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那群东南亚人迁到哪去住。 到国内肯定是不行的! 老办法,平民家庭户在三口及以上的,可以留在远东定居,一人吃 全家不饿的,大多都喜 没事找事,全都卖到欧洲,还能赚点钱。 想法很美好,很快就有消息传来。 迁徙行动很顺利,听说了朝廷优厚的待遇,原本没有分到土地的 民们大多数也都很配合的携家南迁。 这样一来,安南和新征服的柬埔寨就安定多了。 倒是那些东南亚人,大部分都用明军听不懂的鸟语大喊大叫,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 朱由校对安南总督洪承畴询问的批复是,朕不管。 意思很简单,他们的命朕不在乎。 是啊,大明这么多子民朕还管不过来,管你东南亚那些人做什么,又不是拉他们去远东埋了。 洪承畴的做法极为简单 暴,一个字,杀。 武候薛廉带着明军先过去把一个镇内不听话的家庭筛一遍,拉出来几百个跳最 的东南亚人当街砍了。 砍完,啥事都没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不够资格安居在远东的几十万东南亚猴子,西方人不愿意买。 很明显,这些东南亚人好吃懒做,而且长得也都十分瘦小,西方人的饭也不够养活这么多吃白饭的。 朱由校笑了笑。 这帮白皮猪,也不都是傻子嘛! 不买是吧,行,那朕降价! 一个美洲黑奴的价格,买三个东南亚人,够吗? 还不买,行,随着茶叶附带过去,你买不买茶叶,买就得把东南亚人一起带走一个。 这就没办法了,毕竟茶叶是硬销货。 至于说卖出去那几十万东南亚人的死活,说实话,朱由校不在乎,也没那么多资源照顾他们。 反正不是自己动的手,这就行了。 ...... 这天,朱由校带着王承恩又在北京城进行自己最喜 的微服私访记。 现在朱由校这么喜 微服私访的原因之一,就是想给后世的影视剧提供素材,拍一拍《天启爷微服私访记》啥的。 好歹给咱也整一个历史正剧——《天启大帝》! 一打开电视,全是咱天启皇爷到处装 ,这不比清 剧香吗? 可是今天,朱由校发现有点不对头。 自己的北京城什么时候有这么多老外了? 黑的倒是没见到几个,白的 大街都是,还有相当一部分蒙古人和其他人。 转了一条街,朱由校看见一个十分宽阔的教堂坐落在京城最为繁华的地带。 于是,眉头一皱。 朕要是没记错的话,好像上条街刚看见过一个? 这也太国际化了,朱由校心里有点不舒服,早早回了 。 坐在御座上,朱由校就在琢磨。 按现在这种情况下去,会不会以后 大街都是老外了? 这可不行啊,这不被文化入侵了吗? 朱由校这才意识到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自己文治武功是完善了,可是文化和信仰方面,半点动作没有啊! 朱由校一向就是说干就干的 格,当天晚上,便召见内阁就此问题详细的讨论了一下。 内阁会议决定,要新增隶属于户部的一个移民局,以朝廷官方的形式树立起唯一信仰——佛教。 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翻修各种名寺古刹和仙台道观,以朝廷形式大力扶持本土宗教,对外来宗教进行限制。 户部要重新统计全国大明正式的汉人人口户籍,并且给每一个汉人颁发皇册。 这份皇册,此后便是证明大明公民身份的唯一凭证。 至于说那些其他种族的人想要继续留在大明,无论传教还是做什么,都要通过移民局获取第二种民册。 而且朱由校还决定在明年,彻底断绝与西方的传教协约。 从天启二十三年起,大明将正式对基督教、东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西方教派在境内设立教堂的数量和地区进行明确的限制。 并不是不允许他们进行传教,而是不允许他们传教的规模超过于本土佛教、道教等。 现在,朝廷会时刻关注外来宗教的文化入侵,一旦有一些苗头了,就会立即出台新的政策,予以限制,这也是各地监察御史新增的任务之一。 