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现在外面可是一大片指责孙大人夹带私货的,可这考题可是圣上审阅过的,他们这指责明显立不住脚跟,这又不是要我们去习武,即使是做文官了解基本的军事常识也是有必要的。”黄寄北接话道。 “若是说孙大人这两题还能胡诌一番,钱大人那两题你若是不会还真是一点都写不出来。”纪鸣岐说道。 “哈哈,说到这个我就更得意了,这两道题黄兄之前刚好和我讲过同类型的,若没有这两题,我上榜的机会就更小了。”郭乐风说道。 “是呀,多亏了寄北你了,你教我们的那什么方程式真的太好用了。”纪鸣岐对此也是 叹不已。 黄寄北看着兄弟二人, 慨着说道: “明天就要放榜了,希望我们三人都能有个好成绩。” 明天放榜,不知道今晚又有多少人要睡不着觉了,郭乐风更是紧张的不行,次 一大早就跑到了黄家来,他在家实在是待不住,家里蒋氏比他还要紧张。 黄长植倒是想去贡院门口看榜,黄寄北担心人多发生踩踏时事件,便劝说他在家等候,隔壁蒋氏倒是派了好几个家丁前去打探消息。 本次 闱取仕一百二十名,而参加考试的有一千二两百名之多,是谓十取一。 午时时分,官差们在御林军的护卫下,带着盖有皇帝亲印的皇榜来到了贡院门口,围观的众人不 屏住呼 。 皇榜共三张,等全部张贴完毕后人群开始沸腾,一声声喊叫声从人群中散发出来。 郭乐风的书童青山就挤在人群中间,仗着自己身体灵活,他好不容易挤到了皇榜前面,一抬头就看到了 悉的名字,他定了定心神,接着往下看,好一会儿又看到了 悉的名字,他这才放下了悬着的心,朝着外围等候着的郭家家丁喊道: “清河,快去给夫人报喜!公子中了,中了第一百名!隔壁黄家公子也中也,第一名,黄公子是会元!” 青河闻言大喜,立刻马不停蹄的朝郭宅跑去,一口气跑了两条街,遇上了早就牵着马等候在路边的青云,一口气翻身上马,快马加鞭的朝郭宅跑去。 快到郭宅的时候,青河掏出了怀中红布,单手高高举起随着风挥舞起来,郭宅门口管家见状立马下令点燃了所有鞭炮,一时间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了整条巷子。 黄长植被这响声惊得跑了出来,刚一出门,郭管家就朝着他贺喜道:“恭喜黄老爷了,令郎是本届 闱的会元!” 奈何鞭炮声实在是太大,黄长植硬是没听清楚,此时郭乐风也按捺不住跑了出来,郭家下人一阵连说带比划的郭乐风这才听懂,他不可置信的拉着郭管家喊道: “郭叔,你是说我中了,我中了是不是!” 郭管家被他晃得脑子都晕了,不住的说着:“是是是,你中了,四少爷你中进士了!我们郭家终于出了个进士了!” 郭乐风顿时狂喜,一时间竟呆呆地站在了那里,蒋氏自己虽也是 动的热泪盈眶,但还是要比郭乐风镇定得多,赶紧拉着自己这个傻儿子回了家。 关上了们总算是清净了许多,郭乐风这才在青河口中得知了具体情况,没想到他又再次高叫着站了起来: “青河,你是说我黄兄他是会元,是这次的第一名?” 青河再次确认的说道: “千真万确,青山喊了好几遍,我听得清清楚楚!” 郭乐风这下坐不住了,比刚才自己中了进士还要高兴,急急忙忙的就要跑去郭宅,蒋氏倒也不拦他,也吩咐着下人准备起了贺礼,另外最重要的,差人快马加鞭去河东老家报信,后续的祭祖事宜也该安排起来了,乐风可是他们郭家第一个考上进士的,该有的利益她都要为儿子争取到。 而郭乐风这边火急火燎的跑进了隔壁院子,对着众人喊道: “黄兄,你中会元了,我们俩都过了!” 众人闻言,皆是大喜过望,黄长植拿出自己准备的鞭炮也开始燃放,一时间巷子里再次想起了噼里啪啦声。 不一会儿正式的喜报也陆续的发了出来,黄郭两家给了赏钱拿到了喜报这才真正的把心放了下来,青山回来后黄寄北从他口中得知,纪鸣岐也中了,是第二名,这样看来,三人这次 闱都有不错的成绩,尤其是郭乐风,对自己的名次 意极了,笑得比黄寄北和纪鸣岐还要开心。 黄寄北和纪鸣岐赶紧给他降降温,提醒他三天后的三月初三可就是殿试了,他这名次一不小心就会滑到同进士里面,这最后几天可不能松懈了。 