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这桩心事后,周琳就开始为开铺子做准备了。虽然钱还差了一点,但是要提前找好铺子,要买些好木头,开铺子的东西档次要提上去,再随便用普通的木头对付,做工再好也卖不上价。她还要再画点前世见过的一些新花样,让福生做起来,开店的时候才好 引顾客的眼球。 看她忙起来不再郁郁寡 ,福生这才真正放了心。他是知道女人对孩子的看重,还生怕媳妇会想不开,果然,他媳妇就是不一样。 ☆、第38章 准备开铺子 做雕刻最重要的就是木头,不过因为之前摆的路边摊, 福生用的都是身边易得的杂木, 没有什么讲究。不过既然准备开铺子, 周琳就提醒福生赶紧收点好木材, 先雕些存货出来, 省得开铺子的抓瞎。 对木雕来说,木质太硬了不容易雕琢,太软了不容易保管, 直丝的又容易缺损, 因此在选择的时候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到, 还要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因此, 福生再三考虑后, 选择了本地最常见的椿树。 在卧牛镇,几乎每个村子, 村前村后都会种上几排椿树。这种木料质地细密畅通,坚韧牢实, 而且还具有自然的抗病虫的优点, 买了回去也不会担心不小心就被虫蛀了。 除了价格适中的椿树,福生还准备囤上一些廉价的杂木, 和少量较贵的椴木、香樟木。用周琳的话来说, 杂木做的东西可以当做 头, 也可以卖给购买力有限的顾客,走薄利多销的路线。遇到节 ,还可以打折促销, 炒一炒人气。 福生这段时间就忙着收木头,做木雕,次一点的瑕疵品逢集去卖了。周琳则是绞尽脑汁回忆前世看过的木雕作品,把大致的样子画下来提供给福生琢磨。虽然福生也奇怪媳妇脑子里怎么这么多想法,不过想着做人有时候还是得糊涂一点,只要知道媳妇一心为了自己就行了,就算是个妖 ,也肯定是个善良单纯的好妖。 周琳和福生两口子为了开铺子忙得脚打后脑勺,今夕不知何夕。直到周磊过来说,家里在粮油那条街找了一个门面,准备把铺子开过去,周琳才有了一种回到现世的 觉。 “这是好事,就是铺子将来让谁看着呢?”周琳想着大哥有 有儿的,又是长孙,不能到镇上去看铺子啊,难道是想要树林去看着。 “看来你是嫁了人就不动脑子了,你忘了?金子眼下进学都 两年了,也正因为他下了学,家里才想着把铺子开起来,让他也练练手。”看来妹子婚后过得很滋润啊,都没有了在家里的伶俐劲儿了。不过,等福生的铺子开起来后,看着那些明显不是卧牛镇常见的花样,他就知道是自己想多了。这哪是不伶俐了,分明是一心扑在男人的生意上,没有多余的心思想别的了。 也许是好事成双,没多久,胭脂铺的路掌柜就带给了周琳一个好消息,她隔壁的布铺要兑出去了。开布铺的老两口儿子在南方赚了大钱,要接他们两口子去享福,就想着赶紧把铺子兑出去,好收拾了去儿子那边。因为走得急,价格要得倒不高,二十两,要知道他们的铺子可比胭脂铺还大一些。这个价格很公道了。 虽然兑下来再划算不过了,福生还是有点犹豫,这段时间除去买木料的钱, 打 算也就剩了十八两银子,更不用说重新装修还得花上至少半两银子,这还是自己会木工,节省了很多钱的前提下。 周琳想着福生这段时间做的事情,咬咬牙又拿了三两银子出来。福生拒不接受,这个铺子媳妇已经出了一半了,这三两拿出来估计私房也不剩什么了。周琳只能耐心劝他,“好铺子可遇不可求,要是错过了不知道要多久才会再有人出兑,而且位置也不一定这么好,价钱也不会便宜多少。你我夫 ,还分那么请做什么?难道铺子赚了钱你就不 给我了?” 福生矢口否认,家里的财政大权自然是媳妇的。不过等去衙门按了手印后,看着契书上自己的名字,她觉得自己的所做的都值了。价值二十两银子的铺子,福生就那么放心地落在了自己名下,自然地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没有一点表功的意思。 