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姜枫的请求 在衙门美滋滋给手下差官们分年货的姜二爷忽然被叫去京兆府,府尹大人告诉他:万岁要见他。 “是,下官这就去。” 张文江见姜枫恨不得 袍子就往皇 跑,连忙道,“你知万岁召你所为何事?” 姜二爷嘿嘿,“下官前 写了封谢恩折送进 。” 年底谢恩折哪个不写?!本府的谢恩折送入皇 十天了!万岁怎么可能会为一封谢恩折召你入 !张文江 着火气再问,“还有呢?” 姜二爷摇头,表示没有了。 张文江…… …… …… “在万岁面前不准 说话,不准没事找事。见完万岁,立刻回来见本府。” “是,下官明白,请大人放心。” 他有什么好不放心的,就说这厮在万岁面前把天捅个窟窿,万岁也会看在他这张脸的份上装看不到!!! 张文江哼了一声,吩咐人唤衙官前来议事。 姜二爷赶到 门前,还不等他跟监门卫将士报上来意,守门的副将便吩咐人开 门,抬手道,“姜大人,请。” 嗯?姜二爷挑挑眉抱拳拱手,“多谢贺将军。” 两人分明没见过几次,姜枫怎知自己姓贺?贺广辽诧异又惊喜,笑容真切地目送他入 门。 姜二爷随着热情的小太监到了宣德殿,宣德殿的太监 女和侍卫们也个个带笑,这让姜二爷越发肯定万岁召自己进 是好事。 他脚步轻快地进入殿中行礼,“臣姜枫,拜见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边码着高高奏折的景和帝听到这轻快喜悦的声音,烦躁消去大半,合上奏折温和道,“平身。卿今 有何喜事,为何如此 喜?” 站在景和帝身边的杨奉含笑看着姜枫,另一边的叶清锋驴脸拉得老长,恨不得把眼睛翻到殿顶上去。 别的官员来了,万岁只议朝事,半句废话没有;姜枫来了,万岁上来就问他乐啥,这君恩真是偏得没边儿了! 姜二爷真诚道,“回万岁,臣有两件喜事。” “说来听听。”景和帝接过杨奉递上来的茶,慢悠悠地饮着。 “第一件:臣得幸,能在年底前当面给您拜年。”说罢,姜二爷恭恭敬敬地行大礼,朗声道,“臣姜枫,祝吾皇万岁龙体康健,万事如意,笑口常开。” 景和帝龙颜喜悦,杨奉笑意 ,叶清锋眼眶里只剩一片雪白。 “第二件喜事是什么?” “回禀万岁。在万岁的关怀、府尹大人的指导下,今年西城未出大事,百姓安居乐业,商户个个赚钱,家家有笑声,微臣出入衙门,遇到的都是笑脸。这说明臣没辜负您的期待,没愧对百姓,也是大喜事。” 叶清锋……一边拍龙 一边夸自己,姜枫你好不要脸! 景和帝含笑问道,“卿今 在衙门忙些什么?” 姜二爷眨巴眨巴眼睛,不知万岁究竟想问什么,便如实讲了,“回万岁。眼看就年底了,臣在衙门里给差官们分腊俸。” 见自己说完了万岁还不吭声,姜二爷就知道万岁还想听,便逐一讲起西城的两位副指挥使、七位巡街副使这一年都是怎么用心办差的,最后总结道,“差官们跟着下官辛苦了一年,年底得几斤米、面和 ,提着回家 给家里人,体体面面的,他们就能安心过个好年,来年也会用心办差。” 景和帝若有所思地问道,“几斤米面 ,就能让副指挥使心 意足,用心办差?” 万岁这么问,是什么意思?姜二爷不敢瞎揣测,只能如实回答:“回禀万岁,臣愚钝,只有一点拙见,若说得不对,请万岁恕罪。” “讲。”在姜枫这里,景和帝格外好说话。 “多谢万岁。这几斤米面 ,是份心意。下官觉得虽然千人千面,但总归起来都想活得舒坦,只不过每个人认为的舒坦不一样。臣的副指挥使贺道斌喜 办案子,越难越挠头的案子他越喜 ,办完案子后,他就会开心,所以让他审案,他就舒坦;副指挥使李长存见不得烦 ,事情理顺合乎条理了,他就舒坦,所以臣让他管理西市的杂事。