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唐:我的徒弟是长乐公主
|
作者: 丛林霸王
时间: 2024/08/13
|
上一章
第二百五十二章 表忠心 下一章 ( → )
|
这场审问,除了抓住一个纵火之人,其他所有证据,都已被毁! 张允济火冒三丈! 回到后面后,他忍不住对着秦 骂道:“这帮混账!居然是一群死士!” 唯有死士,才能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就立刻服毒自尽,就为了完成一个任务,甚至可能都未必是为了完成任务,单纯只是想要切断调查,毁掉证据! 这种人,命 如泥! 张允济过去也曾经见识过死士,却没想到,时隔多年,竟然在幽州也遇到了这种玩意儿! 他怒道:“若是我抓到是谁!跟他没完!” 秦 却很平静,甚至还能反过来安抚张允济。 “张大人何必动怒?”秦 笑着说。 “你不觉得,此时有点蹊跷吗?” “此话怎讲?”张允济愣了下。 他现在脑袋里充斥着被人愚 后的愤怒,所以很不冷静。 若是往 里听到秦 的提醒,必能立刻反应过来。 但此刻的秦 ,却是愣了下后,才反应了过来。 “大王是说,有人故意设下这个局,就是为了 怒我们?” “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这让人想不通啊! 秦 却很稳地说道:“等。” “等?” “对方既要搞事,必不会就搞这么一次,必然还会再搞事。”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等下去。” “等着对方再次冒头,然后将其揪住!” 秦 当然也怒! 有道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粮食是何等可贵的东西? 在秦 眼里,这粮食,是比黄金、白银更重要的东西! 唯有粮食足够了,才能去想别的! 若是粮食没有了,纵然有一仓库的黄金白银又有何用? 关键时刻,粮食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偏偏有人搞事就搞事,竟对粮食动手! 这已是触及了秦 的逆鳞! 此次也就罢了,对方必然还会继续动手! 到时候,他非要将背后捣鬼的人揪出来不可! “粮仓再派人严加守护,另,百姓的粮仓也该尽快建起来了。” 秦 盘算着,用其他事来转移张允济的注意力。 “白菜的种植,这个也很重要。” “为了冬天能储存更多白菜,我建议,分到了白菜种子的人家,都现在就要开挖地窖了。” 张允济张嘴想说什么。 秦 立刻说道:“我知道,幽州本就有挖地窖的习惯。但大白菜,一颗可是老大的,一粒种子,就能长这么大……” 他做出一个手势,“……的白菜,你想想,若有上百颗白菜,这得需要多大的地方?” “一般百姓的地窖,都不大吧?” “将这些都与百姓说了,让他们自己决定是不是在冬 到来之前挖地窖。” “我跟你说,到时候的红薯、土豆、谷子、豆子、小麦以及红薯粉条、白菜,这些的收成,光是地面上的粮仓是不够的,地下的地窖也要起到作用才成。” 张允济很快就想清楚了,他倒是对全民挖地窖很有信心。 “大王,这建粮仓跟挖新的地窖,百姓们只会支持,不会反对。” “狡兔三窟的道理,百姓们其实也懂。” 这就是生存的智慧。 不将粮食放在一个地方,免得遭了贼或是被动物祸害了,或是因着什么天灾人祸,到时候全部完蛋。 就算是过去只挖一个地窖的时候,一般也只是会在地窖里存放大部分粮食,而在其他屋子里、柜子里、箱子里,各存放一些。 这就是普通小老百姓的智慧。 这些,张允济没有详细与秦 说。 但秦 只听到“狡兔三窟”就顿时懂了。 “这 子过起来,才有滋有味啊!” 他笑着说:“最多三年,我要让幽州的百姓,建多个地窖,还都能 得 的!” “我要让我境内的百姓,每天发愁吃的东西太多,他们选不过来!” “我要让我境内的百姓,衣服多到柜子里总有穿不上的衣服!” “我要让我境内的百姓,都能送孩子去读书!” 张允济安静听着,没有反驳说这些理想有多么不切实际。 毕竟在张允济看来,当初的他,也不曾想过幽州会有粮食多到能让所有百姓顿顿吃干饭的时候啊! 这种在过去的他看来不切实际的“梦想”都实现了! 那么,大王现在所想的这些,未必就不能实现! 也许实现这些,不仅需要几年,甚至需要十年,二十年! 但只要他还活着,还在幽州做刺史,就必然能帮着大王将这些事办成了! 若他以后不是幽州刺史了,被调任去其他地方做官,他也要看着幽州朝着大王的理想前进! 这甚至无关前途,无关利益,单纯就是他想要亲眼见证历史! 若大王真能做到这些,必然会 芳千古! 后世千年之后,当有人提到贤王时,大王必然榜上有名!甚至可能是榜首! 只要想到这些,张允济就 觉到自己已是老迈的心脏在剧烈跳动! 热血在奔腾! 但作为幽州刺史,作为幽州王的属下,张允济还是要提醒一句。 “大王,您才智过人,下官远远不及,但一个稳字,您却有所欠缺。” “下官不担心您办不成这些事,只求您为了百姓为了幽州的同时,也要顾惜自己!” “切不可冒险!” “大王,凡事要先以自己为重!” 这等于就是在明示了。 千万不要落人口舌!落人把柄! “下官不才,愿辅佐大王,共同办成这些事!” 但随后,张允济就向秦 再次表了忠心。 按理说,张允济是幽州刺史,这可是朝廷委派的官员。 幽州刺史与幽州王之间,本该是一种优点微妙的关系。 幽州刺史是幽州王的下属,这一点当然没错。 可幽州刺史的任命、调任,却都是要听皇帝的! 也就是说,幽州刺史的命脉,并不掌握在幽州王的手里。 其他郡也一样。 那些王爷虽然有着封地,但能不能在那个郡做个货真价实的实权王爷,那要看当地的官员是否要配合了! 一般来说,当地刺史是绝不会配合的。 整个大唐的郡才有多少? 若每个郡的刺史都听命于该封地的王爷,那李世民岂不是就被架空了? 幽州刺史张允济,是个特例。cOmic5.com |
上一章
大唐:我的徒弟是长乐公主 下一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