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间里,白柚站在窗边,正一脸无聊的瞧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他懒懒散散的站着,长相不是很美,但一双眼睛跟说话似的,让人见之难忘。 “哎呀,白公子,稀客,稀客啊。” 王掌柜人未到,声便到。 伴随着此话,雅间的门被推开,王掌柜走了进来。 白柚扭头看向王掌柜,轻笑道:“是有些 子没来了,昨 我那三妹妹去了吴家小姐的小宴,尝到了一种名为青团的点心,她夸的天花 坠,我今 就过来瞧瞧。” “原来如此!那您来巧了,从前青团只有豆沙这一种口味,但今 多了一味蛋黄 松,味道甚美,您一定得尝尝。” “蛋黄 松?”白柚挑了下眉。 王掌柜微笑,亲自去端了两碟子青团过来。 豆沙和蛋黄 松各四个。 白柚是土生土长的平城人,虽然嫁去了府城,但他在府城并未见过青团这种江南地区在清明节吃的点心。 此时,瞧着这圆圆的大团子,他捏起一个,试探着咬了一口,只咀嚼了两下,他那双漂亮的眼睛便亮了。 这个糯叽叽的口 ,有些类似他吃过的汤圆。 但与汤圆又有不同,因为里面掺了艾草,并且馅料不如汤圆甜腻。 汤圆虽然好吃,但只能拿勺子趁热吃,可这个他却是能用手捏着细嚼慢咽。 他喜 ! 吃完一个豆沙馅的,他又去拿蛋黄 松的。 如果王掌柜那般,他也更喜 蛋黄 松一些,糯叽叽的点心,他只吃过汤圆,八宝饭勉强也算。 但这两样都是甜的,于是他也一直以为糯米就该是甜的。 可现在糯米搭配着这个叫蛋黄 松的馅,出来的口 不但不奇怪,反而让他停不下来。 糯叽叽原来可甜可咸,美味! 将整个青团咽下肚,他微笑着看向了王掌柜:“的确不凡,怪不得我那三妹妹夸的天花 坠。这青团是每 都有?” “是呢,每 都有,不过数量是有限的,只有三百个,卖完就得等第二 了。” 王掌柜笑眯眯的答。 “那包起来吧,豆沙的十个,蛋黄 松的,二十个。” 白柚道。 “好。小店除了青团之外,还有丰糕、桃酥、煎香肠,要不您也试试。” 王掌柜赶紧推销其他的。 别看白柚的父亲只是正心书院的教谕,但他母家是平城隔壁沛水县的大地主。 白柚阿爹当年的嫁妆极其丰厚,光是良田就有千亩,后来他阿爹去了,这嫁妆全归了白柚,是以白柚不差钱。 白柚闻言,嗯了一声:“那就尝尝吧。” 不过,等沙琪玛、桃酥、煎香肠都端上来之后,他表示好吃归好吃,但都不如青团。 那个糯叽叽的口 ,无敌! 王掌柜见此,只能歇了借着香肠卖惨的念头,算了,谁让白柚不是特别 呢。 不过,能 青团也好。 这蛋黄 松馅的青团,他进价是四十文一枚,嗯,那就卖八十八文一枚吧。 有钱人专供。 很快,白柚带着青团心 意足的走了。 于是王掌柜下了楼,向其他富贵人家的丫鬟小厮推销蛋黄 松馅的青团。 在这些人当中,不仅青团卖的好,煎香肠也卖的很好。 当这些人催促时,王掌柜便叹了口气,开始说起了他的难处。 从明天开始,这煎香肠就要有羊肠衣的了。 各家的小姐若是吃不惯,那他也实在是没法子,因为猪小肠都被醉仙居买走了。 “啊?还有这种事儿?” “万一我家小姐吃不惯,那我今后岂不是要来的更早一些才能买到?” “我也是啊!我家公子自小就闻不得羊 那个膻味儿,王掌柜,你可得把两种香肠分开啊!” “啊!醉仙居也太讨厌了吧?” “恶意竞争!” …… 这些个丫鬟小厮,听完王掌柜的话之后先是惊讶,惊讶之后就是哀嚎和担忧了。 王掌柜瞧着这一幕,心里 意了,上眼药第一步,成功。 接下来几 若醉仙居做不出味道相同的香肠,那吃不到美食的有钱人绝对会去找赵掌柜聊天。 当王掌柜忙着反击时,黎荞和陶竹则是开始为盖新房子做准备了。 这个世界没有专业的建筑队,乡亲们平 里盖房子,都是找的村里人帮忙。 这年头,大家谁还不是个手艺人,三柳村甭管男女老少,除了原身、陶树夫妇那样的烂人,余下的基本上都是全能。 