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知意叹了一口气,周围的人,伦敦 报,丁思,还有许多《保罗》的读者,他们都把她架得太高了。 她很清楚,她现在所取得的这些成就,不过都是占了时代的便利,换到后世,《保罗》必定不会有像现在一样的气势,或者说换到任何一个民族强盛的时代,《保罗》都不可能 起这么大的水花。 在《说张三》 起全国骂战的时候,陈知意那时候就有点体会,她的确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而直到这时候,《保罗》的消息再度传来,她才真正理解了“巨人”这两个字的深切含义。 这代表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她将就是“正确”本身,她所做下的每一个对局势的判断,每一个下意识的举措,都会凌驾在历史的洪 之上,降维打击一般将她推向高处。 她领先了别人一个时代。 而她来到的这个时代,她的国家却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保罗》风靡全英国的消息,如今还没有在华夏传播出去,但陈知意却已经因为这件事,再次忙得晕头转向起来。 英国那边催得厉害,她要写稿,还在尝试着做一点《保罗》的翻译工作,以及时不时的过问一下,这本小说出版的各种情况,实在没有 力再理会其他事情。 等她发现《保罗》这几期,已经在许多报刊上暂停连载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多星期以后了。 “所以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丁思对这件事 到十分无语,容与先生什么时候得罪了这么一位大人物,简家竟然还专门为这件事,拜托了不少人脉,将要封杀容与的态度,表现得明明白白。 这次的事情,和之前当局要封杀容与这个笔名不同,那时候为了节气和信仰,报社里但凡是个有骨气的,都不会屈服出卖这位先生。 但这次简家出手,却没有牵涉到这些大义,不过是私人恩怨,只要不是实在太过于欣赏容与这人的,或者说是和她私 甚笃的,都不免要卖简家人一个面子。 再说了,简家的要求又不难,不过是不刊登容与的文章罢了,又不是要他们直接登报诋毁这位文坛新秀,和人结下什么大仇。 但正是这样悄无声息的封锁,对一个靠文章吃饭的人来说,才是最可怕的。 读者都是健忘的,长时间没有作品出现在他们面前,那么纵使当时对《保罗》这篇小说的印象有多深刻,过个一两年也不会再记得这个作者。 “如今燕京 报内,已经收到了十七家报社寄过来的解约合同。” 《保罗》是在燕京 报上连载的,其他报社想要转载,得先找燕京 报付一笔转载费,才能跟在燕京 报后面刊登这篇文章。 而因为《保罗》连载期太长,其他报社大多都是直接和燕京 报签下了合同,省下一笔一笔付款的麻烦,直接按季度转账。 “哪些报社?”陈知意接过丁思手里的名单,一一看了起来。 她和丁思对这件事都没什么担心之类的情绪,主要是《保罗》在英国受到追捧的事情,已经成为了事实,离它传入国内,也不过是早晚的时间差别罢了。 而一旦《保罗》的消息传回国,这所谓的“封杀”,就会彻底的成为一个笑话。 华夏好不容易出了一本走向世界的小说,能是你简家想封杀就封杀的? 简儒文现在在文学界的地位虽然崇高,但这也仅限在本国文坛,论起国际上的地位,他还不够格。 甚至在丁思看来,容与一出世就是这样的势头,如今能这么轻易的被简家摆 ,不过是输在“年轻”这两个字上。 再给她二十年的时间,不,十年之内,容与的成就绝对会高过简儒文。 想到这里,丁思不 又看了陈知意一眼,陈知意正靠在椅子上,脸上全是这段时间忙碌之后的倦态。 她总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 光线打在她脸上,明明暗暗的,陈知意并没有注意到丁思的目光,因此也不知道他此时心里正转着的念头。 岂止是超过简儒文,丁思看着她那么年轻的脸,忍不住 慨,他从业那么多年,都实在是预料不到,这位先生未来的成就会高到何等地步。 第50章 在简容一开始要求简儒文打 容与的时候, 简儒文是直接斥责了她一句“胡闹”。 