这项限制别国传教的措施一经出台,厂卫又有活儿干了。 一时间,京师缇骑四出,前往各地,对那些占据了特别繁华地带,教堂特别多的城市教堂进行一个火线拆除。 抵抗是没有用的,因为抵抗厂卫只能招来地方兵马司、官府和官兵的层层介入。 一旦官兵介入, 质也就变了,到了那个时候,不杀上一批人是 本不会停手的。 外国使节抗议也是没有用的,因为朱由校 本不会鸟他们。 第九百七十九章: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朱由校知道,其实自己的想法有些天真。 就凭继位之初信任魏忠贤,在朝中清除东林 的那些事,后世文人的笔杆子就说不定要怎么写自己。 现在他们是都服了,可这只是暂时的,这是让自己杀怕了,等自己一死,该怎么写还是怎么写。 想要干点好事挽回口碑,估计也难。 而且朱由校最近干的事,不光把国内的文人子弟得罪了,就连那些老外也都得罪得差不多。 想要开疆拓土,用恢复永乐年领土的口号现在显然行不通,因为天启一朝的版图已经比永乐朝还多了个柬埔寨。 继续打东南亚,说什么都像是“侵略”。 没错,朱由校现在干的事,无论说成有多么正义,放在其它国家的史书里,可能都会被写成侵略。 现在的西方,还和东方不一样。 协约这个东西在西方的约束力还是很强的,两国打仗基本都是点到为止,很少出现像大明这样动辄灭一国的大规模动员。 在东方,条约其实就是个 。 条约内容随时都可以被撕毁,而且不会有多少人特别看重,说破大天只要能打赢就行。 拳头,才是东方的唯一真理。 就像朱由校,拳头最大,还不是说打谁就打谁? 要不是实在吃不下来,朱由校想把整个东方全都打了。 可事实上就和安南和柬埔寨现在的情况一样,灭了他们容易,怎么把这个地方占得安稳了,这是个很头疼的问题。 一个安南就要二十万明军镇守,甚至需要动员几十万的民夫去新修一条大路。 如今再加上柬埔寨,安南总督洪承畴已经不止一次说人手不够,来和京师要人要物资了。 要是把东南亚全 了,想守住,这需要多少人力和物力? 远东倒是轻松多了,因为那些地方本来也没住多少人,守卫也容易得多,不需要多少兵力。 起码和东方而言,沙俄还是讲究条约这个东西的信誉。 朱由校也能理解,毕竟人家沙俄为了区分自己与东方的不同,一直标榜为西方国家。 人家还要在西方混的,肯定不能和大明一样随随便便就撕毁条约。 西方极其注重协约的约束 ,一个国家撕毁协约,往往会被其它国家群起攻之,而失去人心,国家也活不长久。 总言之,他们那边是有自己的一套制度去平衡各个国家。 而回过头来看东方,没有任何其它国家能对大明造成威胁,朱由校说干谁就干谁,回头甚至连一个公开谴责的都没有。 无它,不敢。 谁都知道,大明是有能耐出兵灭了你的,即使你不在亚洲,也只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 朱由校只需要把国内安顿好,将唯一的敌人鞑清给灭了,再顺手征服蒙古,远东这一片也就无敌了。 灭了柬埔寨,其余藩国全都老实了。 但这么做的后果,就是无论国际上还是国内,朱由校这个本该被冠以大帝称号的皇帝,名声都是极其的臭。 从没有一个有资格做大帝的君主和朱由校一样奇葩,名声有多臭,他的文治武功就有多不可置信。 算了,摊牌了,不装了。 既然名声已经改不回来了,朱由校也就懒得再去装什么东西了,你骂任你骂,有能耐来打死朕。 打不过,就老老实实给朕卧着喊万岁! 朱由校知道征服东南亚有多困难,其实很想继续把东南亚其余的国家拿下,但问题是,他们太老实了。 安南和金边被灭以后,东南亚其余的几个国家一个个都老实的不像话。 尼泊尔的马拉王朝,半年不到居然派遣十三次使节前往大明,带的东西也非常多。 这种示好的意思非常明显,朱由校也很无奈。 东南亚现存的两个大国,一个是缅甸的东吁王朝,另一个就是泰国的阿瑜陀耶王朝,也称大城王朝。 这两个王朝按照历史发展,现在都是处于极盛时期。 但朱由校并不在乎这些,极盛不极盛的,现在也就是一波平推的事,问题是,用什么借口起兵。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