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衡有点羞涩的笑笑。“臣岂敢点评刘使君,不过是学人口舌罢了。” “都听谁说的?” 袁衡歪着头想了想。“仔细说起来,臣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应该是中平五年、六年之间。他到京师游历,曾临寒舍。因他是卢子干弟子,臣对他的消息颇为留心,听到不少人说他君臣三人武艺不俗,东奔西走,旋得旋失,甚是可惜。” “可惜什么?” “可惜他不知方略。”袁衡抬手理了一下头发。“卢子干是大儒,又是名臣,德高望重。他既是卢子干弟子,其实大可不必游走于朱门,只需追随卢子干即可。他得卢子干提携,卢子干得他之力,岂不两美。之后的形势,或许大有不同。” 刘协想了想,觉得袁衡说得有理,看向袁衡的眼神便有些不同。 在汉末的局势中,卢植的影响力很大,却没能发挥出来。作为卢植最有名的两个弟子,公孙瓒成名是因为对太守的忠义,刘备则一直默默无闻,都没能充分发挥出卢植的价值。 他们之间也没多少同窗之谊。公孙瓒宁可重用贩夫走卒,也不重用刘备。刘备也会为了四千丹 兵,轻易就 离了公孙瓒。 这可能是公孙瓒、刘备都有游侠习气,却不 悉中原名士注重人脉,官场上互相提携的套路,浪费了这大好的资源。 其实卢植本人也是如此。他虽然是马融的弟子,郑玄的师兄,又文武兼备,却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实力,孤军奋战。 如果刘备没有东奔西走,而是紧紧抱紧卢植的大腿,卢植在两 之 时发挥的作用也许更大,董卓也未必能轻易控制洛 。 这一切,袁衡一个小姑娘都懂,卢植、刘备却不懂。 难怪在袁术败亡之后,袁衡能在孙权后 里活下来。 就这一点而已,袁衡比荀文倩还要略胜一筹,更别说伏寿了。 两人正说着话,外面有人来报,幽州牧袁术求见。 刘协听了,便对袁衡说,你去 一 吧。 袁衡欣然从命,起身离帐。 袁衡出了营,一眼看到袁术站在人群中,正在看刘琮等人试箭。 刘琮穿着借来的重甲,拖着沉重的大盾,来到箭垛后面。他戴上头盔,蹲下身体,用大盾将自己遮得严严实实,只 出两只眼睛,然后举起了手,用力摇了摇。 一名弩手站在两百步,扣动了弩机。 弩箭离弦,发出破风的利啸,飞跃两百步。 这一箭没能 中箭垛,偏了三四尺,从刘琮的身边掠过。箭头没入泥土,箭羽嗡嗡作响。 刘琮紧紧盯着箭羽,身体不由自主的发抖。 片刻之后,他又举起手,示意再 。 袁衡走到袁术身边,拱手施礼。 袁术正看得有趣,没注意到袁衡,还以为是哪个普通的郎官。听到袁衡的称呼,才知道是袁衡。 他上下打量了袁衡两眼,又惊又喜。“你做了郎官?” 袁衡解释了一下。她其实还不是郎官,只是穿着郎官的服饰,充当记录天子言行的兰台郎。 袁术很高兴,指指正在试箭的刘琮。“这是做甚?试弩还是试盾?” “试人。”袁衡将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 得知躲在盾后的少年是刘表的次子刘琮,袁术大 诧异。他认识刘表的长子刘琦,却不知道刘琮——那时候刘琮还小。一转眼,刘琮都成了天子身边的童子郎。 当然,比起刘琮,他更对天子的决定 兴趣。 对一个普通的童子郎,还是刘表的儿子,有必要这么用心吗? 难道就因为刘表是宗室? 走了几步,后面突然响起一阵 呼声。袁术转头一看,弩手连续两箭 中了箭垛,强劲的弩箭不仅 穿了箭垛,还 穿了盾牌。 如果刘琮没有重甲防身,大概率会受伤。有了重甲,他就有惊无险,可以从容的观察弩箭 出两百步后的减速情况。 刚才的 呼就是刘琮发出的,应该验证了之前的猜想。 但袁术吃惊的却是弩手的 准度。 这个弩手一共 了三箭,有两箭命中,一箭 靶,但偏差也不大。 如果是在战场上,这三箭都可以算是命中。 这弩手的 艺堪称 妙,可以充当 师。可是从他的衣着来看,应该只是一个屯长、都伯级别的下级军官。 军中的人才这么多了吗? 袁术忍不住问了一句。 袁衡对这些并不关心,但她却知道御营训练极严,就连诸葛亮那样的散骑都要每天练武习 。谈不上百发百中,但一番十二箭 中七八箭还是很平常的。 袁术认识诸葛亮。诸葛玄赴豫章太守任前曾到寿 见过他,他当时就对诸葛亮印象颇好。可是听说诸葛亮能开一石弓,一番 中七八箭,他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这没什么,天子身边高手极多,就连天子本人都是高手。”袁衡看惯了这些,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云淡风轻的说道。 袁术再次眨了一下闺女,意识到形势的变化超出他的预期。 当初在睢 与袁权重逢时,他就有这种 觉,只是以为袁权迫于形势,不得不 使天子的新政。可是看到小女儿袁衡,他才意识到,她们的改变或许不是被迫,而是主动。 至少不是他以为的那么无奈。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