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雁行用力闭了下眼睛,然后转过头去看江茴,特别诚恳地问:“你有没有觉得鱼阵叫姐姐的语调有点怪怪的?” “有吗?”江茴一怔,继而笑道,“小孩子牙齿都没长齐呢,大约过阵子也就好了。” 顿了顿,她又说:“多谢你带她说话,这孩子从小话就少。” 师雁行心道,还从小,这 丫头这会儿也不大啊! 接下来的两天,师雁行大致了解了这个家的家底: 官中活钱只剩十八个大子儿,而当年的 细面粉就要八文钱一斤,若是陈粮或 粮,则只需四五文。 因男主人平时做木工为主,赚得远比种地多,故而家中仅有几亩薄田, 子倒也过得去。 后来他病了,木工这大头收入消失,田也种不得,便将地租给旁人种。 因是薄田,又少,每年除去赋税后,家里能收到约合一百斤新面做地租。 今年的刚送过来不久,还剩差不多八十斤的样子。 原本的一家四口吃那一百斤面,绝对是不够的。 便是如今娘儿们三个,也得时不时掺和些 粮,才能混到来年收租。 这还是得一整年风调雨顺,不然必然减产。 师雁行再次 慨了原始劳动力下种田的不易。 若放在现代社会,一亩地的产量差不多就是如今的十倍。 过去一整个夏天,院中菜圃内长了不少茄子、豆角,另有 采摘的野菜,娘儿仨没吃完的,都被江茴摘下来洗净做成菜干子,如今都在小厨房内收着。 且这会儿还有 夜生长的冬瓜、萝卜、丝瓜、南瓜和葫芦等几样瓜菜,虽每种只有三两株,也足够娘们儿三个吃用,暂时倒也不必买。 再过几个月,萝卜白菜也就慢慢长起来了。 师雁行终于微微松了口气,也突然理解为什么现代人都想有个空地种菜: 蔬菜自由真的香! 照着么看,即便不吃主食,一时半刻倒也饿不死。 可三人的衣裳都旧了,棉被和棉袄内的棉花都被反复弹过好几回,已是不能再用的。 寒冬将至,旧棉袄无法御寒,须得扯新布,买新棉花。 又是一笔开销…… 另有西厢房上头几处瓦片松动,每逢天气不好,外面下大雨,里头下小雨,也要得空找人修补一番,换几块新瓦。 还有这窗纸,炒菜的油,吃饭的盐、姜…… 一笔笔,都是省不得的开销。 还是得挣钱。 而且要尽快。 江茴轻轻碰了碰师雁行,“先别想了,吃饭吧。” 师雁行骤然回神,“也好。” 急是急不来的,还得去镇上实地考察一番,才能决定卖什么。 她所在的村子叫郭张村,因早年由姓郭和姓张的几户人家聚族而居,所以得名,非常直白。 附近几个村子也是一样的风格,什么大赵村,小赵村,上刘村,下刘村。 当然,穷也是一样的穷。 在这些村子里做买卖是不大成的,大家都是勒紧 带过 子,一文钱恨不得掰成三瓣儿花。 在这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大背景下,若没有大事,一年到头不见银钱 易的时候多着呢。 这顿饭的主食是江茴做的。 她将大南瓜摘下来一个,南瓜皮剁碎了喂 ,瓤切开上锅蒸 。 红澄澄的南瓜瓤略放凉后混一点面粉 成团,掐成大小均等的饼子,按平了,用一点点 油下锅煎。 油的荤香混着南瓜特有的清香散开,味道非常 人。 不多时,南瓜饼子底部变得干燥,继而出现金灿灿的焦圈儿,就能吃了。 若是面粉充裕些,还可以多加了做发糕。 至少,看上去会更大,口 也更好。 大约是没了公 抢食的缘故,今天的母 们非常争气,三只 竟然下了两只蛋,还没落地呢,就扯开嗓子“咯咯哒,咯咯哒”喊起来。 我们下蛋啦! 捡蛋的艰巨任务 给了虎视眈眈的鱼阵。 小丫头撅着几缕黄 ,小嘴儿抿得紧紧的,显出十二分郑重, 昂头,一步步钻进 窝: 窝太矮了,不管师雁行还是江茴进去都不方便,倒是这个豆丁出入自如。 