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的妇人已经上了年纪,虽一身缟素,却仍旧带着威严在。 当初她随老爷在外施粥,曾见识过逃难过来的灾民,许多人皆带着畏缩,没想到居然还能碰到直接找上门来的。 她身后站着三男两女,看面貌应当是儿子儿媳。 其中,她长子说:“母亲,且让我去会会他们,就当给爹祈福了。” 父亲为官清廉,即使因为 争不得不致仕,却仍旧心怀天下,当初父亲重病,老宅被 民冲击之际,父亲居然还不忘嘱托他三兄弟,只要有余力一定要多多帮扶 离失所的百姓们。 现今父亲还没出头七,他不忍让父亲在地底下心寒,所以果断出去。 一向端庄的 子面 不耐,家里的祖宅就是因为有饿急眼的灾民上来抢粮食,所以被劫掠一空,现在全家人只能暂住族学里头,她实在担心丈夫会被那群灾民伤害到。 与此同时,一个俊秀少年也走到兄长身边:“兄长,我随你一道过去。” 对于木槿和王宝兴来说,等待的时间委实不算短,好在左等右等大门终于再次打开。 她抬头看见几个年轻男子,皆一身素缟,明白这是人家家里有丧事。 当然,王宝兴将木槿叫过来不过是为了证明车队都是良民罢了,所以这种场合并没有木槿开口的余地。 王宝兴从对方做派上看出来这是大户人家,他没料到对面居然还会给自己开门。 毕竟当初过来时,他 心以为这里是所族学,里头顶多住着还在读书的子弟,年轻的读书人应当十分好说话,到时候他打听也更容易。 谁成想,这里的主人居然还带着成群的仆婢,见此情形,王宝兴甚至做好了被拒之门外的准备。 王宝兴紧张地拱拱手,说明自己的来意。 对面两个年轻人并没有为难他,年长些的说:“此地往东为胶 ,当地多以打渔为生,土地也尚算肥沃,虽不能大富大贵倒也吃喝不愁;至于往南,路途要比去胶 远上不少,中途还要翻越一道大山,不过南边土地则更为肥沃,加上雨水充沛,是荒年里难得的好去处。” 王宝兴没想到年轻人居然会如此实诚与他说了这么多,再三躬身 谢。 接着他又问:“我们一路逃荒过来,遇见不少 民匪寇,不知往南走的话,那边可还太平?” 他身后的少年说:“两年前我去求学时尚且不见匪寇,但如今世道大变,行路总要加倍小心才对。” 王宝兴明白他们没有说谎,道谢之后打算离去。 木槿在身后拽拽他的衣袖,提醒王宝兴不要忘记打水的事。 队伍里所剩下的水已经不多,加上又在陵城停滞两 ,消耗掉更多水源,所以打水之事显得更加迫切。 然而王宝兴迟迟不肯开口并非他忘记了,而是因为他明白大户人家忌讳多,自己若再纠 下去,对方不耐烦怎么是好。 没想到两个年轻人好眼力见,居然注意到木槿的小动作。 “夫人可还有旁的想问?” 木槿是妇人打扮,所以对方理所应当地将她认作人妇。 木槿没有扭捏,她说:“我们沿途没有找到水源,如今手里剩下的水着实不多,能不能在您府里打点水呢?” 她明白这个请求有些冒昧,所以说完之后便低下头。 和在巷子里打水不一样,他们的水井在宅子里面,所以想要打水必须要进去,两个主事的年轻人显然也犹豫了。 他们在大门前能够看到车队数百人,府里加上家丁也不过才三十余人而已,假若车队真的包藏祸心,那全家老小恐怕就要遭殃。 见到兄长想要答应,年纪小些的少年说:“你们且把水桶拿到门口来吧,我让家中仆人过去替你们打。” 见到人家居然答应下来,木槿一个劲儿道谢。 前路漫漫,她实在没办法才觍着脸跟别人开口的,毕竟如果再找不到水,队伍中的人和牲畜就没有办法继续前进,光靠她手里有限的水源实在没办法撑到目的地。 知道族长他们不仅成功打探到消息,还给自己要到了水,车队里人人都带着喜悦把自家水桶递过去。 不过一刻钟功夫,几十个水桶就被整齐摆放在门前,与身后的朱漆大门极不协调。 与此同时,兄弟二人也回到内宅。 年长的青年把遇见的事同母亲 子说起,他又说:“我见那群人举族出来避灾,虽体格消瘦,然而面 红润,应当不愁吃喝,领头的老翁举止亦十分得体,以前恐怕也是乡绅出身,我便允了他们要水的要求。” “他们……还进宅子了?” 子带着惧怕的表情问。 “没有,二郎让家丁们打完拎出去的。” 说完之后,众人才放下心来。 不过兄弟几个见到如此庞大的灾民车队,着实上起心来,这群人有足够的粮食不用出来劫掠,但倘若遇见规模庞大而又粮食不足的呢? 良善归良善,自己多做些防备才好。 —— 退回到巷子时,王宝兴还与族人们 叹这户人家果然是行善积德之家,若没有他们,自己恐怕还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哩。 当初兄弟二人说话时,木槿就在旁边听着。 虽然这里和后世很多地名、习俗皆有差别,但大体背景却差不离,如果她没有猜错,胶 应该是山东沿海,而他们口中的南方不出意外是在江浙。 江浙土地肥沃,而且一年两 或者三 ,在农耕时代是顶好的去处,尤其现在是荒年,到处闹旱灾,江浙降水丰富,正好能够 足大家对水源的需求。 她心中更倾向于去江浙安家。 