不过,黎荞这次盖房,打算盖青砖瓦房,这对技术的要求比盖土坯墙要高一些,所以要寻专业的泥水匠。 所以他昨 就找庄丰收打探了,专业的泥水匠,三柳村没有,但朱家村有,当时庄家盖房子,就是找的朱家村的一位老泥水匠。 黎荞去了朱家村一趟,找到了这位姓朱的老泥水匠,谈妥之后,接下来就是购买砖头木头这些了。 这些得去县城买,于是趁着黎荞往县城而去的时候,陶竹拿着铁锹去清理家后边那块空地上的杂草。 有路过的村人瞧见了,觉得奇怪,便问了一句。 陶竹脸上挂着浅笑回答:“要盖房子了。” 这五个字,没到晚上就传遍了整个三柳村。 黎荞和陶竹要盖新房子了! 而且,这夫夫俩不是推翻了现在的院子翻盖,他们俩是买了地,要新盖一处大院子! 好有钱哇! 这几乎是所有村人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 黎荞刚买了三亩上等田,这就九十两银子了。 再盖那么大的院子,少说也得几十两吧? 黎荞这生意也忒挣钱了! 叹过后,就是心动。 盖房子肯定要雇佣人手,黎荞雇佣陈铁柱、王秀英两家种红薯都给那么高的工钱,那盖房子的工钱也绝对不会低。 一 三十文,再来个三文钱的餐补,这要是盖上半个月,那不用出家门就能挣五百文钱。 高兴! 黎大忠家,韩小雁一边喂女儿喝面汤,一边斜着眼睛去打量蹲在厨房门口的黎大忠。 黎大忠一手拿着玉米面馒头,一手端着一个陶碗,碗里是大葱凉拌青椒,这大葱青椒只撒了盐,一滴芝麻油都没舍得放。 为了给赵二妞看病,这些天家里花了不少钱,所以伙食降的厉害,以前都是小麦为主,杂粮为辅,现在是杂粮为主,小麦面粉这种细粮,只有俩孩子和伤员赵二妞能吃。 韩小雁看了黎大忠一眼,一眼又一眼,但一直到把她女儿喂 了,她也没敢吭声。 上次黎大忠非得把她赶回娘家,当时她气恼不已,只觉得丢了面子,于是放下狠话,黎大忠不跪着求她回去,她绝对不回去。 当时她想着家里有俩孩子离不开她,而且她和黎大忠成亲也没几年,黎大忠夜里闹她闹的厉害。 因此,她自觉拿捏黎大忠拿捏得死死的,所以才那般说。 可谁知道,等了一 黎大忠不见踪影,等了五 黎大忠不见踪影,等了十 黎大忠也不见踪影! 黎大忠没影儿,她娘家人却是对她有意见起来了。 她两个兄弟的媳妇瞧她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嫌她没本事,明明对黎荞那么大的恩情,结果她一点便宜没占到,甚至还被赶回了娘家! 待在娘家吃白饭干什么?回去找黎大忠啊赶紧让黎荞带他们挣钱! 不只是两个大嫂看不上她,她爹娘也劝她赶紧回来给黎大忠低头。 见她不肯主动低头,便她安排了许多的活计,家里的,田地里,以至于她在娘家竟是比在婆家更累。 恰好,陈铁柱、王小哑夫夫回娘家——王小哑和她是同村的。 她便赶紧拉着这夫夫俩人打探黎大忠的情况。 黎大忠一家子目前还算可以。 赵二妞的伤恢复的慢,但也一直在恢复,说话依旧困难,但可以做家务活,也可以照顾孩子。 眼下不是农忙时期,田地里的活计只靠着黎大忠、黎稻父子俩就能搞定。 所以,黎大忠家小 子还成。 就是名声不太好。 现在村子里的人一提起赵二妞,就觉得她是遭了天谴,大家伙儿不愿意和她走的太近,免得也遭了天谴。 她听完陈铁柱这一番话,一颗心当真是哇凉哇凉的,大夏天好似身处寒冬。 没有了她,而且赵二妞也出了事,但那个家竟没有 ? 更重要的是,黎大忠是一点儿来寻她的迹象都没有啊! 慌了,她这下子彻底慌了。 于是,当她爹娘又催促她时,她便灰溜溜的回来了。 她主动回来,黎稻和赵二妞包括俩孩子都很高兴,黎稻和赵二妞是高兴自己身上的活计终于可以轻松些了。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