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打 之后呢?壁画和墙壁之间怎么粘合?” 元妮皱眉,“肯定是得用胶。” 现在化工胶还没有那么厉害,不知道传统的胶,能不能粘住泥板? 王同志明白了,“看来,得再请几个专业人士。” 为了找到适合贴壁画的胶,王同志把家具厂和建筑队的专业骨干,都给请来了。 家具厂来的竟然是大舅舅。 大舅舅早有准备,过来的时候,就拎着好几个小桶,桶里边都是熬好的胶。 这些胶都是木匠师傅常用的,里边的成分很复杂,多半都是手工熬制。 大舅舅很腼腆,“听说要修复文物,厂里的老师傅,可是把自己的祖传秘方都贡献出来了。” 建筑队的人也带着样品过来了,建筑队以男人居多,带样品过来的,居然是个女技术员,她自我介绍说叫龚雪, “我带来的是工地上常用的 白胶,这是化学制品,用途很广泛。” 王同志把他们带来的样品都收好,又表达了 谢,“你们可是为丹县做了大贡献。” 胶是有了,专门粘胶的人手也有了,到底哪种胶合用呢? 在修复壁画之前,得先用样品测试。 大家伙现场用稻草和泥浆,制作了同样大小和重量的泥板。 泥板刚做出来, 的很,得晾一晾再粘。 王同志擦了把汗,十分无奈,他恨不得立刻就修复壁画,可这是个慢活,“今天就到这儿吧,大家先回去。” 大舅舅跟着干了半天杂活,听说要下班了,还有点不好意思,“我可是拿一天的工资,现在只干了半天活,那咋行?” 王同志挠头,“这泥板还没干啊?陈学工同志,你放心,等工作进展到后期,会有干不完的活。 到时候再找你加班,肯定能把这半天给顶上。” 大舅舅郑重点头,“那你记得啊。” 提前下班,元妮跟大舅舅结伴离开,大舅舅还在关心元妮,“妮儿,没事了吧?咋不多歇歇,就跑来上班了?” 刚从山上下来,大舅舅和大舅母就去医院看过元妮了,大舅母还说,等元妮出院以后,给她蒸大馅包子吃。 “从头到脚都查了一遍,啥事都没有,你放心,我这身体 的。” “哈哈,要是八一和建军说这话,我还相信,你……”大舅舅摇了摇头,明显是轻视了。 甥舅二人说说笑笑的走着,完全没有注意到,在他们身后,不远不近的跟着一个大肚子孕妇…… 第136章 夜校 元妮察觉到不对,回头看了看,却什么都没有看到。 “妮儿,你看什么呢?” “好像有人跟着我们。” “晴天白 的咋可能?前些 子雨太大,老房子都被泡 了,你别离得太近。”大舅舅说着,拽着元妮走到了大路上。 老屋 唧唧的,墙 底下都长出了青苔,在丹县可是难得一见,毕竟这个地方常年干燥,很少会下雨下成这样。 话题又转到了洪水和大雨上。 “县城还好,洪水始终没有漫进来,咱村的地被漫了一半,幸亏老二和老四照应着,家里房子没有事儿。” “啊,村里地都被淹了?”元妮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事。 “淹了,不光是咱村,好几个村都被淹了,不过这两天水也退的差不多了,地里全是泥。 估计今年的土豆不好吃,唉,早知道都收起来就好了。”大舅舅唉声叹气,虽然已经成了工人,可他还是心疼粮食。 土豆一般都埋在地里不收,等到冬天需要吃的时候,再挖出来。 谁也没想到今年会发水,土豆被淹了,口 肯定不好,不过做土豆粉还行。 幸亏主粮已经抢收完毕,淹的都是些二茬菜,这属于副业范围,对村里人的生活影响不大。 甥舅二人絮絮叨叨,很快就走到元妮的小院子。 姥姥姥爷正在家里张罗饭菜,妮儿毕竟遇上了大事,得吃点好的补补。 看见大儿子也跟着元妮一起回来了,姥姥很高兴。 自大舅母带着孩子进城之后,大舅舅就有了自己的小家,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围在娘身边忙活,姥姥多少有些失落, “学工,咋就你一个人过来,你媳妇儿还有俩孩子呢?” 大舅舅急忙把自己去文化馆帮忙的事说了一遍,他今天就是顺路,所以没带媳妇和孩子。 “哦,八一和建军咋样了?不是说要让他俩进厂当学徒工吗?”姥爷顺口问了一句。 “现在找工作的人太多了,学徒工的指标都有人抢,八一和建军已经排了号,不知道啥时候能轮上他们。” 说到这里,大舅舅又是一阵子挠头,好不容易把两个儿子从村里带出来了,要是找不上工作,俩儿子还得回乡下去种田。 