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付账的时候, 他都没想明白。 想了半天,他最后的结论是,自己可能是受到那个小干事的影响了。 看她整天一副积极向上的样子, 做事风风火火的,让人看着那样子就闲不下来,闲着就觉得不自在,好像 荒废的样子。正好那小干事又有想要搞养殖场的意思,他觉得自凭着这些老乡们来养猪,肯定是没大用处的,干脆就跑过来找点儿书看,用书本上的知识养猪。没准能够让那小干事刮目相看。 光买书当然不够,崔向北又到邮局那边打了个电话。 联系的是他的一个亲戚。 这亲戚也在省城这边,在省政府上班。 当初下乡的时候还说要找关系,给他安排个轻松的活,他没同意。 要是走了这关系,他这辈子在老头子面前都抬不起头了。 转接了几个电话,总算是联系上了。这会儿又是中午,两人约着在省城东方红国营饭店吃饭。 崔向北就背着自己的书包往国营饭店去。 “小北啊,你可算是联系我了。你说说你,来了这里也不和我联系。还和你爸怄气呢。” 来人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小平头,戴着眼镜。有点儿硬汉的气质,又有些文人的气息。看到崔向北站在国营饭店门口之后,他就赶紧拉着人往饭店去,边走边教育。 崔向北道,“顾叔你可别先提他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事儿。” 顾城当然知道那事儿,知道的时候他也 生气的,还和崔向北他爸大吵了一架,说他这是犯罪。 但是那个老顽固一辈子就是那个脾气,你骂他,他嗓门更大。 顾城自己也觉得 可惜的。他自己也是大学生,很希望后辈们念大学。 但是崔向北他爸不一样啊,自己念书不成,后来糊里糊涂的就当了兵,然后还干的很不错。就一心一意的觉得自己的儿子应该走这条路,是男人就该走这条路,念那么多书干啥。还说你要是你个闺女,老子就让你去念了,你不去我也让你去。但是你是个男娃啊,男娃念那么多书干啥? 崔向北他妈倒是争取了一下,但是斗不过家里的男人,先是吵,后来就哭,哭完了之后冷战。 这些招数都没用,崔向北他爸甚至公然放话,不许汇款,不许寄东西,让他自己吃点苦头。要是发现寄东西汇款,就给他安排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至于找关系安排好岗位,那就更没可能了。他爸发话了,谁要是帮忙,割袍断义。 最后的结果就是,顾城没帮忙安排什么职位,只让人将崔向北给分这边来了,这边虽然也干旱,好歹也有口吃的,不至于让崔向北给饿死了。 顾城在窗口去点了饭菜,崔向北就跟着一起端菜。知道崔向北在下面 子可能过的不大好,还特意点了一些红烧 啥的。 “本来要带你去家里吃的,可你婶儿今天没准备好菜,咱今天中午在外面对付一顿,晚上就在我家里去吃去。你婶儿知道你过来了,可高兴了,说要去 点好菜。说是那个什么熏兔子 ,让你尝尝鲜。” 崔向北:“……”他忍着好半天没说那兔子可能就是自己打的。 这事儿也不知道省城这边知不知道, 觉弯弯道道 多,他想了想,就没说。 两人吃了半天之后,顾城又道,“在下面 子过的怎么样,吃得 吗?” “比不上在家里,但是也还还行。”反正自己能找吃的。 他道,“顾叔,我这次来就是买点书,然后就是想去咱们省里的养猪场观摩学习。” 因为年成不好,加上下面技术不行。整个省城也没几家养猪场,省城附近就有一家。 这里的养猪场可和下面不同,这边已经开始搞猪饲料吃了。 顾城差点没噎住,“你去养猪场参观什么?” 崔向北道,“就看看,想学点东西。在下面总不能什么都不干。我也不 种地。”让他天天扛着锄头每天在地里干一样的活,他觉得自己能憋死了 “那你就喜 养猪?” “……” 见崔向北噎住了,顾城哈哈的笑了笑,“行吧,你想去就去,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你要看多长时间。” “就两三天就行了。我就请了几天的假。” 顾城当然同意了,这就是个小事,回头让自己的秘书带他去转转。” 吃完之后,顾城还是问了一句,“你真的就怨你爸了,不和他联系?” “……我觉得我们没法沟通,不想和他沟通了。反正沟通就是吵架。” 他爸强制 的规划他的人生,他偏偏又是个天不怕地不怕,不服管教的 子。反正两人处不到一起去。 顾城也没多劝。难得孩子来一次,总不能让他心里不痛快。这两父子都是倔脾气,谁也不会服输。 吃完饭,崔向北继续在书店里面看书,晚上就去了顾城家里。 顾城是省里组织部的,而且还是副省长之一。家里条件很不错。但是平时也 节俭的。要不是崔向北这次过来,他媳妇都舍不得买 菜。 晚上一起吃了熏兔 ,又做了一条鱼。 顾城和顾夫人也生了一儿一女。可惜这两个孩子都不 念书,所以很早就参军去了。平时很少回来。 顾夫人道,“小北啊,你常常来省城看我们,婶儿给你做好吃的。