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有福摇头,见对方已经没事了, 松开手, 就像没事人一样又回到了他哥身边。 却不知他这一次伸手,让邓垚有多 ,将来明里暗里帮了他多少次。也不知道, 他这一举动被在暗处默默观察的皇上、太子的人看在眼里,传到两人耳朵里,在两人心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琼林宴结束, 接下来就是考(选)官, 钱有福、钱有德、张霖、周元四人中钱有福跟周元都想留在京城,而且钱有福想试试考翰林院, 钱有德、张霖则想外放。 几个人想走的路子不一样,接下来的半个月,也是在各自忙碌。 等钱有福这才考试结果出来,钱有德几人那边也都有了结果。 钱有福如愿进了翰林院成了翰林院庶吉士;周元进了国子监成了国子监典籍;他哥钱有德跟张霖则一起成了外放的县令。 只不同的是,钱有德因为有岳家宁平伯府那边出力,去的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山东;张霖去的却是比较贫瘠的西北。 “阿霖,你决定了?就去西北,不再等等?也许会有更好的选择?” 张霖摇头,“不等了。”再等下去也不见得就能有更好的结果,“现在这个虽然在西北,却也不是在西北最贫困的地方,已经很好了。”张霖 知足的。“你们什么时候回去?” 他们官职定下后按例有差不多两个月的假期让他们回去祭祖并处理一些杂事,西北比较远,他想早点回去。 “就这两天吧。”钱有福开口,他明天去翰林院就请好假,应该后天就能走。“周元,你呢?”钱有福转头问周元。 “我跟你们一起。” “那就都一起吧。”钱有德一锤定音。 翌 ,钱有福换上官服开始自己的第一天翰林院上班。 体验嘛,还不错,学士大人很亲切,被安排带他的楚侍讲不知道是真好脾气还是笑面虎,反正初初看着 好的。 知道钱有福想请假回乡祭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第一天上班也没给他布置什么工作。就带着他在翰林院各处转了转, 悉了一下翰林院的环境,然后跟他说了一下他后面的工作——为皇帝起草诏书、为皇帝讲经等等。 说起来算是天子近臣,做得好,很容易得皇上重用,成为皇上真正的心腹。当然做的不好,也可能会像现在翰林院里很多老翰林一样在翰林院里默默蹲上一辈子。更甚者惹怒皇帝,得个悲惨的下场。 这一点,决定考庶吉士,进翰林院的时候,钱有福就有心里准备,因此楚侍讲跟他说起时,钱有福虽然面上表现的诚惶诚恐,其实心里并没有太大波澜。 想到再过半个月就能回到淮安府,见到媳妇、爹娘、爷 他们,更是几乎半颗心都飞回了淮安府。 *淮安府府城钱家 钱有福兄弟俩高中进士的消息,已经传回来了。钱家人兴奋高兴之余,几乎是数着 子在算兄弟俩啥时候能到家。 秦慕歌也是每 翘首以盼,天天有事没事就让人去码头那边看看。 奈何一天又一天就是等不到人。 “你们说,夫君他什么时候能回来呀?”秦慕歌是真的想钱有福了,对方一走几个月,虽然信也没少记,可秦慕歌还是想。 “应该快了吧?”,喜鹊在头皮上磨针的 动作顿了下轻声道,“姑爷之前信里不是说就这一两天吗?说不准待会儿他们回来,就有好消息带回来。”说到这,喜鹊笑着打趣,“您要不要提前换身衣服?”这几个月姑爷不在,她们姑娘连打扮都懒怠了,现在身上穿的这身还是去年的旧衣裳呢。 “算了吧”秦慕歌摇头,“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夫君人不回来,她又不打算出门,换了好看的新衣服给谁看啊?还不如就穿着这旧衣裳舒服呢。“等夫君回来了,再换吧。” “慕慕又新做了什么好看衣服?”钱有福为了给他媳妇一个惊喜,没让人通禀,走到门口听到他媳妇跟喜鹊的对话,笑着道。 “夫君?你回来了?” 这个惊喜太大,秦慕歌一开始都没反应过来,等意识到钱有福回来了,身体已经朝着钱有福冲了过来,整个人直接扑进了钱有福怀里。 钱有福笑着把人抱住,好一会儿,秦慕歌闷闷的声音才从钱有福怀里传出来,“回来了,怎么也不提前让人回来说一声?”她都没来得及换身新衣服,画个好看的妆容。 钱有福笑,“这不是想给你个惊喜吗?就没让人通报。” “爹娘、爷 他们知道你们回来了吗?” 