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学们如此刻苦的努力下,大家的进步自然都是瞧的见的。 个人进步属于纵向比较,如果横向进行比较的话,佳慧跟周若森肯定还是遥遥领先于众人,毕竟中的两个,一个有前世的记忆,一个则是家学渊源。 “这两份资料你们拿回去,一周内翻译好了拿给我看。” 佳慧跟周若森一人拿了一份,翻开看,是一份学术方面的论文。 既然是学术方面的,涉及到的专业术语自然很多,之后,佳慧天天泡图书馆找资料,力求 益求 的完成。 就这样,挑灯夜战了一周,佳慧终于在时间截止点前完成了。 翻译作业 给教授时,教授让他们在对面坐下,翻看他们的翻译内容。 佳慧 觉自己回到了小学,那种老师面批作业的时候,非常紧张,这种紧张源于害怕老师的失望跟否定,怕自己做的不好,达不到老师的期待。 教授一边翻看着,偶尔在纸上写几个字,画一个圈,过了近半小时,两份翻译资料检查结束。 教授把资料放在书桌上,双手合住,看着他们说,“你们的作业我看完了,你们来说说看,自己认为自己的完成情况如何?” 佳慧跟周若森相互对视了一眼,周若森先开口说,“我认为自己完成的还可以,为了这个资料我特意去钢铁厂了解过,还是很符合实际的。” 教授点头。 “是,你翻译的确实不错,如果说一百分,可以给你打90分,还有十分扣在哪里,就是阐述不够 确,这是国外的研究报告,国外的技术比咱们国家先进,发展比怎们国家迅速,很多国外有的技术咱们国家现在还做不到,这部分翻译你无从考察,自然就有了出入。” 教授的话非常中肯,周若森听完后了解了教授的意思。 “是,我应该更加严谨一些。” 点评完周若森的作业后,教授把目光转向佳慧身上。 “佳慧,你觉得自己的作业完成的如何?” 佳慧在脑子里把翻译资料过了一遍后开口说,“我认为自己还是有一些翻译的不到位的地方,涉及到专业领域,我也是似懂非懂,虽然查了很多资料,可能还是不够严谨。” 教授笑了,“你倒是认错认的快,你这篇翻译,一百的话我给你九十五分。” 两人都算合格了,教授又安排了新的翻译工作,直接跟他们表示,如果翻译被采用能够获得稿费。 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急切苛求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翻译工作需求量大,作为英文系教授、学者,不少人找上门请他翻译,可一个人的 力是有限的,他就算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既然两位得意门生通过了考核,完全可以独当一面,翻译后他最后把把关就行。 ***** “我明天要出一趟远门。” 这天赵东林从学校回来就跟佳慧说了这事。 “去哪啊?” “教授带我们去游学,可能要花上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教授说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去年十二月份,在 中央举办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里,领导人提出了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跟着,报纸上、广播上报导了安徽省凤 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拉开对内改革的大幕。 而城市里,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整个社会正处于一种巨大的社会变革中,教授不愿纸上谈兵,想带着学生们出去走走看看,看得多才能思考的多。 “你在家不要想我。” 出去游学赵东林是高兴的,唯一不高兴的一点就是要跟媳妇分开。 他抱着正在叠衣服的佳慧,恨不得把她嵌进怀里。 “谁想你啊。” 佳慧假意推他,手上却没用什么力气。 突然,赵东林一把抱起佳慧,托着她的大腿,那双明亮的眼睛紧紧盯着她的脸。 毫不夸张的说,佳慧能 受到他眼里 出来的, 一般的“绿光”。 “我得把这半个月的公粮 足了。” 佳慧脸 绯红,呼 也跟着急促起来,抿着嘴横了他一眼,口是心非的说,“谁要你的公粮啊,你自己留着吧。” 赵东林轻笑一声,他太了解媳妇了,嘴上从来不饶,其实心软的很。 他遵从着内心的 受,低头噙住了佳慧的 。 夫 两正吻的难舍难分,屋外响起了放放说话的声音。 “爸爸,鱼,鱼!” 原来赵东河从学校回来经过鱼汤,塘主刚好打了鱼上来,他见黑鱼又大又新鲜,就买了一条十来斤的大黑鱼回来。 “噔噔噔”,放放推门进来了,佳慧刚忙推开赵东林,从他怀里跳下来,掩饰的夹着耳边的头发,赵东林狠狠吐了口气,低声骂道,“这个臭小子!” 佳慧红着脸睨了他一眼,牵着放放的手出了房间。 