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虽然在不断的解碑的过程中,总有人会后继无力的跟不上去,但即便是最差劲儿的轩辕破,在解碑的进度上也是遥遥领先其余人的。 意思是说,老子队伍中最差的一个也比你们强? 嘿,你说气人不?不知道有多少考生郁闷到吐血呢。 …… 这时候槐院的书生们还嚣张不?一个个的早就蔫了。比霜打的茄子还要更加的惨兮兮…… 都不敢再放一个了。 语言在这个时候是很苍白无力的。骂人吵架这种事情,唐三十六一个人就可以怼他们一窝了。在实际行动上,那更加是只能闭嘴了。 钟会如此。 纪晋也是如此。 他是碑侍又能咋了?之前的时候以态度不端正训斥了陈长生他们,以解读碑文的方式不对刁难他们,以钟会的破境解碑企图打 他们…搞不懂怎么就非要过来找不自在呢? 各自安好不行吗?怎么总是会有各种没来由的反派出现…… 可结果呢? 这老货现在都不敢 面儿了。 现在看到一个人都会觉着人家的眼神儿是在嘲讽他。 本来就为了帮助钟会强行破境损失了至少一半的真元。导致元气大伤,这下子又受到了这么大的刺 ,导致自己心神不稳险些走火入魔了。听说还因为刺 太大忍不住的吐血啦……这只能说纪晋的心眼实在是太小了。 在天书陵中待的时间也太长了,导致他的 格非常扭曲。 本不能受到一丁点儿的刺 。 稍微遇到一些事情,就像刺猬一样竖起 身的刺儿,结果没扎到别人,反而让自己伤痕累累。 这个纪晋就是变态中的佼佼者。 太 了。 事实上…天书陵中敢去议论碑侍的人真的不多。 以为所有人都是唐三十六吗? 那么的无法无天? 一般的考生来到了天书陵,想要巴结碑侍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作死的去议论他们呢? 尤其在旁观之前的冲突,考生们可是都看到了。他们又不傻,难道不知道这个纪晋小心眼?就不担心自己多嘴多舌也被针对啦? 天书陵中没有外人。 碑侍在天书陵中就是权利最大的那窝人。虽然也有种种的限制,但要修理一个普通考生会没有丝毫的办法?可能还真的会被逐出去呢。 所以…没人敢去议论的。 但纪晋明显有些疯魔了,自己觉着所有人都在说他……说他是一个笑话,一个可怜的家伙。 …… 解碑进行中。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过去一周了。 基本上大多数的考生都已经解读出了照晴碑的内容。即便剩下的一些,也已经是快要成功了。但是这些考生的心中并没有多少喜悦。 因为今年的天书陵简直是神话。 那些人早早的就解读了第一座碑。等到他们解读出来以后,人家早就出现在更远的地方了。 他们之间的差距就辣么大? 同样都是年轻人,同样在大朝试中有着不错的表现,他们也是心高气傲之辈,怎么甘心就这么认输呢?但……实在是望尘莫及啊。 努力到现在,都看不到人家那波吊车尾的背影。这怎一个绝望了得…怎么能够不让他们伤心 绝呢。让他们郁闷的想要回家找妈妈…… 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人心灰意冷的想要从天书陵出去。总之……放平了心态就好。 谁让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的不公平。 与你同年龄的少年少女为什么就那么的出 呢?为什么他们光鲜夺目,已经站到了顶端?为什么自己却还是在淤泥之中苦苦挣扎呢? 这个问题……真的没有答案。 甚至都不能深入的去探究它。 因为自己探究的多了,就会越发觉着自己的过往是多么的失败。想多了真的会导致抑郁的。 会越发的意识到那种落差的难受。 …… 荀梅走的时候很潇洒。 也不知道究竟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总之他把自己的笔记留下来了。这是三十七年的笔记。 荀梅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的天才。 他留下的笔记当然是弥足珍贵的。 其中有对天书陵的参悟以及各种观点的阐述。 这很珍贵。 对任何一位来天书陵解读碑文的考生都是如此。 可以帮助他们少走很多的弯路。 甚至可以借此直接领悟天书碑。 