会试之后还要举行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第59章 跨马游街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三月初三,破晓时分,应试者在礼监的带领下进入集英殿, 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殿试的策文不限长短,但特别强调书写,必须用正体, 从某种角度来看,书法非常重要。 黄寄北还是第一次在如此庄严肃穆的场所答题, 大渊给了读书人足够的礼遇,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这辈子就只有这一次机会进入皇 ,得见天颜。每三年一届的 闱,对于士子们来说,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而对于这 殿来说, 大部分人都只是过客。 殿内除了过了会试的贡士以外还有多名官员监考, 御前侍卫也在屋内屋外站立分布。 黄寄北定了定心神, 开始看题,没想到这次的题目竟是由圣上亲自所出,之间白纸上写着: 圣上曰:“朕承祖宗之大统,先帝之休烈,深惟寡昧, 未烛于理, 志勤道远, 治不加进。夙兴夜寐,于兹三纪。朕德有所未至, 教有所未孚,阙政尚多”,然后列举了民政、军事、教化、司法、财政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考生们需据此回答,面对以上这些问题,该怎么办? 这题目真的很实用,绝对能选拔治国栋梁之才,对于只会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是没用的,文章缺乏深度见解,只能充当炮灰,打个酱油。 老实说,这题目有些超纲,他们只是书生,还没有涉足官场,这些题目即使让在场官员来回答也不一定能给出 意的答案。实际上,很多考中进士的士子都是没有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岗的,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对为官之道有所体会,这段时间中不乏走了弯路的。 是以,黄寄北作出了判断,皇帝并不是想听那些老油条的陈词滥调,他是想看到年轻人的新想法,朝堂需要新鲜血 、新气象。 黄寄北回答这题算是用了这些年来的全部所学,他不再瞻前顾后有所保留,而是大胆下笔,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治国理念写了出来,这是第一次,他直面自己内心,他并不甘心平庸一生,他已经 上了这片土地,愿意为她奉献自己。 在他没有察觉的时候,野心已在慢慢滋长。直到午时时分卷子被收上去,他才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气。 上午考试下午阅卷,殿试的效率一向很高。 礼监将收上来的试卷分 读卷官八人,读卷官每人一桌,轮 传阅,看到 意的就画上红圈,得圈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红圈最多的十本进呈圣上,由圣上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 当今圣上二十二岁登基,如今在位已有三十余年,三十年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将大渊治理的蒸蒸 上,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正因为他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黄寄北才能发家致富,才能以一个农家子的身份走入朝堂,是以黄寄北对这位皇帝很是尊敬。 而他尊敬的这位皇帝目前也正在看着他的试卷,伺候他多年的大监从皇帝的微表情中读出来他对这份试卷很是 意。 