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姑姑这么一哭诉,呦呦也伤心起来,但是她还是有一丝理智的,知道这里是皇后娘娘 外,不好多待,于是就拉着黄英姑姑往太皇太后原来的 中走去,“刚刚从皇后娘娘 里出来还想去给太皇太后上柱香,只是太多年不进 ,找不到路了,正好姑姑来了,姑姑带我去吧。太皇太后去了,我只能在嘉峪关为她老人家守孝。” 黄英姑姑闻言,撇了撇嘴,“夫人不用替皇后娘娘找补,现在 里谁不知道皇后娘娘脾气不好。” 呦呦也看出来了,忍不住多嘴问了一句皇后娘娘为什么脾气不好,问完就后悔了, 里的八卦哪里是那么好听的。正好前面一队 女走过来,黄英姑姑和呦呦都沉默下来,低着头安静地往太皇太后曾经住的寿安 走去。 进了寿安 ,里头的摆设布置和印象中五年前时是一样的,只是因为太皇太后不在了, 女也相应的减少了,少了人气多了些空旷之 。 呦呦把儿子放到地上牵着他,走到原来太皇太后起居的房间,正对房门的墙上,挂着一副太皇太后的画像,年轻的时候的,坐在游廊下,手里捏着扇子,看闲花照水,十分温柔娴静你给的样子。 呦呦对着画像轻轻叹一口气,拉着儿子一起跪下,磕了三个头,然后燃一炷香 进香炉。呦呦转回身,同黄英姑姑说话,“太皇太后……痛苦吗?” 黄英姑姑摇头,拉着呦呦在炕上坐下,又亲自抱和和上炕,端来点心糖果给他吃,然后才坐到呦呦对面,“不痛苦,梦里过去的, 安详的。” 黄英姑姑说起太皇太后的事,已经没有刚才那么 动了,不过依然红了眼圈。黄英姑姑说,太皇太后实在九月初十早上去世的,“头一天重 ,皇上和王爷都到太皇太后这儿来,还喝了茱萸酒, 高兴的。结果早上起来我去请起,发现人都已经凉了。” 黄英姑姑说到这儿,又掉下眼泪了。呦呦也是红了眼圈,“没受苦就好没受苦就好。”她还怕太皇太后受病痛折磨呢。 “夫人也别伤心,太皇太后年过古稀,经常说自己已经活够本了,值了。”黄英姑姑自己擦着眼泪安 呦呦,“看我,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太皇太后有东西 给夫人呢。” 黄英姑姑说完就出去了,过了一会儿搬着一个大箱子回来了,箱子 沉手,黄英姑姑搬着 费力气,呦呦赶忙上前帮忙。 黄英姑姑和呦呦一起把箱子放到炕上,然后打开箱子,箱子里头还有小箱子,黄英姑姑告诉呦呦,从前两年开始,太皇太后就在一点点的归拢自己的东西了,就怕自己哪天突然不行了。 黄英姑姑将箱子里的小箱子一一拿出来打开,第一个箱子里,不是别的正是太皇太后珍藏的那一套《浮生梦》,第二个箱子里是一套珍珠头面,上面的珍珠最小的都有莲子大小,大的有差不多有葡萄那么大,最稀奇的是,这是一套紫珍珠。 呦呦见过白珍珠见过黑珍珠,紫珍珠还是头一回见。 第三个箱子是宝石玉器,也很珍贵,第四个箱子最重,竟是一箱子金条。除了这些东西外,大箱子里还有不少古玩字画。 呦呦看着这些东西,不 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连忙又是摇头又是摆手,“不行不行,这太多太贵重了,我不能收不能收。” “夫人收下吧,这是太皇太后给您和萧总兵的。”黄英姑姑劝她。 呦呦还是摇头,然后把第一个装着那套《浮生梦》的箱子合上拿到自己身边,“我拿这个就行了,留个念想,其他的不能收。” 正说话间,听到外头有人喊“皇上驾到——”,黄英姑姑和呦呦一愣,然后一齐出门去 接。皇上看到呦呦已经到了一愣,然后笑呵呵地说:“你来的倒是 早。”说着眼睛四处看了一下,就收回了目光。 萧沐仁没注意到皇上的态度,径直到太皇太后的画像前去磕头上香。