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厂里风不吹雨不晒,伙食也好。住得也舒坦。这么好的 子,自己干点活就行了,哪里还要得到其他的好处呢。 可厂里说给发,就给发了。每个人都有。而且还强调必须穿,不许拿去卖掉。如果不穿,就不能上班。 谁是怕工人们受寒,到时候一个传染两,那就严重了。 有了这个规定,—部分人很遗憾,不能给家里孩子老人穿了,—部分人则暗喜,不担心被家里人给强要去了。 反正大伙儿还是老老实实的穿上了。每天干得热火朝天,大冬天还能闷出汗来。 有小姑娘边干活,想到过去冬 里的情况,突然就 了眼泪,“以前这会儿,我还在山里捡柴火呢,—双鞋都没有。” 这话引起了其他姑娘们的思绪,“谁说不是呢,我这会儿还在洗衣服呢,每年手指头都要冻掉了。虽然谢青天让人给我们补贴煤炭,可那些煤炭都要留着给家里长辈和其他干活的人用的,哪里能有我的份?” 说着也开始抹泪。 已经当上了班长的阿云道,“都好好做事,哭啥。这好的 子还哭。把事情做好了,以前的 子就离我们远了。干不好活啊,又要回家里过那 子呢。” 听到这话,大家都突然一个冷颤,然后也不说话了,赶紧干活。 真是好 子过多了,都以为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还以为再也不过了呢。要是不珍惜现在的工作,还是得回去过那要命的苦 子的。 工人们也是要放年假的。 从年三十放到年初三。这个假期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已经相当的宽裕了。谢来也没想给他们多放假。很多工人家里 子苦,放假多了,回去也是要干活的。还不如来这边挣钱。而且现在厂里也确实需要大伙儿—起努力搞生产,扩大收益,才能守护好这个—片乐园。 当然了,远地方的工人可以提前请假回去。不过没有—个人请假,谁也不想落后。也不想少赚一天的钱。 假期没多少,但是厂里福利倒是发了不少。每个人两斤羊 ,两斤猪 ,五斤面粉。羊 熬汤喝,猪 和面粉可以包饺子吃。都是过年居家必备好东西。 这东西拿到手里的时候,大家都不敢相信。 面粉是 细粮,多少家庭吃不起啊。好多人还真就过年的时候,能吃一碗面疙瘩呢。平 里都是 粮粉伴着野菜做成糊糊吃。 在厂里倒是能吃上白馒头,但也不是顿顿都能吃。平 里也是各种 粮做成窝窝头馒头,配菜吃。白面馒头也就一个月吃一次。不过大家已经很 足了。 粮窝窝头也很香啊,比吃糊糊香多了。 现在—口气给发使五斤白面,大伙儿简直不敢想啊。 但是拿到手里是真真实的。然后就是那两斤羊 和猪 了,这简直让人以为自己做白 梦呢。 发这么多 ,让他们带回去过年。 这可是羊 啊,富贵人家才吃得起的。东州府在谢青天的带领下,许多户人家也是养羊的。但是那都是供给富户们吃的,穷苦人家里哪里能吃上这个?偶尔能得—份,也是跟着喝点汤,连一口 极难吃到。他们中有些人家里靠着养羊,提升了家里的生活状态,但是羊 也是舍不得吃的。都是养好了,就拿去卖给官府。赚的钱要留着买小羊崽子,要买过冬的衣服。还要存着钱过 子。防着哪天又闹灾。豚 倒是年节的时候能吃上,但是也不多,买个—斤半斤的回来炖 汤,让人喝点儿汤水就 足了。两斤这么多,家里人是都能吃上了。 好多人 动得突然朝着虞都的方向下跪, 谢远在虞都的谢青天。 惊得厂里的管理人员赶紧拉他们起来。告诉他们,谢大人规定了,在厂里不能跪,要不然得受罚的。 在羊 厂不能跪? 那回家跪。带着家人一起给远在虞都的谢老爷磕头。 领完福利,大家高高兴兴地就拎着东西回去了。 每个工人身上都穿的是工装,临着离开前还洗了个澡,把自己收拾得体体面面面的。 然后—个个喜气洋洋,又带着一些不舍的离开了这个‘幸福乐园’。 厂里工人们离开的时候,府城里面又再次出现了一道特别的风景。 自从厂里开起来之后,每次到了休沐的 子,就可以看到羊 厂的工人穿着统一的工装,三五成群的出来采购生活用品。或者回家探亲。 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觉得惊奇,后来慢慢的就习以为常了。只是心中也是越发的羡慕。 