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莞宁松了口气,释然笑道:“听殿下这么一说,原来都是我庸人自扰。” “是啊!就算你偶尔有言语冒失之处,父王也不会和你计较的。这点小事,哪里需要闹到皇祖父面前。” 太孙温和地责备两句,然后转头看向太子:“阿宁还年轻,说话行事难免有思虑不周之处。还请父王多多海涵。” 不海涵能行吗? 他都快被挤兑得没脸待在椒房殿里了! 太子深呼 一口气,硬生生地挤出笑容:“些许小事,不值一提。” “父王心 宽广,无人能及。”太孙不失时机地拍了一记马 。 顾莞宁立刻笑着附和:“父王 襟广阔,儿媳敬佩不已。” 太子扯出一个略显僵硬的笑容。 这些事既是在元祐帝面前过了明路,以后他就再也不能借此刁难顾莞宁。显然,顾莞宁就是打着这样的主意,才有意当着元祐帝的面将此事捅出来。 一切如顾莞宁所愿! …… 元祐帝看了一出好戏,心中若有所思,神 莫测,看不出喜怒。 王皇后最擅揣摩元祐帝的心思,瞄了元祐帝一眼,不动声 地笑着打圆场:“不是什么大事,说开了也就好了。” 又对顾莞宁笑道:“你刚才说的这一桩不算,再另外说件你想要的赏赐。” 顾莞宁微微一笑,恭敬柔顺地应道:“金银玉器珠宝首饰衣料之类,皇祖父皇祖母已经赏得够多了,孙媳岂敢再贪心。若是皇祖父有心要赏,就赏一副墨宝给孙媳吧!” 元佑帝自少时就喜 书法,时常挥墨泼毫。如今年龄大了,体力 神远不如从前,除了动笔批阅奏折之外,已经极少练字了。 顾莞宁这个请求,恰巧挠中了元佑帝的 处。 元佑帝眼里有了笑意,若有所指地说道:“朕主动给你赏赐,怕是只有这么一回了。你再好好想一想,到底想要什么。” 顾莞宁淡淡一笑:“多谢皇祖父,不过,孙媳别无所求。” 因为,我想要的一切,我自会亲手取来,无需任何人给予施舍。 第378章 光华 话外之意,虽未明言,却在清亮坚定的眼眸中毕 无疑。 这一刻的顾莞宁,绽放出无比璀璨的光芒,炽热又夺目,令人无法移开目光。 太孙静静地凝视着她,嘴角扬了起来。 这才是他钟情的喜 的女子。 自信自傲,霸气慑人,独一无二,举世无双! 太子神 复杂,太子妃一脸怔忪,王皇后目光不停闪动。 而元佑帝,却定定地看了顾莞宁许久,然后仰头笑了起来:“好!好一个别无所求!好一个顾莞宁!” “朕生平阅人无数,自恃没有朕看不透的人。今 ,朕不得不承认,朕还是低估你了。顾莞宁,你若身为男子,必是朝廷肱骨良臣,更胜过你父亲顾湛。你身为女子,也巾帼不让须眉,有傲气有风骨。”? “朕有这么多孙女,无人能及得上你。朕的皇孙里,也只有阿诩配得上你。” “好,好的很!” 说完,又是一阵长笑。 王皇后也在笑着,眼中却闪过一丝晦暗。 那一句“朕有这么多孙女无人能及得上你”,算是戳中了王皇后的痛处。 大皇子只留下了高 郡主,王皇后亲自抚养高 郡主长大。高 郡主也是唯一一个在 中长大的皇孙女。元佑帝对高 郡主也颇为疼 ,却也从未这般盛赞过高 郡主。 现在竟然张口说这样的话,可见顾莞宁是真正正正地得了元佑帝的青睐。 就像太孙一样,在元佑帝的心中稳若泰山,无人能取代。 太子妃一脸震惊,头脑一片混沌。 顾莞宁说话这般放肆,她一直担心顾莞宁会触怒元佑帝。可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元佑帝不但没发怒,反而这般高兴?! 太子的震撼,丝毫不弱于太子妃。 耳听十遍百遍,也不如此时亲眼看见。 原来,元佑帝是真的这般青睐顾莞宁! 不是因为太孙,而是因为顾莞宁的骄傲锐气入了元佑帝的眼。看来,以后顾莞宁言语放肆,也不得不隐忍一二了。 太孙清朗含笑的声音传入众人耳中:“皇祖父说的是。孙儿能娶到阿宁,是孙儿前辈子修来的福气。” 说着,深深地看了身侧的顾莞宁一眼。 顾莞宁自是能听懂他话语中的深意,冲太孙抿 ,两人对视一笑。 ……众人齐齐被闪得头晕目眩。 王皇后半开玩笑地说道:“皇上既是答应了要赏顾氏墨宝,不如臣妾现在就命人准备笔墨。再这么下去,臣妾这一把老骨头,都快要脸红了。” 元佑帝莞尔一笑,瞄了甜甜 的新婚小夫 一眼。 新婚燕尔,耳鬓厮磨,恩 些也是难免的。 …… 很快,便有内侍捧了上好的笔墨纸砚来。 元佑帝提起笔,蘸 墨汁,然后迅速落笔。 