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军却对妙妙的小碗更 兴趣,指着说要,又把他妈妈的手推开,嘴里喊着不要不要。 一岁多点的孩子,已经能基本表达自己的意思。 “那你跟妙妙说,看她愿不愿意让给你玩。”赵秀娟看热闹不嫌事大,怂恿儿子找妙妙要。 军军不敢,他被妙妙拍过几次,这个妹妹明明看着不 吭声,但是下手却极利索,想抢她的东西 本没门,除非她主动给你。 “这怂小子,”赵秀娟笑骂。 其实孩子的个 或多或少会受父母影响,军军胆子小特别像赵秀娟,但是鬼点子多又很像徐青启,结合一起正是夫 俩的缩影。 而妙妙下黑手估计是遗传自韩尚,做事情一板一眼规规整整的又 像苏榆,等他们大了, 格初步形成时,就能看出一个孩子的秉 如何来。 “你这肚子快两个月了吧,有没有反应,还是 吃重口的吗?”苏榆问赵秀娟,好像没瞧见她孕吐过。 赵秀娟眉开眼笑的说:“啥反应没有,跟你那时候差不多,这胎估计是个闺女,要真如此,那我就心 意足了。” 苏榆点头:“正好儿女双全。” “如果是女儿的话我也不打算再生了,孩子生那么多干啥,老了有一个顶用的就行。”赵秀娟倒是看的很开。 这个年代提倡多生,但真的生了之后才发现孩子多了也是灾难,十多年之后的那场运动,知青下乡的缘由,归 结底还是城里没有多余的岗位养活得起那么多人。 整个五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在另一个十年里将会 受劳苦。 七月中旬的时候,从研发到投产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机械厂新出的 水泵并没有在市面上销售,作为救援 战略物资,此部分的所有费用均由国家承担,全部的 水泵统一调配,运往需要救援的地方。 老村长非常有远见的说服村民买了一台,按他的话说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东西在自己手里比真金白银都管用。 随着一台台 水泵被装上火车连夜运往全国各地,对于已经 受旱情折磨的地区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碳,半个月后,各地反响都特别好,而京市机械厂再一次在大众眼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年的全国十佳单位,咱们有望评选上。”张厂长早会时透 了一个 动人心的消息。 大多数有研究任务的工程师都不耐烦去开会,因此张厂长说的时候,只部分厂委和工会的干事知晓,张厂长让大家先保密,事情没确定下来之前不要宣扬出去。 嘴里说着别往外传,他自己还不是巴不住悄悄 了口风,刘会长心里哼笑,回头就吩咐人下车间 问,这么大的荣誉,工会岂能没点功劳。 还没到中秋节,机械厂的玉米 粒机跟各省的政府单位接洽,已经出了好几批货。 原本苏榆他们是想做成跟小麦收割机一样,一体式的,后来发现难度有点大,干脆分成了两部分,收割和 粒分开, 粒机经过反复调整基本算试用成功, 玉米成 时,李江河又带着收割机去田里试用。 结果怎么说呢,有点一言难尽。 还没人家人工的快,李江河回来这么跟苏榆说。 那干脆舍弃掉这一部分,什么时候能做到一体化了再拿出来研究,苏榆当机立断下了决定。 农用机械的市场很广阔,只要做出实用的机器就不愁卖不出去,现在的机械厂,光是这些个七零八碎的小东西就占了一大半营收。 其他工程师们卯足了劲儿想做出点成绩来,但又一次次被苏榆手底下的两个研究组抢了风头。 而苏榆最近也忙的很,因为洗衣机快出成品了。 第66章 婚后四八 金秋九月, 劳动与收获的季节。 洗衣机的研发到了最后关头,或许是前面遇到的问题足够多,最后这一环反而异常顺利。 从有这个想法到快要实现, 历时两年,苏榆觉得 在肩上的担子终于可以卸下来了。 研究上基本已经进入尾声,还有些细枝末节的调整工作 给顾杰去做, 其他人悠闲的坐在办公室里喝茶。 