已经进了城的人,谁愿意回去啊? 元妮想了想,“不如让两个表哥去夜校学习吧,这样明年就可以考中专了。” 大舅舅吃了一惊,他从来没想过,自己家会出文化人,“怕不行吧?” “为啥不行?” 建军和八一都读了小学,文化课是有功底的,只要上夜校补一补,拿到初中文凭,就可以考中专了。 现在正处在夜校蓬 发展,野蛮生长的阶段,再过几年,夜校宽进严出,想拿文凭就没这么容易了。 姥姥姥爷进城住了一段 子,早就打通了任督二脉,谁说农民的儿子就必须要种地? 只要敢尝试,有无数条光明大道可以走。 “我说学工,你今晚就回家去办这事儿,要是建军和八一愿意上夜校,我来给他们出学费。”姥姥收破烂赚到了钱,进城来,却花不出去。 元妮 本不让姥姥 钱,还经常给姥姥 零花钱,所以老太太现在 杆很硬。 “娘,哪能让你掏钱呢?这不是钱的问题,我是怕建军和八一那脑袋瓜子学不进去。” “不试试咋知道,招娣和盼娣就学的 好,昨天招娣给我们读了个作文,写的还 好。” 为了证明自己说的话,姥姥还特地把招娣叫出来,让她给大舅舅读一遍作文。 招娣 大方,找出作文本,当即就朗声读了起来。 作文的标题是我最崇拜的一个人,别人都写着最崇拜科学家或者是解放军,招娣写她最崇拜姐姐, “为什么呢?我姐姐就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人,我和妹妹盼娣从小就挨打,是姐姐护着我们。 她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家人的生计,把我们姊妹都带进了城里……” 作文写的声情并茂,就连元妮听到,都有种喉咙发梗的 觉。 文章写得好,并不在于使用多少华丽的词藻,关键是要共情,能打动人的心扉,招娣这篇小作文就做到了。 大舅舅长得 糙,却是个 情中人,他听的掉下了眼泪,他怕丢人,自己偷偷摸了两把,这才说道, “妮儿真不容易,看来,想让娃有出息,还是得读书,我今晚上回去,就跟八一和建军说。” 姥姥和姥爷达到了目的,也就不忙着说教了,两人把锅里的菜盛起来,“先吃饭,吃完饭赶紧回去。” 吃完了饭,元妮还要去上夜校,她惦记着这事儿,所以吃的飞快,刚刚放下碗院子,外头就有人按自行车铃。 听到这叮铃铃的声音,大家伙都是一愣,这个点儿了,谁会来找元妮儿?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顾超,他骑着一辆崭新的上海牌自行车,“元妮,我送你去夜校。” 大舅舅愣住了,这唱的是哪一出? 姥姥反应快,赶紧把元妮给退了出去,“顾厂长你来的正好,妮儿正打算去夜校呢。” “姥姥,以后叫我小顾就行了。” “啊?” 元妮拿了书本,大大方方的坐到了后座上,顾超长腿一蹬,自行车就跑了起来。 元妮笑着问他,“你怎么想起来送我去夜校了?” “你忘了咱们在山上说的话吗?” 顾超说的很自然,既然是谈恋 ,那他作为妮儿的对象,可不得送她去夜校吗? 两人赶到夜校的时候,正是学员们上课的时间,学校门口停 了自行车,也有很多像顾超这样,专门来送对象的男青年。 “存自行车吗?存一次五分钱。”一个油头滑脑的小青年儿突然冒出来。 大城市早就有存自行车的,每次收费几分钱不等,在丹县还是头一回见。 看见这小青年儿,元妮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第137章 站位高的女人 能不能让四舅舅进城,专门干这个营生呢? 四舅舅是家里脾气最好最善于 际的人,他之前在省医院当陪护,就做的 好的,后来四舅母悄悄告诉元妮,说四舅舅那些天挣了八九十块钱。 天哪,这可是村里人想都不敢想的一笔巨款。 因为有过成功创业的经历,所以四舅舅一直想进城去谋个生计,但是现在工厂都不缺人,没有招工的机会。 元妮的思绪不由的发散开去…… 顾超厂里还有事,他摇头拒绝了小青年,这才对元妮说,“我先回去,晚点再来接你。” 元妮笑道,“不用了,我自己回去就行。” 来上夜校的人特别多,简直是一队大军,跟着这么多人回去,不会有危险的。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