放放抬头看着妈妈,奇怪妈妈的脸为什么那么红,很像哥哥跟他说的关公的大红脸。 佳慧剐了鱼片,做了一大锅酸菜鱼,鱼骨炖汤,用撇去鱼骨的汤煮了鱼汤面,一家人吃的冒热汗。 “真好吃,下次我遇到了再买。” “也别经常买,偶尔吃一两次行了。” 一条鱼几块钱,张巧儿是过惯苦 子的,现在家里伙食已经很不错了,不能天天的大鱼大 ,把孩子们的嘴吃刁了。 “ ,没事的,伯娘煮的什么都好吃,我们绝对不会挑食。” “就是,妈妈煮的豆腐都比别人好吃, 的香香的,味道可好了。” 佳慧笑着给英宝夹了一片鱼 ,突然 觉谁的腿在桌下碰到自己,佳慧让了一次,以为是谁不小心的,谁知让过后对方的腿又碰了上来。 佳慧不动声 的看过去,从 子颜 判断,竟然是赵东林,而此时的赵东林呢,明面上在一本正经的吃着饭呢。 晚上赵东林说到做到,把佳慧吃干抹净, 足公粮,酣战过后,佳慧躺在他怀里。 “吃饭的时候你怎么回事,一点也不注意影响。” 赵东林抱着佳慧,嘴 贴着她的额头,声音似叹似息轻声说,“你没 觉出来,我这就叫‘吃豆腐’。” 佳慧顿觉无话可说。 第七十二章 赵东林跟着教授游学去了, 离开后佳慧还真有些不适应, 从两人结婚到现在, 还真没分开过这么长的时间。 没丈夫配佳慧决定自己找事情干, 许久不做衣服, 佳慧有些手 了, 就约着婆婆一起去商场看看。 “妈, 听说商场里上了一批新衣服, 咱们也去看看呗,有合适的买两件。” 换季了,每次换季佳慧总要 两件新衣服,这是前世留下的习惯,除了大人, 还有家里的几个孩子, 黑蛋长得特别快, 去年单穿的外套今年已经嫌小了, 特别是 子, 腿短了一截。 还有石头, 长得也特别快,赵东河虽说心疼孩子,但这种细致的事情总没有佳慧想的周全。 一听媳妇说去商场买衣服,张巧儿连连摆手,“哎呀,我有衣服呢,用不着买新的, 你要买你自个儿去看,千万别拉着我去。” “妈,做儿媳的想孝顺您,您就跟着一起去呗,不能大家都有就您没有,那我心里多不自在啊。” 这媳妇太会说话,张巧儿听的眉开眼笑,咯咯咯笑道,“谁能说你不孝顺?别人问我,你儿媳咋样啊,对你好不好,我都说好着呢,样样都好,一个不字都没有。” 这倒是实话,张巧儿从来不在外人面前说佳慧如何如何,同理,提到婆婆佳慧也直说好字。 “这是因为妈对我好,我这叫‘投桃报李’。” 张巧儿文化程度不高,成语什么的不大会,但并不影响她理解佳慧的意思,笑的可高兴了。 省城的商场是一栋两层楼的建筑,两人从公 车上下来,牵着放放的手,一起走进了商场。 放放对卖吃的地方印象深刻,特别是那些花花绿绿的铁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各种好吃的。 他拉着佳慧往右边拐,直接拉到了卖食品的柜台,指着一个红底白兔的盒子,说要。 “那是饼干,你想吃咱们散称就行了,自己家吃用不着买铁盒子装的。” 放放扁着嘴想哭。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了一个技能,调皮捣蛋被大人教育的时候就开始扁嘴哭,张巧儿很吃这套,佳慧是不允许这样的。 这会儿他扁嘴,佳慧坚持说不可以,身后的张巧儿有些受不住,顾虑到媳妇在教孩子,没抬脚上前。 放放多聪明,知道从妈妈这里突破不了,从佳慧身旁穿过去,直接抱上了张巧儿的腿,仰着头,眼里闪着泪花,张巧儿直接心软了。 “要不……咱就买一罐?” 得,现在不止一人可怜兮兮的看着佳慧,连婆婆也加入了这个队伍。 “那就买一罐吧,买回去跟哥哥姐姐一起分享知道吗?” 买这种饼干是要票的,佳慧跟赵东林现在是学生的身份,除了粮票,学校并不发其他票种,佳慧的这些糖票、 粉票、饼干票,都是沈念茹给的。 她是真把佳慧当闺女疼,对家里几个孩子非常照顾。 听妈妈好不容易松了口,放放破涕为笑,连连点头。 最后到底买了一罐饼干,买完后两人带着孩子去看布料跟成衣。 “几个孩子要 新衣服, 子都短了,我还想给美香做两件,她要工作了,得穿的体面些。妈,你看你有没有喜 的衣服或者布料。” “你们买就行了,我不用买,之前你给我做的那些,又不坏又不破,穿在身上都 好。” “那也得挑一件啊,不能全家都有新衣服穿就您没有吧,那就是我这个做儿媳的不是了。” 在佳慧好说歹说下,张巧儿选了一块料子,成衣太贵,她是真舍不得花这个钱。 上次过年回来,赵东林已经帮她把 纫机搬过来了,佳慧买了不少布料,就准备自己会去做,她倒不是舍不得花钱,主要还是嫌弃那些衣服不好看。 汪梅穿着格子条纹的改良中山装,踩着高跟鞋来商场买东西,她看上了一条玫红 的丝巾,上次有一批货来她没赶上,这次提前跟相 的营业员说好,给她留了一条,今天就是来拿丝巾的。 经过一楼楼梯口去二楼时,汪梅猛的转身,她仿佛听到了前婆婆的声音。 “我穿这花样是不是太俏了,哪有五六十岁老太太穿这么鲜亮的。” 张巧儿边说边笑,佳慧给她比的是一块黑底印花的布料,张巧儿之前穿的都是蓝灰黑,没穿过这种印花的。 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