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若有所思,他本觉得红豆是不是读了佛经在参禅,随后一想,红豆待动物是这般心态,待傅慎时应当也是,若傅六是有意不给她写书信,她大抵自己慢慢儿也就能放下了。 宁王思及此,心情豁然开朗,也就信了红豆说的三年之期。 三年很快就过了,又是一个秋天,红豆已经长到了十八岁。 八月乡试一过,宁王就又开始替红豆择婿,他本想在真定挑个读书人,哪知道中举人的郎君,出身都太低,配不上红豆,他便想去京中等进士出来了,替她择一良婿。 宁王计划着带红豆一起回京,红豆答应了。 第126章 八月乡试过后, 会试在来年二月初九。 宁王和红豆在家中过了年,等二月中旬, 天气好转, 官道冰雪消融的时候, 才开始上路。 时隔三年回京, 京中道路有了些变化, 就连红豆原先住过的十王府,因为修缮过,也略有改变,显得十分陌生,让不择 的她,头两天都没睡踏实。 红豆回了京中, 没有别的去处, 但是还有汪先生和王文这两个 人呢。她着人套了马,换了套窄袖的嫣红衣裳, 坐着马车去了发财坊,她的小厮过去的问的时候,她才知道,发财坊已经易了主,招牌都改了三年多了。 也就是说, 从傅慎时出京的时候, 发财坊就 给了别人。 红豆并不知道此事。 她又去了 园。 三年多过去, 园也早就改头换面, 红豆顺着原先的路去, 竟到了一个小县城,她的车夫按照路人的指引,才找到 园。 现在 园唱戏的地方,快和京中的戏楼子别无二致,旁边的酒肆衣铺林立,十分热闹。 红豆坐车从街上溜达下一圈,已经找不见“ 园”的招牌了,她着人去细问,旧 园搬去了哪里,她听到那人自豪地回答道:“这整条街都是 园啊!” 红豆便去了仁庄,原先的仁庄改了一半做铺面,留了一小半改建成院子,另有一些还是耕种的良田。山上的寺庙墙 淡了一些,上山的小径,远远看去别从前宽敞多了,瞧着像是修了阶梯。 她让人去问仁庄的庄头,田里播种的佃农去叫了庄头,庄头听说是贵人,过来见了红豆。 红豆挑起车帘瞧了一眼,仁庄的庄头她 儿不认识,她便问道:“从前管仁庄的汪先生呢?如今在何处?” 庄头客客气气道:“汪先生管着 园呢,如今住在善庄那边,小的找人给姑娘带路。” 红豆忙道:“不必,善庄的路我认识。” 庄头笑着退下。 红豆在田间下了马车,要了一匹马, 骑马去善庄,她的丫鬟拦她。红豆手里拿着鞭子,笑道:“别担心,这里太平,我去四处看看就回,你们这么多人马跟着,多有不便。” 丫鬟还想拦红豆,又不敢真拦,因见红豆素 乖顺,知道分寸,只好纵着她去了。 红豆学了快三年的马,已骑得很好,扬着鞭子,一路往善庄去。 善庄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良田千亩,只多了几间阔气的别院而已。 红豆的马匹停在庄子上,放眼望去,庄上除了水田,还种了许多果树和花树,有一小片梅林隐隐约约还透着点红 。 她骑马往别院门口去,见了陌生的门子,从荷包里拿出碎银子扔过去,笑问道:“汪先生可在?” 门子接准了银子,笑眯眯回话道:“不在,先生上田里去了,姑娘留下姓名且稍等,小的这就去替您通传。” 红豆指着远处有很多佃农的地方,道:“在那边?” 小厮点了点头,红豆策马去了,她腿侧红 的裙摆飘飘,远远看去,像一抹火焰在跳动。 善庄的田中间都有夯实的小径,马儿踩上去,泥土都没有下陷迹象,她勒紧缰绳,放慢了马儿的步调,朝那边走去,且见儒雅的一位先生身旁围着好几个人,红豆一眼就认出来是汪先生! 