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战斗的,可不是普通天元军,而是披甲的王庭 锐! 因为草原缺少甲胄,这样的 锐,天元王庭眼下一共就只有数万,这一下子就折掉两万,甲胄还收不回来,对王庭都是伤筋动骨的损失! 察拉罕罪莫大焉。 在开战之前,察拉罕对大军战力有绝对信心,认为击败雁门军手到擒来,听说赵北望带着三万先锋,来强攻占据地利的大军,他认为对方就是在送死。 在两军 战过程中,眼见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设想发展,察拉罕以为,自己要成为百余年来,第一个率领草原军队,大败南朝大军的主帅,名震四方。 却没曾想,这都只是他一厢情愿,事先自信 的言行举止,在如今看来是那样讽刺。 回想起阵战赵北望的雄心,他更是羞愧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挖个地 钻进去! 作为天元可汗之下,王庭四个最有地位的人之一,察拉罕何时经历过这种屈辱? 而他之所以落到如此境地,竟然不是因为赵玄极,而是因为赵宁这个 臭未干的小子!要是被赵玄极所败,察拉罕还好想一些,但赵宁,一个十七岁的少年?! 越想越气,察拉罕双眸逐渐猩红,手指不可抑制的动了动。他很想现在就飞出去,带着剩下的小几千部曲,跟雁门军决一死战,扭转局势! 白音见察拉罕煞气渐重,不由得心头大惊,他对察拉罕再了解不过,很清楚对方这副样子意味着什么,连忙急声劝阻:“大王,万万不可意气用事! “大王若是放手一搏,必然引来赵玄极!一旦兵马尽出,而反扑未成,雁门军势必顺势直接攻下凤鸣山,那我们罪责就大了! “请大王息怒,下令收兵,等援军赶至,我们再战不迟!只要我们守住凤鸣山,挡住雁门军,此战怎么都是功大于过!” 一番话说得惶急,白音生怕察拉罕不冷静。 察拉罕闭上了眼。 白音说得不错,一旦他出手,赵玄极一定会现身。赵北望的先锋已经到了凤鸣山,这就说明雁门军主力也在向这里靠拢,距离不会太远。 赵北望夫妇跟赵宁都在凤鸣山,赵玄极肯定会格外留意这里,谁也不知道他眼下具体的位置。 而对王极境中期的修行者来说,百十里 本就不叫距离,范围内王极境展 修为,也逃不过他们的 知,要赶过来可谓是瞬息即至。 面对这场注定到来的惨败,察拉罕已经无力挽救。 他现在,只能眼睁睁看着部曲横尸沙场! 良久的沉默后,察拉罕一甩衣袖,转身回帐,语气艰涩的留下军令:“撤军!” ...... 阿古拉听到了撤退金号,回头看了一眼。第二道防线里奔出来了部分 骑,占据了谷口内部的草坡高处,个个引弓搭箭。 这一看就是策应同袍撤退的。 阿古拉知道自己必须撤了。然而让他心惊的是,那些接应骑兵都往谷口另一侧去了,没有人过来他这一边的后面草坡! 察拉罕没打算接应他的部曲撤退!阿古路心头一沉。他也知道,自己的部曲已经 身无门,基本都要战死在这里,能够突围离开的,也只有极少一部分。 一想到自己的部曲没了,自己这个万夫长,就要成为光杆将军,说不定还要被问罪,阿古拉不由得心如死灰。 但就算被问责,那也是之后的事,眼下阿古拉还是要撤。 他收敛心神,奋力挥动长刀,斩出一道道 浪般的刀芒,将面前的王柔花 退,自己就要趁机夺路而逃。 然而不等他转身飞跃而走,眼角余光就瞥见了一点碧蓝星芒!不,不是一点,而是前后三点,分别 向不同位置,有意封锁他的逃生之路! 阿古拉看到了 箭的人,不出意外,正是赵宁。 雕对他没有致命威胁,赵宁只是元神境初期。但他也不能无视 雕箭矢,毕竟那是能 杀元神境中期的存在。而他在跟王柔花的战斗中,已经受伤不轻! 阿古拉不得不调整身形,挥刀将箭矢一一劈落。 他逃生的动作被打 ,等他再想回身应对王柔花时,为时已晚。 仓促的动作,只来得及挡住对方三 ,就被第四 穿了咽喉! 