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便宜的大汤池子,五分钱就能进去泡,大人小孩都一样。 其次是八分钱的,说是池子要小一点儿,几个人的那种,具体有什么区别,没进去看也不清楚。 最贵的是一 二的,送一块香皂,橡皮那么大一块儿,还提供一壶茶水, 水不要钱,茶是不能加的。 冲着那块香皂,沈鱼付出了昂贵的一 二分钱,领了牌子,得到一个单独的储物柜。 本来打算要点儿热水先喝药,但他记得很多 冒药里头都有点儿安眠的成分,怕先喝了药泡澡的时候睡着了,就没急着喝。 进去之后,沈鱼不由庆幸,一 二没白花。 五分钱那个大汤池子,里面泡了得有十好几个大老爷们,还有几个光 股的娃娃在水里扑腾,浓浓的水雾都遮不住混浊的池水,以及水面漂浮的一些灰白 不明物体。 八分钱的人少一点儿,看着水也干净一些。 一 二的池子跟八分钱的差不多大,但多个隔间,用木屏风挡着,看着还有点儿小高档。 沈鱼运气不错,他分到的那个池子,只有一个人,看见他过去,池子里的年轻人撇了撇嘴,站起来裹上 巾就走了。 被嫌弃了。 沈鱼没什么负面情绪,反而还 高兴。 走了好,走了就他一个人,独享一池子汤水,想怎么洗怎么洗。 一头扎进水池里,略有些过烫的水泡过皮肤,好像所有的 孔都张开了。 沈鱼快乐地开始洗洗刷刷,洗发水肯定是没有,用的香皂,这时候也没办法讲究那么多。 洗了好几遍,赠送的一小块香皂,用了个干干净净,洗完之后,沈鱼 觉整个人都轻了一大截。 亏得这是够好几个人一起泡的汤池子,水多,他一个人来回洗,也没有显得很脏。 说实话洗澡的时候, 觉 奇妙的,毕竟不是自己用了二十多年的身体。 但一连 洗好几遍,该 悉的都 悉了。 原身虽然瘦得只剩个骨架,好在身上没什么伤,沈安民没有打孩子的习惯,梁凤霞生气了喜 拧沈余耳朵,或者拍他的背 他 股,都不至于留下伤疤。 直溜溜的两条腿是沈鱼最 意的,他在水池里像个变态一样,伸直了腿自我欣赏了好一会儿。 他现在可不瘸了,而且这具身体虽然不高,还因为长期弯 低头导致看起来更加瘦小。 但身体比例不错,明显是个腿长的,腿形也 畅好看。 至于个子,沈安民和梁凤霞个子都不矮,尤其是沈安民,一米八几的大个儿,沈家那个条件还能长这么高,可见基因优良。 书上都说了,男孩子二十三四还能窜一窜呢,他才十七,好好补充营养,肯定能把个头补上去。 泡得皮都发皱了,才意犹未尽的爬起来。 他以前家里都洗淋浴的,现在才知道,泡澡好舒服啊! 洗白白之后就能换干净衣服了,沈鱼把包袱抖开,突然发现一个重大失误。 他,没有换洗的内 。 第9章 在挂空挡和穿沈余的旧内 之间,沈鱼厚着脸皮选择了前者。 反正 子大且宽松,衣服也长,一盖就什么都看不见了,沈鱼给自己找好了理由。 然后他出去,先要了一杯白水,把药喝了。 一 二的高价洗澡费里,还包含一壶茶水,沈鱼没喝,抱着在澡堂子里转了一圈,卖给了几个泡在大汤池子里聊天的大爷,三分钱。 沈鱼 意地把三分钱收好,旁边给 澡的大叔目瞪口呆。 一般舍得花一 二泡澡的,都是比较有钱舍得享受的,一边泡澡一边喝茶,美滋滋,哪有像沈鱼这样转手把茶给卖了的。 