如游龙一般,笔迹苍劲有力,一气呵成。 定睛一看,却见雪白的纸上,写着六个大字:巾帼不让须眉! 顾莞宁之前这么说,其实是因为知道元佑帝的喜好,故意投其所好。此时亲眼目睹元佑帝的笔墨,忍不住动容:“皇祖父好笔墨!” 元佑帝眼中闪过一丝自得,故作淡然地说道:“年轻时候常练书法,还有几分样子。现在老了,握笔也没了力气,笔力是远不如前了。” 太孙笑着接过话茬:“皇祖父未免太过自谦。这样的笔力,就是孙儿也远远不及。” 元佑帝笑着瞄了太孙一眼:“今儿个变着法的哄朕高兴,莫非是有求于朕?” 太孙坦然应道:“孙儿是 皇祖父为孙儿做主,让孙儿娶到了阿宁。否则,孙儿一定会抱憾终身。” “当时朕要赐婚,你还坚决不肯点头。原来你之前说的那么豁达,都是骗朕的。”元佑帝半开玩笑地打趣:“幸好朕没有顺水推舟,否则,你现在也不会好好地站在这儿了。” 太孙适时地 出一个略显羞涩腼腆的笑容:“孙儿这点心思,哪里瞒得过皇祖父。” 拍马 的最高境界,是恰到好处,是让人觉得每句话都是出自真心。 很显然,太孙是个中高手。 元佑帝被拍的龙心大悦,笑着说道:“朕再多准你两 假期,五天后再进 来读书。” 太孙 神一振:“皇祖父这般心疼孙儿,孙儿真是 动得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元佑帝呵呵一笑,吩咐一旁的李公公道:“将朕这副字拿去装裱,然后送到梧桐居。” 李公公忙笑着应了一声,小心翼翼地将纸张捧好退了出去。 …… 元佑帝兴致颇佳,张口道:“皇后,阿诩身体好了,朕又多了一个孙媳,今 双喜临门。命御膳房准备几席酒宴,将孙贤妃她们几个叫来,人多也热闹些。” 王皇后笑道:“此事哪里用皇上亲口吩咐,臣妾早已吩咐御膳房准备了。” 元佑帝赞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还是皇后最知道朕的心意。” 老夫老 ,偶尔也 麻一把。 王皇后心中受用,口中却道:“这都是臣妾的分内之事,皇上不嫌弃臣妾自作主张,臣妾已经十分庆幸了。” 太子妃看在眼里,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 先有儿子儿媳新婚恩 ,晃得人眼晕。后有年过半百的公婆当众调笑……她这个不得丈夫 心的太子妃,夹在中间好尴尬,心好累。 王皇后想起什么似的,试探着问道:“窦淑妃也有些 子没出寝 了。不如今 让她一并过来吧!” 窦淑妃触怒元佑帝,无颜出来见人,一直在寝 里装病。 王皇后心知肚明,只是未曾说穿罢了。 现在太孙的病好了,元佑帝心里的怒气也散了大半,笑着说道:“这些小事,皇后做主就是了。” 这就是应允窦淑妃解除 足令的意思了。 王皇后心领神会,转头吩咐了一声,立刻有 女退了出去。 太孙眸光微闪,微笑着说道:“皇祖父,孙儿也有些 子没见几位堂弟了。不如将他们几个也一起叫过来,让他们认一认堂嫂。” 顾莞宁:“……” 某人的小心眼和 吃醋的 病又发作了! 第379章 惊疑(一) 不知道元佑帝是否窥破了太孙的心思,总之,面上并未 。略一思忖,便点头应下了:“也好,将阿启也一并叫过来,人多也热闹些。” 元佑帝一声令下,很快,便有内侍去上书房传了口谕。 在上书房里读书的,除了几位皇孙之外,还有几位皇孙伴读。 往 众人暗中较劲,面上却是一派兄友弟恭,上书房里的气氛也算和睦。 自从齐王世子在椒房殿上演了一出“兄弟相争”的好戏之后,皇孙们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复杂微妙起来。 后来,韩王世子魏王世子和齐王世子打了一架,各自受伤,闹得人尽皆知。 那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下的凉薄再也无所遁形。 太孙成亲的那一天,元祐帝下了圣旨,命几位世子一起陪同 亲。在那之后,众世子的 足令也都解了,依旧住在会宁殿里,每天到上书房里读书。只是,彼此之间泾渭分明,时常争锋相对,再不复昔 的“融洽和睦”。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