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其实很早就有商品房了,鹏城和羊城近些年也都在陆续修建商品房,目的很简单,一个是地方上可以挣到钱,另一个就是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房子住。 毕竟,等着分房子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去,就算是租房子,首先要有房子才能租吧。 国家和企业没钱建更多的房子,而商品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张 国最近在学习的时候,也接触到了商品房的这个 作,所以才会问李麦芒工厂员工住房问题。 如果李麦芒后续准备把宿舍变成员工房,那他建商品房,大概率也没多少人买,卖不出去,砸手里,同市的 子可就不好过了。 他想按照鹏城的办法,还是同市出地,麦芒工厂出钱,盖了房子卖出去,大家再来分这个钱。 李麦芒其实是不太想碰房地产这个行业的,她知道,房地产在以后,确实是暴利行业,可也是黑的伸手不见五指。 多少家庭,掏空六个钱包来买一套房子,或者是背上长达二十年三十年的房贷,更有甚者,背着房贷还没有房子。 只有丧良心的人才干得了这个行业,她自认还没有这么缺德。 (漂亮国:直视我!) 可她也知道,张 国是没什么坏心思的,他并不知道房地产会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里变成 噬所有普通人的巨兽。 他这时候的想法就只是……让大家有房子住。 最后李麦芒带着工厂的一大堆财务写写算算,再配合当时的政策,李麦芒还是决定跟张 国合作建商品房。 这个商品房是对外出售的没错, 据现在的政策,个人买房,企业要出资三分之二,个人负担三分之一。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是企业自己出钱建房子,然后再用成本价出售,企业的负担相对来说会小很多。 当然,小很多的意思,就是还是要提前出一大笔钱,最后也没办法盈利。 这跟员工买现成的商品房来比,确实是省钱,可明明还有更省钱的办法,那就是,员工不买房子。 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是不愿意买房子的,相比等着单位分房子,每个月出一点点房租来说,一下子拿出来一大笔钱买房子,怎么看怎么有种冤大头的 觉。 工厂计算过,按照现在的物价,他们盖出来的房子,每平方需要花费大概一百块钱。 这个价格是远远低于农村自建房的,这很正常,越大的工程,单价就越容易 低。 农村自建房去砖厂买砖,跟他们去工厂采购,这中间的差价可不小,而且买的越多,差价就会越大。 如果按照成本出售,五十平方米的两室一厅,价格只需要五千块钱。 张 国对于成本出售有些看法,毕竟,他是听说鹏城的商品房,一间就能卖五六万呢。 李麦芒瞅了他一眼,说:“那买房子的人都是什么人?” “我听说好像是香江那边过来的大老板们,还有一些其他的华侨之类的。” 李麦芒无奈的说:“你自己都说是,是大老板们买的,五万的价格,哪个工人买得起,哪个工人愿意买?我顶多接受一平二百,市里还是有的挣的。 你想,一平二百,全都卖出去,跟一套五万,全卖不出去,哪个更挣钱。” 张 国当然也知道五万块钱谁也买不起,别说普通工人们,就是他也买不起啊。 一平二百,算了算了,反正就像李麦芒说的那样,市里也有的挣,大家也都有房子。 在建房问题上,张 国的想法是,全部都建成三室一厅,一步到位。 李麦芒则是倾向于不同的户型,大小不同,大家可以按需购买,尤其是小户型可以多一些,比如五十平的两室一厅。 他们这时候说的房子多少多少平,是实打实的所得面积,不存在公摊,所以五十平的两室一厅并不小。 计算好这些,他们就等着工程队建成商超后就开始在附近建商品房。 李麦芒看着地图,突然想到,这么算起来,这块地还是个好地方呢,放在以后,妥妥的市中心,寸土寸金,都不是用来建住房的,是要用来建写字楼和商铺出租的。 工厂准备建房子,这可不是空 来风的小道消息,是财务处传出来的确切消息,厂长带着财务处的人写写算算好久。 他们领工资的时候,偶然间听到财务处的人说闲话说的。 工厂的基础工资每年都在涨,从刚开始的二十多块钱,现在已经涨到了一百。 随着基础工资的增长,各种补贴也在上涨,加班费什么的也就更多了。 一个工人一个月下来,二百块钱都是常有的事,好的时候还有可能是三四百。 这钱都存起来,因为工厂会发很多东西, 本不需要他们自己买。 看着钱越来越多,心里高兴是高兴,可是也有种空空落落的 觉。 以前挣得少,挣一点就想着,给家里 点什么东西,家里能在哪方面改善一下。 现在挣得多,家里条件也改善了很多,可是这个存款,又突然有种不上不下的 觉。 回村里建砖房吧,不够,小的物件又不需要买。 财务部很多人都在说,要是这房子不贵,就买一套,而且,房子工厂还给补贴三分之二呢。 算下来,当然要比自己建房子划算太多了,而且,要买,也要尽快,趁着自己还在工厂的时候买。 