对了,这澡堂子还提供 澡服务,但是得加钱,沈鱼穷,舍不得。 出门的时候带着三块钱,转了一圈,药买了澡洗了,才花了不到一块,不得不 叹这时候人民币的购买力。 沈鱼揣着剩下的两块零一分巨款,溜溜哒哒沿街慢慢走,他现在腿好了,走路都觉得畅快开心。 路过小饭店,闻到里面 菜的香气,这具长期缺乏营养的身体顿时开始抗议。 中午吃的那点儿东西,到现在消化的七七八八了。 沈鱼忍住泛滥的口水,暗自郁闷:才不是我馋,是沈余馋! 可是身体现在是自己的,得吃点儿好的养养。 摸着兜里两块零一分巨款,沈鱼雄赳赳气昂昂走进小饭店,看清楚菜单后灰溜溜的出来了。 一个木须 七 五, 片豆腐四 五,最上头看名字就好吃的干炸里脊,要一块八! 他身上全部的钱拿出来,也就刚刚够吃上一盘炸里脊。 不就是炸里脊么,我自己就会做。沈鱼暗自盘算,一斤 也才一块钱左右,要是买排骨,更便宜,五六 钱就能买到,做红烧排骨不香吗?一块八能买三斤! 肚子饿的时候,不能吃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沈鱼安抚着自己的咕噜噜直叫的胃,转头走进一旁的包子铺。 以前沈鱼听邻居老人讲古,说他们小时候包子馒头得有脸大,沈鱼一直以为这些食物都是后来才慢慢越做越小的。 实际上不是,包子铺里卖的包子馒头都不大,也就比小笼包稍微大一点点。 沈鱼多嘴问了一句,卖包子的说可以按斤称着卖,也可以按个卖。 按斤买的话要给粮票,沈鱼没有粮票,就单买了一个花卷一个 包子,花卷四分钱一个, 包子六分钱,说是 包子,里面只有一点点 沫,混杂着大量白菜丝胡萝卜丝。 因为面发的好,花卷松软可口,点缀的一点儿调味料也很香。 包子就比较一般了,放了太多菜, 也是偏瘦的,没什么油水,白菜又很容易出水,包子馅 答答的,泡得味道都淡了。 总归是花钱买的,而且是难得的细粮,沈鱼心里记下优缺点,把所有食物吃了个一干二净。 吃完之后,又买了两个花卷,让卖家给他用干净的纸包起来。 这个没有油,冷了也能吃,可以带回去晚上饿了当宵夜。 眼看着已经半下午了,沈鱼不敢再耽误,找到附近的百货商店。 这是八五年,幸亏两年前国家已经开始陆续取消除粮油以外的其他票证,否则光拿着钱出来,也买不了东西。 进门之后先看到的是卖杯子碗盆的柜台,沈鱼先花八 五买了个纯白的搪瓷杯子,直径约十厘米,还 深的,带一个杯盖儿,可以当小饭缸用。 货架上还有其他更 美的,或是容量更大或是有鲜 的图案,沈鱼目不斜视地选择了最便宜的,那些花里胡哨的图案,一点儿都不如他买的这个纯粹。 卖布的柜台有其他客人在挑布,沈鱼听了一耳朵,买的的确良,一尺一块二,一米三块五。 还有更贵的呢子、灯芯绒冬草绒等等。 沈鱼捏着剩下的九 八分钱陷入纠结,食物的低价让他错估了工业产品的价格,难道要把杯子退了?他牙膏牙刷还没买呢。 就在他纠结的时候,新来的大妈要了两米印花棉布,这个才七 钱一尺。 沈鱼连忙向售货员问道:还有更便宜的布吗? 售货员看他一眼,翻出来一匹有点儿泛黄的白棉布:土棉布,三 一尺。 就这个,给我来一尺。