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官敲锣,确定双方上场人选。 陆时秋这边派出的是公孙竹,第一场气势比较重要,最好是选最厉害的选手上场。 对面应该也是如此,因为陆时秋明显听到后面弟子们发出倒 一口凉气的声音。 下面的观众甚至喊出什么“小才子”,“神童”,“天才”之类的称呼。 他们这方的亲属也多是不自在。 “能成吗?人家那可是小才子,我听说那孩子七岁就会作诗,国子监破格招进去的。就连天皇都赞过他少年英才。” 陆时秋本能觉得公孙竹的头低了一些,两只手已经颤抖起来了。 这还没开始比,气势就输对方一筹,陆时秋心想这可不妙,他转了转眼珠子,拍了下公孙竹的肩膀,故作轻松笑了下,“别怕!先生说过,你非常聪明,读书很有天赋。我所有弟子当中,除了沈青墨,就属你最聪明。” 这话等同于说,沈青墨是状元,你兴许就是榜眼。 这等鬼话完全就是鼓励他的。毕竟论聪明,陆时秋先收的几个弟子个个都是靠真本事。 谁知公孙竹闻言,脸上竟是 出欣喜的神 ,他抿了抿嘴, 制翘起的嘴角。 选好人,知雨把沙漏倒回去,等沙子全部倒回一端,她开了口,“请出题!” 刚刚两人玩投壶,陆时秋输了,由孔词这方先出题。 这次出题范围是四书五经。 出题者随意说出一行文字,然后漏掉这一行的三个字,让对方回答这三个字的内容。 这种题型完全靠死记硬背。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孔词是国子监祭酒,什么样的帖经题没看过,随口就出了一行以年头 尾的文字。 公孙竹愣了一下,看了旁边先生一眼。这种题目,先生每月一考的月卷中就曾出过,一点也不难。他很快便回答出来。 底下,公孙竹的家人喜得不行。他们家孩子居然答对了。 轮到陆时秋出题,他倒是没有故意出这些刁钻的题,而是空出前面三个字,让对方回答。 当然这种题目也不是一点难度,除非对方背得特别 ,否则 本答不出来。 对方几乎是想也不想就回答出来了。 接下来,双方互相问了三十几个回合。 时间很紧,底下人听得心惊 跳。 孔祭酒那边也就罢了,那学生本来就出 ,可是为什么公孙竹居然能撑这么久呢?这小子可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啊。 四十五个回合后,陆时秋用一招惯 ,把对方打败了。 什么是惯 呢?当他一连出了四十五道,请回答前面三个字的问题,突然让对方回答接下来三个字。 对方由于惯 思维,率先回答了前面三个字。哪怕他后来反应过来,可是时间已经到了, 本来不及说出口。 第一局,陆时秋这边胜了。 底下掌声如 。公孙竹两眼放光,忍不住抱了下陆时秋,“先生,您真是太厉害了。” 这是战术!跟储备量无关。 陆时秋摇头,“可惜只能用一次。”对方接下来肯定有所戒备的。 照理说这样的大杀器应该放到后面用。可是对面这学生太厉害了。知识储备几乎无死角。他只能用这一招。 女皇麻木的脸上忍不住带了几分笑意。 孔词旁边那学生没想到自己会输,羞得脸都红了,他当即跳下台,从热闹的人群中挤了出去。 孔词看也没看他,身后的学生们一个个面面相觑。其中一个被推上来。 这学生虽然没有刚刚那个名气大,但他毕竟是真材实学考上的,成绩还是不差的。 这次公孙竹倒是不像刚刚那样颓废,眼里全是兴奋。 陆时秋担心他得意忘形,小声提醒他,“听准题目再回答,你可不能犯刚刚那个错误。” 公孙竹点了下头,脸上笑容收敛了一些。 接下来,双方继续,刚刚陆时秋这边胜了,将由他这边出题。 陆时秋先是出了一个刁钻的题目,对方几乎是飞快答出。 孔词这边依旧出很刁钻的题。公孙竹比不上对方,但还是抢在时间截止前答出来了。 陆时秋又换了个正常点的题目。 什么是正常题目呢?就是不是以年头 尾、孤经绝句、断截疑似的地方出题。 但是让陆时秋意外的是,对方答题速度比刚刚慢了一拍。 想必这人复习的时候,挑难的复习,容易点的就囫囵溜过去了。 懂对方的不足,接下来,陆时秋出的题专挑常规题回答。 可惜还不等他把对方干掉,公孙竹先败了。 答题中断,陆时秋拍拍他的肩膀,朝他竖了大拇指,“你一共答对了五十多道,已经非常厉害了。” 公孙竹有些不好意思,跳下台,冲其他人挥拳头,“你们争气。” 接下来是陈为上场。 这小子可能是专为孔词生的,他最擅长的就是这些刁钻的题目。越刁钻,他越兴奋。 答了两个回合,陆时秋这边胜了。 他出了一道极为简单的题,对方想破头,急得一脑门汗愣是想不出答案。 这是忽视导致的结果,越简单的东西,你越容易忽视它。俗称灯下黑。 人的脑子是会蜕化的。当你长时间不写字,突然有一天动笔了,哪怕再简单的字,你都有可能想不起来。 对方正是败在这误区上面。 