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边上的姐妹两人都听见了,等到忙完,余粮好奇问,“娘,你要回去看看吗?” 楚云梨沉 :“不去。我们已经分家了,他们就是打起来也不关我们的事。” 兴许是她的凶悍吓着了余家人,反正他们没来找楚云梨。经常都听说余家在吵架,可吵吵闹闹许久,家还是没分。 转眼到了十月中旬,几场秋雨一落,天气就冷了下来。附近的几个村庄都有人砍柴火来卖,楚云梨专门腾了一块地方,也买了不少。 到了冬 天寒地冻,那时候可买不到柴火。再说,就算不卤 ,她们自己也要烤。由于每天都要烧许久的火,她们还没怎么攒碳,都已经装了几坛子。冬 来了后可以点在屋中。 这在以前余家,就算点碳,也轮不到三房。大部分的碳都被放在书房烧了。 楚云梨对于余家那三个读书人是一点好印象都没有,占着家中最好的资源,对着家中人却没有基本的尊重。 到了十月底,余家分家之事还没掰扯出一二,镇上已经得到了消息,今年镇上去县城赶考的读书人,有两个人中了秀才了。 消息传出,众人议论纷纷,瞬间就传去了各个村中。 新出炉的两个秀才一个是知味楼的二少爷,一个是余光宗。 知味楼在众人眼中那是大户人家,考中了正常,基本没有人议论。众人议论得最多的,还是余光宗。 余家这些年来为了三个读书人勒紧 带还欠一 股债,因为要给三房姑娘定亲事拿大笔聘礼,还 疯了三房儿媳妇。如今倒是不疯了,可也 情大变,和大房二房几乎撕破了脸。 和楚云梨关系好的就有点担忧她会不会被大房秋后算账,关系不好的就等着看她的笑话。 楚云梨心态很稳, 不惧。 让她疑惑的是,上辈子这一回余光宗 没中,甚至三姐妹都全部因为聘礼嫁出去,余光宗考了三回,就连余耀祖都考了一回,通通没中。 最后在三姐妹都横死,连唯一的外孙女都因为病弱救不回,李奉喜心力 瘁而死时,余光宗一才中得童生。 那么,这一回他又是如何中的呢? 上辈子的盘 凑得没有这样艰难,陈家提亲,余家答应后就拿到了聘礼,没多久余光宗就启程去了县城,然后落榜而归,之后次次落榜。后来得一个童生,余家欣 不已,众人 口称赞。 楚云梨心里给他的功名打了个问号,要说他学识足够只是运气不好,没道理三次都运气不好吧? 那么,就只能是学识不够!没道理上辈子不够,而这辈子够了呀。 这几天各村中和镇上议论得最多的就是此事,三姐妹也听说了不少,余粮有些担忧,“娘,大哥回来会不会找我们的麻烦?我们要不要先去给大伯母道个歉?” 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楚云梨摆摆手,“咱们不用做多余的事。” 这一 午后,楚云梨正在铺子里点火盆,赵氏就到了,“三弟妹,帮我称半斤 。” 说起来这还是余家人第一回 上门来买酱 ,也就是说,到得如今,余家还一次都没吃过她的酱 。 楚云梨看她一眼,“我不做你的生意。” 赵氏讶然,“弟妹,我给铜板!” 楚云梨把火盆放好,随口道,“我不缺那点,余家的生意我不做。” 赵氏不信,“光宗考中秀才的事情你听说了吗?”要是听说了,她没道理不服软呀! 楚云梨点头,“听说了。”想到什么,她问,“听说你们前段时间在闹分家?” “分什么家呀?”赵氏一挥手,“那天我和大嫂吵了几句,一气之下说了几句。气话怎么能当真?父母在不分家,爹娘好好的,我们又不是那不孝的,当然不分。你别听外头的人 说,谁家不吵架呀?他们没头没尾地听了几句就胡 往外传。” 楚云梨坐上柜台,“别怪我没提醒你,还是分了好。” 赵氏冷哼一声,“我做事有分寸,用不着你提醒。” 楚云梨似笑非笑,“你以后别后悔才好!” 消息传出来七八天后,两位秀才就回到了镇上,当 可谓热闹非凡,从镇子口到街上再到去知味楼和去柳村的一路上都围了好多人。 连带得楚云梨的酱 生意也好了不少,卖出去的酱 和赶集也差不多了。 楚云梨忙着做生意,没有理外头的动静。余粮有些不安, 空 低声音道,“娘,大哥 子看似大方,其实最是记仇。” 李奉喜只知道干活,和大侄子相处不多,楚云梨来了后也差不多,好奇问,“他记仇?” 