沈鱼眼睛一亮,赶紧掏钱,棉布做贴身衣物,肯定比的确良舒服,赚到了。 可能是看他年纪小,又或者因为土布不好卖,售货员手比较松,量布的时候没有崩得特别紧,这样裁下来的布料就会稍微多一点儿。 沈鱼眼尖地发现,这个土布宽幅要比其他布宽半尺左右,这么一块土布,够他拿回去做一条内 了。 至此,沈鱼手上只剩下六 八分钱。 最后转到买牙膏牙刷的柜台,牙刷只有两种,三 的和五 的,沈鱼毫不犹豫选了三 的。 牙膏最贵的是一块钱的中华,买不起,不过种类 多的,有十来种。 沈鱼挑来选去,挑中一管比其他牙膏小一大半的,不为别的,便宜,这个才两 五分钱。 摸着最后的一 三分钱,沈鱼不由庆幸,还好还好,差一点儿就只能去退掉搪瓷杯,否则连回去的车费都没有。 沈鱼没手表,不知道回到肖家的时候是几点,但肖老爷子等人都还没下班,肖老太搬了个小板凳坐在走廊上一边纳鞋底,一边跟邻居老太太聊天。 本来她还没到退休的年纪,但当年为了不让肖建设下乡,提前退休把工作让给了儿子。 见着沈鱼回来,老太太眼神立刻往他手上的包袱上斜:你这提的啥? 刚换的脏衣服。沈鱼当着邻居老太太的面,大大方方把包袱抖开。 花卷被 进搪瓷杯子里,牙刷牙膏 在空隙处,外头用那块棉布一层层裹严实,藏在脏衣服最里面。 他出门的时候里里外外套了好几件破衣服,胡 堆在一起,完全看不出来里面藏了东西。 肖老太嫌弃地看了眼衣服堆,可能是有外人在,要顾惜脸面,没再追问,低下头继续纳鞋底不再管沈鱼。 沈鱼跟邻居阿 打了声招呼,提着包袱进屋,然后立刻搬了梯子上楼,把花卷跟红薯藏在一起,棉布 在箱子底层,搪瓷杯和牙刷牙膏单独放在一边。 之后又趁着天 未黑,屋里还有光线,把他这个小窝简单整理了一下。 铺盖也该洗了,但洗了他没换用的,只能先将就着用。 看着黑乎乎的小窝,沈鱼很发愁。 虽然现在钱很值钱,特别经用,但加上今天剩下的,一共才六块五 三分钱积蓄,想过好 子,这点儿钱可不行。 而且今天这种从梁凤霞那抠钱的机会可不好找,这次要不是肖老爷子发话,他就是再闹,梁凤霞也不会给他这个钱的。 肖老爷子也是心中有所求,指望着他对云厂长闺女的救命之恩能给家里换点儿好处,才会对他这么大方,否则哪有这种好事。 说到底,想发财还是得靠自己。 沈鱼琢磨了一下挣钱的路子,做生意?这么点儿本钱,能干什么呀。 打工?他倒是会不少手艺,当年为了挣钱,只要对腿脚灵活度没要求的活,他干过太多了。 饭店洗盘子切墩拌凉菜,理发店卖卡洗剪吹烫染,蛋糕店烤面包做蛋糕裱花。 还做过采耳,擦过皮鞋,当过清洁工送过外卖等等。 挣得最多的是酒吧里当调酒师,他手艺不错,长的好看,身条也 拔,站在吧台里小幅度移动,看不太出来是个瘸子,小费能拿很多。 后来被个神经病看上,非要追他,他拒绝,那人尾随他,发现他是个瘸子,觉得自己被骗了,在酒吧里闹事让他被开了。 沈鱼在自己的技能树里扒拉了一遍,纠结要不要先去打工赚点儿钱再说,他真不想继续在肖家住下去了。 但是他现在还是个学生,当年高中读完没继续念书,对沈鱼而言,其实是个深藏在心底的遗憾。 他觉得自己运气不错,虽然爹妈都不靠谱,但从小到大,遇到的大部分都是好心人。 