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摊香椿 蛋还是炸香椿鱼儿,做法其实都不难。 香椿洗净切碎,放进搅散的 蛋中,再撒一点点食盐搅拌均匀,然后在油热的时候倒进锅里,端着锅缓缓转动几下,让蛋 在锅里均匀的摊开。 等到蛋 凝固之后,给 蛋饼翻个面,然后顺着锅边再淋入一些花生油进去。 等煎到两面金黄的时候,直接出锅装盘就可以享用美味了。 这道菜最大的特点就是鲜。 蛋的鲜和香椿的鲜混在一起,双重的鲜美让人甚至让刚刚吃进嘴里的人有些大脑短路。 这种美味,夹杂着 天的气息,让人猝不及防才会意识到, 天终于来了。 从正月立 那天吃了 饼之后,每天都盘算着 天真正到来的时间。 虽然从节气上来说,立 就代表着正式进入了 天,但那个时候的京城依然是天寒地冻的, 本没有任何 天的 觉。 也就走在三路屯附近,那些在寒风中光着腿的小姐姐,才能让人 知到 天的气息。 从立 一直等到树枝上吐出 芽,等到大家开始在正午的时候卸下冬装,空气中开始有花香的时候, 天的脚步才算真正的走近了。 而等香椿芽做的菜品端上餐桌,那股子特有的鲜美被吃进肚子里之后,这才能真切 受到 天的脚步, 天的气息。 香椿芽是北方人很 吃的一种食材,不仅是因为好吃和生长期短,更重要的是香椿芽生长的时候,正是过去所谓的青黄不接的时期。 在过去,青黄不接指的就是 天这段时间,陈粮已经吃完,而新粮这会儿还在地里长着。 青,指的就是地里的庄稼。 而黄,则是家里的粮食。 青黄不接的时候,只能靠野菜之类的充饥,以此来渡过难关。 刚开 那会儿,没有吃的可寻摸,只有各种树木的 芽,这个时候,美味的香椿芽就进入了大家的视线。 等吃完了香椿芽之后,大家 知的榆钱柳穗灰灰菜等清鲜的野味,才会逐渐生长出来。 而等槐花挂 枝头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是 末时节,那会儿各种野菜已经在地里长得郁郁葱葱的,倒不用再发愁没吃的了。 相对来说,整个青黄不接的时期,早 是最难熬的。 这个时候能吃的不多, 打 算也就是各种树叶的 芽。 这些 芽中,有些不能吃,有些有毒,味道美妙且不伤身体的,只有香椿。 所以一直到现在,北方人也没有割舍下对香椿芽的眷恋,甚至哪怕生活富足了,吃香椿芽的习惯也一代代的往下传递。 现在这个年代,香椿叶早已经不是青黄不接时期果腹的食物,而成了 季时令的紧俏蔬菜。 紧俏到什么程度呢? 就拿早 来说,菜市场的香椿芽几乎是 价的两三倍,甚至有的地方能够卖到八九十一斤,简直让人惊叹。 不过等香椿芽大面积上市之后,价格会迅速回落。 毕竟这玩意儿就是尝个鲜而已,需求量并不算多大。 香椿芽最常见的吃法就是摊 蛋,香椿和 蛋的结合非常完美,两种食材都属于非常鲜美的范畴。 这样结合在一起之后,不仅鲜味没有互相遮盖,反而还相互映衬得很完美,吃一口就能真真切切 受到 天的气息。 除了摊 蛋之后,香椿和 蛋相结合的美食还有一种,那就是香椿鱼儿。 香椿鱼儿的做法相对于摊 蛋也不难,把 蛋打散,然后用筷子夹着洗净的香椿芽放进去蘸一下,让蛋 把香椿芽完全包裹起来。 接着放进温油中进行炸制,等炸到外表香酥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 这种美食吃起来外酥里 ,咬开后香椿的那特有的香味儿让人非常 醉,甚至有些不能自已。 除了这些比较常见的美食之外,香椿芽还有很多吃法。 甚至还可以做面条做窝头什么的,虽然有些吃法徐拙闻所未闻,但在场的这些老人可门清得很。 他们一边吃着这美味的香椿菜品,一边聊着过去灾年荒年,青黄不接时期赖以充饥的那些野菜树叶。 这些话,原本他们是想说给自己的子孙听的。 但现在子孙常年不在身边,他们只能说给徐拙听。 徐拙倒是无所谓,反正他受老年人 的这个人设已经立了起来,而且相对于年轻人,他确实喜 跟老年人在一起。 因为这些老年人有着太多的生活 悟,这些 悟恰好是厨师进步的关键。 吃着美食,喝着胡辣汤,因为有胡椒粉的缘故,加上温度已经回升,所以每个人脸上都汗涔涔的。 老杨头用纸巾擦擦脸上的汗水笑着说道:“喝胡辣汤就得这样,喝得浑身冒汗才舒服,身上的 气全都排出去了。 可惜这会儿没杏仁豆腐,要是再来上一碗杏仁豆腐,那才叫没治呢。” 杏仁豆腐是一种用杏仁做成的甜品,因为酷似豆腐,所以被称为杏仁豆腐。 在鲁菜体系甚至整个中式菜系中,几乎都有杏仁豆腐这道甜品, 传度很广。 不过杏仁豆腐最大的作用是消暑去火,是夏天时候冷藏或者泡在冰水中吃的一种美味,这会儿虽然已经是 天了,而且温度已经上来,但并不适合吃杏仁豆腐。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杏仁豆腐这道甜品,徐拙还不会做。 所以他大喇喇的给老杨头倒了杯茶水:“杏仁豆腐那种冰凉凉的东西这会儿可不能吃,等天再热点的时候我给你们做,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徐拙的手艺已经通过了大家的验证,大家并不怀疑,甚至还隐隐有些期待。 这种期待,倒不是他们馋嘴,而是对徐拙厨艺的自信,最近几次的聚会上,徐拙都做出了让他们惊 的美食,所以一听说徐拙以后要做杏仁豆腐,大家都盼着品尝呢。 他们充 动的期待着,而身为当事人的徐拙则有些发愁。 杏仁豆腐这道甜品,倒是是找老爷子学呢,还是找季文轩或者倪长业合适? 适合教自己的人选实在太多,所以让徐拙有点难以取舍。 而且他选择了其中一个,就有可能让另外两个老人不高兴。 看来,资源太丰富了,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啊。 唉,真是头疼!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