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卖麻辣烫,过来一看,还真是那小老板。 这个客人已经吃过早饭了,可是十多天没吃麻辣烫,怪想这个味儿的。 而且门口的红纸上还写着,开业三天九折。 这便宜,不占白不占,难得打折,错过了多亏。 他本来想只买几 过过嘴瘾,可是拿着那个小托盘,里头几 串,空 的差点儿连底儿都铺不 ,他就想再拿几 ,不知不觉就点了十几 。 结账的时候,稍微心痛了一下,但是再一想,九折! 四舍五入,多吃就是多赚,吃到就是赚到!于是一下子心里就平衡了。 被客客气气地请去坐下,然后他点的食物,被直接端到面前,简直不能更贴心。 客人心里 意极了,那些店员,身上干干净净的,还戴着帽子,袖套,跟别家店一下就区别出来了。 而且 那么个托盘,自己拿着自己选,多好啊,方便得很,还干净。 桌子上有筷筒,有辣椒油,有醋,他问了一下,免费加。 这么好的环境,价格竟然没涨,开业还打折,太划算了。 客人吃得 意,花了钱还赞不绝口,回去了就把麻辣烫开店了,还开业打折的消息告诉了亲朋好友。 这是后话,且说现在。 有了第一个客人,就有了第二第三个,开始煮食材之后,香气就慢慢漂出去了,渐渐不停有客人进来。 几个员工一点儿不嫌人多,反而高兴得很。 人多好啊,生意好,老板才能赚钱,老板赚钱了,她们的工作才能长长久久的做下去。 可是店里突然来了这么多客人,沈鱼这帮一下,那忙一下,说好的去吃面,都没时间了。 沈桥皱了皱眉,去后厨拿了个干净的大托盘,去隔壁买了一大盘扯面回来。 周婶子顺手就给放骨汤里煮上了,加点儿青菜和 ,煮好了先盛两碗,沈桥沈鱼一人一碗。 沈鱼给自己加点儿辣椒油,一海碗热面下肚, 了。 沈桥在吃第二碗,沈鱼坐他对面,吃 喝足,笑眯眯问:你花 岁钱了? 沈桥的 岁钱,当然是他给的,给了十块呢。 他是想着,沈桥手里得有点儿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得上了。 沈桥点了点头,他当时不想收的,因为他没有钱给沈鱼 岁。 这几天要是店里忙不过来,帮我算账吧,给你结工资。沈鱼说。 不要。沈桥放下筷子,担心他误会,补充了一句:不要工资。 他要赚钱,另想法子,不能赚沈鱼的钱。 他神 坚定,沈鱼摸了摸下巴:行吧,那给我打白工,可别后悔。 沈桥微微笑道:不会后悔。 他为沈鱼做任何事,都不会后悔。 吃 了得干活,半上午的时候,客人来的不多,三三两两,有时候店里一个客人都没有。 但是到了中午下工的时候,突然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了。 沈鱼在外面摆摊摆了一个多月,名声都打出去了,附近有不少他的忠实顾客,尤其是机械厂里面的工人。 过年歇业十多天,好多人都惦记着,等沈鱼出来摆摊了再去吃麻辣烫,没想到竟然出现了一家店。 闻着味儿,像! 进来一个,同一个老板。 那没得说了,赶紧看菜单,环境变好了,可千万别涨价。 没涨!开业还打折呢,那还等什么,这便宜不占,那不是傻子? 之前还担心没客人的几个店员,一下子忙疯了。 余婶子算账算得焦头烂额,沈桥和沈鱼去帮忙,他们两个算账,余婶子去帮周婶子,杨婶子和大龙招呼客人,端碗收桌子,跑得脚不得停。 沈鱼买这个房子就是单单为了开店,一共五十平米左右的面积,最后面当仓库,储存食材和其他杂物,大约有十来平的样子。 厨房和外面大堂是连在一起的,中间用一个平台分割开,一边收银,另一头是锅灶,煮好的麻辣烫放平台上,由杨婶子和大龙端去给客人。 大堂占用面积最多,有三十多平,两边靠墙,一边能摆六张桌子,加起来就是十二张。 因为是长凳,一张桌子挤一挤,能坐六个人,坐 了就是七十二个。 看起来不少了,可最忙的时候,有客人端着碗没地儿坐,只能站在一边,跟人拼桌子。 或许是十多天没出摊,老顾客们想念这一口,购买 旺盛。 又或者是九折的魅力太大了,客人们走了一波又一波,不知道到底有多少。 沈鱼发现,沈桥太好用了,比计算器还好用,计算器还得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的摁,不小心摁错了,完蛋,都不一定发现。 沈桥就不一样了,算得比计算器快,甚至扫一眼就能得出价钱,心算速度快得让人嫉妒。 