之后好几天被媳妇热情对待的福生一头雾水,到最后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想起媳妇夜里有别于一往的风情和顺从,他砸吧着嘴回味了好久,不管是什么原因,他只希望媳妇的热情消退地越慢越好。 既然铺子到手了,就要重新装修了。对装修并没有多少心得的两个人只觉得无从下手,最后还是周琳赶鸭子上架了,她凭着自己的想法建议福生先做三个博古架出来,摆在左右和后面的三面墙边。福生做出来的博古架每个都不太一样,格子也有大有小,摆上去有一种错落有致的 觉。周琳不得不承认,她男人对关于木头的东西,总有一种 锐的直觉,似乎不用想太多,就知道要做成什么样子。 左边博古架周琳准备摆上一些女人用的首饰和衣服上的装饰品;右边是木质的玩具,七巧板、小木屋、小巧的过家家用的锅碗瓢盆等,都是镇上少见的样式;后面的博古架是大气的九 格,摆上几件镇店的贵重一点的木雕摆件。 这样中间还有一大块空间,周琳跟福生说了自己的想法,她想做一个角度大一些的梯形长架子,像台阶一样一层一层的下来,共有九层,这样四面摆下来,能放不少东西呢。 逛过街的都知道,如果逛得久了,要是在哪家店里看到一个凳子,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啊。因此,她在铺子里还放了两排木箱子,可以装东西,还能供进店的客人歇脚用。 门口旁边自然就是柜台了,相当于前世的收银台,周琳准备在上面放上一些不值钱又好玩的小玩意,做赠品用。要是有门口路过的小孩子见了就有可能会拉着大人进来看了,多少也能增加一点客源。 等铺子装修完,并不能马上开业。主要是福生这段时间太忙,没有多少时间做木工,目前的存货并不能撑起一个店。而且开业要做活动,那些简单好做的东西因为需要的量大,也 费功夫。因此,终于腾出手的福生之后就一头埋进西间了,不到吃饭不出来。西边那个房间是想给还没影的孩子住的,现在就先给福生做工作间了。 开铺子的事情福生并没有刻意宣传,也就陈氏两口子和周家人知道,蒋大家和蒋三还不知情。福生自然没有想到刻意瞒着他们,而是以为爹娘自然会说的,就没有 心了,他忙得很呢。 陈氏为什么没有说呢,这还要从吴 华说起,这个大儿媳向来是个嫉妒心强的,现在她怀孕七个月了,要是知道了,一个刺 早产了就坏了。再等两个月,老二的铺子开起来的时候,就算瞒不住,老大家的也该足月了,也不用担心闹出点事了。老三她也没说,就是怕他嘴不严,说了出去。 因此,就算吴 华知道福生前段时间忙着十里八村收木头,也只以为福生是担心养不起家里那个娇小姐,拼命挣钱呢,回家还跟蒋大好生笑话了一回,以为抱了个金砖,可没想到这金砖这么烧手吧。她早就看不过这个弟妹的做派了,没分家的时候还装一装,分了家一天就吃起三顿饭了。想她也是怀了孩子之后,才舍得这么吃,难怪福生要这么拼命了,娶了她的男人真累。 蒋大虽然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不过任他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二弟是要开铺子,那离他的生活太遥远了,怎么也不会往那个方向想。更何况吴 华这段时间作天作地呢,一时要吃这个,一时要吃那个,他自己都焦头烂额了,更没心情关心二弟家的事了。 等到进去八月,吴 华随时都要发动,蒋大更是没有 力管别的事了。他早晚三炷香,只求吴氏一胎一举得男。要知道这个孩子来得太慢了,下个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还是生个男娃保险。陈氏和蒋铁林也是差不多的想法,只是没有说出来,怕给吴氏 力。 八月十二这天下午,刚吃了 一大碗面条的吴 华抱着肚子哀叫起来,蒋大围着 子转了好几圈,才在吴 华的骂声中去请接生婆了。 接生婆上手一摸,就不当回事地说,“早着呢,今天不一定生得下来。”