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若有外男,宝儿其实不好进来。他们家是规矩多很讲究的人家,放在杨家其实就没有这么多顾虑,但是如今身份不一样,杨杏儿出门跟见人也有许多限制了。 寻芳听到外头的动静,心想俞 不是外人,二人是结拜的兄弟,俞鹏又是自己师父,让宝儿来见一见也没什么。 于是对外头丫鬟说道:“是宝儿在外面么?叫她进来吧,这是我结拜兄弟,让宝儿过来见一见客人再走。” 寻芳这话说出来没多久,宝儿便从门外进来了。 只见她手里拿着扇子,白皙的肌肤,姣好的脸蛋,身材格外消瘦,看着病弱,但是气质很好,不会做什么扭捏姿态,气质端庄而长相又不失少女的娇媚。 宝儿这也算是寻芳看着长大的了,身为妹控的哥哥,是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家妹妹好。 “这是我嫡亲的妹妹,名叫宝儿。”寻芳对俞 介绍道。 俞 是个腼腆人,一见到宝儿进来,不怎么敢正面瞧,只将视线垂了下来,站起来向宝儿行礼。 “这是我结拜兄弟,我同你说过的,叫俞 。他比你大一些,你也叫他哥哥便是,我们是如同亲兄弟的关系,你往后不必将他当做外人。”寻芳再向宝儿介绍俞 。 宝儿听了俞 的身份后,同样朝着俞 行礼。 寻芳介绍完他们之后,又问俞 道:“你如今有地方住没有?” 俞 说道:“当兵的,那里会没有住的地方?” 寻芳听到这里,觉得也是,便说道:“那你以后有空就常来家里坐坐,我这里给你留着房间,你哪 休息了,就来我这里睡一 。你们当兵的条件苦,偶尔来家里,我叫厨房给你做些吃的补补。” 俞 原想说不用麻烦,但是看寻芳坚持的眼神,便不敢回嘴,都应下了。 寻芳见他还跟以前一样乖,心里有些 意。之后又对宝儿说道:“今天午饭你就在这里用过再走。宝儿你一会儿叫厨房多备饭, 哥儿要在咱们这里用饭。” 第148章 如今寻芳家里的事务都是 给宝儿在管的, 所以家里来客人,自然也是宝儿去准备。 宝儿应了之后,又在这里陪俞 说了两句话, 便离开了。 他们两个大男人说话,也不过是一些叙旧的话罢了,宝儿在这这里估计也没兴趣。 她一说要离开,寻芳也没非留她下来说话。 等宝儿离开, 寻芳问俞 道:“如今南方的战 都平了, 你准备怎么办?” 寻芳还是不太希望俞 去打仗, 毕竟这是有生命危险的事儿。他到底不想俞家最后没了人。 “过几年不是有武举么?我准备去。”俞 说道。 “你要考科举?”一听这话, 寻芳倒有些震惊, 没想到俞 会想要走这条路。 不过他父亲就曾想走这条路,俞 想要走他父亲想走的路, 其实也正常。 “想去考。”俞 的回答很简单。 寻芳皱眉道:“是你自己想考, 还是说因为你爹想考, 你才去考的? 哥儿,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 走武举这是你爹想走的路,你不该将他的想法全背在自己身上。你告诉我,你自己究竟想做什么?” 寻芳这话一出口, 俞 愣了一会儿,随即又垂下了眸子来,说道:“正因为不知道想做什么,才想走走看父亲想走的路。” 寻芳一听这话, 顿时便沉默了。 过了好一阵儿时间后,寻芳才叹气道:“你想参加,那便参加吧。” 反正拦是拦不住的, 俞 有时候真的很像他父亲,就是一 筋。 而且科举不是去战场,寻芳没有理由制止他。 二人商量着俞 接下来要走的路,外面绿萝进来说道:“爷,午饭准备好了,是到大堂里用饭,还是摆过来吃?” 寻芳想了想,说道:“去大堂吃吧。” 吩咐完丫头后,他又让俞 跟自己一起去用饭。 到了大堂内,丫鬟上来布菜,寻芳见宝儿不在,知道她不习惯跟外男一起用饭,也没有勉强。 家里平 节省,但是寻芳这里一顿少说也有四五样菜,吃前寻芳会指出两三盘菜,让下人夹出一些菜,然后散下去给别人吃。 今天俞 过来,就不好这样做了。今 共有两荤两菜一汤,寻芳看着应该正好够他们二人吃的。 很快碗筷饭菜都齐备了,寻芳他们简单盥洗后,就开始吃了起来。 饭桌上,寻芳对俞 说道:“我听说来年太后寿辰,说不定是要开恩科的,如此,你早些去考有问题没有?” 俞 说道:“身上没有什么磕碰,兵法也都背 了,明年如果真的开考,应该不难。” 寻芳见他这么有自信,不 问道:“你这么相信自己能考上?” 俞 笑着说道:“与人比武,我还从未输过。就是一个两百斤的大汉,我想要赢也不难。武举重武,虽然也考文,但也没你们文举这么重视。想是能中的,我也不好说谎。我们习武的,没有你们讲文的这么谦虚。” 寻芳见这小子嘚瑟,却又不让人讨厌,只得无奈地笑笑。 “外人面前,不可以这样说话。得谦虚。” “知道了。” “你去雪松他们那里过没有?” “还不曾。” 寻芳喝了一口汤,对俞 说道:“一会儿我带你去见见他们。伯母那里最近身子不大好,要是见了你,她一定高兴。” “哦?这是怎么回事儿?”俞 问道。 “你去瞧瞧就知道了,是老 病了。” 二人很快用过了饭菜,上茶吃了,休息了一会儿,等天气凉快了些,才一起出门去。 