他们做着自己喜 的差事,领着能养家糊口的俸禄,臣也不难为他们、给他们下绊子,所以他俩活得舒心、踏实。” 姜二爷继续道,“人一旦舒心、踏实了,就什么都好说了。年底分几斤米面 炭是不多,但他们领了回去把东西 给家里人,就能少置办几样年货,让媳妇和老娘少费些心,让她们 喜。所以,微臣说这是份心意,心意到了,就什么都有了。” 姜枫讲完之后,景和帝沉 道,“顺心,舒心,踏实……卿所言甚是。” “多谢万岁夸奖。”姜二爷美滋滋应了,笑得 花灿烂。 景和帝看着他,又问道,“西城衙门可有不用心办差的差官?卿是如何处置的?” 万岁在考教姜枫的才干,杨奉看着姜枫的眼神变得意味深长,且看他如何应答。 姜二爷听了,非常认真地回道,“臣禀万岁,西城兵马司的差官们都用心办差,没有耍滑蹭懒的。” 杨奉…… 景和帝盯着姜枫真诚无比的脸看了一会儿,忽然哈哈大笑。万岁笑了,姜二爷见万分开心,也开开心心地笑着。 他这一笑,本就百分的容颜变作一百二,景和帝龙心大悦,“卿的谢恩折朕看过了,写得非常用心、真心,小篆也大有进步。” “多谢万岁夸奖。不敢瞒万岁,臣愚钝,小篆刚刚入门,谢恩折陈臣是先打好草稿,逐字抄了四遍,才敢呈给您看的。”能得万岁夸奖,姜二爷觉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景和帝含笑,“卿今年办差用心,深得朕心。你家的年货还缺什么?朕赐你一些,好让你在家人面前也能体体面面的。” 叶清锋……娘的,这 子没法过了! 姜二爷惊喜万分地望着万岁,见他笑意真诚,便斗胆道,“谢万岁。那臣斗胆,求您一事。万岁赐臣字帖后,臣的兄长姜松若获至宝,每晚研究前朝小篆各家的笔风。臣这两天见兄长愁眉不展,一问才知道他遇到了关卡,钻研不动了。万岁能借臣一本小篆书,让臣带回去让兄长拜读后,再给您送回来吗?” ------------ 第567章 姜留的决定 景和帝垂眸看着姜枫,久久说不出话来。 听不到万岁发话,姜二爷惴惴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景和帝轻声问道,“卿想借哪本书?” 姜二爷偷偷抬头,发现万岁不像要发怒的意思,才小心翼翼地回道,“回万岁,您觉得哪本可以借给臣的兄长拜读,臣……就借哪本?” 景和帝淡淡地问,“姜松让卿借哪本?” 姜二爷这才明白万岁误会了,连忙跪下澄清道,“回万岁,臣的兄长不知此事。若他知道臣惹您生气了,回去后定拿着竹板追着臣 院跑的。您方才问臣家里缺什么年货,臣家的年货是庶弟置办,所以臣也不知道缺什么,怕说错了犯下欺君之罪,这才想着向您借本书回去讨兄长 心。臣的兄长高兴了,臣的 子就好过了,这年货比什么都强。臣自作聪明却做了傻事,请万岁恕罪。” 景和帝微微皱眉,“姜松经常打骂卿?” “回万岁,兄长好久没打臣了,臣做错事,他就唠叨臣,唠叨许久。臣知道兄长是为了臣好,长兄如父,臣想让他开心,就是总……做不对。这次臣不懂进退惹了您生气,回去后兄长肯定会打臣一顿。” 见姜枫像个犯了错的孩子般耷拉肩膀,垂头丧气的模样。景和帝有些于心不忍,温和道,“朕不知卿的兄长想看什么,明 让他自己选吧。” 选什么?姜枫抬头茫然地望着万岁。他被吓傻了,完全听不懂万岁在说什么。 呸,装什么装!叶清锋唾弃。 杨奉笑着提醒道,“万岁准姜大人之兄进 中藏书阁挑选想借阅的书籍,大人还不谢恩?” 姜二爷不敢置信地看着杨奉,又傻傻地将目光转向万岁。他 致的五官被万岁的笑容重新点亮,灿若朝霞,随后以头触地谢道,“臣和臣的兄长姜松谢万岁,万岁,万万岁。” 景和帝含笑点头,“去吧。” “谢万岁。”