倒在地上的时候,阿古拉瞪大的双眼里,生机散尽,却犹存不甘。 他堂堂王庭 锐大军的万夫长,元神境后期的强者,却陨落在一场本该大胜的战斗里,这是他做梦都想不到的。 擒杀赵宁不成,自己反而丧命,这让阿古拉临死都充 怨恨。 然而一个死人的怨恨没有人会在意, 水般的雁门军从他身侧奔杀而过,没有谁多去看他一眼。 倒是他的头颅,被王柔花割了下来,传首四方,成为了进一步打击天元军士气的砝码。 第二百零一章 首胜与首殇(下) 随着阿古拉及其部曲的大半陨落,乙字营跟丁字营半数将士腾出手来。 三四千轻骑在王柔花、赵宁、杨佳妮率领下,杀向谷口前的平地战场,分作两股从两翼迂回、包抄天元军,滚滚如洪 。 战至此时,赵北望所部,跟与他 战的天元军,折损都已经四成上下,雁门军仅剩五千多战士,天元军战力有优势,此刻还有六千多人。 骑兵冲阵不同于步卒对战,战马高速奔驰之下,双方 错而过,每个将士在冲阵过程中,都要跟很多敌人 手,故而伤亡来得快很多。 天元军虽然人数不少,但是在赵宁等人率部加入战场后,他们就处于了绝对劣势,又被内外夹击,阵脚大 、伤亡骤增。 听到收兵的金锣号声,他们也想退回山谷内,在其万夫长的指挥下,一部分往草坡撤退,一部分向更远的辽阔草原杀出,想要绕道回去。 算盘打得不错,却注定只是奢望,战斗没多久,丁字营陌刀阵赶到, 接这群天元军的,只能是覆灭死亡。 谷口左侧草坡上的天元军,已经在有序撤退,各部相互掩护 离战场。 跟他们 战的雁门军,虽然也有追击,但因为力量有限,最终被接应的天元军弓箭 住了阵脚,只能退回草坡高处。 人声鼎沸的战场,随着谷口两侧草坡战斗的结束,声势减小了许多。 当雁门军只派遣少部分人占据谷口两侧草坡高处,其它所有将士,一起围杀平地上的天元军 骑时,一切都没了悬念。 对雁门军而言,这才是符合他们战前预想的战斗场景。现如今,几乎每个将士都有手足好友丧命,再加上之前苦战的绝望,所以眼下他们拼杀格外凶狠。 任何一个想要突围出去的天元军,都要面对重重拦截,近乎无休止的追杀。 最终,跟赵北望部 阵的天元军万人队,伤亡殆尽,突围出去回到谷口内侧的,只有万夫长等寥寥数百人,这其中多半还是往远处奔逃、迂回的。 随着最后一个天元军战士,倒在尸山血海中, 战终于落幕。 喧嚣多时的战场,渐渐恢复了平静。 赵宁、赵北望等人,来到谷口旁的草坡,在最高处立马。 秋风拂面,毫无清 凉意,浓烈到黏稠的血腥味直往心肺里钻,闻着让人想要弯下 狠狠呕吐。取下血淋淋的兜鍪,赵宁抹了一把脸上的汗血。 好好眨了一阵眼,视野中的红晕才淡了些,不再看什么都是蒙着一片血雾。 漉漉的头发已经打了结,一快一块的,像是 润的草绳。 布 箭痕的兜鍪夹在腋下,犹在滴血的长槊 进地面,甲胄早已不复光鲜亮丽,刀砍斧凿留下的印记横七竖八,赵宁看向面前沉寂的战场。 草坡、平地上,两军将士的尸骸一望无际,草地早就变了颜 ,断裂的兵刃与箭矢,多的犹如疯长的野草,残破的旗帜在风中无声摇曳。 不时有低沉的呻 声传来,尸堆里伤重的将士,发出痛苦的哀嚎。有人躺在地上又哭又笑,一面庆幸自己撑到了最后,一面为没有撑下来的同伴悲伤。 勉强能动的伤卒,蛆虫一样 动着,有人拼尽全力,颤颤巍巍伸起血糊糊的手,想要同袍在自己生机彻底消散前,发现自己救下自己。 有佝偻着身形的独臂将士, 茫而又慌 的到处寻找自己的断臂,怀里很快就抱了许多手臂,他却还不 意,继续在各处捡拾。 直到一条条橡皮般的断臂,不停从他怀里滑落,无论他如何拼命捡,都无法全部抱住的时候,他跪坐在了血泊里,仰起头,干涸嗓子发出的哭声弱小又无助。 一队队雁门军将士,沉默着在打扫战场,他们救治同伴,清理残敌,收敛尸体,捡拾兵刃,还有很多战士在割人头——那是军功凭证。 很多好不容易爬起来的天元军伤兵,被他们扑上去 刀砍死,一些伸出手求救的天元军战士, 来的却是冷冰冰的补刀。 