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您所说的,甜甜的,有 香味,还有 有嚼劲的珍珠的甜品,是不是叫珍珠 茶?”秦偃月问。 “对,就是这个名字。”皇帝眉眼间绽放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光彩,“会做吗?” 秦偃月思索了一会,“有材料的话,应该可以。” “快。”皇帝难得像个小孩子一样招呼着人去材料,又猛地察觉到在小辈跟前失了分寸,咳嗽了一声,做出与平常一本正经的样子。 声音严肃,“若是你能做出来,朕就不罚你。若你做不出来,或者味道不对,老七再加三十大板,你则留在太仪 跪着,什么时候做出什么时候离开。” 秦偃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皇帝 出与往常的严肃可怕不一样的反差萌也就算了,连惩罚都这么……清新 俗。 “儿臣尽量试试。”她看了看自己,“那个,父皇,儿臣可以起来吗?” 皇帝很期待,面上却不表现出来。 他让人搬来一叠奏折,冷冷地抬了抬眼,“跪着能做好的话,朕不介意。” “跪着做的肯定不如站着做的好喝,那,儿臣站起来了。”秦偃月站起来。 皇 里最不缺的就是食材。 珍珠 茶里的珍珠,是用木薯淀粉做成的,茶用红茶,牛 蜂 都是顶级的,做出来的味道必定不会太差。 她在纸上写了需要的材料, 给皇帝身边的兰公公。 “七王妃,您所需要的东西都在这里了,您看……”兰公公看着那些奇奇怪怪的材料,不知她要做什么。 秦偃月让人拿了白瓷锅来,先将红糖融化,再倒入木薯淀粉,和成团之后,团成一个个的小珍珠,再将珍珠放到水中煮 ,过冷水让珍珠更劲道。 锅里煮了红茶,红茶倒入一个大杯子中,又加入了蜂 ,冰糖,放入皇家做点心用的上好牛 ,倒入珍珠,搅拌均匀,一大杯珍珠 茶就做好了。 “父皇,请用。”秦偃月端到他跟前来。 皇帝看到那颜 的时候,眼睛里的光芒大盛,“是这种颜 的,味道也对。” 他喝了一口,喜上眉梢,“就是这个味,这个珍珠的嚼劲也跟记忆中是一样的。” 秦偃月看着一脸欣喜的皇帝。 他脸上的喜悦和眼中的喜悦是相同的,与以往眼睛里的深潭不一样,这次的喜悦是没有掩饰的真实。 “朕很小的时候,天灵道人给朕喝过一次。”皇帝足足喝了大半杯才停下来。 他心情很好,眉梢高高昂起,“那会朕受了重伤,死里逃生,什么都吃不下去。” 天灵道人递给他一杯甜甜的,暖暖的茶饮。 喝下去之后,那滋味至今难忘。 他想再品尝一次,可惜,天灵道人早已经失去踪迹,御厨们无论如何也做不出那种味道。 久而久之,再喝一次当年的 茶,成了他的一个愿望。 他本对秦偃月不抱希望的。 只是,这些天越发想念那种味道,这才将她单独召见,拐弯抹角地引出珍珠 茶来。 没想到,她竟真做出来了。 “原来是爷爷给您喝过。”秦偃月恍然大悟。 老头子喜 做甜品,珍珠 茶是最简单的,难怪皇帝知道这种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 “你爷爷?”皇帝吃了几个珍珠,“天灵道人是你爷爷?你爷爷不是早就去世了?” 秦偃月这才意识到说漏嘴了。 她笑道,“儿臣这名字是天灵道人取的,对儿臣来说,他不像是儿臣的师父,倒像是儿臣的爷爷,儿臣一时嘴快,请父皇原谅。” 皇帝也不在意。 他将一大杯珍珠 茶喝光后,不太 足地放下杯子来,“今 发生的事,朕看在这珍珠 茶的份上不与你计较,你好自为之。以后,万万不要如此莽撞。至于老三两口子的事,你不要管了。” 他眼底涌起些寒意。 东方槊已经将闵玉召唤了黑鸦的事汇报给他,不管是闵玉还是老三夫妇,这件事都没那么简单。 “儿臣谨记。”秦偃月见他恢复成平 里那个 悉的皇帝,也跟着严肃起来。 “回吧。”皇帝挥了挥手。 “那,儿臣告退。” “等等。”皇帝眼睛闪了闪,似有些不好意思,“那个什么珍珠 茶,你可否教给御厨?自然,朕不能白要你的,你想要什么赏赐,朕可以考虑考虑。” 秦偃月想答应时,又觉得这位皇帝先生嗜甜如命,若是不控制,怕是会以 茶当水饮。 “不可以。”她道,“父皇,以后您得戒糖,喝茶时就要喝清茶,饮食也不能太甜。若是父皇能控糖七天,儿臣就给父皇送来热腾腾的 茶,您觉得如何?” 皇帝不高兴。 他寻这方子寻了许久,好容易得到了,怎么能放跑? “父皇,儿臣是大夫,不利于您身体的行为,您就算给儿臣施 ,儿臣也不会做的。”秦偃月正 道,“请保持健康饮食,珍珠 茶会有的。” 皇帝瞧着她眼神清澈,坚定,颇有些说一不二的架势。 他堂堂一国之君,不想在这种事上计较,大手一挥,“五天,每五天给朕送一次来,没得商量。” “儿臣遵旨。”秦偃月行了礼,告退。 走到门口时,却听到皇帝的声音幽幽传来,“今 之事,朕知你知,若被第三个人知道,朕将老七调到关外驻守边疆去。” 秦偃月嘴角 了 。 皇帝还真是抓住了她的软肋。 “放心吧,儿臣不会 说的。”她道,“儿臣告退。” 皇帝这才 意了。 他喝过了心心念念几十年的珍珠 茶,心 意足,拿起奏折时,看到了苏晋的名字,以及奏折上那明晃晃的大字。 他眉头皱起,方才太得意忘形,险些将正事忘了,“偃月,回来。” 秦偃月已经走到门口,听到皇帝的召唤,忙走回来,“父皇,可还有事?” 皇帝拿着苏晋的折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拍打着桌子,“朕刚刚忘了,朕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说。苏晋连上了三天奏折,上面说,他家的苏点晴以死相 ,要嫁到七王府。 苏点晴自愿为侧妃,心甘情愿服侍老七一辈子。苏晋生怕她有个三长两短,为了此事找过朕好几次,你怎么看?”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