生怕接生婆真要明天才来,蒋大赶紧 了几个铜板给她,请她留下来,“要是今天晚上还生不出来,就麻烦婶儿您住一晚了。”住一晚有钱拿有饭吃,接生婆自然没有异议,还贴心地指导吴 华如何呼 能减少痛苦。 产前的阵痛既然名为阵痛,自然是一阵一阵的,等一波疼痛过去,缓过来的吴 华又对蒋大骂道,“我生的可是你蒋家第一个大孙子,也不见爹娘来看一眼,我不要生了,我可怜的孩子啊,就算出来也是个没人疼的啊!”蒋大这才想起忘了通知爹娘媳妇要生的消息了,急冲冲去报信了。 等陈氏赶过来的时候,吴 华还是没有一点要生的迹象。疼的时候吴 华骂天骂地,有些话陈氏也不跟她计较,她生过孩子,自然知道生孩子的痛。蒋铁林父子俩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了,不过吴 华有“人质”在肚里,他们也不好做什么。 这边刚做好晚饭的周琳还不知道吴 华要生的事情,她净想着怎么才能把福生从工作间里拉出来,多吃上几口饭了。还是蒋三福亮来通知的她,“二嫂,大嫂要生了,娘让我叫你过去看看。” 于情于理,做大嫂的要生了,她这个弟媳妇也得去看看。想着空手去不太好看,就拾了一二十个 蛋过去了。临走前她还特意跟福生说了一声,饭在锅里,让他别忘了出来吃。福生不知道听清没有,胡 应了一声。周琳不敢让婆婆久等,也怕大嫂有说法,就赶紧掩上门出去了。 吴 华这闹腾了一下午,正饿了,看见周琳带过来的 蛋,就说要吃糖水荷包蛋,指明要六个蛋。陈氏要去做,周琳自然不敢让她动手,哪有儿媳妇在这里闲着,让婆婆去忙的道理。 等一大碗糖水荷包蛋呼噜呼噜下了肚,吴 华反而安生下来了。半天没听到她叫疼,陈氏就让蒋铁林还有周琳先回去了,她自己跟大儿媳妇一起睡,也好有个照应。因为接生婆晚上要在西边那屋睡,这样蒋大只得在堂屋了打了个地铺,将就一晚,还好八月里还不太冷,不然这样睡一夜可有得受了。 ☆、第39章 异想天开 第二天一大早周琳就起来做饭了,吃完还得去大嫂那边看看。她吃着饭还在想, 别现在已经生出来了, 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 要是男孩, 大嫂估计就更得意了。扒拉了几口饭, 筷子一放,她对福生说,“等下你吃完把碗收拾一下, 我去大嫂那边。” 反正福生已经习惯了媳妇做饭他洗碗的婚后生活模式, 很自然地应下了。 到了吴 华家, 周琳发现大门开着, 却没有什么大动静, 进去才看到陈氏和蒋大陪着接生婆在吃饭。她有点疑惑,“娘, 大嫂呢?生了吗?”要是生了,不管是男是女都不该这么安静啊。 果然, 陈氏放下碗跟她说, “她还没起,夜里折腾了半宿, 这会儿好不容易安生一会儿。”她也正好有时间吃点东西, 从昨天忙到现在, 算起来六七个时辰粒米都没下肚,夜里也没睡踏实,现在的 神头也是未出世的孙子撑着呢。 “蒋福军, 你又死哪里去了!给我 点吃的,你是想饿死我们娘俩啊!”听这声音就知道是吴 华醒了。陈氏听她喊饿,赶紧把灶上温着的 蛋面片儿给她端了过来。吴 华接过来尝了一口, 觉不热不凉,就大口吃起来了。 一碗面片儿没吃完,就听吴 华“哎呀”大叫一声,手里的碗都没端住,啪地掉在地上,裂成好几片。陈氏赶紧招呼接生婆来看,自己则把地上的碎瓷片仔细捡了起来,一边捡一边念叨,“碎碎平安”。 接生婆看完终于说,“这就差不多了,开了三指,差不多中午就能生下来了。”果然,吴 华的阵痛越来越密集,叫声也越来越凄厉,只听得周琳头皮发麻。 怕这个没生养过的二儿媳妇被吓着了,陈氏就让她在外面等,自己留在房里帮忙。同样不能进去的蒋大扒着门口望眼 穿,周琳就去了院子里等着。 直到正午时分,一阵“哇~哇~”的婴啼响起,周琳意识到这回是真的生了。她刚走进堂屋,就看到陈氏抱着一个蓝 的襁褓走了出来,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老大,快来看看你儿子。” 