荀梅三十七时间,解读了几十座的天书碑,笔记中的内容对这些少年们来说绝对够用了。 因为他们中有很多人只会在天书陵中停留不到一个月时间。因为周园开启也不到一个月了。 现在这本笔记在折袖的手中。 他和轩辕破轮番的看笔记。 因为他俩解碑的进度已经停滞不前了。 一个是读书少,一个是 本就没有读过书,虽然天书陵似乎不需要读书也可以解读出内容,但通过读书再去解碑,无疑是容易一些。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石破天。 都有……主角光环。 但即便如此,折袖和轩辕破的解碑进度也已经遥遥领先了,甚至超越了往年的那些考生。 每一年大朝试之后来天书陵的考生依然有很多人没有出去。 这些人中最优秀的一个叫做梁笑晓。 是神国七律的第三律。 去年的大朝试第一名。 他是神国第五律梁半湖的亲弟弟,但弟弟要比哥哥厉害。 就怪有趣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道理说明当兄长的就一定要比做弟弟的厉害。却又似乎很多方面就是如此。 至少神国七律的排名就是如此。 所以当弟弟的梁笑晓排在第三,哥哥梁半湖排在第五。 但实力的排名却也不是绝对的。 因为七间就打赢了梁半湖。 一般来说,当哥哥的似乎都比较木讷。做弟弟的却总是比较开朗活泼一些的。很多的家庭都是如此。在梁家兄弟身上似乎也是如此。 如今折袖和轩辕破解碑的进度已经跟这位神国第三律持平了。但奇怪的是,折袖还没有突破。 不是说解读碑文一定会突破。 但解读碑文的同时自身的修为却是一定会随之提高的。 没有收获,岂能解碑。 折袖现在就处于突破的边缘,被他自己的血脉 制着,始终不能够贯通,不能够扣门而入成通幽。 陈长生这段时间一直在给折袖治疗体内血脉的问题。虽然初步有了成果,但依然困难重重。 比起落落的血脉问题,折袖的明显要更加严重。 虽然都是人族和妖族的混血,但白帝和长公主都是圣人级别的强者,很好的中和了一部分。 折袖可就没有这种好运气了。 属于男强女弱来着。 …… 天书陵的前陵有十七座碑。 荀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看完了。王破用了一年时间看了三十一座碑,具体多长时间解完前陵碑?这个虽然不知道,但应该比荀梅快些。 就是不知道荀梅、王破他们有没有看到第十八座碑呢? 天书陵统共有多少座碑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对前陵有多少座碑,即便普通人也耳 能详。 十七座。 每个百姓都知道天书陵的前陵只有十七座碑。 但是当陈长生,叶秋,莫轻舞破解了十七座碑以后,他们却并没有被天书碑传送到后陵。 依然是前陵。 依然有一座碑庐。 这是不为人知的第十八座碑。 …… 在折袖和轩辕破掉队以后,紧接着是梁半湖和关飞白以及唐三十六。这仨人被中间的几座碑困住了。之后又过了几座碑就是七间了。 苟寒食的进度是仅次于叶秋他们的。 他已经快解读到第十七座碑了,虽然速度已经慢了下来,但是很明显继续的解读碑文也只是时间问题。但已经被莫轻舞他们落下了。 所以就错过了一个机缘。 没有看到这不存在的第十八座碑。 其实以苟寒食的资质,解读完第十七座碑以后未必不可以看到这前陵真正的最后一座碑。 但是恐怕那时候,即便苟寒食看到了也来不及了。因为他到时候看到的一定会是一座断碑。 但现在……却不是。 …… 这世上很多人都不知道前陵有第十七座碑。当然也有少数人知道其实有第十八座碑存在。 比如圣后娘娘。 比如教宗大人。 比如各大主教。 以及一些天赋卓绝的修行者们。 这些人中没有荀梅…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王破呢? 荀梅利用三个月的时间解读前陵碑,这样的资格都不能让他看到其实还有第十八座碑。 不。 应该说是整整三十七年。 登山的路只有一条,除去神道不说,每一次观碑都要经过前边的石碑。所以荀梅如果想要看后边的碑,那就一定会次次经历前陵碑。 但是他的笔记之中始终没有第十八座碑的笔墨。 以荀梅来作为一个界限。 至少说明了在荀梅之下的那些人看不到第十八座碑。那么…就真的可以排除九成九的存在了。 要求实在太严格了。 以至于无数年以来,都没有第十八座碑的消息传出去。 