有他在,沈桥这边反而没那么忙 ,他还能 身去帮帮别的。 中午这一波,直到快两点了,客人才慢慢减少一些。 沈鱼让员工们,轮 吃了饭。 开卖吃食的店,有锅有灶有食材,没必要在这种小地方苛刻。 所以他提前跟她们说过,包两餐,中午和晚上,可以自己煮饭,自己炒菜也行,每一餐可以有个荤菜。 想吃麻辣烫也可以,自己下食材煮,或者去隔壁面店吃面,可以报销。 另一边的家常菜馆不行,在那吃不报销,就是这么小气,记仇。 几个员工都选了吃麻辣烫,一是现在还有客人,炒菜比较费时间。 二是闻着这个儿味儿,客人们又吃得那么香,她们也馋了。 大龙跟着沈鱼摆摊,没少吃,可吃不够,还是觉得好吃。 余婶子跟周婶子尝过,也觉得滋味好,比她们炒菜好吃多了。 杨婶子都没吃过,特别想尝一尝味儿。 沈鱼随她们,不过也就这一段时间吧,天天吃顿顿吃麻辣烫,谁受得了,以后她们自然会选择别的餐食。 然后就每人选了一些串儿,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沈鱼这个老板在这,没太敢拿 ,都拿的便宜的。 还是沈鱼主动说,让她们吃点儿 ,才一人拿了几串 。 等麻辣烫吃到嘴,几人都加快了进食速度。 一口气吃完,杨婶子偷偷跟周婶子说:难怪生意这么好,可真是好吃,咱小老板真有本事。 周婶子点了点头,可不是,小老板是她见过顶顶有本事的人,心眼还好。 她是撞了大运了,跟着小老板做事,可得尽心一些。 有了中午汹涌的客 ,员工们再也不担心没客人了。 下午陆陆续续一直有人来,比上午多一些,都是听了打折的消息过来的。 就这三天,错过了就亏了! 到了晚上饭点儿,生意比中午还好,很多都是一家人一起来的。 之前沈鱼只中午摆摊,时间还短,除了有空闲时间,特意找过来的,大部分客人其实都是机械厂的工人。 可现在有店子了,晚上也开着,就有别的厂的工人,听到消息下工了带着家人一起过来吃麻辣烫。 附近一些住户也有过来的,有的之前嫌贵,偶尔才吃一两回。 现在一想,打折!横竖以后还要吃,不如这三天吃,能便宜好多呢! 所以生意真的格外的好,一直忙到八点多,客人才渐渐稀少,中间沈鱼让大家轮着吃了晚饭。 店员们上的都是整天班,现在还没有倒班的,也就是说相当于加班到了这个时候。 人家倒是没什么怨言,可沈鱼怪不好意思的,虽然等一等,或许还有人,但依旧让大家收拾收拾,下班回家。 结果她们还不乐意,余婶子说:肯定还有人来。 其他人都点头。 沈鱼好笑道:有人来也不开了,走走,好晚了,明天还上班呢。 老板发话了,大家只好简单收拾收拾,就走了。 也多亏大家住的近,回去顺路,天黑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沈鱼还怀揣着巨款,今天一天的收入,全在他的大包里装着,装了一大包。 第57章 如果问沈鱼最喜 的娱乐活动是什么,毫无疑问,数钱。 尤其是刚挣到手,还不知道具体数额的时候。 特别愉悦身心,特别提升幸福度。 他没有特意瞒着沈桥,就沈桥那个脑子,钱在他手上过了一遍,多少他心里早就知道了。 沈鱼说要数钱的时候,沈桥张嘴就想给他报钱数,被沈鱼尖叫着制止了。 怎么能剥夺他的乐趣! 沈桥乖乖闭嘴,再次 心 茫。 星际时代,用的基本上都是数字货币,个人绑定智脑会记录各种数据,包括私人账户余额。 也有喜 收藏贵价金属宝石能源石的,都能当作特殊货币使用,可以用来数。 但这些东西,要么本身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特殊金属能源石。 要么好看,比如各种宝石。 可他实在看不出来,这些花花绿绿的纸钞票,有什么好数的。 理解不了沈鱼的 好,但他依旧选择尊重。 沈桥沉默着,看沈鱼抱着一包钱,脚步发飘地走进卧室。 再次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记下笔记:可以给沈鱼送钱,他喜 数钱。 沈鱼之前设想过,开店之后,做整天生意,肯定比卖中午那一会儿赚得多。 最简单的计算一下,以前他每天做一千多串的份量,一个小时之内肯定能卖完,然后就撤摊了。 单只是中午这个时间段的市场,都没有 和,因为他毕竟只是个小摊子,碗都是有数的。 有些人不愿意站在摊子前面吃,有的人想带家人尝尝,也大都选择用饭盒外带。 