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帝停下脚步:“这些不必你说,朕也心中有数。只是可惜了这么一个聪慧伶俐的丫头。” 虽然之前被气得火冒三丈,可顾莞宁的机智坚定聪慧 锐,也彰显无遗。简直天生就该嫁入皇家,凌驾众人之上。 可惜了! 第304章 帝后(二) 此时没有外人,只有帝后两人。 元祐帝也不再掩饰心里的惋惜,语气中 是遗憾:“这么一闹,这门亲事只能作罢。阿诩 心都是顾家这个丫头,要是他知道生出这个变故,不知会是怎生难过。” 说来说去,还是心疼太孙。 大皇子病逝,只留下一个高 郡主。一众皇孙,和王皇后都无血缘关系。 对王皇后来说,也没什么特别偏向的。元祐帝疼 谁,她也跟着多疼几分罢了。 王皇后见元祐帝忧心太孙,便顺着元祐帝的话音说道:“阿诩还在病中,骤闻此事,只怕会加重病情。不如先将此事搁下不提,等他病症好了,再告诉他也不迟。” 也只能如此了! 元祐帝点点头。 王皇后又低声问道:“阿睿那边,是不是也该敲打几句?” 提起齐王世子,元祐帝眼中闪过怒 ,冷哼一声道:“为了一个女子,他就做出这等不顾体面的事情来。枉朕平 这么器重他,早早就让他上朝听政。倒惯得他肆意轻狂,连自己的兄长也不放在眼里了。” “此事不必你过问,朕今晚就召他到福宁殿,问个清楚!” 王皇后略略一怔:“皇上今晚不是要去云昭容的寝 吗?” 元祐帝皱眉:“朕哪里还有这份心情。以后再说吧!” 元祐帝心情不佳,王皇后也不再多劝。很快又将话题扯开:“再过三个月,就是皇上五旬的千秋寿辰。” “往年不曾大 大办,今年总得好生热闹一番。臣妾想着,齐王他们几个都在藩地,不如将他们也召回京城,一起给皇上贺寿。” 元祐帝心中顿时意动,又有些犹豫:“朝中有规矩,藩王应该留在藩地,不能轻易归京。” 王皇后含笑道:“这些规矩,都是先祖定下的。偶尔破例一回也无妨。就是寻常百姓家,长辈做寿,晚辈也该尽数到场贺寿,也有子嗣兴旺团圆热闹的意思。皇上是大秦天子,更应该做天下表率。” 几个藩王都是元祐帝的亲生儿子,元祐帝口中不说,心中也时常惦记。 只是,藩王不得随意归京,是开朝高祖皇帝定下的规矩。元祐帝虽是天子,也得守着祖宗规矩,不能轻易召藩王回来。 五旬寿辰,倒也算是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元祐帝没有犹豫太久,很快就点头应下了,笑着说道:“娶 当娶贤,这句话半点不假。有皇后这么一个贤内助,委实是朕的福气。” 老夫老 一把年纪了,即使偶尔同寝,也不过是做做伴说说话。王皇后既没了争宠的心思,一门心思地打理后 管着一众嫔妃,确实称得上贤惠大度。 王皇后笑着嗔了元祐帝一句:“皇上又拿臣妾来取笑了。” 元祐帝笑着握住王皇后的手:“朕对皇后如何,皇后心中也该知晓。后 美人再多,在朕心里,也无人能及朕的皇后。” “皇后也只管安心。朕的儿子,就是你的儿子,他们都会像孝顺朕一样孝顺皇后。将来就算朕归天了,太子也会奉你为太后。” 短短几句话,听得王皇后鼻子一酸,眼眶也红了,哽咽着喊了声:“皇上……” 大皇子的病逝,是王皇后心里最大的隐痛。 唯一的儿子走了,储君之位落在了二皇子身上。如今的东 储君对她也算敬重,可说到底不是出自自己的肚皮,总是隔了一层。 孙贤妃看着柔顺恭敬,实则心机深沉,不是善茬。 窦淑妃心思活络,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说到底,两人不过是仗着自己生育了皇子, 杆直底气硬。没真正将她这个皇后放在眼底。她若是手腕稍软一些,早就弹 不住了。 好在齐王生母何德妃和魏王生母李贵妃都已过世,不然,这 中只怕会更热闹。 王皇后最大的隐忧,也正是孙贤妃。 皇上健在,她的皇后之位无人能撼动。太子不管心中如何计量,对她这个嫡母都毕恭毕敬,不敢有半分不敬。 一旦皇上驾崩,太子继位,对她如何就不好说了。 孙贤妃到底才是太子生母,太子心中又岂会不偏向孙贤妃? “朕知道你信不过太子。” 元祐帝凝视着王皇后,声音十分温和:“太子为人,也确实有颇多不足之处。才干平平,贪花好 ,又喜好那些炼丹之术。朕说过他几次,他明着答应了,背地里到底还是悄悄继续炼丹。朕也就懒得再管了。” “只是,一国不能无储君。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朕不能不遵从。