这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周独夫把第十八座碑掰了的原因。纯粹是因为符合观看标准的人太少了。不然的话,总会有消息传播出去的。 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但如果你 本就来不到此地呢?却有绝对严苛的标准。 想要看到真正的前陵最终碑,必须要有正确的解法。但什么才是真正正确的解碑法呢? 每一个能解读出来碑文的修行者应该都会认为自己的解法是最正确的解法。但事实上,只要没有看到这座碑,那么就都是错误的。 是的。 对于解读天书碑,很多年前会以解读碑文的时间来评判。但这恰恰是最错误的事情了。 如果你能够完完全全的看懂一座碑,哪怕只有一座,也将会收获到让你意料不到的惊喜。 所以后来那记录解碑时间的东西被圣后派人毁了。 可是圣后其实也错了。 她的境界高深。到现在看来,已经不逊 当年的周独夫了。所以看待问题的方式当然不一样。 但普通人怎么可能有如此心境呢? 天海圣后其实已经隐隐的指出了一条道路。但是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人可以理解然后做到呢? 并不是破解碑文的速度快了就可以看到这座碑。 当然…… 解碑速度快,意味着这个人天赋很好,领悟到的碑文内容更多,更加容易看到就是了。 很多时候确实又充斥着联系。 比如当初的周独夫。 再比如如今的陈长生,叶秋,莫轻舞。 都是解碑速度快的同时又对碑文内容看得也十分的通透。 因为是真的理解了石碑,所以才会速度也上去了。 既然看的是天书,怎么可能跟这片天没有关系呢? 不管是神识,真元或者剑势,都与修行有关。那么修行又怎么会跟夜空的星辰无关呢? 须知……一切的开始都起源与星空。 叶秋笑了笑,看着眼前的这座凭空出现的天书碑。 这座天书碑与之前的十七座完全不同。 不是形状,而是…… 这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只剩下了一截断面罢了。 天书碑似乎不能够被摧毁。 但那也是相对而言的。 这第十八座碑就是不存在的,因为就在陈长生的身上。被陈长生从凌烟阁带出来的小黑石。 如果小黑石可以说话,一定会说一句mmp呀! 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了,结果它的家被别的玩意儿占据了。心情那叫一个复杂呀~以至于沉默的啥反应都么有了,就这么静静的看着。 叶秋他们三个人看着这座碑。 这是以一种伟力塑造出来的一道道复杂诡异的线条。 就像是光影一样,在夜空的照耀下,变换着形态。 这就是陈长生最初看到照晴碑的时候的看法。天书碑的内容其实是时刻改变着的。随着光影的变换,其实也在变换着呈现的内容。 这是深层次的解读才会发现的东西。 如果纯粹的只是以神识解读,以真元解读,以招式解读,那么天书碑就是恒古不变的。 这不能说是错。 但也绝对不是标准答案。 什么是标准答案呢?在解读前边十七座碑的时候他们三个人都很茫然,但是一直来到了这座碑以后,他们的脑海中涌现出了正确答案。 这不是他们自己领悟出来的。 而是因为这个标准的正确答案已经呈现在眼前了。他们只要眼睛不瞎,就都可以看到啊。 已经说过了,这座碑其实不是碑。是江闲语直接放在这里的标准答案。这是一张星图。 不是完整的星空,只是一部分。 江闲语解读天书碑的时候,他们曾经看到过一张星图。 与之比较,这张星图似乎很小。 但已经足够他们全力去消化了。 叶秋摸着下巴说道:“虽然缺少了一些解题的快 ,但是我喜 这种 觉。” 莫轻舞掉头认可。 陈长生:“……”他其实也不算讨厌这种 觉吧。 就像荀梅前辈留下的笔记那样,看过以后可以少走一些弯路,节省不少的时间。但即便没有笔记,最终也依然是要走上一条崭新道路的。 江闲语留下的也只是一个线索罢了。 或者说是一个指引。 能够走到第十八座天书碑这里,就已经说明了一切。他们并不缺少智慧,已经看到了本质。 又何必 得那么跌宕起伏呢?反正也没啥人去看不是?一波就给解决了岂不是顺畅? … ……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