余粮声音细弱,“有一回我打扫书房,把他的一张练字的纸落到了砚台中染上墨不能用了,结果第二天 就打了我一顿,说我偷了他的书。” 此事李奉喜有记忆,那一次余粮被打得很惨,足足在外头院子里的泥地上跪了两个时辰,本就是冬 ,后来还着凉发了高热,险些丢了 命。 结果那书后来找着了,就在书房中的架子底下。余光宗当时还慎重跟余粮道歉来着。 可打也挨了,跪也跪了,病都病完了。道歉有什么用,能打回去吗? 最后还是吃了这个哑巴亏。 可李奉喜当真以为是书丢了冤枉到了女儿身上, 不知道还有前情。 楚云梨叹息一声,摸了摸余粮的发,“放心,他欺负不了你。” 说话间,余光宗的马车从外面缓缓路过,在铺子外停了停,余光宗还是那身青 长衫,探出头来温和笑道,“等我到家后,会设宴正式 谢乡亲们,到时还请大家赏脸。” 众人欣喜不已,纷纷答应。 马车过了,人群便也散了。好多是跟着马车一路去了柳村看热闹,就连镇长和乡绅也亲自上门,闻香楼和知味楼都派管事送上了贺礼。 一个秀才对于偏僻的乡镇来说影响很大,都第二 了,前往余家的人络绎不绝,好多人上门给兄弟三人提亲。尤其是余光宗,谁嫁给他就是秀才娘子,好多小姑娘打扮好了到余家门口转悠。 楚云梨虽没回去,但这些消息不用打听,只早上众人买酱 时议论就知道了。 隔壁的老大娘都私底下劝她回去好好服个软,不为自己也为了三姐妹。 楚云梨谢过她的好意,“我也没有冤枉了他娘,真是品行好的,道不道歉人家都不会记仇。真懂事的人,凭着他娘搞出的那些事,反而还会上门给我道歉。要是品行不好,我凑上去也只是被羞辱而已。” 第747章 三个闺女的娘二十二 老大娘知道楚云梨说得有理,可是这世上多的是小人,要都那么懂理,余家一家人也不至于撕破脸。 见她不愿低头,老大娘叹息一声,“反正你手头有方子,万一过不下去,把这院子卖了,搬去外地……” 楚云梨哭笑不得,也知老大娘这是真心实意为她打算,笑道,“多谢大娘。” 随着余光宗名声传出,先前张氏做的事重新被人提及。都知道此事是张氏不厚道,可如今她儿子已经是秀才,就算面上不说,私底下兴许会报复他三婶。 众人正暗中观望。这个时候,知味楼东家因为儿子得中秀才高兴不已,大摆筵席,广发请帖,楚云梨算是和知味楼有生意往来,也收到了一张。并且,在筵席的头一天,她往知味楼送了一百斤酱 。 请帖这事不提,这笔生意做成,她还是很开心的。 拿到请帖,三姐妹因为之前的事情有些害怕,不太想去。楚云梨则不然,让三人换了衣裳,带着她们出门,“你们不能因为害怕就逃避,去一趟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再说,人家请帖送到,我们就得送上一份贺礼才不算失礼,光送礼不吃饭,多亏啊。” 事实也证明三姐妹多虑,知味楼今 里里外外都特别热闹, 没人注意她们。 给了请帖,伙计带着母女四人去了桌上,和她们坐在一起的都是一条街上的小铺子东家,大家还算相 ,三姐妹也渐渐地放松下来,兴致 和众人一起看门口 客。 以前三姐妹吃得最多的宴席就是村里的喜事,饭菜普通,众人送的礼物也无甚新意,能送上一两银子的贺礼就是大手笔了。 可是这里,随便一份礼物也不止这个价,更有县城中富商遣管事过来送贺礼,一份礼就值几十两。 余粮见了, 低声音道,“难怪世人都喜 养读书人呢,这笔生意是 划算。”顿了顿,又道,“等到余家宴客,会不会也有这么多礼物啊?” “少不到哪儿去。”楚云梨指着那几个被 上二楼的管事,“咱们镇上的人兴许会分一下知味楼和余家的区别,可是这些从县城来的人家就不会,在他们眼中,这俩都是秀才,甚至余光宗更年轻,前途更好,更值得 好。” 三姐妹听完,来娣轻声道,“那岂不是他们欠的债很快就能还完了?” 看到这么多大手笔的贺礼,带娣有些恍惚,“难怪爷 他们要送大哥他们读书呢,这也太赚了。一回就能把债还完不说,还能攒下不少。”她 低了声音,“娘,以前我们那么辛苦的帮忙干活,现在有了好处,是不是应该分我们一些?” 如果余光宗真的中了,自然是该分的。