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尽快什么的,大家也就是笑笑,在场的人,谁不是奔着给工厂干一辈子过来的。 工厂工资年年涨,甚至有时候一个月就要涨一次,去领工资,发现对不上数,一问,好家伙,又涨了。 第73章 买房梦 只是这房子,大家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之前他们谁也没买过房子,这时候也不时兴买房子。 来了这麦芒工厂,其他地方好是好,就是不分房子,这点让人有点难受。 知道这工厂是外企,跟国企不一样,可大家还是想有个属于自己的,能遮风挡雨的房子。 刚开始认为宿舍跟分房子一样的人也被普及啦,也明白了这其中的区别。 有些人是不愿意买房子的,但是有些人愿意,吕胜男就是想要买房子的人之一。 她就是那个因为生不出儿子,被丈夫离婚的劳模。 她的想法很简单,因为是女子,她没有房子,父母的房子也不可能给她,那想有自己的房子就只能买。 原来她是想着,等存够钱了,自己建房子,为了这个目标她一直在努力。 没房子是不行的,她带着三个女儿,现在年纪都还小,等到孩子们再大一些,单身宿舍就住不下了。 在工厂里呆的时间越久,她就越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闺女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她想,如果她们考得上,那就让她们去上大学,走出去,多见见世面。 不要像她一样,糊糊涂涂活了半辈子,到了工厂,知道了厂长,才知道,这女子也可以顶门立户,也可以被万众景仰。 当然,她是不敢想自己女儿也像厂长这样,做这么大生意的,生意做大了也危险,就像前段时间,厂长被刺杀,真是吓死人了。 那段时间每天上下班都心不安,生怕厂长没了,这好 子可能也到头了。 现在厂长要给大家盖房子,虽说要花钱买,可听说厂里会出三分之二,建房子是厂里出钱,买房子厂里还出钱。 比不上直接给大家发房子,但是她听说发房子,不知道要等多久呢。 而且,每次发房子他们厂里都要闹起来,毕竟,谁发,谁不发,大家都有意见。 买房子就不一样了,你掏钱那就有,不掏钱,那就没有。 对于她这种没有亲朋好友,没有后台支撑的人来说,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很快,厂里挂起了住房意见簿,主要是问大家有没有买房的想法,想买什么样的房子,对于房屋格局有什么看法。 甚至还在最后面有几张图,画的是房子平面图,因为大家其实对于房子布局什么的,并不了解。 都是别人家什么样,那就什么样呗,分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 看了这图纸,听了懂的人讲解,还有意见簿上的介绍,他们才知道,原来房子布局还有这么多优缺点。 这些房子的平面图也是让大家投票选择的,最后会参考大家的投票进行建设。 吕胜男看中了两个布局,一个是三室一厅,一个是两室一厅,都是采光好的,他们这里冬季如果采光不好,会很冷的。 如果条件允许,吕胜男是想要买三室一厅的,大,她们家一共四个人呢,两室一厅将来孩子学习不方便。 让别人帮忙写完意见簿,吕胜男回到宿舍,拿出来一个本子,这本子是她大女儿的作业本。 正反两面都用完了,她拿来在封皮上记账,主要记的是她们每个月的花销。 其实每个月的花销并不大,她节省的很,钱主要是花给孩子们,给孩子们买的香香,给孩子们买的文具,逢年过节,带着孩子们去县里看看。 算下来,没有节 的时候,一个月花五块钱,大女儿在学校,穿校服,老二老三在幼儿园,穿的是她改小的工装。 厂里每个季度都要发新的工装,三个月,衣服还跟新的一样呢,她都是自己穿着旧的,把新的改改给孩子。 厂里不少人的孩子穿的都是工装改的衣服,不丢人。 她又从衣柜下面的 隙深处掏出一个存折,把上面的数跟将来要发的工资加一起,再减去每个月的花销。 思考良久,她在过年那个月的花销上填上了五十块钱。 过年就过的好点,给孩子们买点想要的,她苦了一辈子,不能让孩子们也苦一辈子。 最后看着算出来的五千三百二,坐在凳子上一言不发。 这其中,一半是她的工资,另一半是她获奖之后,多余的卖出去的电视、手机之类的东西。 要知道,她来厂里才不到两年的时间,虽然每次加班她都积极参加。 可是这加班算得了什么,以前她在婆家娘家,哪天不是起早贪黑的干活,谁给她发过一 工资,还动不动就非打即骂。 跟家里比起来,工厂里的工友们说话好听,为人和善,偶尔有那么几个不友善的,那么不碍事,不跟他们打 道就是。 存的这些钱,她也知道不够买大房子的,那就买个小点的。 郭生是豫省的一个普通农民,今年22,还没结婚,跟着他爸郭磨子,在县里的指导下,来到晋省打工。 他们就是在晋省干工程的,他之前没做过泥瓦工,工头看他年轻,让人带着他干泥瓦工,等到学会了,就把他升成大工。 大工和小工中间的工资差将近一倍呢,他爸就是做小工的,因为年纪有点大了。 工地上不缺工人,缺的是技术工,也不缺年轻人。 上年纪的人通常是做和水泥、递砖头这样的事。 他们在工地上干活,转过头就能看到旁边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