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来南华楼两次,结识了这么够义气的梅姑娘,也是一大幸事! 纳林摸了摸 前放着牛 汤方子的地方,心情 动又期待。 回去他就叫人把这方子送回建州去,好让家里人早些喝上这牛 汤!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二这一天,虽然之前就贴出了 节歇业的通知,可这天南华楼依然人 为患,谁都想趁着年前南华楼营业的最后一天,再吃上一顿南华楼的菜。 经过梅娘 心的教导和每 紧张地做菜,如今南华楼里的女学徒们都快速成长了起来,每个人都有几样拿手菜,做出来的形状味道跟梅娘做的相差无几,梅娘也比刚开业的时候轻松了许多。 这 下午她想着晚些给女学徒和伙计们发多少分红,歇业前还要有一场年前的聚餐,都该做些什么菜,正琢磨着,忽然听伙计说有人来找她。 马上就要过年,这几 来送年礼的人家越发多了起来,梅娘只当又是什么权贵人家的管家或者管事妈妈,没想到进来的人却是金戈。 看到金戈,梅娘下意识地往他身后瞟了一眼。 “金戈,你怎么来了?快坐下喝口热茶。”梅娘说着,提起茶壶给他倒水。 金戈没有错过梅娘那一瞬间的眼神,立刻笑着向她行礼。 “不敢劳动姑娘,小人是来送年礼的,这是礼单。”金戈把礼单放在桌上,说道,“三爷本是要亲自过来的,可是年底事情太多,直到今 都 不出身来,所以叫小人过来一趟,还请梅姑娘见谅。” 听说顾南箫忙得来不了,梅娘眼神一黯,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片刻之后,她便笑着说道:“顾大人可是咱们南城的父母官,哪能不忙呢?顾大人他……都还好吧?” 金戈察言观 ,揣度着答道:“衙门里的事都好说,没什么让三爷为难的。多亏了梅姑娘送的那些吃食,三爷这些 子才撑得下来,要不然哪……” 想起往年顾南箫一忙起来忘了吃饭,常饿得胃痛,甚至要找郎中的事,金戈既庆幸又遗憾。 庆幸的是幸亏今年有梅娘,自打吃了梅娘做的饭菜,顾南箫再也没有犯过胃疼。 遗憾的是,为什么他们没有早些认识梅姑娘,那样顾南箫会少受多少罪呀! 金戈不好跟梅娘说顾南箫从前的事,可看他唏嘘的表情,梅娘哪里猜不到。 她想了想,说道:“之前你带去的吃食都吃得差不多了吧,今 你来得正好,把我给顾大人准备的年礼一并带回去吧。” 她这几 正愁怎么给顾南箫送年礼,直接送去衙门吧,势必要被盘剥几层,落到顾南箫手里还不知道能剩下多少。 送去靖国公府就更不可能了,她一个小小的厨娘,哪里够得上靖国公府的门庭,不被连人带东西一并扔出来才怪。 金戈转了转眼珠,笑道:“那就更方便了,小人前几天还跟衙门的门子和府里的管家都打过招呼,说要是南华楼梅姑娘送东西来,都要给三爷留着呢,没了梅姑娘的东西,三爷可是连饭都吃不下的!饶是如此,小人还怕有人馋嘴偷吃,天天都要想着,今儿小人自个儿把东西带回去,就不用担心被人惦记了!” 梅娘没想到金戈提前跟衙门和国公府都打过了招呼,既有些后悔自己多心了,又 金戈想得周全。 于是一会儿她收拾吃食和礼物的时候,特意给金戈也留了一包吃食。 “不过是些牛 干和沙琪玛罢了,金戈,这些你留着当零嘴吧。” 金戈喜不自胜,接过来连连道谢。 “多谢梅姑娘,小人这次过年可有口福了!”他嘻嘻一笑,说道,“南华楼的沙琪玛这回可出了名了,那史家是自讨苦吃,姑娘这回干得漂亮,小人听了都替姑娘高兴!” 南华楼不过三四 就把醉仙楼彻底打趴下,这事儿在南城都 传开来,金戈自然也听说了。 梅娘微笑说道:“不过是凑巧罢了。” 金戈又说了几句恭维的话,带着一大堆吃食礼物走了。 金戈走后,梅娘打开了礼单。 上面写着一长串的礼物名字,梅娘快速浏览着,她的视线掠过最上面的金银绸缎,玉器瓷器,字画摆设等物,看到后面的各种食物才放慢了速度。 野 野鸭各二十翼,两腔黄羊,一头野猪,兔 鹿 狍子 之类的,看得梅娘不 失笑。 这些食材不知是顾南箫还是金戈准备的,倒是深得她心。 想必是知道她开着酒楼,寻常食材必定不缺,就专门送了这些外头买不到的野味过来。 这样倒好,她家连年货都不用备了,过年做这些就好。 梅娘继续往下看,后面还有大鱼数条,活鱼二十斤等,再往后看,梅娘不 睁大了眼睛。 礼单上居然还有冰冻的大对虾、海鱼、扇贝、柔鱼和乌鱼等物,这让梅娘顿时就坐不住了。 柔鱼就是鱿鱼,乌鱼就是墨鱼,这可都是极难得的食材。 京城不临海,古代 通又不方便,想吃个海鲜可谓是难上加难。 虽然是冻货,但是对于来古代就没吃过海鲜的梅娘来说,已经是很 人的了。 她拿起礼单,立刻出了门。 