸摇了摇头。 黄逸摊手,他也不傻,看破不说破,这么点儿道理若还不懂,前几年御前行走岂不是白走了?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