容与这位在去年冒头的新人,一出世便引发了一场文坛地震,如今随着《保罗》的连载, 对方在文学界的风头之盛, 几乎有着要盖过同时期所有天骄的趋势。 这样的人才, 如果不是必要情况下,他并不愿意和对方结仇。 简儒文不是单纯的文人出身,他出生时旧朝虽然已经开始渐渐走向了末路, 但那时还是有着科举考试的, 他正是在二十多岁时, 通过科举入仕, 进入了官场。 随后旧朝崩塌, 他虽然接受了当时政府递来的橄榄枝, 但到底还存着一点明哲保身的心思,将重心全都放在了办学写文这些既能扬名, 又不会出什么错处的事情上。 事后证明他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新政府的确没能长久, 而他也正是因为牵扯不深,没有被当局清算, 还能安安稳稳的继续办学。 但经过这一遭惊险后, 简儒文倒是越发的把心思放在了办学上,也因此有了桃李 天下的美名, 在文坛的名声更加响亮。 作为一个一生收了不少学生的文坛泰斗,简儒文在最初看到容与的《说张三》的时候,也起过一点 才的心思, 只不过随着后来《保罗》的连载, 容与主战派的立场显 出来, 他才熄了这份心思。 他并不认为现在是开战的好时候,简儒文是经历过旧朝末年的那场惨败的,他二十多岁初出茅庐时,也和现在的年轻人一般, 心都是不过一死的热血,直到亲眼目睹了这场败仗。 同胞战死,血 成河,屈膝求饶,割地赔款,没经历过的人真的不能理解,那种战败之后的屈辱和麻木。 仿佛是亲自被折弯了脊梁,战败一次,他们的国家就要比之前更加低人一头。 既然和容与理念不合,此后他就再也没关注过对方的《保罗穿越记》,简儒文对容与这个人的印象,也只有“主战派”“见解独到”和时不时听人 叹的“后生可畏”,这几个单薄的标签。 他是有这个见识,但却不太了解这个人和这本小说,至于他女儿简容,则是单纯的被嫉恨冲昏了头脑。 简容受着简儒文的言传身教长大,当 听到华纳的电话后,本来是有这个见识,对《保罗》这本小说做出正确的判断的,但凡仔细想了“伦敦 报采访”这几个字,她都不会像现在这般,直接回简家要求她父亲出手。 但却因为她当时的 神状态不佳,以及简容对陈知意这个人的复杂心思,导致她 本没能冷静处理这件事。 简儒文当初受邀去欧洲游学时,独独只带上了简容这个女儿,就能看出来简容在他心里的地位。 简容是他的老来女,平时最为疼 ,又刚受了那么一番委屈,实在是可怜,在她三番五次的要求之下,简儒文到底没坚持住原则,叹息一声后,联系了众多好友和学生。 他心里虽然不愿意随意的和这位后起之秀结仇,但这却不意味着,他认为对方有什么能威胁到他的实力,容与势头虽然猛,但出世的时间实在太晚,和简家相比还算不得什么。 简儒文是在官场上混过的,深谙“斩草不除 , 分吹又生”的道理,既然已经要出手得罪对方,那就必定不能再让容与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本来事情也是朝着他的想法发展的,许多报社都看在他的面子上,停止了《保罗》的连载,报纸上有关容与和他的小说的讨论,一下子几近销声匿迹。 虽然其中的大多数报社,都是持的中立的态度,既观望着容与的动静,又碍于情面没拒绝他。 唯一的例外就是燕京 报,即使是在这种四面楚歌的形势下,燕京 报仍旧坚定不移的、立场鲜明的站在容与身后,不仅照常连载《保罗》,还淡定得仿佛从没有收到过各地来的解约合同一般,半点没有要为容与活动一下关系的意思。 甚至就连容与本人,也仿佛毫不在意自己被文学界封杀一般,没对外发表过什么文字,也没争取过解约报社的支持。 事出反常必有妖,简儒文虽然因为对方一派的风平浪静 到了一点不安,但在当前的情况下,受限于认知,他也的确是没想到容与还会有什么破局的法子。 毕竟近代以来,华夏还从未出过这样的先例──一本华夏人所写的小说,竟然在西方掀起了一阵狂 。最先了解到陈知意处境的,是同在文学界又知道她笔名的林路留。 因为陈知意,林路留如今大半的时间都待在了燕京,还被沪市的朋友笑称为“身在曹营心在汉”,头上虽还盖着他们“南派”的帽子,但心已经飞向了北方。 他如今和陈知意仍旧保持着书信的 往,得知这件事后,立马就给人去了一封信,询问需不需要帮助。 其实不待陈知意回信,林路留就开始为她活动各方面的关系了,至于简家之所以出手的原因,联系到简容和萧肃之间的关系,他心里面也有点猜测。 