母 们自己都吃不 ,且又没有公 在,暂时提不起孵蛋的兴致,只象征 扑扇了几下翅膀,就大咧咧让鱼阵捡走了。 小姑娘一手攥着一颗蛋,兴奋得 脸通红。 她一颗心砰砰直跳,双眼发亮地蹭过来,用力踮起脚尖,高高举起给师雁行和江茴看。 “介~介!娘!蛋蛋!” 热乎乎的! 对自己被排在第二位这件事,江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丝嫉妒。 但嫉妒这种事,有一就有二,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师雁行用力 了 小朋友的脑瓜,直到因为摩擦起电,那 头黄 越发膨 ,这才心 意足地收回手。 “干得真 !” 看着次女随风飘 的头发,江茴看向师雁行的眼神越发复杂。 这到底是个什么人? 今天吃的是昨儿剩下的土豆炖 ,外加一大盘 油煎南瓜饼。 为了尽快补充营养恢复体力,也犒赏鱼阵的付出,师雁行试探 提出,能否用一个蛋蒸蛋羹? 江茴非常 快地同意了。 师雁行再次确定,江茴曾经的生活必然十分富足,哪怕如今落魄,她的潜意识也认为人应该吃的好一点。 因为在寻常农户人家,便是 蛋也要攒着卖钱的。 一个一文呢! 师雁行前世的家庭状况比较复杂,祖宗家业落不到她这个女儿头上,她不甘于现状,勇于做逆女,也算白手起家了。 因此,创业初期十分窘迫的她被迫练就一手极其出 的打蛋技术。 具体来说,就是用最少的蛋,打出最多的效果! 经过疯狂打发外加适度掺水,最后竟蒸出来很像模像样的一碗。 锅盖揭开的瞬间,江茴和鱼阵母女二人顿时发出整齐地赞叹声,望向师雁行的眼神中,也带了明晃晃的崇拜。 这,这算“无中生蛋”吗?! 师雁行被娘儿俩崇敬的眼神看得有点上头,又去揪下一截葱叶切碎,撒上。 蛋羹表面光洁如镜,莹润如膏,轻轻一动便颤巍巍抖起来。翠绿的葱花 浓,落在上面竟显出几分 ,越发娇 滴。 煎南瓜饼黄中透红,夹一丝 的香,竟也像在食荤了。 三人各自挖了一勺蛋羹,略吹几下便放入口中。 小小的鱼阵不曾想这样 滑,当香甜的口 弥漫开,便下意识做了个 咽的动作,然后……没有然后了。 她啊了声,小脸儿瞬间垮塌。 蛋蛋,蛋蛋滑走了! 第4章 盒饭 乡间大集逢五逢十开,到了九月十五这天,师雁行三人都起了个大早,准备去赶集。 哪怕兑了水,土豆炖 还是吃完了,倒是碗底还剩一点点 油。 出门前,江茴狠心把那 油用了,照例煎了一回南瓜煎饼,就着吃了一顿。 去集市走路要大半个时辰,再算上回来的,肚子里没食不成。 天还有些黑,睡眼惺忪的鱼阵 着脸, 生生 呼呼喊着“介~介”,扒在师雁行腿上腻着。 江茴收拾好碗筷,又顺手往师雁行和鱼阵脖子上各挂了个水壶。 师雁行只觉脖子上一沉,低头看时,发现是一整截木头抠出来的筒子。 筒壁很薄,打磨得溜光水滑,外面还细细上了一层清漆,上面箍上盖子,水一点儿都漏不出来,远比寻常水囊轻便好看。 这是原主的父亲生前做的,一共四只。 只是如今,到底有一只用不到了。 待收拾齐整,三人出门时,天已蒙蒙亮,瞧得见路了。 “呦,少 出门了?” 正走着,就听右边路上传来一道浑厚的女音。 师雁行扭头一瞧,来的是两个挑着扁担的健壮女人,都生得浓眉大眼,五官颇有几分相似。 其中一个啧了声,顺手给了同伴一胳膊肘,又冲师雁行她们笑。 “别理她,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大侄女儿果然好了。你们也去赶集?结伴走吧!” 打头那人叫郭桂香,言辞常有些刻薄,为人十分泼辣,但最是嘴硬心软。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