蒋大第一个动作不是接过孩子,而是上前解开襁褓,掀开看了看下面那 小东西,似乎怕自己看错,又上手摸了摸。然后跑到大门外大喊了几声,“我有儿子啦!我有儿子啦……”转了几圈他才想起还没抱过孩子,又赶紧跑回来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好像抱着一个稀世珍宝,生怕一个不小心给摔碎了。 没过一会儿,蒋大的脑门都要出汗了,只觉得手里的孩子有千钧重,赶紧把孩子 给陈氏。周琳就着婆婆的手看了新生儿一眼,孩子真小,脑门上还有没擦干的血迹,脸皱巴巴的,跟个小老头一样,看不出好看不好看。皮肤倒是雪白一片,蒋大还一直夸他儿子青出于蓝,生得比他们两口子白净多了。 周琳只能给他一个怜悯的眼神,等过几天就知道了,孩子生下来的时候越白,以后皮肤就越黑,真的皮肤雪白的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可是红通通的。 看那娘两个看着孩子没个够,周琳想着里面无人问津的大嫂有点不忍心,就推了门进去看她。吴 华平时就不是多好看的女人,这会儿形容更是 狈,汗 的头发凌 地铺散在 头,还有几缕沾在脸上。不过此时周琳丝毫没有觉得她有多难看,对一个刚刚生产母亲她还是怀着一点敬意的。 吴 华抬头看见弟妹进来,苍白的脸上还是泛起一个得意的笑容,“弟妹啊,看见我那小子了吧?生的俊吧!我跟你说啊,这女人啊,还是得有一个儿子……” 瞬间,周琳先前对她难得升起的一点同情都飞到了天外, 情人家 本不觉得男人只看重孩子,不关心她是个多大的问题,这个时候还不忘顺便踩一下她。如果是以前,周琳就当没听见,但是如今这话有点戳她肺管子了,她拉下脸跟吴 华冷冷说了一句,“我看大嫂刚生了孩子肯定累了,早点歇着吧,我家里还忙着呢,先走了。” 周琳一脸不悦的摔门出去,跟陈氏招呼一声就走了。陈氏只觉得一头雾水,把孩子放到吴 华怀里,就随口问了一句,“小琳这是怎么了?你跟她说了什么?” 吴 华赶紧喊冤,“我哪里知道,好端端地就给我脸子看,谁知道是不是嫉妒我生了儿子。没看她进门都快一年了还没动静,谁知道能不能生……” 孙子已经生出来了,陈氏可不惯着她了,“你进门四年没动静,我可说过你一句半句?刚生了孩子就不是你了,还嚼起自家妯娌的舌 了,传出去好听不是?”到时候不知道被笑话的是谁呢,不过不管怎样她的老脸都没光,所以她还是提前堵住了大儿媳的话头,告诫她不要出去 说。 一碗汤药灌下去,周琳脸 都没变一下,只要身体能好起来,喝再多的苦药汤子她都愿意,怕就怕周叔的话只是安 她。要是真生不出孩子可怎么办。她不是为了别人的眼光,非要生一个儿子,她只是不想失去做一个女人应有的权利。 福生看媳妇从大嫂那里回来就闷闷不乐的,喝个药就像跟谁有深仇大恨似的,也不敢问她是不是因为孩子的事,怕再惹她伤心一次。想想这几个月他做了不少东西,铺子也该开起来了,就是还没有个正式的店名,不如把问题 给媳妇,好歹她也是个识字的,比自己强多了。 周琳这才意识到,做了所有的准备工作,就是忘了取店名。不过她本身也没有多少文化底蕴,店铺面对的顾客人群也没有多少特别有文化的,就取个简单朴实的名字吧,“福生,你觉得'福记木工坊'怎么样?” “这是我们家的铺子,只有我一个人的名字合适吗?”福生倒是想把两个人都包涵进去,但是想着女儿家的名字不好大咧咧放到招牌上给人看,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总不能用“周福记”吧,不知情的还以为是周家的铺子呢,他爹娘可不会同意的。 周琳则是因为懒得再费脑子寻思了,“那这么说店铺还在我名下呢,有谁的名字没谁的名字又怎样,总归是我们家的,你只说这个店名怎么样吧,念着会不会拗口?”不知道怎么回事,她念了几遍总觉得有点不顺。 “不拗口啊!不过觉得拗口的话,不如试试去一个字,直接叫'福记木坊'会不会好点?” 福记木坊,福记木坊,周琳反复念了几遍,觉得比自己原来的顺口多了,高兴地抱着福生,在他脸上啄了一口,夸了他一句。