姜二爷晕乎乎起身,退出殿门时被门槛绊了一下,差点栽倒在地上。他慌忙抓门框稳住身躯,偷偷回眸,却见万岁正看着他,便下意识地笑了一下,又连忙肃容恭敬行礼,倒退几步才转身离去。 见他的背影都带着喜悦,景和帝叹道,“晓分寸、懂取舍、知进退、识大体、从心所 而又不逾矩么?依朕看还少了一项:守孝悌。” 叶清峰再也忍不住了,“万岁,姜大人是想用您的藏书取悦姜松,好让他自己的 子过得更舒坦。” 您睁开眼看看吧,别被姜枫糊 了,他 着呢! 景和帝却道,“姜松舍不得打骂他。” 叶清锋听了,恨不得吐血三升,以 心中熊熊之火。 晓分寸、懂取舍、知进退……这些话是姜枫的谢恩折上写的。杨奉记得很清楚,前边还有“明事理”三字,却被万岁漏了。 万岁觉得姜枫不明事理?杨奉略一思量,便明白了,笑着为姜枫解释道,“万岁,臣听说西城兵马司的副指使和巡街副使,都是姜大人一个个选出来的。姜大人不只知人善任,还为了让这些人尽力办差,从自己的俸禄和腊俸中取出一部分于他们。所以西城衙门的差官才上下一心,办差极为得力。” 景和帝听后不知想起了什么,沉默片刻后竟不再看折子,吩咐摆驾华 。 入华 后,帝后哄三皇子玩,无需杨奉和叶清峰伺候。两人便到侧殿烤火吃茶,叶清峰不 道,“杨哥为何帮姜枫说话?” 杨奉正 道,“太傅到年六十八岁,若太傅致仕,朝堂之上还有谁能体察圣意,为万岁分忧解劳?” 叶清峰脑袋里闪过数位大臣的身影,又被他一一消去,但是,“姜枫不能体察圣意,也没本事为万岁分忧解劳!” “现在不能,三年之后未必不能。”杨奉用长柄小铲轻轻刮去铜盆内炭条上的灰,直直盯着耀眼的炭火道,“就算三年后还不能,就凭他能令万岁开怀一笑,也值得留在朝堂之上。” 万岁登基之后,能令他开怀一笑的事越来越少了,姜枫确实难得。但叶清峰实在看不惯姜枫的行事作派,“他不过是长了张讨万岁喜 的脸罢了。” “这也是他的本事。”杨奉扫了一眼叶清峰的驴脸。 叶清峰立刻就炸了,“你看某作甚,你也没比某强到哪去!” 杨奉叹了口气,专注烤火。 派姜猴儿去礼部请大哥散衙即刻归府后,姜二爷赶到京兆府,将面圣经过一五一十地讲给府尹大人听。 张文江听完,恨铁不成钢地骂道,“怎么不蠢死你!” 他哪里蠢了?姜二爷不解。 张文江怒道,“万岁考问你政务,你为何说西城兵马司没有不用心办差的差官?衙门两百余人,怎么可能个个用心办差?你如此应答,会令万岁认为你没有尽到对下属的监督教导之责,这不是蠢是什么?” 姜二爷恍然大悟,后怕地问,“大人,下官会因此降职么?” 张文江回道,“不会,以后你的升迁怕会受些影响。你明年要继续用心做事,尽快令万岁改观。” 姜二爷开心笑道,“以下官这点本事,也就配在您手下做个指挥使了,升官之事下官没想过。下官一定会用心办差,绝不给大人您丢脸、 麻烦。” “瞧你这点出息!”张文江忍不了了。若他能得万岁如此青睐,入阁拜相指 可待,这厮却只想着当个六品指挥使!不对,是五品指挥使,万岁亲自给他升了官! 本就没多大出息的姜二爷上前一步,虚心求教正事,“大人您说,我哥明 去了万岁的藏书阁,是拿本书就出来,还是可以在里边多看几本,然后从中挑一本出来?” 张文江瞪圆眼睛,指着门口喝道,“滚!” 姜二爷无奈,只得告辞出京兆府,提着自己分得的 和米面回府。 刚进府,老管家厚叔便凑了上来,以他自以为的小嗓门道,“二爷,三姑娘和六姑娘今 去了升平坊王家,回来后六姑娘去书房找王家二爷,不大一会儿王家二爷就走了。之后,六姑娘吩咐老奴,年前不准王家任何人登咱们的府门。” ------------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