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成他站在重奕的位置上,也会被慕容靖说动。 但他不是咸鱼,还是没法完全猜透重奕的心思。 短暂的犹豫后,宋佩瑜选择不再追问。 他应该教会重奕与他分享想法,或者去理解重奕,而不是直白的 问重奕。 刚安稳下来没几天的朝堂再次频频动 。 上次遭殃的都是文官,只有骆三莫名其妙的多出来个比较麻烦的副官。 这次受到波及的却大多都是武将。 只有少数知道永和帝已经决定攻打卫国的人,才明白永和帝这是在为重奕第一次亲自带兵出征做准备。 永和帝终究还是没有那么信任慕容靖,明明有仍旧驻守在赵燕边境的二十万边军可以立刻调用,他却将能用的亲兵都调动起来,为重奕另外凑出了八万兵马。 宋佩瑜一方面觉得这八万兵马随着重奕去卫国,才能勉强让人放心。 另一方面,宋佩瑜又明白,如果这八万兵马全都随着重奕离开,整个咸 都会陷入无声的危急之中。 说是空城也许过于夸张,说是如履薄冰却又不足以形容咸 即将陷入的危险境地。 与宋佩瑜产生相同顾虑的人还有不少。 除了穆侍中始终都被瞒在鼓里,中书令与尚书令都坚决反对永和帝堪称疯狂的行为,他们直接建议,重奕也不要离开咸 。 起码在没有儿子之前,不要再离开咸 ,还是抱着去发动战争,这么危险的目的。 慕容靖碍于身份和立场,不方便像中书令与尚书令那样,态度鲜明的请求永和帝不要动京卫,唯有再次上 手中的半块虎符并在府中称病。 永和帝立刻让太医院的太医去给慕容靖诊脉,却提都没提已经连续退还给慕容靖三次的半块虎符。 转眼间又过了半个月的时间,又一年 耕祭祀。 良种已经在世家范围内推行三年,收获两年。 接连在全国范围内减免农税的情况下,赵国粮库里的粮食不减反增。 这也是知道内情的朝臣,只反对永和帝想要将守卫咸 的亲兵,都 给重奕带去边境。却不反对赵国主动对卫国出兵的本质原因。 短短五年的时间,赵国已经完全不再受与燕国 战多年的影响,彻底平稳了下来,甚至还有余力再次发动战争。 卫国劳民伤财的数次朝曾镇征兵,却接连两年都没打胜仗,在曾镇地震中损失了七万兵马。 紧接着老皇帝驾崩,皇子皇孙轮 做皇帝,却没有一人能真正坐稳皇位。如今能掌握卫国剩余兵马的骠骑大将军也没了,卫国也就彻底 了。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卫国已经发生了不下二十次动 。 不止赵国发现卫国的虚弱准备动手,除了燕国和黎国也是曾镇地震的资深受害者,除非有万全的把握,否则绝对不会再轻易出兵,同样与卫国接壤的梁州睿王也蠢蠢 动。 如今还没动手,不过是在等。 等卫国的情况更糟糕,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利益。 赵国想要独 卫国,不仅要防备也在调兵遣将的梁州睿王,还要防备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却暗 汹涌的燕国与黎国。 如果等到其他国家已经开始动手,赵国再动手,就失了先机。 如今最理想的拿下卫国的过程,就是梁州梁王帮忙拖住梁州睿王,赵国在燕国与黎国反应过来之前,就彻底占领卫国。 不给其他国家半分可乘之机。 总之,要快。 襄王承诺,如果赵国对卫国出兵,他愿意亲自去请梁州梁王出兵,将梁州睿王的兵马拖在梁州。 不能保证将梁州睿王的兵马全都拖住,却可以保证梁州睿王没法将全部心神都放在卫国上。 随着时间推移。 不仅仍旧在僵持中的永和帝与朝中重臣们的脾气越来越大,宋佩瑜也 觉到了久违的 抑与紧迫。 发现宋佩瑜嘴角出现燎泡的当天,重奕在勤政殿外主动求见永和帝。 这是他在勤政殿挨打又被罚跪后,第一次出现在勤政殿的后殿,也是从那之后,第一次与永和帝在大朝会之外的地方见面。 白天刚在朝堂上见过,重奕见到永和帝时,没有任何复杂的思绪。 他开门见山的道,“京卫你自己留着,我有边军就够了。” 慕容靖虽然称病,在府中静养,私下却始终都与东 有联系。他几乎每天都要往东 送一份厚厚的书信,里面的内容都与赵燕边境的那二十万边军有关。 慕容靖觉得,燕国在曾镇战争中连续投入两年最后血本无归,就算是发现赵国对卫国下手,想要阻止也是有心无力。 赵燕边境的二十万大军,留下十万,足以防备燕国。 剩下的十万带去卫国,如果过程顺利,足够碾 卫国剩下的六万大军。 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拿下卫国,让周围的诸国都反应过来,别说是二十万大军,就算是再翻一倍,也难以将卫国彻底吃下来。 