秦慕歌从钱有福怀里出来,一边给钱有福退去外衣,一边问。 钱有福点头,“知道,我说先回来换身衣服再去给他们请安。”这些 子一直在船上,各种不方便,他的衣服已经有两天没换了。 “洗洗吧,在船上,估计洗澡也不方便。”说着,秦慕歌就让喜鹊去厨房要热水。 等人离开了,才一边给钱有福递帕子一边问钱有福这次去京城参加科举有没有遇上啥事。 “那肯定有,去的时候,路上遇上 群了。” “ 群?你信里怎么没说?没受伤吧?”秦慕歌焦急的问,一边问,一边检查钱有福身上,生怕钱有福报喜不报忧。她可是知道 群厉害的。 “没事没事,真没事,真没受伤……”钱有福被秦慕歌不小心碰到了 上的 部位,素了几个月的男人眼神霎时幽深起来。秦慕歌意识到不对,再想躲,已经来不及了。 第164章 一晌贪 完, 再去给爹娘爷 他们请安,时间已经到用晚饭的时候了,不过大家都是过来人, 都懂,所以除了顺哥儿有些不高兴二叔回来半天都在屋里陪二婶不出来跟他玩之外, 其他人也就笑笑就过去了。 “阿德、阿福, 这次你们在家能待多久?” 钱家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这种规矩,即便陆氏、秦慕歌嫁进来,考虑到以后家里孩子的教养, 也只是要求嘴里有饭的时候不许说话。所以每次钱家一大家人一起吃饭,饭桌上都是很热闹的。 钱有德主动答, “我选了山东平原县令,阿福考进了翰林院。除去来回路上的时间, 我跟阿福差不多可以在家里待上二十多天。” 如果只是回青山镇祭祖立进士牌坊,二十多天时间足够了, 可要是把处理府城这边陆氏、秦氏的产业也算在里面,时间其实也就紧紧巴巴。 “你进了翰林院?”之前两口子 的时候, 都没顾得上说这个, 秦慕歌一听钱有德说钱有福进了翰林院,以后两口子能留在京城,很是欣喜, 扯着旁边钱有福袖子小声问。 钱有福笑着点头,也低头跟秦慕歌小声道,“这几天你就把府城这边的生意都处理一下, 东西能收拾的也都收拾收拾, 等家里的事处理完,我们就进京。” 秦慕歌闻言目光灼灼点头, 那眼里的光亮让钱有福既高兴又有些愧疚心疼,算算,他媳妇自打嫁过来已经有一年多没见到娘家人了,“等这次去了京城,我跟你一起回岳丈家住上十天半个月。” “啊?能行吗?爹娘爷 会不高兴吧?”秦慕歌做贼似的偷看了眼李氏、周氏几个。 钱有福摇头,那肯定不会,爹娘爷 在这方面还是 开明的,只要好好跟她们说,她们绝对不会反对的。再一个爹娘恐怕 不会跟他们一起上京。 毕竟他是家里老二,按着这个时代的习俗,父母都是要家里老大来养的,再加上顺哥儿、平哥儿这两个大(曾)孙子,虽然钱有福不愿意却也能猜到他们到时候会跟着谁。 事实也确实如钱有福所想,晚饭后李氏、钱存贵打发了其他人,留下钱有福兄弟俩说起这事,也跟兄弟俩说了周氏、钱长林的打算,“你们爹娘打算到时候跟阿德一起去山东。阿福你也别吃心,老祖宗的规矩在那,你哥他是长子,再一个山东离咱们这边怎么说也近一点。” 钱有福点头,“那爷 呢?爷 跟我一起去京城吗?” “京城我们就不去了,等你们都各自上任去了,我跟你爷打算跟你们三叔三婶一起回青山镇去。” 落叶归 ,老两口年纪也大了,也懒得再到处跑了。本来二老确实想借着这个机会去京城住一段时间,看看老大跟几个孙子孙女的,可是阿德、阿福兄弟俩回来前,李氏染了一次风寒,虽然现在已经好了,可老太太还是不怎么想动了。 “三叔三婶愿意回去吗?”钱有福就怕三叔三婶都跟着他们从青山镇那个小地方走出来了,不愿意回去,到时候因为这个再对爷 生出怨怼来。 “那有啥不愿意的?家里有吃有喝有田有宅的。这个你们兄弟俩不用 心,这事你们还没回来我跟你们爷就已经跟你们三叔三婶说过这事了,这是他们两口子自己的意思。” 三叔三婶自己的意思?钱有福诧异看向二老。 钱有德轻咳一声,在边上小声给钱有福解释,“考虑到我们以后都不会在家,爹娘估计也会跟我们在外面,爷 在我们回来前,已经做主给爹娘,三叔三婶内部分家了。” 考虑到三叔两口子这些年对这个家的付出,李氏、钱存贵不仅把家里这些年置办下的两百多亩田都给了三房,还出银子在镇上给三房置办了两个铺子。 二房这边,老两口原本以为两个孙子都会留在京城,本来打算用家里卖掉种了几年的何首乌得的两千多两银子并现在住的这宅子,在京城给二房买个两进宅子,再置办两个小铺子,现在两个孙子一个在京城,一个去山东。 