红豆在宁王府教养了三年,早已不习惯大喊大叫,那边还有生人似乎在与汪先生谈论正事,她更是不好意思高呼,便夹紧了马肚子,朝汪先生身边赶去。 善庄很少来生人,骑马的姑娘更是少来,汪先生老远就站住凝视她,愣是看了许久,才认出来是红豆! 红豆还没过去,汪先生顾不得别的,提着衣摆踩着田埂大步跑过去,他身后的人紧紧地追着他。 汪先生跑得太急了,一脚踩进了地里,一脚的泥巴也懒得去抖,拔出腿就奔去。 红豆在马上大笑,赶紧过去。 两人相见,红豆下了马,道:“汪先生,您急什么!” 汪先生红着眼眶, 着气,道:“姑……郡主,您怎么来了!”他一面说,一面领路。 红豆道:“我随父亲回京,过来瞧瞧您。” 汪先生笑得胡子直颤,冲身后的人招手,叫他们来牵马,他则带着红豆去院子里说话。 二人进了间大院子,汪先生 着她进门,去了前院大厅,他道:“这是我现在住的院子,内宅有夫人在打理。不知道郡主要不要小住下?我好叫人去收拾出屋子来。” 红豆摇摇头道:“我不住,晚些还要回十王府,否则我父亲担心。” 汪先生 面喜 地“诶”了一声,着人上了峨眉雪芽过来。 两人在厅里坐下,汪先生自觉坐下首,红豆道:“先生太拘礼了,您也坐过来吧!” 汪先生不好推辞,才坐到了红豆身边,胳膊搁在桌子上,问她:“郡主身边怎么没跟着人?” 红豆答道:“他们在仁庄那边等着。” 茶水上来,红豆不急饮,与汪先生说了会子闲话,问了些事情。 汪先生告诉红豆,发财坊傅慎时走之前,就 给二皇子了,改成了善财坊,现在由官家的人管着,而且这几年,二皇子已经着手将善财坊推广到其他州府,比如近一些的河间府、保定府都有,最远的已经到了浙江府,富庶的江南也有。 红豆秀眉紧锁,道:“……这……也是他的主意?” 汪先生解释道:“是六爷提出来的,但是六爷不提,二皇子肯定也会这么做。不过六爷没有违背郡主的初心,当初六爷还给二皇子提了些建议,他说只有二皇子肯答应,他才会 出鉴别真伪的法子。” 红豆忙问:“什么建议?” “善财坊以后全权由官府管理,虽归在户部里,但单独辟出一司名为善财司,各州府掌管善财坊的官员全部听命于善财司的官员。此司直隶天子,旁人无权 手。善财司里的官员由天子亲自任命,三年一换。现在善财司主事就是二皇子,实权全在二皇子手里。” 红豆听着直点头,如此甚好,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贪污腐败的发生,当今天子定下此规矩,等将来新帝登基,直接接管过去,便可掌握一部分财政大权,而且是先帝遗训,谁也不敢提出异议。 汪先生笑着道:“我与游先生通过气,善财司的收入,竟比得上一年里赋税的一小半了。” 红豆惊诧地瞪地瞪了眼,看来二皇子推广的很好啊! 汪先生继续道:“现在善财坊的票全是工部在造,造好了每月运送去各个州府。等以后举国都有了,也许会在各地建造票坊。不过也还是发生了许多作伪的事,王文兄弟现在就是跟着二皇子在善财司处理此事。他今科又取中,请我吃了酒,以后便是如鱼得水,步步高升了。” 红豆问汪先生:“您怎么不去呢?” 汪先生呵呵一笑,道:“撂不下手里的事,何况我 儿在此,我倒是习惯了。” 红豆 喜道:“先生都有麟儿了?怎么也不下帖子告知一声,我也好替贤侄备一份厚礼!” 汪先生又是一笑,说孩子正好和 子一起回娘家了,随即又与红豆说起了 园的事。 红豆仔细听着,如今二皇子得皇帝宠 , 园有他扶持,发展的很好,比她预计的好得多。 