最后,永和帝对着桌前拆开了名字的三张卷子犯了难,这三张是前三名是毫无疑问的,但这三个人怎么排序呢,他思索半晌,终是作出了决定,在纸上依次写下了三个名字, 给了身旁的大监。 兵部尚书作为这次的主考官在看到名次之后似是愣了一下,随后就恢复了往常神态,连同其他人的名次一起 给了礼部官员。 揭榜,要在殿前举行唱名典礼,称传胪。 殿试所发之榜称“甲榜”,分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士,功名也就到了头。 永和帝至殿宣读了前三甲的名字:“永和三十四年,策试天下贡士,一甲三人,状元为吏部侍郎纪如晦之子纪鸣岐,榜眼为江宁省润扬府人士黄寄北,探花为当朝太傅顾庭坚之子顾砚舟!” 圣上宣读完毕后,由阁门承接,传于阶下,殿外侍卫齐声传名高呼。一时如山呼海啸般,分外壮观,这是大渊给与读书人的最高礼遇,凡通过考试登天子门者,皆可享受此等待遇。 一甲宣读完后,礼部官员接着宣布二甲三甲的名字,传胪完毕,跨马游街就开始了,状元用金质银簪花,诸进士用彩花, 花披红,由鼓乐仪仗拥簇着出了东华门。 跨马游街,最受瞩目的永远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尤其是这一届,三个人一个赛过一个的养眼,而这里面最让人好奇的就要属黄寄北了,纪鸣岐和顾砚舟作为京城双璧他们能位列一甲没人会 到意外,反而是这没有什么家世背景的黄寄北,着实出乎了大家的意料。 但他这一路走来的成绩又让人无处指摘,解元,会元,差一点就连中三元了,先抛开状元郎纪鸣岐不说,但凡看过黄寄北真人的都会晓得他这个榜眼郎的才华确实是胜于探花郎的,因为以他的容貌绝对担得起探花二字,若是探花是从三人中选出颜值最高的那位,怎么也该是黄寄北的。 基因是个很神奇的东西,黄长植和白氏的容貌有六分的水平,可生出来的黄寄北却有九分,黄四娘也有八分。若不说这兄妹两是从小县城来的,谁也不会怀疑他们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 是以这一年的跨马游街在京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以后的数十年里每三年出来的三甲都要被人拿出来和他们比较一番,然后 慨一番往昔。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在皇 的东华门外,花红柳绿,莺飞燕舞。 路早已黄沙铺地,净水泼街。沿街两旁人山人海,人声鼎沸,连平时足不出户的女孩子也都走出家门,站在路旁翘首以待。而一些达官贵人和他们的女眷早已占据有利位置,品茶 谈,眼睛却时不时地飘向东华门。 只见这队人马最前面的皇家金吾卫士高举“肃静”、“回避”的牌子开道,后面紧跟着数匹骏马,骏马上坐着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们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着御赐的红 状元袍和进士袍, 前挂上大红花。 身为状元的纪鸣岐身材高大魁梧,面容俊美,英气 ,挥手之间,自有一股端庄稳重的气度,后面跟着的榜眼郎黄寄北面容隽秀,俊美无比,身材修长,气度出众,风 倜傥,再后面的探花郎面如冠玉, 红瓷白,翩翩公子。 后面的金吾卫士有的手举大红 的 灯、有的肩扛着写有一甲三人名字的红黄 旗帜,这队人马前呼后拥,旗鼓开路,沿街而行,气派非凡。 沿途的人们是议论纷纷,有的夸状元:“咱们的状元真气派!” 还有的赞皇上:“皇上的眼光就是高明啊!” 读书的羡慕不已:“什么时候咱也能这样啊!” 女孩子则面红耳赤犯了花痴:“他好俊哦!” 达官贵人们忙着为自己的千金打听:“他成亲了吗?” 若不是有金吾卫开道,他们这一行人险些要回不去了。纪鸣岐和顾砚舟婚期已定,围观群众无不扼腕叹息,而中间的黄寄北出身乡野,一路走来堪称传奇,是以承担了最多的目光和议论。 