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持保守意见,觉得赏赐些银两再封贡贸易,这就差不多了,封 外王完全没必要,韩爌就是这么觉得。 有人也觉得,然要拉拢人心,这第一个封赏的,必须要闹出大动静,如魏广微与崔呈秀,都是这种想法。 其实封王不封王的,对朱由校来说,就是一个封号而已,如果说能用宰 这个夫余王拉拢到更多蒙古部落归顺大明。 那么,这个王封的就值! “既然诸卿都没什么意见,魏忠贤,拟旨吧!” 朱由校看向身侧站着的那个老太监,想了想又补充道:“命户部准备银两,赏赐乌齐叶特诸部五十万两白银,抚 人心。” 说话的时候,朱由校的心在滴血。 朱燮元前段时间请旨,先赏了泰宁卫的以儿邓二十万两,又给朵颜诸位发了三十万两,这次再赏福余诸位五十万两。 这仗才刚开打,自己花了一百万两… 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从别人手里收上来,还没捂热乎,就要发出去给蒙古人了。 不过这也没办法,这一仗必须要打赢,对整个辽东形势都有好处,这就是比拼国力和底蕴的时候。 现在这时候农民起义还有几年,这点银子虽然 疼,但是朱由校还是舍得花的。 闻言,西暖阁的诸臣都是大喜。 他们不是大喜这五十万两银子,他们喜的是,这次一回家,必定会有无数的人登门而来。 他们这些重臣,个个都是厂卫和较事府紧盯着的对象,贪不得银子,礼金还不能收了? 银子虽然贪不成,礼金却是收到手软,这天底下无论发生什么事,求他们办事的人,一直都不少。 ...... 封赏的事还是其一,最主要在场的很多人都明白,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辽东局势可就变了。 努尔哈赤知道自己被耍了,肯定会恼羞成怒,继而猛攻辽沈,熊廷弼军力毕竟不如后金一国,顶不顶得住还是两说。 没准到时候,朝臣们的攻讦又来了。 自万历四十七年以来,朝廷上对熊廷弼的弹劾之风可一直就没怎么减弱,要是没天启皇帝 着,一百个熊廷弼都死了。 大明委实也没有什么可以派出去支援辽沈的兵了,诸臣们商议半晌,办法还是那么几个。 辽东局势自万历末年以来,不断败坏,熊廷弼御辽三载,这才稍有安稳的迹象,这次建奴来袭,可不是寻常的试探。 努尔哈赤连科尔沁五部都联络了,要么是想打通福余卫,威 宁锦路,要么就是想直接拿下辽沈。 要想救熊廷弼,只能靠 文龙。 可东江镇位于悬岛,背靠大海,孤立无援,轻动被围,也抵不住建奴的全力进攻。 不说建奴屡试不 的围点打援战策,就只是围住东江军,将海岛逐个 并,也让人忧心。 西暖阁的重臣们,没几个亲身在辽东待过的,大部分人只是在书中看过那个地方的贫瘠,也不了解 文龙的处境艰难。 问题来了,朱由校也没亲自去过辽东,这个时候,在确定战策以前,就要亲自找一个去过辽东的人,给出点意见。 很快,朱由校想到了一个人。 那就是都监府的左兵监王体乾,他不仅是去过辽东,还和 文龙等将领在皮岛住过一阵子。 很快,王体乾被召至西暖阁,行礼说道: “陛下,辽东地广人稀,无险可守,建奴骑兵来去如风,这才是辽东陷落的很大一个原因。” “可臣觉得,这个劣势对建奴来说,同样适用。” “东江军各部,大多分散于诸岛,每出袭扰,总能令建奴疲于奔命,多有出其不意之功。” 没人想听一个太监去评论辽东陷落的原因,可是王体乾的话,也让西暖阁的众人想到了一个办法。 很快,崔呈秀说道: “陛下可以下旨让 文龙袭扰建奴各处,另派一位军机大臣前往登莱、天津两处,督领两地从海上援助东江军。” “东江军在辽东造成的声势越大,对熊廷弼辽沈的战局,就越有声援作用,陛下,这个时候,万万不能再犹豫了!” 朱由校哑然,这不就是后世著名的游击战么。 其实也是这个道理,现在后金已经做大了,在辽东正面战场想要击溃他们,难于登天。 可是打不过,这并不代表就没了办法。 熊廷弼的终极目标不是击退建奴,而是撑到朱燮元击溃五部联军,现在五部中最有实力的科尔沁已经溃败,余下四部,也是早晚的事。 东江军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让努尔哈赤为难,就是趁着他率八旗主力北进的时候,去偷他的 股。 无论后金实力有多强,防备虚弱的腹地都难以阻挡东江军。 就如王体乾方才说的一样,辽东地势以平原为主,建奴骑兵如风卷残云一般,来去自如,立于不败之地。 可努尔哈赤的战略,却造成了他如今腹背受敌的局面。 现在的后金军,还住不惯城镇,每打下一城一镇,或是一村一堡,往往都是烧掠而去。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局面,八旗骑兵来去如风,战斗力更让他们立于不败之地,可东江军在辽东,一样是神出鬼没。 广柔的平原之上,从皮岛至赫图阿拉,甚至没有几个紧要的关隘,多山、多林、多河的地势,也让后金无法全部看住。 