西沉的 头,在云层间隙洒下金辉,渐渐大起来的山风,吹拂着沙尘如雾,行走在其间的雁门军将士,劫后余生,却怎么看怎么像鬼。 无论赵宁、杨佳妮,还是赵北望、王柔花,乃至赵镇中,一时间都是沉默无言。 今 之战,是时隔百余年后,齐军跟草原军队初次大战。他们胜了,却是事先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惨胜。惨烈到战斗结束后,将士们都无心 呼,无心雀跃。 他们有接近两万颗胡虏头的战功,却也有一万多手足兄弟长眠于此。 正面进攻草坡的两营将士,死伤都是近半。 乙字营情况稍好,但在围歼天元军的过程中,没有被陌刀阵收割的天元战士,都是悍勇死战到最后一刻,依然拉了很多人垫背。 赵北望带领的中阵万人,最终也是死伤半数。 这一战天元军几乎无人投降,哪怕是到了必死的境地,依然酣战不休。他们展现出的作战意志,是草原军队没出现过的,在雁门军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战况再度证明,如果没有乙字营、丁字营率先取得突破,及时击败阿古拉所部,哪怕扭转战局形势再晚一些,结果都会是雁门军战败。 这样的胜利,让上到赵北望这个雁门军主将,下到雁门军普通士卒,都心绪低沉,说不出话来。 “莫说本朝开国之初,征伐突厥王庭的大战,自从卫霍大败匈奴以来,千年的历史中,盛世皇朝对战草原军队,正面战场都鲜有这样的战绩。” 良久,在场年龄最长修为最高的赵镇中,面容黯然的说话了,“这是雁门军跟天元军的首战,是雁门军对天元军的首胜,也是......首殇。” 赵北望张了张嘴,只觉得 嘴苦涩,什么也说不出来。 王柔花沉 片刻后道: “此战胜得侥幸。战争还将继续,大战还在后头,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天元军战力,重新定义敌我双方的强弱关系,这样后面才不会犯大错。” 赵北望接过话头,沉声道: “天元军的强弓非比寻常,临阵四矢,已经打破了战争惯例,杀伤力也很离谱。强弓劲弩一向是我们的优势,现在这个优势几乎 然无存; “天元军中的修行者,多得不可思议,占比竟然比雁门军还要高,这是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还有他们的甲胄...... “往后我们要战胜天元军,必须要注意这些问题。” 众人不再眺望死尸遍地、血 漂橹的战场,转而面向凤鸣山主峰方向。 身旁占据天元军第一道防线的雁门军,虽然刚刚经历惨烈搏杀,此时依旧军阵森严。经过这场血战生存下来的将士,无论此刻心情如何,都经历了成长。 听着众人讨论渐渐热烈,变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军议,没怎么说话的赵宁眼里有了些许笑意,其中的欣 之 分外明显。 跟其他人不同,赵宁的心情并不沉重,甚至还很放松。赵北望等人对今 之战的战果,不是很好接受,但在赵宁看来,今 能取得胜利,就已经足够。 从某种意义上说,算得上是意外之喜。 在天元王庭的百战 锐军队面前,雁门军战力本就处于下风,这是事实。 若非如此,前世国战开始时,雁门关、山海关也不会那么容易被攻破,大齐北方也不会那么快就落入敌手。 正面 战,雁门军本就是要败的,更何况还被天元军占着地利。开战之前,赵宁内心的目标,也只是竭尽所能,让双方能打个平手。 最重要的是,通过先锋这一战,要让雁门军意识到,他们现在的敌人,已经不是他们之前认识的那个对手了。天元军的强悍,让他们必须打起十二分 神。 若不能如此,等到双方主力赶来会战,雁门军一旦犯错战败,损失就无法估量。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