可现在不一样了,他有正经店面了,想坐着吃坐着吃,想打包打包,都行。 这样一来,他饭点儿生意好的时间段,能从十一点半持续到两点左右,两个多钟头。 如果按照平时那个生意来算,光饭点儿这个时间段,能卖出三千串以上。 半上午和半下午,生意会差一点儿,但也一直有人,陆陆续续也能卖出几百上千串。 晚上生意更好,因为更多的人听说了打折的消息,很多都是一大家子过来尝新鲜。 沈鱼之前预估到,生意不会差,特意让员工们多准备了很多原材料。 反正这个天气,放个一两天绝对不会有问题。 即便如此,提前串好的串差点儿没够卖,下午生意一般的时候,沈鱼守着锅,沈桥收钱,其他人都忙着现准备串串。 这么一天下来,怎么也不会少赚。 沈鱼数钱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这一波可以小飞一把。 但等他算清楚,看看面前 据面值大小分开几沓的钞票,依旧忍不住乐开了花。 一千二百五十八块九 二分钱。 一天的收益。 当然,这里面还应该抛出各种成本,比如食材、燃料、竹签、人工等等。 房子是他自己的,不是租的,不用算租金。 撇开买店铺的花费,那些桌椅锅碗炉灶等等非消耗品,单只算消耗品和人工成本。 之前沈鱼买食材,包括各种油、调料香料之类的,一共花了四百多块钱。 以现在的物价来看,花这么多钱买食材,怕是失心疯了,就算自家开店卖吃食,问问旁边王老板和那卖家常菜的马老板,哪个敢这么搞。 一次买个几十块钱的就了不得了,还四百,这得有多大的信心,也不怕砸自个儿手里。 可沈鱼就是买了,把店铺后面改的那个小仓库堆了个半 当。 这么多原材料,当然不是今天一天就用完了。 考虑到食材的新鲜程度,沈鱼没有囤太多 ,鲜 顶多用三天的量,其他便宜储存的原材料比较多,比如土豆萝卜这种,都是整麻袋的堆在那里。 不过四百多块里面,大头不是这些东西,而是油和调料等等。 油有他买的植物油,还有自个买肥 回来炼的猪油牛油,这些花费都很多。 今天晚上盘点物资的时候他看过, 大概撑不住明天的份量了,新鲜豆腐豆皮之类的,也所剩无几,明天得再去买。 青菜还剩不少,因为本来份量太多了,但按照今天的情况看,顶多还够四五天的量。 油和香料调料,油没剩多少了,明天还够,后天不一定,香料调料还能多撑几天。 总而言之,四百多块钱买的原材料,今天消耗了大半,最起码三百五十块钱的成本是有的。 另外,因为一直要烧着火,一个大灶几个炉子,都没停过,光燃料费,一天得好几块钱。 还有竹签子,年前他就跟赵老爷子下了订单,五十块钱的,足足一万 ,这个可以循环利用,有损耗,但不会太大,可以忽略不计。 人工方面,几个员工加起来,一天七八块钱工资。 抛出这些零零散散的支出,也就是说,今天一天的净利润,在八百块钱以上。 一天八百,哪怕是沈鱼穿越之前,能有这个 收也算相当不错了。 虽然这不是沈鱼最高 收,他卖发圈的时候,一天赚过一千八。 可不一样,这是固定收益啊,只要开店,每天都有的! 当然,沈鱼自己很清楚,这三天生意都会很好。 打折嘛,没有经受过种种营销促销手段的纯朴八十年代老百姓们,哪抵挡得住这个 惑。 都觉着既然就这几天打折,那反正以后会来吃,不如趁打折的时候吃,还能省点钱。 殊不知,如果他们不来,这个以后说不定就遥遥无期了。 而且打折的时候吃了,难道这一次管一辈子?以后总归还是会来,次数多少而已。 等明后两天,更多人听到消息,可能生意会更好,但过了开业打折的三天,生意肯定会有所回落。 这个沈鱼已经有心里准备了,横竖钱已经进他口袋了,回落也不会落太多,他有这个心里准备。 有了这一千多块,沈鱼干涸的小金库再次丰腴起来,而且 眼可见的,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大约因为晚上睡前数了钱,晚上沈鱼做梦了,是个特别好的美梦。 他梦见,他在一条河里,明明知道自己是个人,可又觉得,他应该是条鱼。 游啊游,河面突然变得很宽阔,数不清的星星落入河水中,亮闪闪的,像宝石一样,一看就特别值钱。 沈鱼高兴坏了,他飞快的游过去,捡宝石。 可是他的手不见了,两只短短的鱼鳍扑扇扑扇,一次只能抱住一颗宝石。 沈鱼心好痛,空入宝山,只能拿一颗,这对他来说太残忍了。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