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说有笑的解决了两件大事,苏榆见形势良好,顺势提出:“我也有个提议,咱们厂是不是应该建栋实验楼,这样一来,更有利于我们的研发工作。” “这主意好,算我一票。”话音刚落,钱总工瞬间表态,其他如李总工他们也接二连三的赞同。 “如今的条件还是太艰苦了,从办公室走到实验室要十来分钟,时间都耽搁在路上了,哪还有 力想实验。” 张厂长苦笑,这群人更是要好好哄着,还指望他们给厂里赚钱呢。 果然,他还没发话,高厂长已经抢着道:“建,都建。” 这个会开的皆大 喜,只有张厂长略显心疼。 郭副厂长因为上次的事被调走了,现在邱主任管着后勤,新官上任三把火,邱主任这三把火已经烧了两把,可不得好好表现表现。 因此会一开完,邱主任就去联系了建筑队,还有相关建筑材料的购买,水泥多少吨,砖头多少块,钢筋多少 ,机械厂建了这么多宿舍楼,早已有了成例,因此倒也称不上手忙脚 。 耕地机各方面的 能调节好之后,苏榆又回了电机研究组,她的电饭煲还是个半成品,这个一旦成功肯定要走进千家万户的。 取上次洗衣机的教训,苏榆做电饭煲已经有了成算,造价不能太高,功率卡着点,外形上不必太过 美,功能也不需要太多,只要能煮饭就行,因此也算是目标明确,只要克服了技术上的难度,并没有洗衣机那么繁琐和 细。 厂里说办幼儿园,没几天苏榆就见到有个独腿的老者被轮椅推着过来教孩子们拉小提琴。 另外还有活动课的老师,教认字的老师,瞧着 像模像样的。 第一天学小提琴,妙妙兴奋的给苏榆展示自己上课时学的音符,这孩子记 好,老师课上教的几乎都能背下来。 不光记音符快,老师教认字时,第一天她就认识了自己的名字,但是还不会写,回家时忍不住跟苏榆炫耀:“妈妈,你写一个我的名字。” 苏榆不明所以,在笔记本上写了韩琪两个字。 妙妙歪头看了半天,怎么跟老师教的不一样,便跟苏榆道:“不是这个,是我的名字。” “这不就是你的名字?”苏榆不解。 “我的名字是三个字这个只有两个。”小家伙急得不行。 苏榆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她一直以为自己的名字是韩妙妙。 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让妙妙明白妙妙只是她的小名,她还有个大名叫韩琪,以后上学都得用这个名字。 马路北边那片荒地到底是被高厂长给谈了下来,目前正在建新厂房,配套的办公楼和食堂都要有,接着又要起新宿舍楼,后面还排着小学,实验楼。 水泥厂从年头忙到年尾,机械厂的单子占了大头,京市附近的砖厂就一个,一年到头也是忙个不停,规模扩大了三倍不止,这还只是建筑方面,像是跟机械厂密切合作的塑胶厂、 纫机厂、电池厂、钢厂都在不断的招人。 不得不说,一家成功的企业可以带动整个商圈的发展,辅料、包材、后勤都跟着养活了一大批人。 机械厂的食堂在京市出了名的豪横,手里有钱有票,虽然物质紧张,但总不至于连食堂都没的吃,就像国营饭店总有 卖一样,每次食堂的物资车拉了蔬菜回来,工人们就会一哄而上,大永村的不来卖菜,他们买个菜都要跑老远,可算是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机械厂的食堂不光豪横,还以美食着称,听说连苏国人吃了都说好,有亲戚在这边上班的偶尔会让人帮忙捎带一两个菜回去,可能是不经常吃的缘故,还别说真 受 的。 在京市,一说在机械厂上班,好多人都会好奇的问:你们厂生产的吹风机真的一吹头发就干吗?你们厂的洗衣机洗衣服真的比人洗的都干净吗?听说你们厂的苏总工很年轻,结婚了吗? 然而神秘的苏总工不但已经结婚了,还已经有了孩子。 第81章 婚后六三 机械厂基本上保持着隔断时间就会上次报纸的频率, 从第一台小风扇开始,京市的报纸刊登了之后,地方上的又会转载, 本不用特意宣传就有了群众基础。 