当然,相比于距离陵城更近的胶 ,去江浙的话,所耗费的时间 力更多,在用赶路主要依靠双腿和牲畜的年代,距离成为阻挡车队前往江浙的最大障碍。 木槿心事重重, 本没听到王李氏说什么。 “还不快去躺躺,往后赶路哪还有那么多养身子的时候!”王李氏嗔怪木槿。 木槿虽然能走几步道,走路时姿态僵硬,一看就是没好利索,王李氏 心想着让她回去躺着。 木槿坐回去时,不忘注意王宝兴的动静。 在现代不觉得有什么,来到古代之后她才明白女 的话语权有多低,即使她多次帮助车队度过难关,众人也对她多了几分重视,然而她仍旧处处受桎梏。 如果不是王宝兴明辨是非,木槿想说话都没处说去。 所以在决定队伍未来方面,木槿顶多能比其他妇人多提两句建议,至于决策权,则和她完全没有关系。 大家都听族长的安排。 而作为族长的王宝兴刚回来就把宗族里几个能顶事的族老喊过去商量对策,说是商量,因为其他人一辈子都在土地里刨食,逃荒之前连县城都不曾出过,所以并不了解形势如何,真正拿主意的还属王宝兴。 王宝兴刚说要往南边去,队伍里先有人不乐意了。 在他们看来,越往南距离家乡越远,而且逃荒半年以来大家都身心俱疲,实在不想多走几步道。 上年纪的老人则还有别的顾虑在。 大家还想着往后能有机会落叶归 ,如果真要往南方去,想再回到故地恐怕并不容易。 王宝兴脾气也上来了:“若东边照样干旱要如何是好?到时候再逃一回命?” 听到王宝兴的话,队伍里被沉默所裹挟。 人们不知道自己的归处究竟在何方。 作者有话说: 谢在2022-04-02 18:54:47~2022-04-03 19:02: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 的小天使哦~ 谢灌溉营养 的小天使:我饿了、缘 2瓶;不几?、23155266、北野薰 1瓶; 非常 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9章 打斗 人不能忘恩负义 年纪大些的族老才有资格过去同王宝兴商量车队的头等大事, 至于木槿,则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 木槿明白,即使自己过去, 不过多收获几个白眼而已。 不过听着王宝兴的意思,他应当愿意继续向南走的, 胶 虽然靠海, 然而北边闹旱灾, 它能不能幸免还两说, 而南方雨水充沛, 即使荒年里下雨少,也总还有口吃的喝的。 当然,除这两点之外, 木槿也有别的考量。 现在类似明末,虽说有许多细节与明末不同,但保不齐就会有战 发生。 南边照样会受到波及, 不过相比于北方反复受到战火冲击, 南方受到的影响到底小些。 在南方的话, 即使真有外族入侵,她们也有出海避灾的条件, 而不是沦为三等公民。 木槿清楚归清楚, 可她总没办法跑到王宝兴面前说往后可能会有战.争,到时候人家说不准会把她当个疯子。 而王宝兴没有木槿想的那般长远, 他只想快点为所有人谋条活路。 王宝兴说的嘴皮子都干了, 才勉强让族老们闭嘴。 接着, 他又把大家伙聚到身边, 本来想敲铜锣来着, 但顾及到对面人家有丧事, 便将铜锣放下,还嘱咐大伙声音小些。 王宝兴清清嗓子:“此番我将你们叫过来商量往后去哪里安家,这可是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大事,不光我说,你们也该好好想想。” 王宝兴一向处事圆滑,他肯定不会直接与众人说自己的决定,不然必会落人话柄,所以得慢慢把话头引出来。 王宝兴声音落下,队伍里仿佛炸开锅。 大家觉得逃荒之路过分漫长,却没想到现在就要做决定了,自己眼界窄,路上跟着族长走,只晓得自己一路向东,有时候连身处哪座城池尚且不清楚,现在让他说到底该往东还是往南,这哪能说明白。 王李氏下意识看向木槿。 逃荒之后,家里就属木槿最有主意,家里人不知不觉开始越发依赖起木槿来。 按照木槿对王宝兴的了解,他恐怕已经有了主意,现在就等着众人开口了。 好些没有主见的人说:“族长,俺们见识不多,一路上靠你领着才走到此地,往后咱们该往哪里去还得你说句话。” 他打算听王宝兴的。 也有人主意大,心里有套小九九:“要俺说,就该继续往东走,东边好歹离家近,往后好了还能回西边,要往南走还不晓得要走出多远去,埋都要埋在异乡。” 他的话一出,就有不少人应和。 人们讲究落叶归 ,如果身在异乡没埋进祖坟,那往后就是个孤魂野鬼,想想都难受。 他们还想着有一天,不拘十年还是八年,能带着子孙再回西边呢。 王宝兴当然也愿意回到祖居之地,然而瞧现下的情形,整个北边都 起来,几年之后还不晓得会是何种情形,总不能为了虚无缥缈的归乡渴望放弃生路吧。 所以他对大家说:“若未发现到处都闹灾,我也愿意往胶 避个两三年,然后等安稳下来回西边,然而你们瞅瞅,连靠东的陵城尚且没了收成,胶 还不晓得是何情形,总不能拿几百号人的命去赌。”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