努尔哈赤一旦率领八旗主力北进,后金腹地只能是四处漏风… 文龙如果想,完全可以趁着努尔哈赤北进的时间偃旗息鼓,带着一部分士兵,突然出现在后金的老寨。 这,就是游击战。 打不过,咱还不能 扰了? 他们越痛苦,咱就越舒服! 这种战术是最无 的,可却是在如今的辽东效果最好的战术,努尔哈赤除了分兵或退兵以外,没有第三个选择。 当然,他可以硬 着强攻辽沈, 文龙也可以联合天津和登莱水师,甚至是朝鲜,在他们的 股后头一路烧火。 既然说努尔哈赤知道朱燮元是奔着福余卫去的事情已成定居,再也瞒不住了,朱由校也就没什么好再装的了。 下诏,天津和登莱两地水师,全力配合 文龙在辽东袭扰后金,至于熊廷弼,只能靠他自己了。 朱由校能做的就只有不干涉,完全放权,让他自由发挥,去和号称不败的努尔哈赤单对单来一场男人大战。 第三百五十章:威 辽沈 这 ,努尔哈赤正在自己的汗王营帐中闭目养神,想着等到福余卫战事结束后,就全面进攻沈 ,然后再拿下辽 ,大展宏图。 自后撤三十里以后,沈 城内的守军果然消停很多, 桂虽然 巡视城墙,可却从没有踏出城关一步。 倒是熊廷弼,就好像援军转眼将至一般,先在辽 升帐,又哨骑四散,已有许多探马遭了明人的暗算。 这口气,他迟早要找回来。 只是眼下还不到意气用事的时候,他已在沈 周围布置好方略,沈 已成孤城,现在只等明援军赶到,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只是偏偏这个时候,东江那条臭虫 文龙又闹了起来,据说就连朝鲜也出兵协助了。 领军的是金景瑞,萨尔浒之战时朝鲜元帅金弘立的副官。 努尔哈赤心里还在想着等到战事结束,就命阿 率师东移,征讨朝鲜,将自己的周围尽数平定。 忽然一名白衣白甲的侍卫走入庭帐,慌张说道: “昆都伦汗,四大贝勒及诸大臣求见,说有要事禀奏,大汗见还是不见?” 努尔哈赤心中一动,暗自纳闷。 四大贝勒全都来齐了,这是为了什么,还说有要事求见,莫非是出了什么大 子? 他匆匆穿衣,从内帐出来,见到了外面的代善、阿 、莽古尔泰、黄台吉四大贝勒,还有五名议政大臣。 在四大贝勒中,黄台吉排在最后,这并不表示他的地位低。 天命六年二月时,努尔哈赤曾经下令,让四大贝勒按月分直,国中一切机务,俱令直月贝勒掌理。 单从地位和权利上来讲,黄台吉是与代善、莽古尔泰和阿 同等的,更何况现在他与阿 在对付多尔衮一事上还算是盟友。 他们全都神 凝重,莽古尔泰更是显得颇为愤怒,只有努尔哈赤还是一脸 茫,摸不清楚状况。 他毕竟是后金的大汗,亦是蒙古科尔沁等部尊称的昆都伦汗,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保持风度。 “四个王儿,诸位 臣,快快请起,不必着急,有什么话慢慢讲来,细细说与本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代善等四大贝勒依旧跪地不起,诸大臣也都不为所动,这也让努尔哈赤一下子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 ,正 道: “你们且起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就连努尔哈赤也觉得有些慌了。 众人这才起身,相互望了望,在代善的眼 下,五大臣之一的扈尔汗站了出来,正要颤颤巍巍地行礼再跪。 努尔哈赤连忙亲自将他扶起,说道: “达尔汉不用再跪拜了,你一把年纪,这一战其实 本不用随军出征的,应该好好在赫图阿拉待着,等大军凯旋。” 扈尔汉,佟佳氏,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隶女真正白旗人,世居雅尔古寨,协助建州 并乌喇部。 天启元年,引 贺世贤出城,设伏击败于平原,于后金攻陷沈 立有大功,执掌镶白旗。 努尔哈赤赐号“达尔汉”,以表其功。 “小臣斗胆,禀明昆都伦汗一事。” “科尔沁部在苏温河畔遭到宰 的伏击,大败四散,奥巴连夜逃回科尔沁,众叛亲离,忙于平 …” 以扈尔汉这样的地位,在努尔哈赤面前却自称小臣,这足以说明这次事情之重大。 代善让扈尔汉去说,也是害怕努尔哈赤迁怒于他们几个,扈尔汉是老人,战功卓著,就算是发飙,肯定也会悠着点。 因为他们要说的,还不只是科尔沁惨败一事,这只是个开胃菜,后边还有更刺 的。 让其他人说,怕被努尔哈赤一怒之下给砍了。 “奥巴此战失败后,回到科尔沁部被人指责说不如他的弟弟布达齐勇悍,许多归附科尔沁的小部趁机反叛,科尔沁部是指望不上了。” 扈尔汉说着,还不断的咳嗽,好像是在提醒努尔哈赤,老头我的身子骨可不咋地,你说话注意点,别把我说死了。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