只恨这简家欺人太甚, 足了别人的家庭,还要毁了他知己的前程! 林家真论起人脉地位来,门第其实要比简家高得多,毕竟简家是从简儒文这一代,才开始真正发迹的,而林家却是连续几代,家族里都必会出一个文坛泰斗。 林路留出面后,的确是有一些中立的,其实不大愿意为难容与的人,看在林家的面子上恢复了对《保罗》的连载。 但林路留毕竟不能代表整个林家,且他如今的地位,在简儒文面前还是要自称小辈,所以虽然有那么几家报社动摇了立场,但对容与目前孤立无援的情势来说,仍旧是杯水车薪。 收到陈知意回信的时候,林路留刚给他祖父去了一封信,阐明了他对容与的 情,请求他祖父出手解了容与目前的困境。 对简儒文来说,他林路留还是个小辈,但简儒文在他祖父面前,不也只是一个小角 ? 可信刚寄出去,林路留就收到了陈知意的回信,打开一看,居然只有短短的一段话,请他不必为这件事费心。 一时间林路留的心情真是十分复杂,既 慨于知己的洒 和善良,又不由得因为这场无妄之灾,更加的怜惜对方。 她一腔报国热情,什么都没有做错,凭什么要经受这样的不公平对待? 此时和林路留想法相同的,还有正躺在病 上的萧肃。 萧肃是简儒文的门生,受了他的影响,在对外的立场上也是个主和派,但哪个热血未消的青年,能没有一个上阵杀敌、驱除鞑奴的志向? 从《说张三》开始,萧肃就对容与此人十分欣赏,再在后来,每 追着《保罗》的连载,品读出他隐藏在通俗小说的外皮下,那种种 辟的见解后,他更是对这位先生推崇不已。 萧肃少年成名,自然是看得出容与文字里的志向,和对当下时局的破局分析,在他的心里,他早就和这位先生神 已久,如果两人有幸能见面的话,必定能成为至 好友。 此时他突然听到了恩师对容与的排斥和封杀,心里难免就有了一点异样。 在简容来医院看他的时候,萧肃因为心里实在不解,直接就问出了口,“小容,你可知道容与先生,是因为什么原因得罪了老师?” 简容这时候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容与是陈知意笔名的事情曝光,尤其萧肃对容与的推崇,她是看在眼里的。 以前陈知意样样不如自己的时候,师兄都还对她有情,如果再知道她就是那位 了自己一头的容与先生,师兄岂不是会对对方更加情 深种? 怀着这样的心思,又突然听到萧肃提起了容与,简容一时间都没能拿稳手上的杯子,勉强稳住心神后,才故作不在意的开口,“师兄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个问题?” “只是听说了这件事,容与先生高风亮节,不像是老师平 里痛恨的那类小人,其中是不是有着什么误会?” “我也不清楚。” 简容匆匆敷衍了几句,没像前几天那样在病房多待,回去后,到底没忍住给他父亲打了个电话。 得知目前事态正在往她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再过个一两年,必定不会有人记得容与这个人之后,简容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简儒文和她一般,一开始虽然觉得燕京 报和容与这人的反应有些反常,到警惕了一段时间之后,实在没发现对方有什么动作,渐渐的也就把这件事放下了。 这对简儒文来说,不过是打 一个新人,最多这个新人特别一点,需要多费一点力气。 他只当对方之所以无作为,是因为知道反抗了也是白浪费时间,所以才消极认栽。 直到八月二十七 这天,经过一家全国 报刊的报导,《保罗穿越记》在英国引起了一阵追捧风 ,且这风 还有向世界扩散趋势的消息,传回了国内。 文学界为之沸腾。 第51章 八月二十七 这天, 一条消息如同白 惊雷一般,在华夏这片土地上炸响。 全国 报刊《大公报》在这天清晨,用头版头条的位置, 转载了一条小半个月之前, 发表于《伦敦 报》的新闻。 该新闻叙述得十分平实, 既没有鼓吹也没有渲染,不过是一个个数字── 六月二十 ,《保罗穿越记》在英国发售, 第一版印刷三千余本, 销量寥寥。 六月二十八 , 无人问津。 七月三 , 小报上出现了对《保罗穿越记》的推荐, 销量上升。 七月五 , 售罄。 七月八 ,伦敦人人追捧此书, 市面上出现无书可买,一本书炒到原价十倍的奇观。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