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个呢?” “这个就是一种小零食,长的像杏子是的,酸甜口味的。” “这个是葫芦娃糖,这个是小淘气儿。” “这个是无花果干,酸溜溜的。” 安国明挨箱儿的介绍,这里有他从南方带回来的货,也有从县里上来的货。 这都是安国 准备开小卖部,要卖的东西。 安国 看着一地的零食箱子问:“这咋都是吃的呢?” 安国明拉过来一条板凳,坐下说:“ 哥,你卖一个灯泡,人家用多久才能换一个,你买吃的,人家多久能再买?” 安国明一说,安国 立即明白了。 接下来,安国 和安国明,讨论着小卖部的样子,该怎么装修,卖点什么,定在什么价位。 “ 哥,这个东西咱不用定太高的价位,过几天我带你去看看进货的渠道,咱和镇上供销社零卖是一个价格就行。” “一个价格,咱这儿还不用出村,那村里的人就愿意在咱们这买。” “所以进货渠道很重要,但一定要注意质量,要不人家买一次吃亏,那就不能买了。” “小二说的对。” 安家大伯,在自己的鞋底上,磕哒两下旱烟袋。 “安国 ,你敢给老子丢脸,老子打断你的腿!你听见没?” 安国 点头。 “说话!” 安大伯一声喊,安国 腾的站起来喊:“爸,我听见了,我不能给你丢脸。” 安大伯一个眼神没说话,安国 坐下来,继续和安国明探讨。 当两人说的都差不多了,所有的人,一人抱着一箱或者两箱东西,朝着村中央那颗大柳树走去。 那里有一座老人过世的房子,也没人住了,被安大伯做主买下来,准备开小卖店了。 前一阵房子被简单的修了一下,干干净净,窗明几净,新开的窗户,让人在外面就能看见里面。 一路上不断的有人搭话。 “这是干啥去?” “开个小卖部。” “就是和供销社差不多的。” “一个价格,还不用去那么远了。” 消息传开了。 第226章 刀耕火种 安家大伯说完,本就是路过问一嘴的村民,停下来了。 “咋地,咱们村里要有供销社了?” “算是吧,我们家老大开的,和供销社的价格一样,还不用走那么远了。” 安家大伯抱着一个箱子,在原地和人家聊上了。 安宁抱着两个箱子,看着本来不善言辞的大伯,侃侃而谈。 哎,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姐,咱咋不开车去呢?” “开车能有人问?大伯能有机会说,这叫做无声的宣传,懂不?” 安宁解释完,前面的安国明回头说:“小妹聪明。” “那是,聪明是我的基本才能之一。” 安宁加快步伐,超过安国明。 安国平上一步,和安国明站在一起,脑袋跟不上的说:“我姐这个劲儿,咋这么眼 呢?” 安国明不自在的清了清嗓子,他以为安宁是和他学的,毕竟江夏在大家的面前,可不是傲娇的样子。 安国明心虚的踹了一脚安国平说:“痛快走,墨迹啥。” “踢我干啥?” 安国平稀里糊涂的追了上去,一路上,他们绝对 引了村里人的目光。 特别是经过大柳树那里的时候,安家的人都被围住了。 大家七嘴八舌的问着,安家的人七嘴八舌的回答着。 “过两天就开门了。” “一般的东西都有。” “酱油,豆油,白糖啥的都有。” “盐能没有嘛!” “到时候来捧捧场。” “不要票了,拿钱买就行。” 安家这边的人,一边解释,一边打开了门,把东西给了安国 和安国 的媳妇。 以后小卖店是他们俩开,所以东西怎么摆放,安国明给了一点意见,大部分都是两个人摆放的。 安三成和安大伯,一直在门口和大家说话,其他的人,来来回回的搬运着东西。 一趟下来,几乎全村都知道了,安家大伯的大儿子,要在村里开一个小供销社了。 据说他们不要票! 据说他们价格和镇上一样。 越来越多的人,聚在大柳树这里。 正好是农闲的时候,没什么事情的人们,都过来了。 无形的广告打出去,只等开业了。 今天收拾好之后,安国明带着安国 出去了。 前一阵办的生产许可证该下来了,接下来还要办卫生许可证,人家要来人检查一下。 不过这点小事,安国明办的很利索,没出现什么麻烦。 这边办着手续,另一边的安宁也动起来了。 她准备要出门一次,这一次需要十天半个月,全部 好之后,就不准备再出去了。 不过,这两天赶上火耕,她就等了两天,想跟着学一学。 清晨,安三成看着天气无风,就喊着安国庆跟着下地。 吃饭的安宁,不明白的问:“现在就可以种地了吗?天不冷吗?” “不种地,但是那地里得收拾出来。” “这种地之前,还有不少活要干呢。” 安宁一听,原来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她来的时候,田里的苗都出来了,没赶上这一部分。 “爸,我也去。” 安宁加快速度,几口就喝完了碗里的粥,跟着安国庆,安三成一起去了。 “小弟,你自己在家做题!” 留下这一句话的安宁,很快就消失了。 安宁扛着一个耙子,安国庆同样拿着一个耙子,安三成倒是拿了个洋镐。 三个人,扛着工具,朝着安家分的地去了。 一路上,安宁才看见,原来大家都开始下地了。 大家互相打着招呼,安宁听的稀里糊涂。 烧地? 那该怎么烧? 还没到地里,安宁就看见有的人家地里,着了一堆小火儿,灰 的烟直溜溜的向天上飞。 不用去到地里,烧柴火的味道,便弥散个天地里。 若是忽略鼻尖的味道,还真有点像仙境。 不过安宁倒是不讨厌这个味道。 “到了,这就是咱家的地了。” 安宁看着眼前一片地,虚心请教的问:“爸,你怎么看出来的?还有哪个是咱们家的?” 安三成指着一条垄说:“从这,向北数,一共十二条垄,都是咱家的。” “咋看出来的,那都分给你家了,你还能不认识。” 安宁想说,真的可能不认识。 不过她虽然不解安三成是怎么记住的,但是她有作弊器。 神力记录一下,完美的记录到了每一块石头。 “走吧,从地头开始,往中间搂,到时候一点,现在的天正好,赶紧干,别一会起风了。”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