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换一个地方守将,又没有换掉主将庞煖,肯定没事。 第229章 为庶民投秦 赵王偃派宗室赵葱去接替司马尚。 郭开特意叮嘱了前去传诏令的人,要将司马尚“捉拿”。 自赵王偃想要毁蔺相如的墓后,蔺贽就接替蔡泽,亲自盯着赵王的一举一动。 秦赵开战,他甚至来到了秦国和赵国的边界,好第一时间掌控赵国的情报。 赵王偃动心之时,蔺贽就很快得到了消息。 他有些惊讶。因为他还没有动手。 蔺贽做了很多手准备,都还没动手,赵王偃便做出了比他做的计划更离谱的事。 蔺贽确实正在思考挑拨赵王偃和赵国朝堂关系。 之前有平原君和平 君相继为赵孝成王安抚朝政,让差点被宗室夺权的赵孝成王能够维持住岌岌可危的朝堂。 赵孝成王病故时, 平君和赵王偃争夺王位。 虽这争夺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快得秦国来不及做什么,但裂 已经产生。 平君比赵王偃年长,被赵孝成王和平 君共同培养。虽然他天资平庸,让赵孝成王犹豫了太久,没能及时立他为太子,但总比没有经过培养的赵王偃好。 支持 平君的人,大多是当年平原君和平 君留下的人。 这群人,也是赵国朝堂最清醒的人。 要让赵国迅速灭亡,就要 使赵王偃“迫害忠良”。 这些忠良祖上或多或少和蔺家有关系。原本蔡泽担心蔺贽,所以赵国的事都由他亲力亲为。 但赵王偃要动蔺相如的墓的事,就是子楚、蔡泽、朱襄、李牧四个人加一起都 不住蔺贽。蔡泽只能将赵国的事 给了蔺贽。 蔺贽已经做好了和所有蔺家故旧反目的打算,还在筹划中,赵王偃就已经和这群人反目了。 纳娼 为妃? 蔺贽微妙地觉得自己输了。 就是他自诩一肚子毒计,也想不出这么离谱的毒计。 其他国君 中不是没有身份低 的女子。什么平民寡妇,巫女歌姬,他人姬妾,此时正是礼乐崩坏的时代,很正常。 政儿他生母不也只是吕不韦家负责唱歌跳舞的? 但身份再低 ,和娼 也是两回事。 蔺贽作为庄子的亲传弟子,接受能力比常人强许多。赵王偃做的事,他都有些接受不了,就更别说赵国朝堂那些正常的卿大夫。 蔺贽想,此次他输了。下次他一定会自己出手。 派人去刺 郭开,就是蔺贽毒计的开端。 这次秦军在雁门郡攻势受阻。蔺贽虽然对雁门郡那群遵循着李牧和信陵君信念的将领们很有好 ,但也准备用离间计了。 他正想着怎么用,郭开先出手了。 蔺贽把自己关在屋里许久。 他能理解赵王想要换将的举动。 朱襄都能看出赵国的弊端,蔺贽当然也能看出。 赵武灵王的改革多在军事上,导致带兵作战的将领权力空前强大,而朝堂中少有制约手段。 当新王继位时,就不信任先王留下的将军,想要用自己培养心腹取而代之。 如赵孝成王不信任廉颇。 若朱襄在这里,还会就原本的历史再提出几个例子。 从赵孝成王开始,赵王都有个大 病,就是不知兵。 将不是不可以换,但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可从赵孝成王开始,都 临阵换将。 为何秦王临阵换将吓了六国一大跳?因为他们都知道秦王不是个脑子有问题的人,应该不会做出临阵换将的事。 但白起和其他将领不同。 武安君声名鹊起时,秦国其他将领几乎都给他当过副将,秦国的军队基本都由武安君培养过,王龁更是一直跟着武安君。 所以王龁带的兵和武安君带的兵没区别。 武安君在秦人心中声望又极高。将士若知道武安君成了他们的主将,不仅不会不适应,还会士气空前高涨。 这也是秦昭襄王对白起动杀心的原因。 赵孝成王不信任廉颇,想培养赵括,导致了长平战败。之后他清醒了,继续依仗廉颇,缓和了赵国的颓势。 赵王偃也不信任廉颇。 他比赵孝成王做的事更傻。赵孝成王好歹是在两军对峙时让赵括带着援军换将,还算有缓冲时间,且廉颇节节败退,也算有换将的理由。 