办公室难得热闹起来, 大家商量着周 去市里转转,给孩子 两件冬衣,进了十月就要冷起来, 对于他们这种天天待实验室的, 还是穿工装比较方便。 周教授家的女儿去年考上了大学, 平时都住校,只有周末才回家。 父女俩一样的倔脾气,芳芳讨厌爸爸的古板与管束,而周教授又时常不会表达父 , 俩人常常话说不到三句就要吵起来,父女关系很是紧张, 连带着 子胡玲对他这个因为醉心实验而常常不着家的老学究也是意见 。 前段时间忙, 周教授搬到厂里的宿舍住了一个月, 今天打算搬回去,正好明天周末,想到许久未见的女儿,周教授心情颇好的跟苏榆请教:“小苏,你们年轻女孩子平常都喜 些什么,初十是芳芳的生 ,我想给她买点东西。” 周教授上次给女儿做了台小风扇, 芳芳宝贝的很,胡玲也给了他几天好脸,周教授 取上次的经验,想投其所好缓和缓和父女两个的关系。 这还真把苏榆问住了,十七八的女孩子喜 什么呢?喜 帅哥算不算。 苏榆心里偷笑,不过还是一本正经的回答他:“书,衣服,发饰,钢笔,女孩子喜 的东西很多,你可以问问她想要什么,或者缺什么。” 这个年代的的百货商店商品种类不是特别多,来来去去也就那几样,苏榆一般都是买点 用品,其他的都不怎么 兴趣。 朱跃红几人也帮着出主意,手表啊,项链啊,鞋子之类的,周教室摸着下巴想了半天,还是决定回家问问 子,看看孩子想要什么。 妙妙是九月初九的生 ,和芳芳的只差一天,正好赶上周末,苏榆老早就准备好了抓周用的东西,让丁大姐帮着寻摸了一块木料,韩尚亲手做了一些小物件,小梳子小勺子之类的。 周六这天晚上,一家三口骑车回到市里。 秋高气 ,晚间的风温柔而和煦,苏榆抱着妙妙坐在后座。 妙妙小朋友最近刚走路,不肯老老实实坐在妈妈怀里,一会蹦跶着要站起来,一会抓住韩尚的衬衫要到前面去,苏榆抱着她颇有些吃力。 “前,前。”过去了几个月,妙妙隐约还记得上次和妈妈一起坐前面的经历,在苏榆怀里不老实的闹腾。 苏榆按不住她,只好板着脸道:“下次让爸爸在前面给你绑个小凳子,今天先跟妈妈坐后面。” “妈妈,前。”妙妙还是不死心,小手一个劲儿的往前指。 意思是让苏榆抱着她坐前面,小人 的很。 “妈妈是大人,大人不能坐前面。” “前,前。”妙妙坚持,语调拖的老长,还学会了个新词,“坐,坐。” 苏榆不答应,今天周六,路上行人还 多的,时不时过去一辆自信车,被人看到了多不好意思。 韩尚听着母女俩的争吵,大的不讲理,小的认死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他这个和事佬需要在僵持不下的时候适时的出现。 “要不你抱着她坐前面?”韩尚停下来,一只脚撑地稳住车子,回头跟苏榆商量。 “不要,”苏榆瞪了他一眼,这家伙也跟着 。 韩尚摸了摸鼻子,对女儿眨眨眼说:“妙妙明天再坐,妈妈害羞了。” 苏榆脸 羞红,气的拧他的 ,手都累酸了他跟没事人一样。 妙妙的周岁生 只有一家三口。 周 上午的 光很温和,苏榆特地起早把客厅布置一番,去院子里剪了些花枝 在花瓶里,沙发被推到墙边,清出来大片的空间,仔细铺上一块毯子,上面摆 了小玩意。 妙妙小懒猪睡到九点多才醒,苏榆给她换了身新衣服,前段时间杨舒寄回来的,大小刚好合适,来信还说一定要给妙妙拍张周岁照给他们寄过去。 洗脸刷牙喂饭,打扮的美美的,韩尚把妙妙抱到毯子上,小家伙看着面前的玩具,伸手就抓了一个算盘,拿在手里玩了一会,又换了个勺子,装模做样舀了几下,不一会又换了个小印章,十二个小物件被她挨个把玩了一遍。 苏榆和韩尚也不管什么寓意,有这么个过程,回头写信把结果告诉杨舒就行。 中午韩尚专门给妙妙用米粉做了块发糕,上面点缀了几粒葡萄干和瓜子仁,发糕里放了糖吃着甜滋滋的,妙妙喜 的不行,碗口大的发糕被她吃了一小半,苏榆赶紧拦了,让韩尚泡了杯 粉,喝了后在客厅里蹦跶了好一会才被哄睡着。 孩子睡着,两口子才有点独处空间,妙妙小的时候真 好带,可能还处于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当中,处处小心谨慎,周岁左右时胆子一下大了起来,也越来越不好糊 。 