顾亮和顾 都不在家里,我和你叔也闷得慌。” 崔向北点点头应了。不过他觉得可能不会经常来这边。 下乡是他自己的决定,能不来麻烦人,尽量不给人 麻烦。 听到崔向北要去学养猪,顾夫人也愣了片刻。 最后艰难的憋了一句,“养猪也 好的,现在这个也算是技术工种了。咱国家缺技术工人。” 第二天一早,崔向北就在顾城的秘书的带领下去了养猪场里面了。 当他离养猪场越来越近的时候,他就闻到一股味道,离的越近,味道越浓重。 等他走进了养猪场里面之后,他就确定,这味道确实是从这里传出来的。 然后他强忍着跟着带他参观的工人走了一圈,看到那猪圈里面堆起来的一坨坨…… 旁边的工人还 热心的教导他,“这里面定期都要清理的,就算养猪咱也要保持干净。要不然就容易得病。这么多猪,要是病了一头,其他的也要遭殃。还要定期给他们用水冲个澡。咱们这里是科学养猪,和其他小型养猪场是不一样的。” 崔向北:“……” 对于崔向北请假去省城的事儿,苏曼也听苏二柱念叨过两次,倒是没放在心上。 等过了几天,苏曼从公社回来的时候就碰到了崔向北了,他好像刚从外面回来,背着个书包走在她前面。走路还是那个德 ,但是人却有些蔫儿吧唧的。 似乎听到后面的脚步声了,他就回头看了一眼。 看到苏曼之后,他微微愣了一下,眼神似乎有些惊讶,然后又 出一种震惊的神 。 这复杂的神 都让苏曼以为他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了。她回头看了眼,啥也没有啊。 苏曼道,“崔知青,你咋了?” 崔知青立马往前面跑了几步,“没事,我要赶紧回去了。” 然后拔腿就跑了。 边跑的时候,还边闻了闻自己的胳膊。 苏曼挑眉, 就不知道他这是在干啥。不过也没多想。反正就是个不定 的小子。只要不惹事儿就成了。 …… 十二月中旬开始,天气就越发的冷了。北河公社也越发的忙碌起来了。 都在忙着年底的工作总结汇报。 今年还要搞联合演出,已经确定联合演出开始的时间了,就在15号。 按照各个公社妇联搞出来的演出胆子,这演出一直能够演到 节去。 当然不是每天都演,而是隔一天演出。还要将天气不好的 子算在里面。 这个工作任务是不归苏曼来管的,但是这事儿是她提起来的,她也是最清楚的。公社又是第一次搞这个。于是郝主任就把她给请过去帮忙了。 苏曼一算圣母点的收入,也没有犹豫就答应了。算是给自己赚外快了。 第74章 这次演出是整个县里的大事儿。 先是在各个公社搞演出, 为了照顾一些大队, 还要在公社里面选一些场子比较大的大队来搞演出。基本上一个公社就要演几场。 现在地里没啥活了, 每天出门晚,回来的还早。看演出的时间也有了, 完全不耽误工作。 先是在北河公社这边演,然后依次的去别的公社。 演出工作准备了这么久,实际上让苏曼管的事儿没多少了。 故事都编排好了, 找的学校那边老师写的。人多力量大,写出来的故事多,再一筛选, 不比苏曼这个半路出家的写的差。而且有位老师还觉得李 花上次那个花大娘深入人心,所以这次排故事, 人家直接给编了个续集了, 还说要是通过了, 就要写序列故事。 后面丁 和程晓红也一直盯着排练的工作。加上演出队的人也算是老戏骨了,有经验, 所以排练工作也做的很顺利。 要让苏曼做的就是和其他公社妇联的协调问题, 还有表演当天的旁白工作。这都是苏曼之前一手做的,程晓红和丁 倒是也跟着苏曼学过。但是到底没单独做过这样大型的活动。不管是郝主任还是她们自己, 都有些不自信。所以必须把苏曼请出来 阵了。 因为演出的事儿, 整个南平县下面的公社更加热闹了。 之前因为打猎, 给大家带来了点儿盼头,县里社员们都很高兴,现在又要搞演出, 都觉得这 子好像是做梦一样的。 而且知道一个队里要搞几次演出之后,大伙儿就更兴奋了。 虽然每次演出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只是地点不一样而已。但是大伙儿觉得这完全不是问题。只要是演出,他们宁愿多看几遍。凑凑热闹。 第一站当然是北河公社这边了。 北河公社妇联这边热热闹闹的接待了从其他公社过来的演出队。 这次倒是没说要给给车子加油了,自家给自家加油。连伙食都自家负责。免得回头不好算账。 演出第一站是在北河公社的镇上演出,还是之前那块空地。 虽然天气已经冷下来了,也阻挡不了大伙儿的热情,都高高兴兴的过来看演出。 有些老年人不用打猎,也不用下地,就带着自家的小辈们走几里路来公社看演出。 公社中学的学生们也都就近来凑热闹。 有人约苏秋月。 苏秋月眼睛水汪汪的看了看窗户外面, 受着大伙儿兴奋的笑容,最后看看自己课本,悲壮的摇头,“不了,我还是学习吧。” 不学不行啊,谁让她上次那个成绩单作假太严重了,严重偏离实际水平。导致她现在拍马都赶不上。 她现在连家都不敢回,就怕碰到她妹子问成绩。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