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你们的牺牲,就不会有能让大齐天下看到耀眼希望的今天!” “我,赵七月,在此拜谢诸位!” 说到这里,赵七月俯身而拜,庄重到近乎虔诚。 校场上万千将士,包括范子清在内,纷纷再度以拳击 ,齐声大吼三声:“保家卫国,死不旋踵!” “保家卫国,死不旋踵!” “保家卫国,死不旋踵!” 赵七月站直身,环顾众将士,接着道:“从乾符十三年开始,汴梁就一直在全力防守,北胡来了我们便战,北胡退了我们也不能追击。 “纵然我们的手足兄弟死伤无数,也只能看着他们全军而退,无论我们心中有多少悲愤,都只能等待他们下一次进攻。 “这样的战争,不是属于英雄好汉的战争。真正的 锐之师,就该出动出击,我们要敌军败,他们就得败,我们要敌军亡,他们就得亡! “将士们,大齐的脊梁们,今 ,我们终于等到了今 ,等到了我们兵强马壮、战力卓绝的今 ! “现在,本 命令你们,命令十五万骁勇,全军出击!去主动寻找北胡大军,去主动进攻北胡大军,去主动歼灭一切你们看到的北胡蛮贼! “将士们,此战必尽全力,此战必竞全功!去收复万胜城,去收复匡城县,去收复酸枣县,去把你们的手足同胞、乡亲父老,从北胡的铁骑下解救出来! “众将士,本 将与你们一同出征,此战,不胜不还,不死不休!” 万千将士将 甲轰击得砰砰作响,这声音汇聚成洪 浪,远传何止十里,这些个大齐好汉无不是双目如 ,气势如虎,意志如铁,嘶声大吼: “不胜不还,不死不休!” “不胜不还,不死不休!” “不胜不还,不死不休!” ...... 翌 ,范子清率部汇同友军,在陈安之的带领下,作为左路军直取万胜城。 乾符十三年秋,汴梁只有皇后的三万扈从军,虽战力不俗,到底兵少将寡,难以有所作为。 后来北胡大军渡河南下,数个节度使的藩镇被攻陷、兵马被打散,靠着陈安之、蒋飞燕等人率领 骑,四处救援、接应、聚拢残军,这才让汴梁北面西面的齐军,一股一股汇聚到汴梁城。 在北胡集结重兵围攻汴梁,兵临城下的时候,城中青壮在赵七月的亲自号召下,大批大批或上城助战或直接从军入伍。 凡此种种,才让汴梁没有被攻陷。 这一年多来,汴梁一直在养 蓄锐、恢复生气。 因为一年前孔严华的死,皇帝对赵七月十分不 ,始终不肯让汴梁军出战建功,还试图将汴梁驻军分散派往别镇。 如若不然,汴梁军早已出动。 有了乾符十三年的教训,这回汴梁上下空前团结,加之汴梁这几年的处境、作用,让陈询等人有了据理力争的口实,宋治分化赵七月麾下兵马、驾空赵七月的意图未能实现。 宋治虽然忌惮赵七月,但国战还没分出明显胜负,他还不至于妨害大局,不供应汴梁军的粮饷。 这回出征,其实是赵七月、陈询等人纵览形势,密切商议,在得到赵宁的支持后,自作主张的行为。 汴梁军,包括军中的陈氏、蒋氏子弟,还有诸多将士,需要建功立业。 ...... 率军来到万胜城前,范子清举目眺望,但见城头甲士林立,防备森严。 乾符十三年,他从这里被陈安之救走时,万胜城已是残破不堪,许多将士的尸体刚刚收敛,来不及挖坑掩埋,只能一把火草草烧了了事。 现如今,万胜城被北胡将士修缮得比之前更加厚实、高峻,仿佛一座不可登临不可跨越的雄山。 范子清望着那些北胡甲士,恍惚间,仿佛看到了昔 自己在守城时,身边那些同样严阵以待的同袍。 他们风华正茂,他们战意坚决,他们为了保护家园,甘愿以命相搏。 那一战,数 间,近万将士战死太半,最后只活下来八百人。 那在最后一战之前,曾经站在城楼上,背对着绚烂秋 光辉的主将,举刀高吼着跟他们说,都给我站直了 握紧了刀,血战不退! 没有人退。 主将也没退。 他跟绝大部分人一样,战死了。 从万胜城退走时,范子清都不知道主将的名字,只知道对方姓齐。 而今,三年过去了,百战余生的范子清,已经不是当初的御气境校尉,他成了统领一营将士的元神境主将。 他带着五万同袍,回到了万胜城! 回到了昔 近万同袍战死的地方。 而今 ,城头不见当年同袍,能看见的,都是敌人。 同袍都已成了飞灰,再也看不到他们留下的痕迹。 范子清下了马,只身向前。 在他身后,百余名甲士一起下马,汇聚在一起,无声的跟着他向前。 当年从万胜城被救走的八百壮士,还能走路的,眼下都在这里了。 五十步后,范子清站定。 他身后的百余甲士站定。 而后,范子清摘下兜鍪,朝着落 余晖下的万胜城,单膝下跪。 百余甲士沉默着,同时单膝下跪。 在他们身后,五万将士看着这异常的一幕,却没有一个人出声。 