看着福生从脸颊到耳 到脖子一路红过去,她就觉得有趣。这个男人也就在夜里才会放出内心的猛虎,那种野 让她怎么都招架不住。然而在白天又青涩得跟没开过荤的 头小子一样,稍微亲密一点的动作就脸红脖子 的。 最难消受美人恩,福生此刻就是这种 受了。周琳觉得他白天晚上反差大,他还觉得媳妇异于常人呢,上了 跟小白兔一样,羞答答地放不开,下了 就像个小狐狸,总是喜 拨他。如果是在现代,福生肯定要说一句话了:媳妇,不c何 ! 备齐货物,取了店名,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等参加了大嫂家 的洗三,两口子准备把铺子再收拾一下,木件摆上去,选个良辰吉 就开业了。 铺子开业自然不能再瞒着蒋大,毕竟全家都是要去观礼的,因此陈氏就找了时间跟大儿子小儿子说了一声。老三倒是纯粹为二哥高兴了,有个能在镇上开铺子的哥哥,他在小伙伴里也有面子多了。 而蒋大内心就复杂了,从小这个弟弟就比自己聪明能干,但再聪明也是自己先娶了媳妇,带累二弟几年说不上亲,他有点羞愧,还有点抑制不住的优越 ,终于 了这个弟弟一回。只是还没得意两年,这个一直说不上媳妇的弟弟居然娶了个嫁妆丰厚的媳妇。好容易自己先得了儿子,没高兴两天,人家又跑去镇上开铺子去了。真是同人不同命,这天底下的好事怎么都被他碰上了呢? 等吴 华从丈夫嘴里得知了这件事后,更是不平,“这是防着谁呢?眼看着铺子都要开起来了,才跟咱们说!”转而又对蒋大说,“福生就这么用弟妹的银子开铺子,不怕别人说他吃软饭吗?弟妹也是,自己生不了孩子,就知道用银钱拉拢男人,也不怕将来人财两空。”她愤愤地诅咒着。 “生不了孩子?这是怎么回事?”蒋大赶紧问自家婆娘,他怎么不知道这事?这要是真的,他倒有个想法。 吴 华朝着周琳家的方向努了努嘴, “打量谁不知道呢,我刚怀上没多久,就见她成天喝药,到我快生了还在喝,这女人家不病不痛的却天天喝药,想也知道为了什么。那两个人好的 里调油的,让人都没眼看了,这进门快一年了还没动静,可不是生不了?” 蒋大只觉得老天是公平的,就知道天上不会掉银子,要不是自家姑娘有问题,周家怎么舍得把闺女嫁给自家二弟。他恶意地揣测着,越想越觉得自己想得没错,这给二弟开铺子,估计也是不能生的事情爆出来了,拿银子堵他的嘴呢。 可怜二弟,就算赚再多银子又怎样,百年后还不是连个摔盆的都没有。还是自己发发善心,让媳妇多生几个,回头过继一个给他,让他也不至于膝下空虚。到时候……嘿嘿…… 蒋大笑完就俯首跟婆娘说了自己的猜测和打算,听得吴 华眉开眼笑,想着二弟家的铺子,只觉得就是给自家开的,他们两口子跟自家的长工有啥区别。就让他们忙活去,就当银子暂时寄存在他们家了,要不了多久就让他们都吐出来。 忙着铺子开业的周琳两口子怎么也猜不到,铺子还没开就已经被人当成囊中之物了。不过就算周琳知道,也只会笑这两口子戏太多,别说她还能生,就算生不了,也不会过继他们的孩子。有一对这样贪心不足的爹娘,过继孩子就等于把家业拱手送人了,她可不傻。 ☆、第40章 开张 不管蒋大两口子怎么想的,“福记木坊”还是如期开业了。 为了打响名头, 周琳提前在镇上找了几个小乞儿, 一人给了十文钱, 让他们在街上散布“福记木坊”开业的事情, 跟镇上的人说, 当天只要进店消费,就送上一件 心准备的小礼品。消费 一百文,还可以加价换购指定的商品。 本来她最开始是准备写点传单找人在街上散发一下就行了, 但是福生听了却不赞同。他说老百姓没有几个认字的, 发传单不但要费不少钱买笔墨纸张, 还没有多大的用处。最后两个人商量了半天, 才决定找几个小乞儿提前几天口头宣传一下, 既起到了打广告的效果,还能帮助一下这些可怜的孩子。 其实他们送的赠品不过是些杂木做的不值钱的玩意, 但周琳深谙打折赠送对人们的 引力,只要说有东西送, 肯定有不少人来。不见双十一、双十二, 多少女人为了折扣和秒杀商品彻夜奋战,最后买回的东西很多都派不上用场。