赵王偃是在廉颇势如破竹,节节胜利的时候,派人去换掉正在打仗的廉颇,气得廉颇怒气冲头,调转兵锋攻打想要换掉他的乐乘,导致乐乘逃离他国。 廉颇做出这种擅动军队的事,也只能逃了。赵国一举失去两员大将。 但赵王偃是个有运气的人。 燕国趁此机会攻打赵国,赵国无将可用,濒临灭国的时候,他病急 投医,起用了已经年近八十,从未带过兵的庞煖为将。 谁知道,庞煖居然是一员被埋没的名将。 之后一直驻守雁门郡的李牧又崭 锋芒,成了他的武安君。 若不是赵王偃的对手是秦王政,他谥号中的“襄”倒也名副其实。 赵王偃废正 所生太子,立娼 之子为太子。那位赵王迁延续了前两代赵王的传统,信不过先王留下的将领。 庞煖已死,他就对李牧动手,想要自己亲手提拔信得过的将领。 但他换将的手段比赵王偃更“厉害”。 此时秦国正在横扫六合,赵国处于生死存亡关头,哪有时间培养新的将领?他一换将,秦军立刻一鼓作气攻灭邯郸。 三位赵王不仅换将的时机一个比一个“准确”。 赵孝成王是让廉颇回来荣养,赵王偃 走廉颇,赵王迁却是要杀了没有任何过错的李牧。 真是一代比一代更有脑干缺失的美。 赵王迁自废长城,并非郭开之过。这实在是赵王的传统。 郭开不过一依附赵王的佞臣,若赵王不昏庸,哪有郭开蹦跶的机会? 蔺贽想通之后,就更想不通了。 他也算是瞻仰过赵惠文王的“余晖”。他想不通赵惠文王的子孙为何会一个比一个愚蠢。 难道这就是天命吗? 蔺贽想到朱襄,想到嬴小政,最终不得不叹口气。 或许这真的是天命。 天命在秦。 再次从“打击”中振作的蔺贽,就要给这次赵王偃和郭开的演出加一把火了。 离间计不仅能在朝堂,也能在民间。 这是蔺贽和蔡泽这两位纵横家与同时代其他纵横家不同的地方。 秦军在雁门郡攻势受阻的最主要原因,是雁门郡的庶人都誓死跟随雁门郡的守军,对秦军十分敌视。 蔺贽派人去向雁门郡四处散播消息。 雁门郡有如今繁盛, 基是李牧和朱襄。 李牧是朱襄的好友。朱襄差点被杀时,他偷偷拿着朱襄赠予的种子,在雁门郡践行朱襄的理念。 李牧屈辱地被赵王当做“礼物”送给秦国后,李牧和朱襄说动了信陵君进入雁门郡,延续了雁门郡出自朱襄和李牧之手的政策。 信陵君为救赵国擅自出兵被新的赵王忌惮,赵王偃和魏王联合 死了信陵君,但雁门郡还有李牧和信陵君留下的副将下属。他们继续保持着雁门郡的政策延续。 但新的赵王非常厌恶朱襄、李牧和信陵君,他更厌恶雁门郡的庶民过得好,没有将所有的粮食都供奉给邯郸。 所以他一定会派人杀掉雁门郡的旧将,就像是当初朱襄、李牧和信陵君的遭遇一样。 离间计不一定是进谗言。 煽动民众不一定要传谣言。 纵横家的计谋,不一定非得是 谋小道。 蔺贽就很擅长这堂堂正正的“离间”——用真相离间庶民和赵王。 蔺贽不知道赵王偃是不是要杀司马尚,但他往严重的说,可不是撒谎。 他亲自来到了前线,让蒙骜派使臣直接大摇大摆去求见司马尚,告知他会死在赵王偃手中,请他做好准备。 秦国使臣没有劝降,告知完之后就离开了,留下司马尚和众雁门郡旧将惴惴不安。 原本司马尚等雁门郡旧将与庞煖相处十分融洽。 他们虽说不上都是正直的人,但都是合格的将领,彼此之间有很多共同语言。 特别是司马尚等雁门郡旧将,与如今的传奇人物武成君和信陵君有旧。庞煖很好奇武成君和信陵君,常与他们谈论武成君和信陵君的旧事。 但秦国使臣到来后,两方立刻有了很深的间隙。 如果赵王偃要杀司马尚等雁门郡旧将,司马尚等雁门郡旧将肯定不会束手就擒。 到时帮赵王偃擒拿司马尚等雁门郡旧将的人,肯定是领兵的庞煖。 “赵王偃有病吗?我们拿不下雁门郡,正是因为武成君和信陵君在雁门郡留下的旧将,与雁门郡的民众一体同心。他把雁门郡旧将全杀了,岂不是从内部攻破了雁门郡的堡垒?” 蒙骜惊讶得差点把脸上的皱纹都绷直了。而王龁想起了差点把武安君“耍得团团转”的赵括, 出后怕的神 。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