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笛有些头痛,火星上的弦显然很难分辨,想要搜集数据没那么容易。 他们在车顶待了三个小时,期间除了白惨惨的太 ,就是沙子与岩石。 如果路上没有任何风景可以期待,行程就会变得格外漫长。 陆笛想起了昆仑号飞船,宇宙航行大部分时间比火星还要乏味。 “不知道岁闰到哪里了。” “按照昆仑号飞船的速度,离开地球三天还能勉强看见那颗蓝 行星,一星期之后就会完全失去地球的影子,除非使用望远镜。昆仑号飞船早我们两天升空,现在是第五天,应该是告别阶段。” 陆笛听完陷入长久的沉默。 人们站在可以看见太空的舷窗,向着远处的蓝 行星 下泪水。 谁也不知道人类的命运会走向何方。 “追随伊甸号空间站离开地球的第一批次宇宙飞船一共有十二艘,他们能够通讯,听到彼此的声音……” 晏龙停顿了几秒,然后说,“严格地说,他们正朝着我们飞来。” 火星是太 系的第四颗行星,所以这种说法大体上是没有问题的,不过细节差很多。 这些宇宙飞船越过火星轨道的时候,并不能“恰好”遇到火星。 不过为了节约能源,减低因为背向太 航行损失的速度,所以这些宇宙飞船会经过 确计算,通过环绕火星一圈获得引力助推,完成弹弓效应。 火星科考站上的人可以看见来自故乡的飞船“路过”。 如果没有意外,这些飞船不会在火星上降落,因为这是非常耗费能源的。 但是这种大规模的星际航行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飞船难免出现一些小意外,这关系到很多人的生命,各国的计划是出现大危机就直接在火星降落,飞船就是天然的科考站建筑,在火星生活跟在太空生活的区别不大。 当然飞船能修好的话,还是尽量修好。 “据说第二批次的宇宙飞船有一半都确定了会停在火星上。” 除了对远航没有信心,还为了分散应对风险。 远航 火星 联邦空间站 地下避难所, 蛋分四个篮子放。 “所以火星也会变得热闹起来?”陆笛抱着手臂问。 晏龙摇摇头,热闹是不可能的,争斗跟纷 倒是有可能。 但这不是他关心的事。 “如果我们有办法建造更多的地下建筑,华夏这方面的负担就轻很多。” 作者有话要说:曹严哼着歌 曹严是本文至今最幸福的司机 那两个说相声在车顶,不是他头上,也不在他脑子里 那么曹严在干什么呢?让我们采访一下 曹严:啊?当然是跟着音乐节奏背单词,五个小时这么长时间,用来学语言 好的 第134章 听音 火星的夜晚, 气温会暴跌到零下八十度左右。 在两极地区与万米高峰上,这个数字甚至会突破到百位大关,达到零下一百三十九度。 对陆笛来说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因为在地球上, 极寒通常跟水有关, 但是火星上没有 态水。 ——沙子 热时升温很快,太 一旦消失温度就会迅速回落,地球沙漠也会产生这种 夜温差巨大的现象, 不过没有火星这么极端, 陆笛也没去过沙漠, 他对严寒最深的“认识”源自南极洲大陆。 在南极, 那些变形膨 的水分子肆意侵占着每一寸空间,从生命之源变成了切断、撕裂物质的利刃。 换到火星,就能清晰地 受到所谓利刃,只不过是自然法则 纵于手的凶器,没了这件还有别的。 “我听到声音了。” 陆笛闭着眼说。 晏龙也通过仪器听到了细微的声音,那是岩石表层发出的。 温差让这些石头 受摧残,尽管千万年下来它们已经非常坚固,可还是会有一些慢慢崩落,再经历这样许多个温度巨大的 夜,最终化为遍布星球的砂砾。 风夹带着砂砾猛烈地吹过这片平原, 越过壮观峡谷,一直可以吹到星球的另外一端。 能掠过最高峰, 能降落到极地,能用最快的速度环绕赤道一圈。 它们就是火星地表的“洋 ”,按照一定规律“运动”着。 到了夜晚,辐 降低,它们就凸显了出来。 陆笛几乎能看到 动的脉络, 像血管一样分布在这颗星球上,盘踞在地表与高空。 “果然夜晚是探测的好机会。”陆笛振奋地说。 气囊载体挂在车顶上,一项又一项关于风的数据被记载下来。 风力是变化不定的,但“洋 ”却有个固定的大方向,想要构造量子传输网,这些数据必不可少。 不过这些只是基础,最重要的弦还是引力。 火星的引力并不强,陆笛习惯了地球引力弦的频率,一时还很难“碰触”到这些弦,更不要说“理解”与“控制”了。 陆笛怀疑自己需要离开气囊保护才能捕捉到引力弦的踪迹,可是那样太危险了。陆笛只能用最笨的办法,即观察自己所能“看见”的所有弦,然后进行辨别,把它们一一标注,等到足够 悉这团 麻一般的线团之后,就能发现隐藏其中的陌生又数量众多的引力弦。 许多年前,天文学家也是这样观测宇宙星空的。 先记录不同季节的星空图,然后标出容易分辨的星辰,再发现那些较暗的目标,推测它们的运行轨迹。 “可以了。” 气囊陆笛首先结束工作。 然后是 纵着载体机器人的晏龙,他刚才在旁边挖掘岩石。 曹严穿着笨重的太空服,吃力地弯 回收 进沙地里的探测器。 “这里连续几年都没有剧烈的地壳活动,还是风力比较小的区域,是很理想的建造环境。” 曹严的脸在航天头盔里看起来有点滑稽,他这身衣服就有一百斤重,虽然火星的重力不高,但是做一些 细的科考工作还是非常费劲,效率也不高。 结果有了晏龙,平时要干一个小时的活竟然二十分钟就结束了,这二十分钟还是必须等待仪器记录数据的结果,否则还能更快。 ——生物ai这种既不耗费生存物资(火星车携带的负重)、工作效率又高的搭档,简直是理想型同事了。 而且这个同事不会为了车里播放的音乐与你产生审美分歧,也不会挤占火星车里狭窄的空间,还很有主意,工作从不出错,这谁不喜 呢? 外加一个说话有趣,愿意听自己磕叨的陆笛,曹严 叹,原来火星的工作可以这么快乐的吗? “商都那边肯定为了跟你们搭档的工作机会,抢得打破头了吧?” 曹严握着气囊的固定尾翼与机器人的手, 动地问。 晏龙:“……” 陆笛:“……” 那倒没有,打架犯纪律的。 不过晏龙作为教官的课程确实很紧张,陆笛在训练场练格斗技巧的时候也很受 。 仅限于格斗技巧,等到打靶的时候人群就作鸟雀散了,因为谁都不敢站在场地里。 “走走,连夜赶路,太 能电板在白天充 了,足够支撑我们到下一个建造备选地点。”曹严积极地招呼两人,俨然一副工作上了头的样子。 陆笛要继续在车顶做孤独的气囊,晏龙陪他。 曹严不好意思地摸摸头,坐在车里,主动打开通讯联络器:“听歌吗?西班牙歌曲,以前很红的。” 陆笛:“……” “来嘛,音乐没有语言的国界。” 面对曹严的积极安利,陆笛不好推拒。 火星车重新上路了, 快的音乐让车轮仿佛都跟着节奏起伏颠簸。 三分钟之后,陆笛发现这调子真的不错。 尽管他完全不懂歌词在唱什么,也忍不住跟着哼。 晏龙默默侧过头。 隔着麻袋一样的两层气囊,陆笛不知道晏龙在注视自己,他 兴趣地问:“曹哥,这歌说什么的?” “情歌,一男一女面对面,一边舞动一边唱。” 曹严用脚踩着拍子,火星车带起了高高的烟尘,在红沙荒漠上疾驰。 曹严虽然是个 好音乐的学霸,咬词发音也很准,但他有个致命的缺点……五音不全。 陆笛头皮发麻地听着他高歌。 晏龙再度恢复了沉思的表情。 “那个,曹哥你等等,我想听原声。”陆笛干巴巴地提醒。 曹严显然也知道自己的 病,声音一顿,不好意思地说:“忘形了,其实我学这首歌学了三天呢,据说在地球联邦内部的酒吧里,只要能把这首歌唱完,绝对会有一个拉丁美女陪你跳舞。” 那算了。 陆笛看了一眼自己的金属球载体与气囊。 咸鱼是什么?咸鱼连家门都不想出。 躺在家里看拉丁美女、混血帅哥跳舞的视频还可以,自己去就免了。 曹严意犹未尽地切换音乐,结果一不小心切成了背单词的电子字典。 陆笛听着跟刚才的发音 相似,不仅好奇地问曹严在学什么,难道是葡萄牙语? “不,是加泰罗尼亚语。”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