他们知道范子清等人跪的是谁,他们知道这一跪意味着什么,他们没有说话,只是一起向万胜城行注目礼。 范子清拔刀出鞘,伸出左手,割开手掌,握成拳头,让鲜血滴落,滴在这处曾经被同袍鲜血染红的土地上。 百余甲士无不如此。 他抬起头,双目凌厉的盯着城头,一字字道:“齐将军,兄弟们,我,别部校尉范子清,带着一百多兄弟回来了! “你们要是在天有灵,接下来几天可要睁大眼睛,好好看着了,看我灭了这股北胡蛮贼,看我重新站上城头!” 他要收复这座城池,他要为当年的同伴报仇,他要在这座城池里,给当年的兄弟们建立一座丰碑! 他要把战死者的名字都刻在丰碑上,让世人都记住他们当年血战的功绩,让天下齐人都知道,那近万条好汉,都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慷慨赴死的英雄! 第四六五章 我们是(下) 万胜城的守城主将,是一名北胡万夫长,王极境。 此刻,他正盯着范子清等人的异样举止。 国战打到现在,两军将士伤亡不知凡几,王极境修行者的数量,相应也达到了空前规模。 乾符十三年,博尔术麾下的王极境所剩无几,但到了现在,不仅又恢复到了十来人的规模,其中还有新的王极境中期。 据说,察拉罕已经要成就王极境后期。 万胜城的万夫长,虽然只有万余部曲,但仗着自己是王极境,完全没把城外五大大军放在眼里。至少,他认为对方不可能攻下城池。 这一两年来,齐军在各地陆陆续续开始反攻。 前期是败多胜少,后期虽然胜仗越打越多,收复的城池也不少了,但零星也有被北胡大军反攻得手,二度攻下城池的。 总体来看,这一两年的战斗,两军算是胜负参半。 “将军,齐军人数甚多,不下五万之众,来者不善,我们是不是该求援?”副将不无担忧的向万夫长提出建议。 万夫长冷哼一声,微微抬着下巴,乜斜着城外齐军不屑道:“五万之众又如何? “当初我们攻打万胜城时,城里有万人防守,我们只有万人进攻,就这样,还在短短几 内,就攻下了城池,近乎全灭守城的齐军! “我们一万人,怎么都相当于十万齐军!现在来的只有五万人,我们又是守城方,他们拿什么攻下城池? “他们这不是来攻城,是来送死!等着吧,等我们灭了这股不自量力的齐军,就能反守为攻,直驱汴梁城下,夺下汴梁城!” 副将见万夫长如此有信心,细细一想,也觉得对方说得不无道理。 想当初,大军攻占河北,那是秋风扫落叶一般,城中纵然有数万驻军,但凡看到一个北胡千人队,就会战战兢兢,望风而溃者不知多少。 哪怕是到了中原,齐军仗着坚城处处防守,伤亡也是数倍于大军,还不断丢城失地。这样的齐军,他们有什么好怕的? 次 清晨,齐军四面围城,开始了对万胜城的进攻! 战斗兀一开始,城头的万夫长,便觉得很不对劲——齐军强得很不对劲! 那些直接跃上城头的元神境、御气境修行者,数量多得让他头皮发麻, 略一看,不仅要多于城内守军,而且还是两三倍的差距! 就算五万齐军中元神境、御气境修行者,整编成了陷阵营一起出动,这也让万夫长不能接受。 北胡大军强的地方,最重要的就是军中修行者占比高,现在这个优势 然无存不说,他们还陷入了巨大劣势! 虽说五倍于己的齐军,只有不到三倍于己的元神境、御气境,整体来说修行者占比还是不如他们,但也足以让这场战斗失去悬念。 万夫长大惊之下,连忙亲自出手。 不出意外,他被陈安之拦在了城楼上,无法身入战阵一步。 万夫长早就看见了陈安之,当然也知道对方的身份与修为境界。之前之所以有信心,除了对自己的部曲战力有把握外,还因为他的副将,已经是准王极境。 两人联手,要击败陈安之绝对是手到擒来。 可事情并非如此。 当万夫长带着副将,跟陈安之 上手的时候,他这才猛然发现,对方身后跟着的三个高手,竟然都是准王极境! 当年围攻汴梁城的时候,万夫长也是参过战的,彼时汴梁军中有多少高手,大军的 锐修行者有几何,他都很清楚。 简单来说,彼时汴梁城驻军的力量,也就只能勉强守住城池罢了。所以今天万夫长在看到五万汴梁军来攻打万胜城时,他才一点儿都不慌张。 他笃信汴梁军没能力大规模攻城掠地。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才过去一两年,汴梁军竟已 胎换骨,强到了这个地步。 在修行者实力之外,万夫长还看到了,攻打城池的齐军将士,无不作战悍勇、章法有度,小到三人队五人阵背靠背的拼杀,大到百人千人的配合呼应,无不密切到了极点。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