楚云梨笑了,“如果我们没闹翻,他如今得中秀才,不提这些贺礼,只凭着你们是秀才的堂妹这个名头,就能得到一门不错的亲事,这也是好处的一种。” 提起亲事,余粮有些沉默,“要是他没中我们年纪就到了,就得用亲事换银子给他做盘 。” 这也是事实。 “比起嫁给陈老大,我宁愿不要他的好处。” 带娣来娣都深以为然。 母女四人正低声说话,门口处再次喧闹起来。这次不是因为又来了大手笔的贺礼,而是镇上的另一位秀才亲自到了。 余光宗带着两个堂弟被众人簇拥着进门,一路含笑致意,与知味楼的二少爷言笑晏晏着准备上楼。路过楚云梨时顿住,“三婶,你怎么在这里?” 楚云梨扬眉,“知味楼送了帖子给我。” 余光宗并不意外,跟二少爷笑道,“我这位三婶,最是看不上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读书人,她愿意来给你贺喜,我都觉得意外。” 楚云梨:“……” 她只是看不上他而已,从他口中一出来,好像楚云梨将所有读书人都看不上了似的。她当然要解释,“对于读书人我是很尊敬的。我只是看不上拿堂妹换盘 ,还假装自己眼瞎看不见的读书人。” 好多知道此事的人正低声跟旁边疑惑的人说起那曾经的故事。听着周围人的议论,余光宗捏着折扇的手一紧,眼神沉冷地看着面前的女人,他本想借此机会两家和好,以前的事情翻篇。再没想到自己如今已是秀才她还不服软,反而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重提旧事,她这是非要与他作对了? 二少爷并不想理会一个小商户,且他也知道一些余家的内情,不想让太多人议论,倒不是他想要维护余光宗,而是今 是他的主场,这些人都说余光宗的私事算怎么回事? 催促道,“余兄,咱们上楼吧,好多客人等着呢。” 看得出来,二少爷待余光宗并没有同为秀才的客气,反而有些高高在上的颐指气使。 余光宗不想就这么离开,边上人又催促,只得叹息道,“三婶,我知你对我诸多误会,来 方长,咱们之间的恩怨早晚会化解的,我们始终是一家人。” 听了这话,看着母女四人的目光好多都变了,就连边上一个先前沉默不语的妇人都笑着和她闲聊,一会儿后 低声音问,“你们家大闺女过年十五了吧,长得真好,人又勤快。该议亲了吧?” “不着急。”楚云梨开始还以为边上这妇人为人冷淡不 说话呢,这会儿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先前应该是她怕自己被余光宗迁怒不和自己来往,这会儿听到余光宗说还是一家人,所以她才热情起来。 妇人继续道,“怎么能不急呢?年纪过了好后生都被挑走了……我外甥今年十八,家境还算殷实,人也老实肯干。要不要相看一下?” 余粮别开眼,假装没听见。 楚云梨摇头,“不要。”她 低声音,“前面我做的那些事相信你也有所耳闻。我侄子认我回去,应该是对三姐妹的婚事有想法。你确定要坏他的事?” 那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 妇人不说话了。 接下来倒是还好,好多人 羡地往这边看,许多人暗地里赞余秀才大度明理。 察觉到周围许多像是对货物估价一般的目光,余粮的心情并不好,好在也没人上来打扰。筵席后楚云梨出门时,好多人都跟她打招呼,比这来时都热情不少。 出了知味楼,外面冷风一吹,余粮只觉得本就有些冷的心更冷了,“娘,大哥这是图什么?” 楚云梨浅笑,“无论他图什么,今 之后,他只会更恨我们母女。” 接下来几天,生意还是照常做,有那喜 玩笑的人会笑着打趣几句诸如“你侄子都中了秀才以后你们也跟着享福”的话,楚云梨全都一本正经的拒绝,“我们早已经分家,如今是两家人,他就算要孝顺,也轮不到我,我们只是有些仇怨的亲戚。” 把开玩笑的人说了个没脸,那些人回去之后就 油加醋一番,说镇上卖酱 的李娘子扬言自己和余秀才只是普通亲戚。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