重奕被慕容靖的书信说服,他打算带着慕容靖,调集十万正位于赵燕边境的大军,直接赶往卫国。 能直接拿下卫国最好,宋佩瑜心心念念的西域商路与荆州出海口立刻就能拿到手中。 不能直接拿下卫国,对于重奕来说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一 拿不下就用十 。 十 拿不下就用一年。 …… 重奕最不缺乏的就是耐心。 但是他现在缺时间,卫国的形势随时可能发生改变,他不能再在咸 耽搁下去了。 听了重奕的话,永和帝脸上的喜悦顿时变成了抗拒,他皱着眉 道,“你放心,你将那八万大军带走,咸 也不会有事,我……” “我带不走。”重奕毫不留情的戳破永和帝的幻想,“宋氏与吕氏不会允许我将京卫全都带走,他们只会让我也留下。” 永和帝沉默的闭上嘴,重奕都能看透的事情他怎么可能想不到,却仍旧忍不住心存侥幸,或者只是自己欺骗自己。 他也不想让重奕去战场。 明知道重奕带兵征讨卫国,才是最正确的决定。 赵国打下卫国,安定楚国的心,进一步推动赵楚联盟只是顺便。 不愿娶 纳妾的重奕,要通过兵权来稳固自己的地位,才是真正的大事。 无需拿下整个卫国,重奕只要能带兵拿下卫国的几个城池,他在赵国的地位就会立刻稳固。 毕竟重奕已经及冠,永和帝有心想要隐瞒重奕的怪异,也隐瞒不了多久。 朝堂与百姓迟早都会知道,皇太子不愿意娶 纳妾延续赵国的香火。 于政事上一无所成,甚至连延续香火都不愿意。 别说是重奕的太子之位不稳,连永和帝的帝位也会因为没有三代继承人而动摇。 这个时候,无论是重奕还是永和帝,都迫切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对于永和帝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后 的妃嫔怀孕,有更多的继承人可以选择。 但……能容忍的下丹琼公主,永和帝已经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结果。 永和帝现在能做的也唯有给弟弟府里多送些美人,再让太医院每天给肃王熬制补药。 对于重奕来说,他需要在朝堂的影响力,最快也是最适合他的方式,就是将兵权握在手中。 恰好永和帝乐意放权,慕容靖也愿意支持,又刚好碰到倒霉的卫国国运将近。 这等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像是给重奕量身打造的一般。 要是永和帝自己去冒险,他早就 起袖子就上了。 但是要面对危险的是重奕! 他又不是已经死了的卫皇,一大窝皇子在那,自己都认不全,在曾镇战场死了几个也毫不心疼。 若是重奕在战场上出现意外…… 只要想到这个可能,永和帝都觉得呼 困难。 重奕弯 去看永和帝的眼睛,刚要开口,永和帝就面无表情的转头,用后脑勺对着重奕的脸。 重奕沉默了下,将手臂搭在永和帝肩上。 “慕容靖没说谎,他会全心全意的辅佐我。” “我的马跑的最快。” “我逃跑时候,没人能追得上我。” …… “将卫国当成您今年万寿的贺礼?” “别说了!”永和帝仍旧没有回头,嗓子却不知不觉变得沙哑了许多,“打下来多少地盘,都给你做封地。” 反正早晚都是你的。 原本永和帝还想着八万京卫不能全都让重奕带走,让重奕带走一半或者哪怕一万也行,重奕却态度坚决的拒绝了永和帝。 理由是他要轻装简行的赶往卫国,哪怕从咸 带走一万军队,都有可能引起各国的注意,导致攻打卫国的计划失败。 永和帝愤怒之下,直接将重奕撵出了勤政殿。 如果他撵人的时候,没捂着眼睛,看上去也许会更有威慑力。 得知重奕已经说服永和帝,马上就要轻装简行的赶往卫国。 宋佩瑜心情复杂的同时,立刻赶往勤政殿求见永和帝。 永和帝还没从重奕要出征的惆怅中回过神,就听孟公公来通传,东 太子宾客宋佩瑜求见,手里捧着一沓折子。 永和帝保持瘫在软椅上的姿势不变,惆怅的叹了口气,“不见,告诉狸奴朕身体不适,让他明 再来。”孟公公却没立刻退出去,“宋大人说他想与殿下一同去卫国,还整理几种能在他国都不在意的情况下,到达卫国的方式。想要请您过目。” “唉”永和帝继续叹气,强行打起 神,“难为他肯如此惦记着朱雀,让他进来吧。” 见到宋佩瑜列举出个各种方式后,永和帝心中赞叹叫绝的同时, 慨触动也更加深刻。 手头有事等着他去做,永和帝反而没了伤 的心思。 他打起 神让孟公公将边军将领名册拿来,他要亲自指定哪些将领留在赵燕边境,哪些将领与重奕去卫国。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