老两口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 了,“想问问你们自己的意思。” “先紧着哥吧,我自己手里的私房银子够用。” 几年前他攒下的银子就有一千两了,这两年府城的宅子又涨了点,卖掉,加上太子那八百两也有个两千两了。 这么多银子,在京城想买个三进四进的宅子不容易,两进的宅子还是 容易的。 他回来之前就已经看好几处了,等回去立马就能定下来,剩下的银子再凑点还能在稍微偏点的地方买个小铺子。 “私房我也有。”钱有德没好气的瞪钱有福。“爷、 ,京城居大不易,先紧着阿福吧,我手里也有点积蓄,去了平原县,可以住县衙后宅,不用另外买宅院,花用也有俸禄,用不上什么银子。” “你可得了吧?一个县令的俸禄能有多少?!”钱有福翻白眼,“那么一大家子呢,都指着那点俸禄,一天三顿白菜豆腐吗?” “我手里还有点积蓄呢。” “有积蓄,我也不要,就当我孝顺爹娘的。” “好”,钱存贵欣 抚掌,“那听爷爷的,咱们不偏不倚,这两千多两银子,你们一人一半。” “爷,这样分不妥当,我哥是长子,又要养爹娘,按规矩也应该我哥七我三。”超过三成他是不会要的。 可钱有德也不愿意接受这个分配方案,坚持平分,“这又不是分家。 ”就算是分家也不是所有人家都是七三。 最后李氏一锤定音,把这笔银子四六分,钱有福四,钱有德六,双方这才妥协。 第165章 搞定了银子分配, 接下来就是这次回青山镇祭祖、立进士牌坊一事。 “家里因为你们兄弟俩中了进士,都高兴的不行,牌坊的事, 消息刚传回来,第二天你们堂伯就跑来跟我说了族里的打算, 族里的意思是这个牌坊不需要我们 心, 他们都会 好。但是我想着咱们也不能让族里吃亏,所以我跟你们 私自做主,出了二百两银子给族里 了二十亩族田。将来这二十亩族田的产出, 可以用来供应族里孩子念书,也可以给族里孤寡 些生活所需, 保障他们的生活。” 钱有福兄弟俩点头,这个 好的。 “另外”钱存贵顿了顿继续道, “你们二叔公、大爷爷年纪大了”,这两年两人的身体, 其实已经有些不好了,“这次你们堂伯过来, 还说了件事, 就是你们二叔公、大爷爷有意让你们阿爷我接了这族里族长的位置。” “阿爷你的意思呢?” 他的意思?自然是接过来,这一个是这个年代讲究连坐,现在两个孙子好不容易做了官, 他怕族里人飘了,做出什么事情来连累到两个孙子,另一个, 钱有福二叔公家里几个儿子都不成器, 孙子倒是有两个好的,奈何辈分太低了, 恐怕 不住。 “那阿爷就接了吧。”钱有德想想开口,“就是接了之后,阿爷要受累了。”族长这个位置,虽然看着不是什么大官,可真正做起来并不轻松,族里大小事都要管,琐事很多。 钱有福对这个倒是不太担心,“反正三叔就在家里,让三叔在边上帮着些就是了。”很多事又不是真的需要他爷去做,三叔就可以代劳。 钱存贵捋着胡子点头。但是这里面又有一点问题,那就是远在京城的老大,才是他的长子,按规矩这事应该老大跟在他身边帮着张罗,将来他再要把族长位置传下去的时候,才好传给老大,可是老大远在京城似乎没有回来青山镇的意思。 当然,这本来不是什么问题,就像阿福说的,反正有老三在,这些事老三也能干的很好,怕就怕将来老大看老三做了族长又后悔。 “这个简单,过几天大伯一家不是也要回来嘛(钱有福他们之前回来的时候,钱大伯他们有点事耽搁了,就晚了几天),阿爷叫上爹、三叔,把这事当面说清楚不就行了。” 如果大伯将来想要这个族长之位,那就合家搬回青山镇,如果不回来,那以后,也就别再想着族长这事。反正所有事情前面都说清楚,别到时候因为这个让因为多年分离本就已经不太亲近的兄弟关系,再 嫌隙。 钱存贵点头,心里略一思量,便接受了孙子的建议。 正事说完,老两口又问起兄弟俩在京城考试的事情。虽然之前钱有福两个在饭桌上已经说了一些,可老两口还是想听,尤其是兄弟俩打马游街去参加琼林宴的情况。 无奈,兄弟俩对视一眼只能笑着你一言我一语,挑一些有趣的又说了一遍。 等老两口意犹未尽的听完,时间已经都亥时初了。 钱有福兄弟俩怕再说下去耽误了老两口休息,赶紧假意打了两个哈欠从老两口屋里退出来。 “哥,这次回青山镇,你有没有想过从族里找几个靠得住的去帮你?”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