皇上等他起来后也去上了一炷香,然后两人就看到了这一炕的大小箱子,萧沐仁一愣然后立刻明白,转头看向呦呦,呦呦就走到他身边跟他解释了一遍。 “我们不要了吧,留下那套书做纪念,你说呢?”呦呦轻轻问萧沐仁。 萧沐仁当然点头表示同意,然后看向皇上,皇上却不同意,“皇祖母给你们的,你们就收着,长者赐不可辞。” 萧沐仁无奈,只得答应下来。接着几个人又说了些话,萧沐仁见时间不早,就提出出 ,理由十分理直气壮,“呦呦有身子,怕她不舒服,等过些天再来给皇兄皇嫂请安。” 呦呦 锐地捕捉到萧沐仁话里的“皇兄”,她转头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只站着微笑。 皇上和黄英姑姑听到这个小心都很高兴,让他们赶紧回去好好休息,又叫了两个太监来帮忙抬箱子。 等出了 ,回到马车上,呦呦先哄了和和睡,然后才问起萧沐仁跟皇上在御书房都说了些什么,“你居然会叫出‘皇兄’来,究竟发生了什么?” “也没什么,皇上说不勉强,不过可以私底下称呼。我想想也不能太扫皇上的兴致和颜面,就答应下来,喊了一声,结果皇上特别 动。”萧沐仁有些奇怪地问呦呦,“我怎么觉得不太正常呢?你觉得呢?” 呦呦想了想,虽然觉得皇上特别 动是有点超出常理,但是也不算十分意外,就摇摇头让他不要太在意。然后呦呦想起了什么似的,贴着萧沐仁身子问他,“我今天让和和喊皇上伯父,没有先征求你的意见,你不会生气吧?” “嗯?”萧沐仁一愣然后摇头,“没有,不会,你别多想,我能明白你的意思。”呦呦有私心,他何尝没有私心,要不然怎么会也妥协下来称呼皇上为“皇兄”呢? 两个人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了,做法虽然不一样,可是目的都是相同,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他们 的也 他们的人。 “其实,我还是喜 你外放。”呦呦头靠在萧沐仁的肩膀上,声音低低的说。 萧沐仁被她的话说的一愣,他一直以为呦呦喜 京城,喜 同家人在一起,没先到她心底竟是这样的想法。他突然明白,她想要他外放,更多的是为他着想。对于他的身份来说,京城,不是一个安全之地。 “先等一等,等两年,等到你肚子里这个生下来,大一点,我再同皇上说。”萧沐仁一手环着呦呦的 ,一手握着她的手,安抚她道。 ☆、第二一四章 第二一四章 萧沐仁和呦呦带着太皇太后给的箱子回了花家, 呦呦没有跟谭丽娘隐瞒, 直接给她看了箱子和箱子里物品,然后向谭丽娘询问, “娘,要不要拿出一半来给姐姐?”她估计太皇太后不会想到已经嫁给皇商的陶陶。 没想到谭丽娘断然拒绝了,“不用。太皇太后当初也给了我东西, 说是给我和你们几个孩子的, 我分了三分之一给你姐姐,本来想再分三分之一给你,既然太皇太后给你留了, 那我就不给你了。” 呦呦对着谭丽娘看了看,无法分辨出她话语里的真假,想了想觉得还是要拿出几幅字画给陶陶才行,谭丽娘反对, 但是又说让呦呦自己跟萧沐仁商量。 呦呦想想也是,也就作罢了。 呦呦带着儿子在娘家住了半个月,萧沐仁也想天天住这里, 不过他才从嘉峪关回来,要先去吏部报道, 然后又要跟往来的官员和曾经的朋友饮宴来往,半个月里几乎每天都要带一身酒气来到花家。 谭丽娘心疼萧沐仁, 天天让人醒酒汤人参茶地伺候着,萧沐仁嘴甜, 谢的话一串一串的, 说的谭丽娘心花怒放。倒是呦呦,抱着儿子在一旁看着,冷哼了一声。不过心底也是心疼他,然后又一次地想起外放的好,他在嘉峪关的时候,除了要卖倪将军的面子,谁都要看他脸 的。 