到了杨家,杨雪松见俞 来了,也是 动万分。 “到了京都,怎么不写信提前说一声?连个消息也没有,信件也寄得少了,叫我们为你担心!真是好狠心肠!” 俞 见状,只得认认真真听着。结拜兄弟里,只有俞 年纪最小,在场两位哥哥 着,他不敢反驳,况且也没理由反驳。 杨杏儿也是很久没见俞 ,出来见了,说了两句话。 “长高了,你这衣服做工不太好。我记着家里之前给雪松做的料子还剩下好大一块,一会儿别走,叫家里仆人给你量了身高,到时候赶着给你做好,两三 功夫就好了。对了,你什么时候要走?还是在京都常住?” 俞 一到两个哥哥家,寻芳留他吃饭住宿,雪松家里对他嘘寒问暖,心下温暖,十五六岁的人了,像个小孩儿似的被人宠着。 然而这清净于雪松跟寻芳他们来说,都是这样寻常。俞 这么些 子来吊着的那颗独立的心顿时就软化了。 不管再强的人,还是有牵挂的好。有人牵挂,也牵挂人,真好。 “会在这里常住。”俞 还是照样,问什么答什么,很少会主动说自己的事儿。 寻芳说道:“他准备参加来年的武举。” 杨雪松听了这话,也是觉得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这不是坏事儿,这多也得准备两三年。依我看,你年纪也不小了,再过两年也该稳定下来。到时候我跟寻芳帮你看看,有没有适龄的,好娶一门亲事。” 杨雪松想的就是,当初俞鹏就是因为有了家庭,所以才没有再去想着打仗的事儿的,因此也想这么对付俞 。 反正现在没什么战 ,趁着这会儿能够帮俞 组成一个家庭,他或许就不会 心都是参军为父报仇了。 寻芳在一旁听着杨雪松的想法,心里也赞成,刚想要说些附和的话,就听到了杨杏儿的笑声。 “你自己还没着落呢,倒替人家这么着急。” 杨雪松被姐姐这样一说,脸 有些发红,笑笑没了言语。 寻芳怕自己被牵扯,于是赶紧说道:“ 哥儿比我们都小,不该这么着急,再说吧。就是要说亲也得他自己 意才是,咱们先别 这个心。” 这才结束了话题,几人于是带着俞 去见过杨家伯母。 老太太还是照常,跟寻芳之前看到的模样差不多,不过如今天气炎热,能够保持之前那般的 神就已经是好事儿了。 老太太见到俞 的时候,也是很 动, 神地甚至多吃了些糕点。 寻芳觉得这很不错,以后应该多让俞 过来瞧瞧她才是。 京都的好友, 好的也有许多,寻芳他们准备之后若是有空,便多带着 哥儿去见见其他朋友,多认识一些人总是好的。 看过杨母后,寻芳跟杨雪松又拉着俞 聊了许久。 到晚上的时候,寻芳便带着俞 回去了。杨杏儿在家里要主持一些事务又要照顾杨母,寻芳觉得她还要多照顾俞 太辛苦,还是去自己家里的好。 宝儿最近身子好了,多管一个俞 的事儿还是简单的。 于是二人回了叶家,不在话下。 第二 寻芳照常去 里,而俞 那边儿也有事,便离开了。 寻芳吩咐俞 有空常来坐坐,俞 应了,辞了寻芳回去。 自那 跟俞 聊过之后,寻芳也去找了许多兵书,每晚回家之后就研究一下,觉得好的书便拿去跟俞 分享。 现在学习 力不像之前那般大,学起来反而更加主动,甚至还可以发展一下业余,看一些以前不会特别关注的书本。 寻芳觉得自己最近在兵法方面进步 大,但他是文官,这研究只是停在兴趣方面。 俞 有时候愿意跟寻芳讨论,二人就边喝茶边聊一些兵书,到后来加入的人多了,周围朋友也偶尔回来坐坐聊一聊。 就这样夏去秋来,秋去冬又来。大冬 里下了场大雪,将路面都盖得厚厚的,连车马行走都麻烦,托了这一场雪的福,那段时间寻芳他们也休息了好几 。 叶家有传统,到了冬 里总要施几天的粥。这一切由宝儿来处理,寻芳他们家是跟寻芝他们商量好的,今 谁施粥,明 谁施粥,这样一天天轮 下来,这大冬 有一个月的时间,那些贫穷些的人家都是有热粥吃的。 京都乞丐特别少,听说有时候发现了会将乞丐装车里拉到城外去。 寻芳觉得这话有些假,但是还 多人这么说的,因此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 施粥的时候觉得也有百来人来领粥,多是老人小孩儿,身上穿着补丁,但是身上也没有那么脏臭,看着都是一些特别穷苦的人家,说乞丐也不至于。 寻芳他们之所以施粥,其实也算是为了家里老人祈福。 杨雪松他们家里有个杨母,寻芳家里叶老爷最近身子不好,到了冬天得了一场伤寒,来信说让寻芳散些财下去,寻芳便准备施粥。 而叶锦那里,可能也是为了刚出生的女儿还有考上探花的儿子积福吧。孙氏前不久生了个小姑娘,如今寻芝也是有妹妹的人了。 但是这妹妹是孙氏生的,而孙氏一向不那么喜 寻芝,所以叶寻芝跟自己妹妹的 情,应该算是很淡的。 寻芳看孙氏是不太想要生女儿的,不过都是自己的孩子,总比叶寻芝要亲许多的,自然还是千万宠 着。 寻芳瞧着孙氏也没打算让自己的孩子跟寻芝有多亲近,想一想又觉得孙氏蠢。 叶寻芝平 里也算孝顺她,如今她没有儿子,叶锦又不受皇上重用,而叶寻芝则前途无量。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