这种需要 脸的行为, 苏榆一向不怎么热衷, 但是介绍研究人员时她的名字一直位列首位, 其实真正认识她这个人的不多。 近一年来耕地机研究一直很低调,若不刻意打听,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个研究项目, 这次去田里试机器,张厂长却罕见的请了报社的记者过来,同行的还有拍照的摄影师。 “恭喜啊, 韩工, 明天要上报纸了。”前一天晚上,苏榆给他把工装熨烫平整, 眉眼含笑的揶揄道。 韩尚眉 都没动一下, 这些年他被人揶揄的次数不要太多, 每次苏榆那边一有什么成果, 厂里那些工程师们就会跑他这边来道喜, 估计是想看他憋屈的样子, 韩尚云淡风轻来者不拒,笑话没看成,那些人极为不 利。 媳妇上报纸了, 媳妇升总工了, 媳妇立功了,处处被媳妇 了一头, 着众人同情的目光, 韩尚这口软饭吃的理直气壮。 你要觉得他脸皮薄,想拿这来堵人,那可就大错特错,他向来不怎么在意别人的目光,实惠是自家的就行。 “老实说,你们是不是想坑人?”苏榆凑过来趴在他肩膀上问。 韩尚眼角微抬,疑惑的看着她。 “别否认,我都能猜到,先是悄摸把东西做了,然后再登报大肆宣扬,是不是准备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苏榆好整以暇的问,她最近听说了些机械厂和汽车厂的恩恩怨怨。 韩尚轻笑,回头捏了捏她的鼻尖,“不需要那些伎俩也能收拾他们。” “那这次怎么这么高调?”苏榆反问。 “张厂长有他们的思量,目前国内形势一片大好,又恰逢国庆,取得研究成果自然要昭告天下稳固人心,提高全民的核心凝聚力。”韩尚随口道,他没说的是,自然也有打脸汽车厂的意图。 说起来,京市机械厂和汽车厂的恩怨由来已久,最初的时候只有汽车厂有发动机研究组,但据说是机械厂向上面反映,想要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请的还是当时名声很盛的钱总工来挑大梁。 自此就有了两家互相别苗头的意思,刚开始是汽车厂领先一步,然后机械厂后来居上,在冷却循环系统上与他们拉开了差距,自此便有了分水岭。 汽车厂追赶不上便想了办法,花钱从苏国请了专家过来,势头突飞猛进,去年已经放出风声,两年之内必出成果。 作为老牌重工企业,汽车厂刚开始筹建时就声势浩大,口号喊的震天响,然而多年来却一点声响都没有。 与之相比,这几年机械厂出的风头一波接一波,成果一个接一个,发展迅速,势如破竹,孰高孰低一眼得见。 汽车厂的陈厂长都要愁白了头,眼看着人家外汇都挣回来了,不能不让人心急如焚。 这天中午,陈厂长找了厂里的黄总工秘密谈话。 他们的办公楼还是刚建厂那会儿新建的,当时觉得 不错,毕竟也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在嘛,听说机械厂正在建实验楼,也就那样吧。 窗前的菊花有些蔫嗒嗒的,陈厂长已经好久没顾得上给它浇水。 “还不是仗着研制出了电机,那些家电和农用机哪个跟发动机沾边,就算做出了成绩也是人家苏榆的功劳,跟他们有个 的关系。”黄总工手里夹了 烟,抖了抖烟灰,同样郁闷不已。 陈厂长:“理是这么个理,毕竟人家手里有技术,前段时间开会不是说发动机已经研究成功了吗,要不咱组织一下做个技术 ,大家——” “别听他们瞎说,发动机是怎么一回事我比他们清楚,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一时半会 本不可能全部解决,他们更不可能,被一个女娃抢了几年风头,我看那姓钱的是病急 投医,不管不顾了。” 黄总工打断他的话,冷哼一声:“靠这种小手段博取眼球,我们不屑为之,你看都过去一年多了,他们有点声响没,多半是还没做出来。” 陈厂长被他这么一说,也觉得有些道理,技术 的想法暂时被抛之脑后。 中秋节刚过,早上已经有了晾意。 