萧沐仁到吏部 了印信留了名,和别的进京的官员四处活动不一样,他喝了半个月的酒之后,再谁叫都不出门,说喝酒喝得头疼,要养一养。 然而实际上却是人窝在家里陪儿子玩,陪夫人养胎。呦呦在娘家住着的半个月,经过丁香以及丁香叔父丁太医的诊脉,已经可以确定,她现在有三个半月的身孕了。 不过,因为最危险的头三个月已经在路上过去了,所以呦呦并不需要卧 休息,反而每天坐在廊下看着萧沐仁同和和父子俩一起玩。 此时已经进入八月,不过京城的天气还很好,秋高气 不冷不热的。他们一家已经搬回了萧府,萧府本身就比花家大,更别说是嘉峪关的家,而且又是皇上暗示按郡王的规格修整的,处处都十分讲究 致。 这样大的一个宅子,最高兴地就是小和和,他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又是男孩子,机会没有一刻闲下来的时候,每天的活动就是在家里玩探险,前院、内院、客院、花园、武场,没有一处不去的,萧沐仁也不拦着他,只跟在身后保护。 没过几天,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萧沐仁和安宁侯府已经很久不来往,中秋节头一天,福贤王按照皇上的想法和吩咐,将安宁侯和萧沐仁叫到一起来,又请了诚国公和魏国公还有大长公主驸马以及顺天府知府做中间人和见证人,将萧沐仁从安宁侯府里分家出来,另立宗祠族谱。 安宁侯以为是萧沐仁的主意,而萧沐仁又以为这是安宁侯的主意,两个人见面都没有好颜 ,一个说萧沐仁背 弃源数典忘祖,萧沐仁则是冷哼一声心想你也是为老不尊为老不仁。 福贤王见安宁侯一点都不给自己面子,十分生气,本来还想着看在老安国公的面子上回头跟皇兄说说,让他对安宁侯不要下手太狠。现在看来,没有必要了,他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可以公开了。这也是为什么皇上让萧沐仁尽快同安宁侯府分家的原因。 财产 割完毕,在官府留下文书备案,将安国公长子和长媳的牌位挪到萧沐仁家的新祠堂,商议下移坟的 子,从此以后,萧沐仁与安宁侯府再无瓜葛。 分家后的第二天就是中秋节,一大早上萧沐仁就带着呦呦和儿子去了花府。他现在还没有被安排官职,时间自由的很。 在花家吃了一个午饭,又吃了一个晚饭,入夜时萧沐仁才带着呦呦和儿子回去。呦呦本来想在娘家住一晚上的,小和和却闹着回去,说他昨天在后院种下了苹果籽,今天要回去看有没有发芽。 呦呦翻个白眼,且不说苹果籽能不能发芽,就算是能发芽也不会一点就长出来,不过花易岩却同意他们回去,说孩子有好奇心有耐心是好事,让他们回家去,有空再来。 谭丽娘本来想给外孙亲香亲香,结果被花易岩一番话给落空了,有些不高兴,瞪了他一眼,亲自抱着和和送到马车上。 呦呦早就想到谭丽娘会对和和好,但是一开始以为她又有孙子孙女又有外孙外孙女的,不至于对和和十分溺 ,可是现在看来,她也无法 离一般祖辈对孙辈的态度。 回到家,小和和的苹果籽当然没有长出来,他失望了一晚上后就抛在了脑后,继续玩探险游戏。不过探险也总是有尽头的一天,等和和过了四岁生 ,呦呦琢磨着不能让他这么疯玩下去了,先不提别人家的孩子三岁就已经启蒙了,就是在现代,四岁的年纪也可以上幼儿园了。 于是呦呦开始给和和设定每 的活动 程,可惜呦呦忘记了,四岁上幼儿园的都是小班小朋友,小班小朋友能干嘛呢,还是玩的时候多啊。 这个时代,没什么物理化学这类的学科,除了武艺,就是学文,学文自然是四书五经,呦呦想了想给加了一科算数。 萧沐仁看到呦呦这份计划表的时候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觉得太早了,而且呦呦一下子要和和学这么多东西,他肯定受不了拘束。 “你也不要急,慢慢来。”萧沐仁安抚呦呦,“才四岁就让他坐到学堂书桌前背书,万一养个小书呆子出来怎么办?咱们儿子那么聪明,就是比别人晚学一两年都能追的上。” 呦呦对萧沐仁的话翻了个白眼,不过也承认他说的是对的,学科太多了,四岁的孩子肯定受不住拘束,只能循序渐进一步步来了。 “你也别看别人家三岁四岁就启蒙, 本学不到什么,就是死记硬背,学的孩子们死板的要命,一点儿都不如咱们和和灵活可 。”萧沐仁见呦呦翻了个白眼,以为她不赞同,就继续劝说她。 “行吧,听你的,先让他一边玩一边学。”呦呦懒洋洋地歪在榻上,然后同萧沐仁说起家里的事情。 “三元在京城这几年,管得 好,下人们也 服帖,我想着把容妈妈放到和和房里去统管,具体事务由四喜负责。”呦呦仰脸看了一眼萧沐仁,问他觉得怎么样。 “唔,家里的事你管就行了,不过三元会不会太年轻了些?会不会有人不服?”然后不等呦呦回答,又说:“我看,不如让容妈妈和三元一起管着,容妈妈总是年龄大些,经验多些。” 呦呦原本真的是按萧沐仁说的家里事自己说的算就行了,可是听了萧沐仁的话,觉得他好像不太希望三元做内院管事嬷嬷,她有些奇怪,就问萧沐仁为什么。 萧沐仁斟酌了一下,告诉呦呦,“前些天和铺子里的掌柜还有留下来的管事们喝酒的时候,听说曾经在陈度她娘的屋子看到过用内造匣子装的连藕粉。” 这几年萧沐仁和呦呦虽然不在京城,可是 里有什么好东西还是会赐给他们一份,直接送到府里来,由往来京城和嘉峪关的车队带到嘉峪关去。 “你是说,三元私自拿主子的东西回家?”呦呦想了半天觉得不太可能,若是真的,怎么能做的如此不避人耳目?所以呦呦迟疑地问萧沐仁,“你确定不是什么人故意挑拨或者栽赃?我还是觉得三元不会这么做。” 呦呦这么一说,萧沐仁也不确定起来,“也没准,听说陈度现在做的非常好,说不定是遭人嫉妒了。” “我一会儿叫三元进来问问她,”呦呦想了想,说到,“不过你刚才说的也是对的,容妈妈虽然不 悉京城的规矩,不过年龄大些经验充足,是没错的。” 萧沐仁不过是因为呦呦提到这件事才想起来说一句,他对家里的事务一向不管,全都由呦呦做主,因此呦呦一说,他就点头了,“你自己看着办,我呀,只要每天带我儿子玩就行了。” 说着看了一眼在炕上睡着和和。 呦呦也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笑嘻嘻地说好呀好呀,“以后家里男主内女主外,咋样?” 萧沐仁捏捏她的鼻子,“有何不可?” 第二天,三元进来伺候的时候,呦呦假装不经意地问起她那个卧病在 的婆婆,“现在身体怎么样了,若是用药材什么的,就跟我说。” 三元摇头,“用不上了,去年人已经走了。” 呦呦心里一惊,后面想说的话就说不出来,倒是三元并没有注意到她的表情,继续往下说着,“老太太卧 十多年,见到孙子出生会叫 了,就觉得没什么遗憾了,走的倒是没什么痛苦。” “你……”呦呦想了半天,只能说一句“你节哀”,后面的话无论如何再也问不出来,却也知道,即便三元再 悉京城事务,也不可能放到内管家的位子上了,她心中有了怀疑就等于有了裂痕,这样的情况下,就算她是主三元是仆,也是没有办法做事的。 于是呦呦思考了一下午后,做了调整,让三元去做库房总管事,而内管家的事,只能由容妈妈暂时代着,等她再观察一阵再选择新的管家。 十月过半的时候,天气就骤然冷了下来,似乎是一夜过去,西风就席卷了京城,不过这样的寒冷对于从嘉峪关回来的萧沐仁一家来说,并不算什么,呦呦甚至都没有主动提烧地龙,还是萧沐仁想起来她怕冷,让人把地龙烧上。 