小时候有好心邻居,上学后,小学班主任知道他家里情况后,一有机会就带他回家吃饭,一直潜移默化的给他做思想教育,让他不至于走歪路。 其他知道情况的老师,也经常借着叫他去办公室的机会,给他 牛 苹果。 学校统一开始订学生 的时候,他的那一份钱一直是他的老师们轮 出的。 后来初中的班主任在他中考后特意找到他,主动提出资助他继续上学,让他千万不要辍学,能学就一定要学下去。 沈鱼知道老师家里负担也不清,就拒绝了,说他自己能挣钱。 后来一边做零工一边上学,他又不是那种特别擅长学习的学生, 力时间都不足,后来高考勉强挂上三本线,一年学费就要一万多,于是就没去读。 之后沈鱼在那些大学外头摆小摊的时候,还找机会混进去听过课,心里特别 足,想着以后攒够钱也有闲了,就重新考大学,不是有那个成人大学嘛。 可惜他的生活刚有点儿起 ,就被不知道哪路大神送这儿来了。 现在原身是个高二学生,但 据剧情,不久的将来,肖老爷子会因为意外受伤,沈余在梁凤霞的怂恿下抢走了这个属于肖家辉的工作。 沈鱼回忆了一下这段剧情,结合现实觉得逻辑有点儿问题,不说别人,肖老爷子就不是那种老糊涂任凭儿媳拿捏的老头。 剧情还没走到这一步,沈鱼怎么都想不通,也就不想了,先否决打工这个选项。 他不想再一次辍学,他想继续读书,以后考个好大学,也算是圆梦了。 况且,一旦他辍学去打工,不说工资能不能保住,梁凤霞一定更有借口 他接肖老爷子的工作。 第10章 没等沈鱼琢磨出个所以然来,肖老太就在下面喊,让沈鱼下去烧炉子干活。 肖家没有单独的厨房,都是几户邻居共用一个,所以如果是早晚煮粥下面,就用家里的煤炉子煮。 肖老太抠门,不像有的人家炉子里燃着小火,烧热水或者重新加煤燃大火都方便得很。肖家要烧炉子,沈鱼得先重新烧煤。 这活儿沈余是做惯了的,沈鱼有他的记忆,摸索一下就清楚怎么做了。 肖老太看他忙活起来,重新检查了一遍她卧室门和橱柜上的锁有没有锁好,出门前让沈鱼烧开水把水壶灌 。 做饭的权利是不可能给他的,肖老太把粮食看得可紧。 肖家耀待的托儿所下午放学比较早,一般都是肖老太去接,但沈鱼知道,她接完孩子,会绕路去附近的菜市场,捡些菜贩子不要的菜叶子,或者便宜买一些卖剩下的菜回来。 肖家的条件 本用不着这么做,可她就是觉得这样占便宜了。 捡菜叶子的事儿家里除了老太太,只有沈余知道,肖家人都好面子,要是知道了,肯定不会让肖老太继续这么做。 沈余还是有回听见肖老太哄肖家耀的时候,才知道这件事,一直没敢说。 知道这个消息的好处是,沈鱼清楚老太太一时半会儿肯定不会回来。 于是他点燃了煤炉子把烧水壶架上去之后,又去打了一盆水回来,先将新买的那块棉布洗了,然后拧干,放在炉子边烤着。 趁着这个时间,迅速把今天穿出去的几件换下来的衣服泡进盆里洗了,穿不穿两说,但说不定还用得着。 中间水烧开,他倒进开水瓶,又重新接了一壶烧着。 等他把这些衣服晾出去,棉布已经烤得半干了,他把烧水壶拿下来先放一边,借着热烈的炉火,细致地将棉布里的水汽烤得一干二净。 摸着棉布暖烘烘的一点儿都不 了,再把烧水壶架回去。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