韩尚六点起 ,先是去食堂打了早饭,拿回家放在餐桌上盖着,又去 场跑了半个小时的步,回来时苏榆刚起 。 他在门口换鞋,苏榆穿着睡衣从洗手间出来,估计是刚洗过脸,素面朝天清清 的,皮肤白里透红气 好极了,哼着歌朝儿童房走去,看见韩尚说了句:“水箱里有热水,冲冲去。” 妙妙已经学会自己穿衣服,虽然经常扣错扣子穿反鞋子,苏榆也都由着她,犯错会给她指出来,改正就好。 教导孩子是件大工程,需要有极高的容错率,孩子的 格与习惯没那么容易培养出来。 苏榆进去时,小丫头正跟一个扣子较劲。 “妈妈,扣不上。”妙妙可怜巴巴的求助。 苏榆过去帮她扣好,拿起梳子给她梳头扎辫子,小丫头偶尔也会撒撒娇,让妈妈帮她穿,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要求,苏榆一般都不会拒绝。 在培养她独立自主这件事上,有意识,但不强求。 吃过早饭,把妙妙送到幼儿园,苏榆和韩尚先去了测试区。 张厂长已经等了好一会儿,记者和摄影师还没到,钱总工看到韩尚,喊道:“等下你们几个小伙子去吧,我这老胳膊老腿儿的,就不过去凑热闹了。” 知道他是想让徒弟们多 脸,张厂长也没有意见,实际上这个项目出力最多的还真是下面几个年轻工程师。 “我也不去了,如果有零件磨合上的问题,回来再修吧。”苏榆又检查了一遍机身,确认没问题,留了句话遛达着去了电机研究组的实验室。 当韩尚开着耕地机从测试区出来时,轰轰的引擎声传的老远都能听到。 “好家伙,这个大块头是干什么用的,韩工开着是要去哪?” 离的最近的是电机车间,立刻有许多人跑出来查看。 车间主任呵斥了几句,即便回了车间工人们也无心工作,议论纷纷的。 “刚刚我可瞧见了,这玩意是烧油的。” “咱厂里这是不声不响做了辆汽车?咋没有壳子。” “啥汽车,有没有点见识,没见李工他们都在上面站着呢,肯定是农用机,具体做什么的我不知道。” 除了开车的韩尚,耕地机上还站了好几个工程师,李江河、马超群抢占了驾驶位旁边的扶手处,跟着一路招摇过市。 后面是骑着自行车的徐青启和沈学忠几个人,厂里的司机开着后来组装的那辆破车,载着张厂长和记者摄影师在后面跟着,这样兴师动众的,很难不让人好奇。 午饭只有母女俩,苏榆去食堂打了两碗面,和妙妙凑合吃了一顿。 晚上六点韩尚才回来,苏榆把留好的饭菜从锅里端出来,迫不及待问他:“试用怎么样?” “效果很好,速度很快,松土厚度比人工的都好。” 苏榆点头,效果好是自然的,这台耕地机已经无限接近现代的款式,当初韩尚设计图纸的时候从苏榆这得了不少灵 。 总的来说,这辆耕地机才算是开启了华国大型农用机械的新时代。 他俩在餐厅说话,许久没听见妙妙的动静,苏榆心里升起不妙的预 。 “妙妙,你手里拿的什么?” 果然,苏榆扶额,上前抢救下自己的擦脸霜。 小丫头趁大人不注意,偷摸溜到爸妈的卧室,踩着凳子够到了苏榆的芦荟膏盒子,学妈妈平时的样子,坐在地上抹得手上脸上都是,幸好这东西安全,不然苏榆真要担心她脸上会不会过 。 “妙妙下次想用跟妈妈说,高的地方别自己去拿,摔倒了怎么办,好啦,帮妈妈把盖子盖上,咱们出去找爸爸玩。”没舍得呵斥,苏榆蹲下来拿帕子给她擦干净手脸,轻声哄道。 妙妙眨巴着大眼睛说知道了,被她这么一浪费,原本可以用到下月月底的面霜,只剩了个瓶底,过几天又要重新做。 第二天早上,总工办的人到的很齐,人手一份报纸。 这次的篇幅很长,还放了好几张照片,耕地机这大块头,一个照面就让人对它无比自信。 不光机械厂看到了报纸,同在京市的汽车厂自然也看到了。 陈厂长拿着报纸冲到黄总工的办公室,恨不得摇着他的肩膀道:“他们竟然真的做出来了。” 第82章 婚后六五 国庆节, 照例放了三天假。 夫 俩带着孩子回了趟市里,苏榆种的菜好些都该收了,茄子和青菜吃了两茬, 黄瓜和番茄勉强够吃, 还种了些葱姜蒜,蒜薹隔几天能 一小把。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