地龙一烧上,屋里就格外暖和了,呦呦因为肚子慢慢鼓了起来,人越发怠懒,很多时候就窝在屋里不出去。反而小和和小人 力旺盛火力更是强,屋里热起来后就不肯穿厚厚的棉衣,只穿着家常衣服跑来跑去。 后来有一天萧沐仁见呦呦这么惫懒下去不是办法,找到丁太医商量了一个对策,拿谭丽娘怀着怀信时候的例子吓唬了呦呦,呦呦这才恢复了每 饭后走步的习惯,不过多数时候也是萧沐仁陪着走。 天气若是好,两个人就在院子里走。京城萧府可比嘉峪关萧府大得多,景致也好,虽然已经是初冬,可是大花园里还是有不少松柏,这样翠绿的颜 ,总是让人心情舒服的。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赏景。其实说起来,呦呦和萧沐仁 本就没有好好看过自己这个家这个宅子,毕竟成亲后直接在娘家住了半个月,然后就是收拾打点去嘉峪关的一切,半个月后就出城游玩去了,哪有时间好好看看。 现在趁着她怀孕,而萧沐仁暂时还没有职务安排的时候,两个人竟然想前两个月的小和和一样,把家里的每个地方都看了一遍,走了每个角角落落。 也是直至此时,呦呦才知道自己家到底有多大,不说别的,光客院就有四个,花园也分内外院,内院院子除了正院还有五座,萧沐仁甚至跟她开玩笑说,可以多生几个孩子,这回不怕家里没地方住了,惹得呦呦瞪了他好几眼。 小和和看着母亲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十分好奇,觉得里面一定是藏了好吃的,甚至觉得里面是个西瓜,很多次 起呦呦的衣服下摆要看,当然看不到西瓜也没有好吃的,惹得他好生失望。 萧沐仁就告诉他,娘亲的肚子里有小妹妹,等到过几个月的时候,小妹妹就出来陪他玩了。哪知道小和和还是那个想法:妹妹不能玩,弟弟才好玩。 不过说完这句话之后,小和和就有疑问了,问的问题还是萧沐仁招架不住的——弟弟妹妹从哪儿来的,怎么进到娘亲肚子里的,他们什么时候出来,从哪儿出来,怎么出来…… 呦呦正歪在榻上吃葡萄,听到小和和的问题,再看到萧沐仁尴尬的脸 ,毫不留情地哈哈大笑起来。然后一不注意,被嘴里的葡萄给呛住了,立刻咳了起来。萧沐仁见状赶紧上前去拍拍她的后背,就连小和和也凑了过来,端起炕几上的水杯晃晃悠悠递给她,结果自己没拿稳,撒了呦呦一身的水,逗得她笑的更厉害,咳的也更厉害。 这一年的第一场雪,一直到了十一月中旬才下起来,呦呦早上起来看到银装素裹的院子,突然想起来还在栎 时,有一年也是也是这么大的雪,厚厚的一层将整个院子铺 ,呦呦和陶陶看着院子里洁白无瑕的积雪,都不忍心破坏,倒是怀宇和怀瑾当时打打闹闹,怀瑾还倒在了雪地里。 呦呦这么想着,就喊了丫鬟拿笔墨过来,她动手写了两张帖子,一张送到花家去,另外一张送到孟府去,请谭丽娘和陶陶来家里赏雪。然后又还是开库房搬火盆布置花园里那座临湖的小楼,决定母女三人好好聚一聚。 谭丽娘和陶陶接到呦呦的帖子之后都很奇怪,心说不就一场雪,有什么好看的,难道她在嘉峪关没有看够?然后转念又一想,难道是她有什么事不好说出来,才约了自己上门去商量?这么一想,就赶快让人收拾了往萧府来。 不得不说,谭丽娘和陶陶真的是母女,想法都是出奇的一致。 因为送帖子是派了两个人分别去送的,而花、孟两家同萧家的距离又是差不多的,所以母女俩人几乎是同时到的。到了萧府大门口,谭丽娘看到了陶陶陶陶也看到了她娘,两个人更是担心了,到底是什么事,居然把两个人都叫了来。 结果进了府里,下人没有领她们去内院,反而往花园走去了。因为担心呦呦有事,谭丽娘和陶陶都没来得及看景致。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