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从电视里就知道了这家店的食材选用都是很严格的,所以才会卖到这个价格而让大家没有异议。 刘爷爷点点头表示认可,这样的味道还真值这个价格。 “老爷子,看你们似乎对这道菜很懂,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啊?特别是这道菜这么烫,为什么不冒热气啊?” 说话的是两位老人隔壁桌的一位年轻人,之前排队的时候主动给他们让位的就是他。 听到两位老人对这道菜的点评,而且 据自己的观察,似乎只有这两位没有被“烫”着,看来应该是很懂这道菜。 而自己跟朋友也发现了这道菜没有“冒气”的现象,但是却不明白其中的原因,所以便请教了起来。 “呵呵,好啊,那你们知道这道菜是因为使用了什么东西才会这样的吗?” 刘爷爷教了这么多年的书,最喜 的便是诲人不倦,有人请教,这立马就“来劲儿”了。 周围很多点这道菜的人都“深受其害”,摇摇头之后,纷纷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和勺子,认真地听老爷子解惑。 “那就是—猪油!”老爷子一语石破天惊。 “猪油?” 大家纷纷愣住了,谁都没想到竟然会是它…… 第四百六十二章:邀请 “哈哈,你们之所以一开始连吹都不吹,就迫不及待地尝上一勺,就是因为这道菜没有冒出热气,所以你们觉得它不烫,对吧? 这是因为猪油将所有的热气给封闭了起来,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它并不是不烫,而是很烫,非常的烫,而这,也就是这道菜最独特而又具有魅力的地方。” 刘爷爷笑了笑,然后推了推自己宽厚的眼镜,这动作看起来很是睿智,似乎有些像是“安西教练”的招牌动作啊?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儿,怪不得这么多人上当, 情楚老板也不提前说一声,就是让自己好好体验一下。 “老爷子,看您这么懂,那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这道菜的来历啊,它有没有什么相关的背景和历史故事呢?” 有个年轻小伙子开始问了起来,那脸上 出对于知识的渴望,让刘爷爷不 有些为之动容。 自动退休之后,从讲台上走了下来,自己总是 觉缺点了一点儿什么,现在忽然一下明白了过来,那就是这诲人不倦的孜孜 神,已经融入到了自己的骨髓之中。 “好啊,你们想听的话,那我就跟你们讲讲。” 李 看着老头子放光的眼神,心里也 开心的,这一天就怕他没事儿做,这倒好,刚好挠到了这老头子的 处。 刘爷爷接过李 递过来的水杯,清了清嗓子之后,站了起来,开始给大家进行科普,这一开口,老师的气质便 了出来。 “这道平桥豆腐,第一次见诸于史料是在乾隆年间,清 内务府的“《江南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 史料是这样记载的:平桥大营马头进晚膳,用折叠膳桌摆:莲子鸭子一品、肥 火熏煸白菜一品、肥 豆腐片汤一品……” 其次,在《乾隆三十年江南节次膳底档》和《乾隆三十年江南额食底档》也有过记载。 在乾隆三十年的时候,这是乾隆爷第四次进行南巡,驻跸平桥古镇的时候,在淮安府的平桥大营用膳。 乾隆爷亲巡到此,当地肯定是要用最好,而且是最有特 的美食来敬献,为了让乾隆爷 意,这献菜的人可是费了不少劲。 当时设在平桥的朝廷积谷仓主管号称林百万,为了 驾讨好乾隆爷,加封受赏,动脑筋想出了用鲫鱼脑子豆腐羹这道菜来招待乾隆爷。 当时二月天气还是比较寒冷,河里还未解冻,他就命人敲冰冻下河捕鲜活的大鲫鱼,然后要厨师冯鼎取鲫鱼脑子加老母 原汁汤烩豆腐。 乾隆皇帝吃下这碗豆腐后,连连称赞:“好菜,好菜,此乃天下第一菜。” 林百万便借机请乾隆讲几句。乾隆爷御口一开,气 山河:“穷了林百万,海枯石头烂。”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具体的没有史料来考证,但是乾隆爷在平桥吃豆腐这件事却是千真万确的历史事实。 而史料上记载的这道“肥 豆腐片汤”一品,被认定为就是现今名扬华夏的平桥豆腐。 这样认定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肥 豆腐片汤所用原料和形状与今天的平桥豆腐如出一辙,现在叫豆腐羹,也是用老母 原汁汤烩的。 第二是此前的清 饮食中从未没有出现过肥 豆腐片汤这道菜肴,而自此之后,肥 豆腐片汤就屡屡出现在乾隆爷的御宴中了。 刘爷爷字字珠玑,绘声绘 地讲述了这道菜的历史故事,让大家听得如痴如醉,很是敬佩他老人家的学识。 “讲得太好了,谢谢您,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特别是这道菜后面的背景文化。” “老爷子,您的讲述听起来太有 觉了,就像是古代的说书先生一样。” 大家都很喜 刘爷爷这样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讲述风格,纷纷称赞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了起来。 “这就对了嘛,这道菜就是要加上红油辣椒才好吃,吃这么清淡的菜,怎么能够少得了红油这样的灵魂调料呢?” 大家转头一看,原来是个老外,此时的他在店里异常的显眼。 除了他之外,店里所有的人都放下了筷子听刘爷爷“讲课”,而只有他一个人,在那里吃得津津有味。 这还不算,他竟然舀起一勺红油就放进了平桥豆腐里面。 本来这道菜的颜 是很清亮的,这红油一下去,立刻变得红彤彤的,乍一眼看上去很是有些刺眼。 而且他还觉得不过瘾,继续舀了两勺红油进去,似乎这样才够味儿…… “嘿,大兄弟,这道菜是不放辣椒的!”一旁的人好心提醒了马福。 “你不懂,这道菜放辣椒才好吃,不信你试试?” 马福不为所动,舀起红彤彤的汤汁儿就淋在了米饭上面,辣呼辣呼地吃了起来。 马福的话大家都听到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一个老外竟然这么能吃辣,而且还这么喜 吃辣,都有些不敢相信。 不过他说的放辣椒更好吃一点儿,似乎可以试一试? 当第一个人试过了之后,忽然尖叫了起来:“好像味道是有点儿不错啊,红油提香效果很好。” 于是这人吃米饭更快了。 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一点儿也不好吃,把这清香的味道全部都给破坏了,这怎么办,辣椒都放进去了……” 刘爷爷摇了摇头,看着这混 的场面也是有些无奈。 看样子,这放辣椒的应该都是川内的人,喜 尝到这红油的辣味儿。 而觉得红油放了之后破坏掉了这道菜原本味道的人,应该是外地人居多,不过对于自己来说,当然是清淡一点儿的才好。 这也是这道菜原本的味道。 “您好,请问您贵姓啊?” 楚云风这会儿走了过来,对着刘爷爷问道。 “哟,老板啊,你好、你好,我叫刘国轩,这是我老伴儿,李淑萍。” 刘爷爷站了起来,对着楚云风点点头。 “刘爷爷您好,请问您是老师吗, 觉您似乎对历史还有菜品都很 悉啊?”楚云风继续问道。 “是啊,我是历史老师,教了一辈子的历史了,我老伴儿是教政治的,我们俩一个学校的。” 刘爷爷开心地说道,对自己的职业很是自豪。 “那太好了,是这样的,刘老师,我想请您有空的时候给大家讲讲店里这些菜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您看怎么样?” 第四百六十三章:带路 讲故事? 刘老师听到了楚云风的请求有些心动,这多年的教师生涯让刘老师心中为之一喜,这提议似乎有些不错,既能够品尝美食,还能让自己重新燃烧一下当年在讲台上的 情。 “刘老师,楚老板说得不错,您有时间就过来吧,听您讲故事 有意思的。” “是啊,刘老师,您这故事讲得比说书的都还好,还能学到不少知识。” 店里的客人们纷纷出言,表达了大家都很喜 刘老师的这种讲述风格,特别是一边吃美食,还能学到这美食背后的故事。 这样的场景和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够有的,所以大家都很 动,希望刘老师可以答应下来。 “刘老师,送您一张本店的8折优惠卡, 您随时过来。” 楚云风看着刘老师很是有些心动,双手送上了打折卡,这是最新定制的vip卡,比之前送给小 老板她们的卡还要多一折的折扣。 “那好吧,这张卡我就收下了,有时间我就跟老伴儿一起过来。” 刘老师 脸欣喜,看到大家对自己的喜 也是有些心 澎湃,这退休之后心里就有些失落。 但是这一刻,自己似乎又重新回到了讲台,有机会再次燃烧自己的 情。 今天出的这道新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纷纷在群里给大家推荐这道菜。 而且今天楚老板营业到晚上,所以店里的生意火爆得不得了,楚云风几乎是连歇息一会儿的时间都欠奉。 隆马来了店里,看到了这道菜之后犹豫了一下就走了,等着明天过来品尝 品版的平桥豆腐,这普通版的自己早已尝过,所以兴趣不大。 下午的时候,潇潇跟艾艾来了,今天潇潇可是带着忐忑的心情来的。 爷爷的生 马上就要到了,每年的这个时候,自家亲戚们总是要比拼一下谁送的礼物珍贵。 每年都如此,让自己看得特别腻味儿,特别是有些亲戚那阿谀奉承的样子,看着就倒胃口。 自己可是知道爷爷其实一点儿都不喜 他们的礼物,但是也无可奈何。 而自己可是听爷爷说过了一件事情,如果自己能够帮他实现的话,那不就是最好的礼物吗? 但是这就要看楚老板的了! 两人点了这道平桥豆腐,也就艾艾吃得 开心的,但是潇潇明显是有心事,吃得没滋没味儿的。 吃完了之后,潇潇来到厨台前问道:“楚老板,还记得你之前答应过我的事儿吗?” “记得啊,有什么要求说来听听。”上次潇潇帮忙收拾了一下这条街的两个恶霸,当时便答应她可以 足她一个要求,不过仅限于做菜。 “是这样的,我爷爷下个星期过生 ,我想请你帮我做一道菜,我当做生 礼物送给他。” 潇潇一脸期盼地看着楚云风,虽然之前他亲口答应了,但是这个要求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同意。 “没问题啊,但是这道菜要我会做才行,不会做的话可没辙。”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