再者,太子虽然平庸,也未犯过什么大错,总不能随便废立……” 王皇后听到这儿,哪里还敢再沉默下去,忙接过话茬:“皇上严重了。太子对臣妾一直恭敬有加,每次进 ,都是先来椒房殿给臣妾请安,再去景秀 见孙贤妃。” 顿了顿又道:“太子到底不是臣妾亲生的,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算不错了。” 元祐帝温声道:“太子虽然平庸些,阿诩却聪慧无双,雍容大度。在几个皇孙中,也属他的资质最出众。” “朕也确实最喜 阿诩。只可惜,阿诩的身体稍弱一些,时常生病。这一回 染了风寒之症,已经卧榻月余了。” “朕还想着,早 给他定下亲事,让他高兴些。心情好了,或许病症也能很快痊愈。却没料到,事情会闹到这一步。” 说着,元祐帝又长叹一声。 纵然是一朝天子,也不是事事都顺遂如意。 子孙兴旺,个个出众,本是好事。 也因为一个个都太过优秀,彼此心中不服,明着一派和睦,私底下却是波涛暗涌纷争不断。 尤其是齐王世子,心高气傲,不甘被太孙 下一头,平 在上书房里就已经隐现端倪。这一次,更是胆大包天,故意毁了太孙的亲事。 都是自己的皇孙,手心手背都是 。 齐王世子这么做,既令元祐帝愤怒,更令他失望寒心。 …… 第305章 风波(一) 马车在定北侯府门口停了下来。 秋韵客气地笑道:“侯府已经到了,顾二小姐请自行下马车,我就不送小姐进府了。” 态度也不算不客气,不过,和来时的热络殷勤,却是判若两人。 顾莞宁心中冷笑,面上却不显 ,微微笑道:“今 有劳秋韵姑娘了。” 说完,便领着琳琅和玲珑一起下了马车。 琳琅手中捧着宽大的锦盒,玲珑虚虚地扶着顾莞宁,一脸忿忿之 :“这个秋韵,今儿个早上来接小姐的时候,脸上笑得像朵花似的,现在不冷不热的。” “是啊!”琳琅也有些恼意:“这种势利小人,委实让人生厌。” 顾莞宁淡淡说道:“ 中多的是这种捧高踩低的小人,何必为这种人懊恼生气。” 玲珑嘟哝一声:“奴婢也知道生气不值得,可心里就是觉得憋屈。” 小姐 心 喜地进 觐见,谁能想到中途会冒出齐王世子来? 有了这么一出,小姐和太孙的亲事怕是又要生变。 小姐口中不说,心里一定很难受吧! 琳琅也是 脸忧 ,轻轻说道:“小姐是不是该让人送个口信给太孙殿下?今 椒房殿里发生的事,也得让殿下有个心理准备才是。” 唯一能扭转劣势的,也只有太孙了。 顾莞宁却道:“不用了。” 琳琅和玲珑齐齐一怔。 只听顾莞宁又说道:“今天的事,太孙很快就会知道了。不必派人给他送信。” 太孙在 中经营多年,肯定在椒房殿里安 了眼线。 顾莞宁面容还算平静,却没有说话的心情,说完这两句话之后,便抿紧了 角,不再吭声。 两个丫鬟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暗暗叹息一声。 …… 顾莞宁先去了正和堂。 太夫人听闻顾莞宁从 中回来,立刻起身,命紫嫣扶着自己下了 榻。刚走到门口,顾莞宁便 面进来了。 “祖母,你不在 上好生歇着,怎么下了 榻。”顾莞宁搀扶起太夫人的另一只胳膊,薄嗔一句。 太夫人笑道:“你去 中半 ,我这心里一直在惦记着。听闻你回来了,在 榻上哪里还能待得住。” 顾莞宁抿了抿 角,没有说话。 太夫人顿时察觉有异:“怎么了?莫非今 进 不顺利?” 何止是不顺利! 顾莞宁一直隐忍的委屈愤怒骤然涌了上来,在 膛翻涌不休。想说话,话语堵在了嘴边,迟迟说不出口,眼圈竟隐隐红了。 太夫人何曾见过顾莞宁这般模样,既惊又急又忧心,一把攥紧了顾莞宁的手:“宁姐儿,到底出什么事了?快些告诉祖母!” 顾莞宁用力地咬了咬嘴 ,在 上留下了深深的牙齿印记。 “你这丫头,这种时候怎么还犯起倔劲来了。”太夫人急得额上冒了汗珠:“莫非你殿前失仪,触怒了皇后娘娘,被娘娘责骂了?还是 里的妃嫔娘娘们刁难你了?到底怎么回事,你快些说出来。” 顾莞宁 了 鼻子,声音里有着浓浓的鼻音:“都不是。皇后娘娘一开始对我印象颇佳,妃嫔娘娘们偶尔有想刁难我的,也被我不动声 地噎了回去。后来皇上也来了椒房殿,对我也很 意。” 还没等太夫人松口气,就听顾莞宁又道:“萧睿今天也去了椒房殿。” 太夫人一惊。 顾莞宁以前和齐王世子颇为亲密,总称呼他睿表哥。后来关系淡漠疏远,便称呼齐王世子。这般直呼其名的,还是第一回 。 齐王世子到底做了什么,竟令顾莞宁如此愤怒? 太夫人心中隐约有了不妙的预 ,沉声问道:“齐王世子是不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