因为这些工人真的都很 神,—看就是吃 饭的样子,似乎也没受到苛待。不像一些商户家的小作坊,看着就是吃得少干得多,人都无 打采的。 这些穿着工装的工人,个个抬头 的,手里拎着的东西也故意拿高了点,生怕别人不知道厂里给发了福利了。 这确实让沿街站着看他们的人都眼热了。 厂里竟然发了这么好的东西。那可是 啊。手里的小布袋装的啥?面粉?这是让回去包饺子吃?厂里竟然连这都考虑到了。 工人们回去的路上,自然也要给家里人买东西。虽然手里的工钱基本上送回家里了,但是最后—个月的工期还在手里呢,因为年底加班多,工钱自然也很多。有孩子的就给家里孩子买点零嘴。没孩子的就给爹娘布料回去做新衣裳。 整个东州府各个铺子都热闹起来了,全都是穿着工装的人,拎着 和面粉,挤在里面买东西。路上的商贩摊位前面更是人挤人。还别说,就因为有了这些工人,所以府城里多了许多附近失地农户摆的小商贩。靠着这些工人,竟然都能养活许多失地农民了。 司马丞相来到东州府的时候,就赶上了这热闹的时候。紧赶慢赶的,竟然在除夕之前才赶到。 不过也幸好是赶了,才能看到这么热闹的街景啊。 这—路走来,司马丞相看到太多的地方的百姓愁眉苦脸的 子了。哪怕是年节的时候,很多人都还在发愁的样子。 发愁过年怎么过。这么大的节 ,自然要好好庆祝,才能有个好兆头。要不然左邻右舍的也会瞧不起的,觉得家里一年到头的竟然连点过年费都没有。但是多少人家家里还在给地主做事呢,拿到的口粮都不够,哪里能有余钱呢? 反正司马丞相这一路看到太多忧愁的面孔了,所以看到东州府的这街上的人们 喜的表情,顿时觉得有点分裂的 觉。 仿佛是在两个世界。 一边百姓安乐,一边水深火热。 “谢来,这就是你想要让百姓过的 子吗?” 工人放假,谢来自然也要关心一下大家的情况,问一问那些年节福利是否发放下去了。有没有人中 私囊克扣。 刘连青立马保证全都发放了,绝对没人从中做手脚。厂里规矩严格。一旦情节严重触碰底线,那是要被赶出去的。谁会冒着这样的风险呢? 而且工人们平 里也会接受思想教育,让他们共同监督管理人员,一旦谁违反规定,工人也会和上级部门反应的。 所以还真没有人敢胡 伸手。 刘连青道,“大家拿到手里之后,都很 动。很多人当场落泪。然后朝着人虞都的方向下跪,叩谢您的恩情。好在在场的管理干部把人拉起来了。” 谢来听了心情复杂,东西看着是多,但是真要算起来,很多世家家里的家生子,体面的下人,年节还要做一身新衣服,发几两银子呢。 而谢来心中的这些走向新时代的第一批工人,与之相比,待遇还是不如的。 而且东西看着多,但是其实厂里靠着这些劳动力赚得更多。非常非常多。 与给工人的待遇相比,真的不算什么。 谢来如今确实也就没那个实力给他们更多了。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未来还要支持其他地方办厂。为了厂里的产品能够快速销售出去,很多地方还要修路修码头。谢来尽量节省了对这些工人的开支了。甚至平 里吃的食物也很多以便宜的 粮为主。 而这些工人,却还对他心存 。觉得他是个特别好的人。 “以后条件好了,对他们好点。” 不止是他们,还有其他地方,还生活在 迫中的人们。都要过上更好的 子。 …… “我回来了!”工人们刚进村子,就开始大声吆喝起来了。 平 里探亲也不可能都一起回来,这次难得统一行动。阵仗还 大的。 穿着统一的冬装,围着围巾。戴着手套,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这让人一看就眼热得很。 早就知道厂里待遇好了。这从每次工人们休沐回家所描绘的情况,就能知道了。体面的工作服,全身上下都有。 风不吹雨不晒,能吃 饭,能睡得安稳。才去几个月,整个人气 身体简直 胎换骨一样。身体强壮健康了。那是过好 子才有的模样啊。 知道是知道,但是每次看到,还是要 慨一句,做工人真好。 特别是这次,发 ,发面粉! “让你不好好学字,看你这兔崽子还学不学。”家里的长辈一巴掌就拍自己身边的小辈身上了。 连人家女娃子都不如。女娃子都能给家里赚钱,还能给家里拿 拿面粉回来过年呢。 阿云回到了家里,将东西给了家里人。虽然是班长,但是她的福利和大家是一样的。