说到最后,两个人都沉默了。 茶也凉了,红豆到底没忍住,垂头顶着碧绿的新茶叶,低声问汪先生:“他……回来过吗?三年了,他说三年会回来,乡试过了,会试的榜就要出来了,马上又是殿试,他可回来了参加的科考?” 汪先生沉默良久,方哑着声音道:“没有。我在此等了三年多,没有等到六爷。王文兄弟今年考乡试的时候,特地找人问过,京城举人榜里,没有六爷的名字。倒是傅家世子爷、傅三爷和傅五爷都来参加科举了,但他们都没中。” 红豆眼眶微红,随即扯着嘴角笑了,起身道:“叨扰先生,改 叫人送一份薄礼给贤侄,先生不要嫌弃。” 汪先生跟着起来,亲自送红豆离开。 红豆回了十王府,在家睡大觉。 没两 ,会试的榜也出来了,中会元的人,姓傅。 红豆一听说此事,高兴得疯了,派人去打听,才知道那人只是姓傅,却并非傅慎时,而且姓傅的不是京城的考生,也不是云南的。 红豆彻底对科举没了兴致。 但 里的七公主派人给她传了信,叫她等殿试过后传胪的那一天进 ,偷偷去瞧瞧新科状元。 红豆不想去,宁王知道七公主给她传信,就催着她进 ,万一看上状元了呢,或是委屈些,嫁个探花郎也不错! 红豆没有办法,只好清早起来穿好进 的衣裳,见过了皇后,再去见了七公主,等到金殿传胪的时候,偷偷溜去奉天殿。 入 礼节繁琐,皇 又大又远,红豆去的时候,其实奉天殿御殿仪都举行完了,已经到了唱榜的时候。 第127章 奉天殿里, 天子钦点状元、榜眼、探花。 红豆和七公主偷偷溜过去瞧的时候,大殿里正在唱榜, 因怕大殿上里发现,她们只是看了看大殿中人的背影。 大殿里传来内侍高声念进士名次的声音,眼看已经念到最后的几个,御座上的天子传了一人奏对。 红豆和七公主隔得远,听不见里面的人说的什么,只看得见奏对的人穿着进士巾服,身材昂藏 拔, 立如松柏,伟伟有仪。 七公主素来活泼讨喜, 她悄声对红豆道:“父皇不会叫人人都奏对,想必此人就是状元郎了!” 红豆兴趣缺缺, 道:“是便是……好了好了,都看清楚了,咱们快走吧, 一会子状元御街夸官, 朝臣内侍都要出来,看见你我就不好了。” 她俩悄悄偷看可以, 若是被大臣发现, 未免失态。 七公主不肯,紧紧地拉着红豆的手, 道:“再看看!你看他, 长的真好。” 红豆撇撇嘴嘟哝道:“你就看个背影就知道长的好了?” 七公主小声笑道:“你不知道, 父皇挑状元贯来有这个偏向,除了文章要做得好,还要长得好。若两个人文章做的一样好,就挑长得好看的做状元,今科状元郎肯定好看,你瞧他背影,比京中文弱公子哥儿好多了。” 红豆要捂七公主的嘴,皱着眉低声道:“奉天殿门口你胡说什么,仔细今儿回去受罚!” 七公主不 齿地笑了笑,又继续看里边儿。 红豆也跟着打量过去,状元郎奏对完了正在侧后退,他的腿从衣摆里 出来,笔直修长,赏心悦目,不怪七公主看得直发笑。 随后皇帝令人拟旨,红豆再不肯逗留,拽着七公主就走,她俩一起来的,若真叫人撞见,肯定要一起受罚,所以要走一起走。 七公主没有办法,只好跟着红豆一起离开奉天殿。 大殿里,状元奏对完,便是御街夸官。 御街夸官十分隆重,由吏部、礼部官员捧着圣旨鸣锣开道,前三甲身穿红袍、帽 花,骑着高头骏马,状元在前,榜眼、探花郎随后,在皇城御街上走过,接受万民朝贺,因奉有皇上圣旨,不论什么官员,得知夸官,都必须跪 ,向圣旨叩头,高呼万岁。[注] 天子离朝,内侍领着一甲前三去更衣。 红豆和七公主躲得老远,远远只听闻乐声。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