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 。 杨易一大早就进 了,他从靖海军历练回京,当然要拜见一下乾帝。 这既是君臣之礼,也是父子之礼。 这个乾帝依旧是假乾帝,两人说着一些场面上的话,一副父慈子孝的样子,随后杨易就起身告辞了,因为他们之间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 皇室无父子,就更别说这是个假皇帝,而他也不是单纯的杨易。 回到王府,杨易就听门房说文坛宗师谢文渊来访,正在会客厅等着。 来到客厅外,杨易就听到里面传来的 谈声。 他踏入其中,看到除了韦月卿两兄弟外还有四个人,其中两个坐着,两个站着。 两个坐着的人,其中一个是童颜鹤发的老者,穿着玄 衣服,但脸 红润,皮肤上没有一丝皱褶,想必此人就是谢文渊了。 谢文渊已经百岁高龄,他在前朝之时就已经是名震天下的大儒了。 后来大乾建立,他仅仅是考了个秀才的身份,表示服从大乾的统治,然后便是六十年来潜心治学和授徒,乃是当今儒道的泰山北斗。 原著中,此人就是一朝修炼,直接度过了四次雷劫,比得上其他人修炼数百年。 在谢文渊身后,站着两个少年。 其中一个 悬宝剑,气息浑厚内敛,一看就知道武功不弱。 另一个则是手拿折扇,身穿白衣,但是没有喉结,再加上眉清目秀的,赫然是个女扮男装的少女。 另一个坐着的人,则是一个中年儒士。 他面白无须,目光清正,有一种虚怀若谷的气质。 看着杨易大步走了进来,众人都不由站了起来,那怕是谢文渊也不列外,毕竟这可是当世文圣,儒道祖师级的人物。 谢文渊刚要行礼,杨易已经大步走上前去了。 他先一步躬身一礼道:“晚辈杨易,见过谢宗师。谢宗师来访,真是让敝府蓬荜生辉啊,您快请坐。” 对于谢文渊,杨易还是很尊重的。 此等大儒,无论是学识还是人品,皆可作为天下人表率。 “王爷客气了,老朽这次贸然来访,乃是特意上门来求教的,还望王爷不吝指点。” 看着杨易能够放下手段先向他行礼,谢文渊心中喜悦。 “谢宗师言重了,不敢说指点,我们相互学习。” 杨易忙摆手。 他扶着谢文渊落座后,才看向了中年儒士和两个少男少女。 “我等见过王爷!” 三人躬身一礼,杨易坦然接受。 韦月卿上前来介绍道:“王爷,这位是谢宗师的弟子王浩然,现为翰林院编修;这两位是谢宗师的玄孙玄孙女,谢云、谢雨。” 杨易朝三人点了点头,便在主位上坐下。 他看向谢文渊说道:“先生此来玉京城,也是未来来年开 的会试么?” 谢文渊点头道:“不错。这次朝廷声势浩大, 引出了不少隐藏着的大儒,能够和他们同场考试,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磨练。不知道王爷,明年的会试是否会参加?” 对于他来说,前来考试可不是为了做官,而是磨练自己的心智。 如果能够和当世文圣同场考试,那绝对是一种 神上的洗礼。 杨易摇头说道:“明年的会试,我应该不会参加了。” “那真是太可惜了。” 谢文渊叹息道,不过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接下来,两人又随意的聊着,最后转移到了心学上。 杨易的心学著作早已经传遍天下,谢文渊研究了一年,理解非常深刻,但还是有些疑惑的地方,因此都提出来了向杨易请教。 杨易也一一作答,知无不言。 末了,谢文渊赞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王爷的心学实在是玄妙,只不过也正因为太过玄妙了,理解不足者,很容易陷入道佛之 ,理解成玄学,空空奇谈,而不是我正统儒家思想。” 杨易点头,不得不说谢文渊的眼光锐利,一眼就看出了心学的问题所在。 实际上在前世,很多人谈心学,直接朝道学上拐了。 谢雨忽然说道:“王爷,这‘心外无物’实在是太难了,有没有什么办法或捷径,让人能够以最短时间做到?” “小雨!” 谢文渊沉喝,声音充 了威严:“我辈治学,从来都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等你领悟了真正的大道,任何小术,自然是信手拈来。” 谢雨缩了缩脖子,吐了吐舌头。 杨易微微笑道:“先生说得不错,理解了书中大道,任何小术自然可以信手拈来。 据心学,我创立了一门神通名为心镜,可以以心镜推演万事万物,玄妙无比。但是这门神通,如果心学理解不透彻,我传授给你你也修炼不了。” “还真有这样的神通!” 谢雨和谢云两人两眼放光,那怕是王浩然也是心动无比。 唯有谢文渊依旧镇定,眼神并未有任何波动。 以他的心境,就算是泰山崩于前也能够面不改 ,更何况只是一门神通而已。 杨易点头道:“心镜你们是学不来的,但我还有本书籍讲解天人之道,如果你们能够参悟到一些东西,倒也可以推算出一些东西来,勉强可以做到‘心外无物’吧。” 谢雨惊喜道:“什么书籍,王爷?” “易经!” 杨易说着,他五指似若在虚空中一抓,就出现了六本书籍,青 的封面上写着‘易经’二字,透着一股玄妙的气息。 经过一年半的积累,他已经暗中积蓄了足够的 基。 接下来就是正式实施计划的时候了,以最快的速度夺取皇位,而在此之前,他需要攫取纪元气运,同时也要收获天下读书人的民心。 届时他携煌煌大势,任何人都阻止不了他。 因此借助谢雨的问题之际,他顺势向外推广《易经》,夺得这个纪元气运。 “《易经》,王爷好气魄,老朽迫不及待地想要拜读了!” 谢文渊高声道。 易经易经,不就是杨易之经书么? 这天下书籍能够冠以‘经’字的,没有一本是简单的,比如说《太上丹经》,以及大禅寺的三卷无上经书。 以杨易的身份,肯定不会随便写本书忽悠人。 杨易手一抖,六本经书就落到了谢文渊六人手中,这些书籍还有《道德经》《金刚经》之类的,他平 没事利用道术制作了数千上万本。 当谢文渊六人接到《易经》的刹那,他就 觉到冥冥之中有样东西落在了他身上。 杨易知道,这就是纪元气运,也是纪元使命。 从今以后他无论是修炼还是做事,都能够有如神助,事半功倍。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