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久瑶下意识合眼。 可过了许久,本预料的柔软却没有落下,取而代之,是沈林牵起她的手指,抵在 畔轻轻吻了吻。 他的神 认真而珍重,呼 浅浅落在掌心,洛久瑶触到他的 ,轻轻蹭了蹭他的脸颊。 “好了,你这几 劳顿,不再闹你。” 沈林的嗓音似有些微哑,轻声道,“这样晚的天 其实不便赶路,但眼下实在不好耽搁,要辛苦你了。” 一连多 的赶路,洛久瑶的神经又未松懈过,常 里睡得并不安稳,的确已经很累了。 而此刻她窝在沈林怀中, 悉的气息笼在身侧,心间终于缓缓安宁下来。 见她有了困意,沈林取来外袍覆在她身上。 周身一片温暖,洛久瑶的手指从外袍中探出一截,勾住他拢在她周身的手。 明明他们的所为铤而走险,明明马车颠簸行路动 ,她却觉得好安心。 前世时,她心有所图地靠近沈林,却得到他温柔而坦 的 意。 这一次,她再次找到他,明明他也未曾向她索取分毫,她却仍能得到他不求回报的偏 与笃定。 那时洛久瑶曾想, 于人大概便是这样了,许多个 夜里,她循着记忆一寸寸模仿他的样子,终于也能习得要领。 可在沈府的客居,她问起他关于三年前的伤,她触碰他的心口,触到他起伏不休的心跳时,却 受到痛楚。 孤月临空,长夜深远得好似没有尽头,她看到荒芜零落的 ,也看到消融凋败的残雪。 她 到痛,痛意在指尖一寸寸跃动,她这才知道,她终于触及些许关于 的轮廓。 -- 接连赶路,二人路径郊野乡镇,终于在五 后赶上了前往北地的队伍。 因是打着巡按的名义,北地一行沈林所带的人不多,沈无虞留在燕京照应姜云清和沈煜,只沈无忧跟随前往。 第六 ,洛久瑶才走下马车,便与沈无忧的笑脸打了个照面。 “姑娘,好久不见啦。” 许久不见,沈无忧依旧 是朝气,“我就猜到,公子抉择了许久离京的 子,定是算准了时候要去找你的。” “许久不见。” 洛久瑶朝他弯了弯眼睛,曲着手肘轻轻撞一撞身畔的沈林,笑道,“我都没听你说过,还以为你是一时兴起去找我的。” 沈林顺势捉住她的衣袖,缓缓滑下,牵住她的手。 “你说得也不算错。” 他笑着说,“听过那道遗诏后一时兴起的念头,直到再见你时方才休止。” 第65章 自燕京向北行, 气候愈发冷了起来。 初秋时节,途径平原尚且寻常,进了山便要再加几层外袍。 跟随沈林离开时匆忙, 衣裳行囊皆未带在身上,洛久瑶后知后觉,行装已随着运送棺椁的队伍一路南下了。 沈林却知道她心思似的,从马车中取了只装 衣裳的包裹给她。 衣裳是她的身量尺寸, 大多制成轻装便服,袖口收拢,绑了行动起来轻便的束袖。 北地一行,洛久瑶除了见到沈无忧,还见到了崔筠与崔恒兄妹。 崔筠的面 看起来较过去时候好了许多,洛久瑶与她寒暄才知,因二人自小在北地生活, 知北地地形,识得北契的文字,沈林临行时便请她二人一同前往。 此次到北地, 他带在身边的人皆是能 付信任的人。 自燕京城出发时尚是初夏,将到北地时, 已是九月了。 他们走了近三个月, 途中收到程惊鸿的信件,说是运送棺椁的队伍缓慢行进, 还未至太安。 而至如今,一切都还算顺利。 愈向北行, 树植枯萎凋谢便更快些, 才九月,山林中的树叶已变黄, 更有叶片已提早凋落,杂 地散在地上,经风一卷,飞 而起,铺 山路。 离沈家军扎营驻军所在的连州城还有一段距离, 暮时分,马车停在北边的一座小镇。 北地人烟稀少,来往者少,多是商队或军中人,连同住店的人也不多,显得冷冷清清的。 经年的风吹雨淋,客栈显得破旧,内里却还算整洁。 洛久瑶整理行装后从厢房中走出来,便见沈林正立在梯下堂中,同一个拄着拐的老人说话。 似是从前相识的旧人。 “想不到四年前一别,还能有缘再见到沈小将军。” 老人面慈目善,自外走入,边问道,“听闻将军是回了燕京,家人可还都安好?” 沈林扶着老人坐下,应他:“承蒙陈伯惦念,家中一切都好。陈伯身体可康健?近月可有陈松的消息?” “不想一别多年,小将军还能记得我。” 陈伯笑笑,眼尾延展出的皱纹里却含深沉而平静的苦 ,“想来已是四年前了,二位将军救下老身与小儿陈松,小儿自此便从军跟随将军左右,连州城不远,他怕我惦念,每月都会寄一封家书回来。” “他自小没认过字,说来,家书上所写那个歪歪扭扭的‘安’字还是将军教给他的……只是一年前,自他寄回一封空白家书,便再也没寄信回来。”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