后院里,杨孝正跟几个杂役一起搬那些食材。 那些野 野鸭都好说,只有那些奇形怪状的冻货让他不敢掉以轻心。 虽然数九寒天,可送这些冻货竟然是放在凿开的大冰块里存放的,上头还 着一层冰块,显然是生怕这东西化了。 哪怕不认识这些鱿鱼墨鱼,杨孝也不敢怠慢。 在南华楼干了这么久的活,他也算是有些经验的了,越是看着奇怪的东西,就一定越是珍贵。 果然,这些东西才放进冰窖,梅娘就匆匆赶来了。 “那些鱿鱼墨鱼扇贝,都放在哪儿了?” 杨孝赶紧 上来,恭敬地说道:“梅姑娘,您问的是什么鱼?那些活鱼我们都放在厨房的水缸里养着了,其他冻鱼都在冰窖里。” 梅娘进了冰窖,亲眼看到那些海鱼都完好无缺地放在冰窖里,这才放心。 她有些忍不住,直接拿了一袋子扇贝出来。 杨孝见她提着一个袋子出来,连忙接了过来。 “梅姑娘,还是我来吧。” 梅娘没客气,把袋子 给他。 “你把这些送去后厨,晚上给你们做好吃的!”梅娘笑眯眯地说道。 一听说有好吃的,杨孝立刻觉得浑身都是力气。 这一个月在南华楼吃得好喝得好,他觉得干活都有劲儿了。 杨海虽然小,却很懂事,在后院总是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还会帮人跑腿传话送东西,因此南华楼上上下下都很喜 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想着分这孩子一口。 才来一个月,杨海已经 眼可见地长胖了。 看着儿子长了 ,还天天这么开心,杨孝越发觉得自己来南华楼简直是太幸运了。 就比如现在,梅姑娘又要做好吃的了,他们又有口福了! 杨孝把扇贝搬去后厨,按照梅娘的吩咐,打来水把扇贝泡上。 几个婆子拿起猪鬃刷,把扇贝的外壳刷干净。 桃娘等人接过刷净的扇贝,一个一个撬开, 出里面的扇贝柱。 梅娘取了些粉丝,用热水泡软,放在一旁备用。 大蒜切末,用热锅热油炒香,加少许盐和酱油拌匀。 把洗净剖开的扇贝装盘,上面盖上粉丝,浇上炒好的蒜蓉酱。 大锅中烧水,待上汽后,把装扇贝的盘子放在锅中,大火蒸半柱香的功夫。 蒸好的扇贝出锅,撒上葱花,起锅烧油,把热油浇到蒜蓉粉丝扇贝上即可。 如此一来,一盘盘蒜蓉扇贝蒸粉丝就做好了。 第128章 红糖芝麻酱烧饼 到了晚间, 南华楼就挂出了 节歇业的告示,关闭了大门。 在梅娘的嘱咐下,大家都没有提前离开, 而是留在了南华楼, 先是一起打扫卫生, 归置东西,最后大堂里拼起六张大桌, 大家都坐在了桌旁。 梅娘和桃娘周帽等人坐在一桌, 四九和伙计们一共是两大桌, 女伙计们单独一桌, 杨孝等杂役坐了一桌,做 活洒扫的婆子媳妇们一桌。 大家自动男女分开,坐在两边,给女学徒和女伙计那边还放了屏风,隔开了男女。 看着眼前这数十个人,梅娘不 有些 慨。 就在大半年前,她还在烧饼店里做烧饼,现在已经开起两家酒楼了。 回想这几个月的创业经历, 还真是有点辛苦。 她拿起酒杯, 走到两排桌子中间,朗声说道:“南华楼开张一个多月, 能有今 景象,多亏了你们帮衬我,梅娘在此谢过大家!” 众人齐刷刷站起来,七嘴八舌地说道:“不敢不敢, 梅姑娘太客气了!” “是梅姑娘手艺好,才有我们的今天啊!” “就是, 现在外头听说我们在南华楼做工,都羡慕得不得了呢!” 大家跟着梅娘喝了口酒,梅娘示意他们坐下。 “我已经叫四九和鹏儿算好了账,虽然咱们开张 子尚短,可年底分红是少不了的,鹏儿,杜秀,你俩把分红拿过去,分给大家。” 南华楼开张才一个多月,大家 就没想到还能有年底分红,闻言都面 喜 。 武鹏和杜秀去端了装 荷包的托盘,分别分给两边的人。 待接过荷包看到里面的银子,所有人都目 惊喜。 第一批女学徒们每人分了十两银子,邵兰穆燕等人每人是五两银子,虽然不如第一批多,但是她们另有罗义那边的鸭血粉丝汤的分红,所以都很是高兴。 至于伙计杂役和婆子们则是二三两银子,个个都是喜笑颜开。 外头酒楼做学徒是得不到钱的,甚至还要家里掏钱给师父送礼,哪里像跟着梅娘,又能学手艺又能挣钱。 而伙计婆子们的工钱不过是每个月六七百文到一吊钱,这一下就拿到了相当于两三个月工钱的分红,谁不高兴? 四九身为掌柜,梅娘单独给了他五十两银子的银票,铁柱则是分了三十两。 拿到银票,四九 动得手都在发抖,连话都说不出来。 要不是梅娘,他现在指不定在谁家做苦力呢,哪能想到有朝一 能做大酒楼的掌柜,还能拿到这么多的钱! 铁柱就更不用说了,拿到荷包就赶紧 到 前,生怕丢了。 这么多的钱,他可得攒起来,留着以后当老婆本!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