黄长植夫妇在蒋氏的安排下坐在了郭家酒楼的最佳位置等着黄寄北经过,能亲眼见证儿子的光荣时刻黄长植和白氏都 动不已。 经过郭家酒楼的时候,黄寄北下意识的抬头往上看去,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爹娘和四娘,黄寄北笑着朝他们挥手,怎料这笑容竟是又引起了一番轰动, 楼的鲜花手绢朝他飞来,一时间砸的他手忙脚 ,引得楼上的四娘哈哈大笑,他还从未见到自家兄长如此 狈过。 黄寄北清理着身上的花朵时意外的看到了一朵 美的绒花,待他抬眼望去,却是见到了一双 悉的眼眸,那女子虽是轻纱覆面,黄寄北却一眼就认出了那是纪宁雨,黄寄北难得放纵了自己一会,朝纪宁雨微笑着挥手回礼。虽然今生没有缘分,但他依然珍惜这份相遇和心动,有些 情自己一个人收藏也 好。 传胪后第二天,天子赐琼林宴于礼部,状元一席,榜眼、探花一席,其余进士四人一席,诸读卷官也赴宴。 琼林宴上最风光的不是状元也不是探花,而是纪侍郎纪如晦。状元和探花一个是他亲生儿子,一个是他准女婿,谁能有他得意啊。他爹纪次辅没有出席这次宴会,他自然成了大家恭贺的对象。 场的官员们 叹,有这两位撑着,纪家下一辈的传承不用愁了,更是提前预定了月底的那一杯喜酒。黄寄北听着众人议论的话语,多少是有点酸涩的。 琼林宴次 ,一甲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如 授职入官,还要在保和殿再经朝考次,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即俗称的“点翰林”,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职。 圣上于午门前赐状元从六品朝冠、朝衣、补服、带、靴等物,榜眼和探花则是正七品,另赐进士每人银三十两,表里衣料各一端,状元率诸进士上表谢恩。 至此,他们也算是尘埃落定了。 郭乐风殿试发挥不错,最终得了九十六名的成绩,位列二甲,蒋氏在琼林宴的次 就带着郭乐风风风光光的回乡祭祖了,郭乐风临走前把蒋氏给他的家传玉佩给了小桃,说是让小桃等他一个月。 而黄家这边也打算回苍梧县处理一下老家的产业,黄长植和白氏已经决定跟着儿子在京城安家了,那老家的酒楼和田地就得回去料理好了。 之前看中的那处宅院黄长植和白氏看过后都很 意,付完钱办好手续,他们在京城就算是安家了。 朝廷给他们放了一个月的假期,这一来一回也就够了,回来后还能赶上喝纪鸣岐的喜酒。 考虑到来回奔波太辛苦,黄寄北便把四娘留在了京城,托付给高冬青夫妇照顾。 长路漫漫,黄长植夫妇这才有时间和黄寄北 代了他走的一年时间里,老黄家的一些变故。 第60章 因果 “大郎他回来了。”黄长植平静的说道。 黄寄南失踪了两年了, 就在大家快要忘掉这个人的时候,他回来了,只不过是被抬回来的。 话说那黄寄南, 自从被朱员外一伙骗了以后,他没有 取教训,反而学习到了“经验”。 原来钱可以来的这么简单,他这么聪明, 这种伎俩还不是手到擒来? 黄寄南逃到了隔壁容中县,动用了身上仅存的银两, 将自己拾掇了一番,扮作去参加乡试的书生,在一个大雨天,去城郊的丁员外家躲雨。 他打听过了,这个丁员外虽然住在城郊,家底却要比城中的那些富户厚多了, 光是良田就有上百亩, 最重要的是, 丁员外没有儿子, 只有一个宝贝闺女,喜 读书写字, 诗作对。 一开始事情进行的很顺利,他用躲雨的借口住进了丁员外家,自称是祖籍在江宁省, 从外省回来参加乡试的秀才, 他的秀才身份是真的, 是以丁员外热情的接待了他。 雨停后黄寄南为了继续留在丁府,一狠心从台阶上踩空, 摔伤了腿。丁员外内疚自己招待不周,便把黄寄南留下来养伤。 黄寄南还是 会讨女孩子 心的,在养伤的 子里,他多次借着活动筋骨的名义在花园巧遇丁小姐。黄寄南也算是一表人才,再加上他假装不经意的展示才华,丁小姐这个足不出户的娇小姐竟陷入了他的温柔陷阱。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