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把亥被押解进京。 负责押送的人是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柏。 万历皇帝立即传来口谕,让水墨恒次 一早进 议事。据传口谕的宦官透 说,议论的主题将是如何处置速把亥。 这是个问题啊…… 速把亥被抓住了,被押到京师,可到底该如何处置呢? 杀了? 放了? 还是永远地监 ? 水墨恒忽然觉得,好像是个烫手山芋。那个历史上的速把亥,确实是被李成梁所杀,可杀了后,到底利大还是弊大? 因为杀了速把亥后,泰宁部落以他儿子把兔儿为首,联合其他部落不断地 扰侵犯大明边境。而且似乎自那以后,把兔儿的人生就没有其它兴趣 好,唯一的 好就是报仇,与大明开杠。 那就不再是年年打了! 而是只要一有机会,他就神出鬼没地出现。 李成梁虽然厉害,打仗也是十拿九稳,可再怎么厉害,不断地被 扰也很头痛啊! 更何况鞑子不是软柿子,不是你想怎么捏就怎么捏,与他们干仗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还是那句话,鞑子如乞丐,即便最后打赢,也是得不偿失。 所以,杀了速把亥后,辽东真个是战 不断! 蒙古大大小小的部落很多,泰宁部落只是其中较为强悍的一支,速把亥死后,他们都不淡定了。 终于找到一个 扰、侵犯大明的绝佳理由。 女真部落逐渐强大,努尔哈赤的崛起,与这也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杀速把亥,忒不划算。 往重了说,说得难听点,是自食恶果。 作为两世为人穿越而来的水墨恒,对这一点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若永远地监 速把亥,不让他回去,其实与杀了他所带来的后果肯定是一样的,还是会 起把兔儿的仇恨。 可是,万历皇帝会放速把亥吗?或是说张居正会放速把亥吗? 很难说。 水墨恒真不敢确定。 这就又要说到张居正对辽东线上的鞑子的战略方针了:以打为主。若按这个战略方针,那速把亥死定了。 张居正绝对要杀他。 无疑,速把亥是一只凶猛的老虎,将他逮住了,那还不消灭他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而且,这个时候若将速把亥放了,会不会给人一种错觉?大明其实也是 好欺负的。 杀了你那么多人,抢了你那么多东西,年年岁岁来 扰,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将首领抓住,最后放了? 是因为害怕吗? 会不会助长鞑子的气焰? 所以,如何处置速把亥,在水墨恒看来,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 不好,整个辽东甚至大明,以后就没有安宁之 了。 …… 翌 一早,水墨恒进 。 不知万历皇帝和首辅张居正到底是怎么想的。 议事的地点在皇极殿。 内阁几位阁臣和六部尚书,以及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这九部堂官,也即九大卿,全都来了。 可见,对如何处置速把亥,还是非常重视的。 然而,议论的结果,与水墨恒想象的一样:杀之。 这也是水墨恒最为担心的。 对于大明王朝而言,速把亥领导泰宁部落作恶多端,这种罪大恶极的人不杀了还留下来过年啊? 张居正的态度,强硬。 九大卿几乎以张居正马首是瞻,也同意杀,不能放纵,都觉得不能堕了大明的威风。 吏部尚书王国光、兵部尚书方逢时、户部尚书殷正茂、工部尚书李幼滋、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炌等,且不说他们都是张居正的心腹,会跟着张居正走,这些人用一个词形容:强势,从来不知“认怂”两个字怎么写。 尤其像王国光、方逢时、殷正茂,哪一个是好惹的? 不放! 坚决杀! 水墨恒开始一直没表态。 最后被万历皇帝点名了,不表态不行:“速把亥是先生所擒,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水墨恒以臣子之礼出班,谨慎地回道:“臣,以为不可。” 这是他深思 虑的结果。 不是为了鹤立 群独树一帜,才故意这么说的。 然而,就这五个字,立即掀起轩然大波,引来朝臣一片唏嘘。 万历皇帝朱翊钧抬了抬手:“先生,为何?” 水墨恒铿锵回道:“杀掉速把亥容易,但会带来许多后果。若真将速把亥杀了,辽东自此永无安宁之 ,而另一部落女真,也会趁势而起,所以杀速把亥是一件赔本的买卖。” 朱翊钧道:“可不杀又如何?难道放了不成?” 这一个反问,大可看出万历皇帝的态度倾向,也是要杀。 偏偏这事儿牵涉到未来,水墨恒也不好解释,难道说把兔儿以后与大明杠上了会不死不休?难道说努尔哈赤成功崛起将来会夺了大明的江山? 那两个人现在都还是个二十来岁的小青年呢。 谁相信? 别说一贯强势的张居正和李成梁,就是在座各位的大臣,相信也都不放在眼里吧? 把兔儿算老几? 努尔哈赤是谁? 老子都不认识。 还能把大明怎么样? 显然,这个时候搬出把兔儿和速把亥,没有说服力啊! 而且,辽东有李成梁镇守,谁会相信蒙古鞑子会翻天?谁会相信女真鞑子会趁势而起? 讲道理可以,但拿历史上还没有发生的未来之事,与这些德高望重的大臣讲道理,与 蛋碰石头差多少? 一阵唏嘘后,水墨恒镇定而自信地道:“皇上,臣有预 ,不能杀速把亥。” 对,预 。 或叫预言。 其他人或许不会重视这个词,但水墨恒相信,张居正一定会重视,因为,嘿嘿……我水墨恒的“预言”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张居正是最早见识的人。 还有一个人听了,身子也是微微一颤,那就是坐在偏殿垂帘听政的李太后。她对水墨恒的“预言”,不仅仅重视这么简单,而且带着莫大的膜拜,甚至是恐惧。 因为在她心里,水墨恒的预言很准,几乎都成真了。 “皇帝。” 所以,还没等朱翊钧和张居正说话,太后李彩凤先开口了。 “娘。您的意思是?”朱翊钧问。 “听你先生的,杀速把亥不急于一时,先将他押进大牢关一阵子再说吧。” 李太后一开口,张居正想辩驳,也只能选择闭嘴。 这个女人,可是大明的实际决策人啊! 而水墨恒,在大殿上说出“预 ”,其实也只是想说给李太后听。 皇帝也好,张居正也罢,你们不同意,没关系,我水墨恒只需知道,有一个人支持就行……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