这次赢得有些不可思议。孔词只以为这学生是太紧张导致。 接下来的第三个,第四个……第九个,都是犯这个错误。 从第三个学生都败在最简单的题目上,孔词急了。他开始换策略,转尔问对方比较简单的问题。 到第十个的时候,陆时秋这边只剩下两个人了,最后一个是狄虎。 在所有学生里,狄虎记 是最差的。当仁不让被排在最后面。 双方开始答题,开始没多久,陆时秋旁边的学生之前跟两个学生对抗过,答了上百道题终于被孔词难倒,换上狄虎。 能否胜利只能靠狄虎。后面九人纷纷给他打气。 这次轮到孔词出题,题目依旧很正常。 倒是陆时秋突然一改之前的方式,出题方式让人难以琢磨。 对面这个学生是孔词所有学生里最差的。当然这个差只是相对其他九人。从综合方面来看,这个学生也是好学生。只是这学生跟狄虎有些相似,他偏科。 说起这事,就说起国子监。在月国成立之初,国子监就是第一学府,每年中进士的学生几乎占三分之一。可自打天皇登基,他们中取率一年不如一年。 原因就是天皇女皇对革物学非常推崇。孔祭酒没办法,只能紧跟天皇女皇步伐,改变招生条件。对外招收的时候,加了一条革物学。 这最后一名学生就是偏 革物学,对四书五经反倒不怎么透彻。 可以说他跟狄虎在四书五经方面是半斤对八两。胜负完全靠出题者有没有考中他们的知识盲点。 陆时秋为了试探这学生的知识盲点,出题方式是正常和刁钻 换着来。正常一点的题目,他答得比较快。刁钻一点的题目,他回答比较慢。 对于成绩差一些的学生,先生常常会强调一句话,“把你会的先做了。不会做的空出来。”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能答完简单题就很不容易了,你还奢望他们答难题,别做梦了。 陆时秋试探好几回,发现这学生不太擅长《易经》。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这几本书,最难的就是《易经》。接下来,他便只挑《易经》出题。 整整经过六十几道,眼见狄虎答题速度越来越慢,隐隐已经被孔词找到弱点。陆时秋才终于把对面这个学生难倒。 这是个刁钻的题目,而且刚好是这学生的知识盲区。对方左思右想了半天,直到沙漏里的沙子全部倒干净。 这局败了! 孔词面 如土,整个人恍惚起来。底下观众一片哗然。 谁也没想过孔祭酒这个教育届的一把手居然会输给一个只教了几年书的状元。 他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呢?他引以为傲的才华呢?他教出那么多进士的底气呢? 随着这场落败,曾经的辉煌转眼成了过眼云烟。 曾经得过多少荣誉,现在败给陆时秋就有多么不可思议。 底下观众 头接耳讨论起来,看着孔词的眼神也有些不对劲了。 女皇抬了抬手,刚才还喧闹无比的议论声眨眼间消失殆尽,静得连一 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得见。 “朕以前听人说好的先生要因材施教。现在经过这一场比试,相信大家都能认识到这句话是对的。 一年前,孔祭酒反驳陆状元“每位学子都是可造之材”的观点。朕 据他们二人的要求各选了十位国子监学生。孔祭酒选的这十位学子都是品学兼优的农家子。陆状元选的这十位学子都是只知玩乐的纨绔子弟。 可是短短一年,陆状元就让这十人改 归正,变成良好少年。他们也用自己的实力打败了对面这十位好学生。 陆状元用事实证明了,他的论点是正确的。咱们给他鼓掌。” 底下人掌声如 ,几乎每个人都被陆时秋所折服。这十位学子的改变有目共睹。他们用比赛证明了他们也能当好学生。 女皇抬手 下,底下再次寂静下来,“陆状元的教学经验值得每位先生学习。学生误入歧途,也许只是一时想差。如果作为先生能加以引导,未必不能成材。朕非常欣赏这个观点。” “有一种老话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朕时常劝诫天皇,没有谁是完美的。只要不涉及 本错误,没有犯罪,没有残害百姓,没有贪污受贿,能够及时认识到错误,就可以给予改正的机会。” 底下学子听到这话若有所思。 “朕一直下不定决心查隐田隐户之事。不是朕怕,而是朕宽厚。朕已经下旨,只要有人悔改,主动到官府登记隐田隐户,朕既往不咎。” 陆时秋微微一动。他就说嘛,女皇对他好得有点过了。原来她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再次给大家警告。 没错,一年了,女皇还没有推行“一条鞭法”。 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