简单吃了个中午饭,苏榆趁妙妙睡着把院子里的花圃收拾了一下,他们好久不回来一趟,今年夏天雨水又少,有些花草都枯萎了,拔掉再补种一些扦 的植物,好过这样一副荒凉的景象。 韩尚独自骑车去了趟百货大楼,照苏榆的吩咐买了几块布料,过几天要把妙妙入冬的棉袄准备起来了。 “买好了?” 悉的自行车铃声响起,苏榆正清理花圃里的杂草,回头就见韩尚骑着自行车进了院子。 韩尚把车停好,拿了一个小布兜递给她,“你要的那几种颜 卖完了,只买到两块黑灰的。” “布料越来越难买了,其他东西呢,也都缺货吗?”苏榆皱眉,洗干净手回屋看了看,这回棉布的质量比以前差了点。 “只除了盐酱醋这些常用的,其他多多少少有些供应不足。” 这明显不太正常,苏榆对这段时间的历史不怎么清楚,难道最近有什么事要发生? 九月底,天气渐渐转凉,枯黄的树叶落了一地。 百货大楼里,京市机械厂推出一款只要 上电就可以自动洗衣服的机器,可能是价格太贵,问的人多买的人少。 原本预计的大卖没有出现,高厂长颇为费解。 机器是好用的,这个他们亲自测试过,怕供货不及时,这次机械厂内部员工只准许一家订一台,虽然价格不便宜,但大多数员工都咬牙买了一台。 有什么能比冬天的时候不用亲手洗衣服更便利的呢,特别是大多数家里都有一两个孩子,大的刚会跑,身上天天到处蹭的脏兮兮,小的刚 月, 布屎布能把人洗的怀疑人生。 小林九月中旬生的孩子,即便没有长辈在身边照料,但因为有了洗衣机,也切实体会了一番不用洗衣服洗 布的月子生活。 李月梅晚几天生的,小林生的依旧是儿子,李月梅生的女儿,俩人坐月子都是一起的,马超群他妈没时间过来伺候儿媳妇,小林妈天天要加班也 不出空来,李月梅婆婆做了饭炖了汤,常常会给小林端过去一碗。 两家就住隔壁,来往非常方便,小林不好意思,吩咐马超群买了 和 拎过去,让李月梅婆婆做了大家一起吃。 苏榆和赵秀娟一有空也会过去搭把手,把军军领到自家玩,不要打扰弟弟和妈妈休息。 前几天厂委统计预定数量,陈立强和李月梅商量着给家里也订一台,李月梅婆婆有些反对,说她在家也没事,自己随便 也累不着,别花那冤枉钱。 陈立强到底是心疼母亲,一家五口的衣服,还有小孩的屎 布,可不是轻省的活,因此不顾他妈的反对还是订了一台。 过几天洗衣机搬了回来,得知这玩意不但贵还费电,李月梅婆婆心疼的很,还是偷偷在家自己洗衣服,陈立强说了她几次才舍得用它把衣服甩甩干。 苏榆家就是另外一番场景,洗衣机刚一搬回来,就把家里的 单 了,放里面转了有半个小时,拿出来跟新的似的,肥皂厂新出的洗衣粉有股子花香味,涤了几遍都没散去,闻着清新极了。 作为总设计师,苏榆表示完全达到了她预期的效果。 第67章 婚后四九 52年的第一场雪降临时, 苏榆正窝在沙发上给妙妙织袜子。 会走路之后,这小丫头片子就开始不老实, 时刻要防备着她摔倒或者撞到桌角。 而且这小家伙在家里不 穿鞋子,一给她穿上就使劲拽,拽不掉就哭唧唧找爸爸。 这么冷的天,又是水泥地面,即便有暖气苏榆也不准她光脚丫子在地上走,呵斥几次之后, 就知道不能求助妈妈了。 韩尚比较惯她,给她把鞋子 掉又要去拽袜子,韩尚耐不住她磨,瞅瞅苏榆没注意这边,偷偷把袜子揪掉, 把一双白 的小脚丫握在大掌里, 抱着几个房间里转一圈,看到什么都想伸手去抓。 苏榆气哼哼, 周末去百货商店买了羊 线, 现在已经不指望能买到喜 的颜 ,灰不溜秋的买了一堆。 回来就开工, 两个晚上给她把 袜织好,鞋底衬了层软牛皮,鞋子 茸茸软软的, 里面很宽松,小脚丫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放, 穿着在屋里跑来跑去的苏榆也不管她。 第一次见到雪的小朋友,很难克制得住 惑不去抓一把,特别是白天把孩子放到托儿班, 总有调皮的宝宝会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溜出去,抓一把雪舔着玩。 厂区内一片银装素裹,道路被打扫卫生的工人清了出来,厚厚的棉鞋踩在上面,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