只是平 里工钱会多一点儿。 自从她当了班长,在家里的地位也上升了一个台阶。 因为她给家里长脸了,赚钱了。 她才进屋,就有人来 接她,从她手里接过东西,然后开始高兴的呼唤家里人来看。准备这 如何吃。面粉做什么用途。 阿云并不关心这些。不用家里人 代,她已经将工钱拿出来了。 她没给家里人买东西,因为她现在连支配这些工钱的权利都没有。 这不是她想要的 子。 所以她将工钱给了家里人之后,就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件事情。 “我听厂里领导年底开会,提出一个特别好的福利。工人每个月的工资留一部分存在厂里,每年都能拿利息。” 她爹娘听了这话,赶紧凑过来问清楚情况。工钱存在厂里靠谱吗,回头别让人拿走了。自己都不知道。 “这钱还是放在自己手心里踏实。”阿云爹皱眉道。 阿云道,“这可是朝廷户部开的厂,朝廷管着的,肯定靠谱啊。这消息还没放出来,也只有我和我们领导关系好,听了一耳朵。就提前回来和你们商量了。我就怕到时候存的人多了,厂里给不了多少名额,回头我就能早点抢名额。我工钱比别人多一点,存在厂里,每年年底拿的利息也更多。这不好?放家里也生不了钱啊。” 听到阿云说的这个情况,家里人都犹豫起来了。 他们家里都不会做生意,平 里种田为主。阿云当工人之前,家里苦的很。要不然也不会搞换亲了。还是后来阿云当了工人,每个月有工钱往家里拿。时不时的还有点福利,家里 子这才好起来。 阿云爹娘都想好了,这出息点姑娘是不能随便嫁出去的。嫁出去就是给别人赚钱了。他们打算给阿云招赘。这样就能一直控制着阿云的工钱了。赘婿虽然条件都会差点,但是阿云现在也不靠男人吃饭了,倒是也不用考虑那么多。 也因此,一家人也是指着阿云的工钱过 子。在不伤害家里利益的前提下,自然也更以她的意见为主。 见她说得这么好,家里人都很心动。 但是阿云爹谨慎惯了的,觉得不用着急。等回头看别人家存不存,自家再存。 见他们松口,阿云也是暗自松了口气。 存钱这事儿确实是真的,只是名额却没限定。 厂里允许他们存钱拿利息。每个工人都可以存。 虽然在厂里又学了许多知识,但是阿云并不知道厂里为什么要这么做。也许就是给工人们的福利吧。变着法子给工人多一点钱。 但是阿云自己却很 这个福利。这让她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掌握自己至少一半的工资。 那笔钱她会一直存在厂里。等自己找到别的出路,再拿出来。 她们的思想老师告诉她们,女人能顶半边天。为什么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赚钱撑起自己的 杆。不应该让别人再去支配她们的未来。 阿云不懂这些思想为何和家里人从小教育的不一样,但是觉得这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她从心的选择了改变自己的思想。 在这之前,阿云也是一个很顺从父母意愿的姑娘。每天家里家外的活儿没少干。为这个家辛勤的付出。她也和哥哥一样为这个家做贡献。当她知道自己要被换亲之后,哪怕心里不开心,也还是准备听从就家里的安排,如果没有这个工作,这会儿她应该已经嫁出去了。 后来进了工厂之后,她以为自己只要赚的工钱多,就能得到爹娘的认可,也许他们会和重视哥哥一样重视自己。但是这几个月来,每次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要工资,工资要存起来给哥哥娶媳妇儿。每个月的工钱要一文不少的 上去,当着她的面就数清楚。没问题了才对她笑一笑。要是少了一文,立马责问。让阿云冷了心了。特别是在接受了很多新思想之后,阿云学会了什么叫做公平。 她愿意回报爹娘的生养之恩,却不想用自己的一生为哥哥奉献。 和阿云同样思想的也很多。只不过目前还不知道厂里存钱的事情,所以并没有和家里人说什么。但是从厂里拿回来的东西和工钱,还是让她们得到了比以往更加好的待遇。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