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魏忠贤大眼瞪小眼了一会儿,老家伙颤颤巍巍站起来,说了一句早就准备好的托词。 “臣谨遵圣谕。” 魏忠贤也不明白为啥皇爷会这么做,他也是上前有样学样,拱手说道:“奴婢谨遵圣谕!” 底下百姓可不会想这么多,他们只是觉得,尽管关外建虏闹的厉害,大明在这位少年天子的带领下,依旧繁盛。 他们齐声道:“谢过皇上!” 上元节这天,庞大的“鳌山”上各种形状的彩灯闪烁,绚丽的焰火不停燃放,更有钟鼓司优美音乐里, 娥们的翩翩起舞。 不论普通百姓,就连朱由校和朝廷的高官显要们,都觉得这简直是美妙无比的视听享受。 成化年间,唐寅游学京城时,就曾亲见鳌山灯会的盛况, 动写下名诗: “仙殿深岩号太霞,宝灯高下缀灵槎。沈香连理三珠树,彩结分行四照花。水 葛陂龙化杖,月明缑岭凤随车。” 无数传教士回国时,也都生动描绘过东方帝国的繁荣图景。 天启元年举办鳌山灯会,几 之后,理所应当的引爆了整个大明的文坛。 ...... 鳌山灯会后,正月里的年味逐渐淡了下去。 五 后,傅应星带着一批番子自东厂而出,急促地敲响了冯府大门。 “东厂办案,速速开门!” “再不开门我们可就要砸了!” 番子们敲了半天,府内仍没有什么动静。 莫非是提前得到消息,卷铺盖逃了? 傅应星心中狐疑,径自后退几步,大声道:“撞门!” 几名番子抱着冲木,轻松地撞开了看似坚实的冯府大门。 冯府内静悄悄的,院落整洁干净,跟个鬼宅一样。 番子们还是头一次遇见这种状况,一时间都有些害怕,别不是藏着什么伏兵吧! 傅应星第一个跳了进去,挥手说道: “有什么好怕的?都进去抓人,一个个的熊样,当心回去厂公扒了你们的皮!” 提起东厂厂公魏忠贤的凶名,纵是番子们也都浑身一颤。 他们壮着胆子一拥而入,将冯府翻了个底朝天,居然一个人影都没瞧见,最后是在内房看见了冯夫人和冯家两个小女儿静静坐在一起。 傅应星闻讯赶来,他冷眼看着眼前这一幕。 三个女人被一群凶神恶煞的番子围着,但却镇定自若,这场面说不出的怪异。 须臾,他 出刀,上前两步说道: “冯夫人,三法司会审,你家老爷冯三元临时翻供,攀咬厂公,颠倒是非。皇上有旨, 付东厂查办!” “查抄冯府,全部资产归入内帑!至于你们三人,都要充入教坊司!” “跟我们走一趟吧?” 说完这一席话,傅应星却见,冯夫人和两个冯家小女儿仍静静端坐,闭着眼睛,动也没动。 想了想,他伸出两 手指附到冯家大女儿鼻间,眼神却是猛地一变:“死了?” “去探探她们!” 其余番子赶紧上前两人,各伸手试探,传来几声惊呼。 “这个死了。” “这个也死了!” 傅应星倒也没有什么可怜之情,他只是冷笑几声,说道:“本来就没想对付她们,谁料那冯三元沽名钓誉,害了自己全家。” “东林书院,害人不浅!” 言罢,傅应星转身就走,留下一句话。 “抄了冯府,给皇上内帑送进去,谁敢拿一个铜板,别怪老子翻脸不认人!” 第三十二章:荫封魏氏 傅应星带番子查抄冯府,发现冯夫人和冯家两个女儿在家中自尽,冯府的仆人也早就都被遣返回家了。 看起来,这是知道冯三元会审翻供以后,就明白自己的结局,长痛不如短痛了。 冯三元知道这事儿以后,据说是在牢里直接疯了。 为什么疯的? 还不是被自己一顿 作给坑的,本来能好好回家赋闲,非要去争什么虚无缥缈的名节。 最后名节没争到,反而亲手把老婆、女儿都坑死了,咱也不知道那玩意儿有啥好争的。 会审后,冯三元成了东林 人的弃子,于魏忠贤也没有什么大用,所以就派人去给他家抄了。 虽然一个人没抓到,但冯府这么大个宅子,却是跑不掉的。 东厂将冯府内的所有物件全部折合成现银,用一个个大红箱子给扛进了朱由校的内帑。 不多不少,二十六万两。 朱由校知道这事以后心里还是 高兴的,魏忠贤随便搞一个东林书案,去年发给辽东军的饷银就赚回来了。 ...... 这天,朱由校正在刘太妃的慈宁 里吃“老太家宴”。 许是前两 刚从南海子骑马回来,身子劳累,这顿饭朱由校吃的比较多,边吃边说好吃。 刘太妃见他专夹一个盘子里的菜去吃,也夹了一筷子放到朱由校的碗里,笑道: “若早知皇帝喜用‘烩三事’,就叫光禄寺多端几盘过来,慢些吃,没人和你抢。” “太妃你也吃。” 朱由校嘴里 着饭菜,说话含糊不清。 在乾清 吃惯了各式豆腐的他,来慈宁 尝到不一样的伙食,自然吃的香。 刘太妃闻言夹了一筷子慢慢嚼起来,眼睛亮起来,就这么微笑看着朱由校。 在她的眼里,才十六岁的朱由校,或许还是个孩子。 忽然想到什么,她向一旁吩咐道:“知道了吗,皇上喜 吃烩三事,以后叫光禄寺多往乾清 送些。” “知道了太 。”一旁 人轻声说道。 这烩三事小小一盘,但原料需求是很有讲究的,对厨子的功力也是很大考验。 一般以海参、鲍鱼和鱼翅等海味为第一事,肥 浇汁为第二事,猪蹄筋为第三事。 先将这几样或煮、或蒸,再将其一块放进大砂锅内,加入各种调料,用小火烩炖 炒。 朱由校不知道这些,他只知道哪个好吃就多夹哪个。 由于还在正月, 中的御酒仍是用特别酿制的菊花酒,酒足饭 之后,菜都吃的差不多,刘太妃却还没怎么吃。 朱由校有些不好意思,嘿嘿一乐,打了个 嗝。 “皇上,喜事儿,大喜事儿啊!”刚刚落筷,魏忠贤便从门外一阵小碎步跑来,嘴里喊着什么。 魏忠贤没有和在乾清 时一样直接进来,他站在慈宁 门前不再往前,手中举着一份塘报,说着什么大捷。 “恭喜皇爷,兵部题辽东捷报一封。” 方才刘太妃面前那个憨厚的朱由校转瞬间不见,只见他剑眉一挑,静静看着魏忠贤。 魏忠贤遂展开题本,高声念道: “辽东都司 文龙,于本月十二 夜袭敌后,带领百余屯民在城外呐喊,城中内应亦响应,大呼‘明大兵至’,喊声震天。” “奴兵慌 弃甲逃窜, 文龙夺取城楼,绑了逆奴大将佟养真,光复镇江。正押缚京师,听凭皇上发落!” 还没全念完,朱由校从椅子上站起来,一把夺过塘报,口中念念称赞道:“好本事!” 自东事起,明军节节败退,弃甲掉城,这个唤做 文龙的小小都司,仅凭一百余人,深入虎 ,占据敌后,一雪前 。 不得不说,在眼下,这是个极其振奋人心的消息。 捷报中称, 文龙不但收复镇江,还将敌后诸岛一一招抚,安顿了数万逃亡的辽民,使南四卫望风响应,登莱与广宁相为犄角。 朱由校要把这份捷报放大,借以 振九边各镇散亡将士之军心,待戚金入京,勇卫营也就可以开始 练了! “一片忠心,拼生拓地,堪称忠胆!”朱由校连赞数声‘好’,指着魏忠贤,当即下谕: “朕之前口谕传辽,就为招天下武人,为国效力, 文龙孤军深入,获此大捷,有功当赏,朕绝不食言!” “镇江一战中阵亡之将士,尽数入忠烈祠供奉,封 文龙为镇江总兵,发内帑银十万以为军资,开镇东江!” 魏忠贤记下圣谕内容,谄笑着道:“元年得此大捷,这是天佑大明,天佑皇上!” 朱由校想了想,说道:“你说的不错,打今儿起,宝和三店也归你掌了。” 镇江大捷的消息传来,朱由校一个高兴,魏忠贤又得了个兼差。 魏忠贤闻言也是 脸欣喜,“奴婢谢过皇上,但奴婢无功受禄,不敢承命。” “哦,既然这样,宝和三店就 由王体乾掌好了。”朱由校坐了回去,忽又说道:“朕听说傅应星是你外甥?” 李太妃虽掌太后印玺,但朱由校当面谈什么国事的时候,她每次都不会多说一个字。 此时听朱由校忽然提起这事儿,也是看向魏忠贤。 只见魏忠贤冷汗直 ,躬身道:“奴婢是有这么一个外甥,眼下正在东厂当差。” 朱由校点点头,说道:“前些时 ,许显纯的江南督办司说是商人不服从管教,朕本想着让你这个外甥去干这件美差。” “既然他已经在东厂当差,那还是算了。”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