多少姑娘买完喊着要剁手, 第二年又继续重复着去年的故事, 若是认真计较起来, 怕是千手观音也不够剁了。 今天铺子开业,蒋家来的是蒋铁林和蒋大、蒋三两兄弟,陈氏则留在家里看顾孙子和吴 华。周家来的就多了, 周德山和赵氏,周德全父子三人还有王家的树林、树文两兄弟都过来了。 等两家的人都到齐后,福生又等了一会儿,算着到了吉时,这才拿了挑杆把鞭炮点燃了。本来经过几天的宣传,不少人今天都早早等在了铺子外面,再加上听到鞭炮声过来的,乌泱泱的一大群人把铺子围了个水 不通,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这新开的铺子搞得什么名堂。 鞭炮声一落,福生一用力就把牌匾上的红布揭了下来,“福记木坊”四个大字就显 在人前,亲友这时都死命地拍着巴掌,带动得周围的人们也纷纷鼓起掌来。因为人多嘈杂,福生不得不提高声音,“各位乡亲,今天'福记木坊'开张,只要今天进店消费的,都有礼品赠送!买够一百文的,加上十文八文钱就能换购以下几种……” 等讲完了所有的优惠信息,福生就让开了门口,让客人进店挑选了。回到媳妇身边,这才摸了额头,只觉得上面一层冷汗。媳妇非得让他上去说话,天知道长这么大,他还没有遇到过这种场合,实在是紧张死了。到了最后,他都不知道自己在讲些什么,只有嘴巴在一开一合机械地复述着提前背得滚瓜烂 的稿子。 周琳却觉得自家男人表现得太好了,真是个能撑起大场面的,一双眼亮晶晶地看着福生,好像眼里闪烁着无数的小星星。看媳妇的表情福生就知道自己没搞砸,放下心来冲着媳妇裂开了嘴。 蒋铁林只觉得自己是在场最自豪的一个,福生再出息那也是他的种,儿媳妇再有钱有本事也是他蒋家的人了。想到这里,不 庆幸自己没生闺女,不然养得再好,嫁了人就是别家的了,而儿子养好了,就能把别人家的好闺女扒拉回窝了。 蒋大此时却像被灌了一坛子老醋,酸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在心里跟自己说了无数遍,二弟今天再风光也白搭,注定没有儿子的人,将来这诺大家业还不都是自己的?这样催眠了自己以后,他才觉得好过了一点,摆出笑脸帮忙招呼客人了。 因为今天开张有活动,铺子里人挤的 的,为了维持秩序,也为了防着有些拿了东西不结账就出门的,两家人有的在铺子里盯着,有的在门口看着,都忙活起来了。周鑫因为有能力有经验,就被安排帮着福生和树林在柜台结账。 周琳因为是个年轻且长得还过得去的女人,两家长辈都不放心让她帮忙,省得人挤人的吃了亏,最后还是赵氏带她去了隔壁路掌柜那里。不过这会儿她还不累,就忍不住偷偷溜出来盯着铺子看,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让她十分有成就 。这个店从资金筹备到今天的开业事宜,可大多都是她经手的。虽然创业没有多少一帆风顺的,她还是希望能一次成功,不然要东山再起不知道还要多久。 “我说这个大娘唉,不 一百文我们只能送这个,您手里那个可要八文钱呢,您买的东西才三文钱……” “一共九十三文,再买七文钱就能换购这排东西了,您要不要……” “……换七巧板加五文钱就行了……” “唉~那个小子,出门前把你兜里的那只大公 先结了帐……” 整个铺子热闹得跟菜市场一样,每个人都忙得团团转。尤其是柜台里的三个人,嘴一刻都没闲下来过,不停地跟客人解说,提醒,直说得口干舌燥,嗓子都要冒烟了。 周琳赶紧去路口的茶水摊子买了几碗茶水过来,不热不凉正好入口,招呼家人轮换着喝水。咕咚咕咚一碗茶水下肚,几个人又开始忙了起来。 在周琳看来,柜台的三个人就周鑫最能说会道,你看他,三两句话就说得客人心花怒放, 意而归;福生是看着就老实,难 的客人就偏喜 找他结账,每每被人说得哑口无言,还得周鑫 空来救场;但是树林就让人意外了,几乎没个客人到了他面前都安安生生的,没有几个会歪 的。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