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正月初六,各处再来当差。 虽说平时忙碌了些,但逢年过节,纪炀从未耽误过大家休息。 再卷的人也是要休息的! 特别是过年的时候,灌江城还比往常热闹,各处店铺都已经挂上彩帐,十分有过节的气息。 官学,私塾也已经放假,学生们也出来逛街,显得更为热闹。 更别说今年大部分人手里都有些闲钱,逛街采买,十分惬意。 不过纪炀发现,灌江府里竟然有京都趣闻跟汴京文报,像是从汴京那边带过来的,然后这边又偷偷抄写,在大家手中传阅。 没想到那两份报纸已经风靡到灌江府。 其他地方百姓看到这两份报纸,可能还各有想法。 但灌江府百姓一看到汴京文报上面骂纪炀的话,全都气愤到不行,识字的人一般会给不识字的人念报,念着念着恨不得打人。 怎么可以这么说他们知府? 如果不是知府,他们会有这样的好 子吗? 等知道这东西跟当地学政有关系,当天晚上学政家中屋子就破了个 ,估计是哪个百姓抹黑去砸的。 其他地方百姓看到这报纸,只会好奇纪炀到底做了什么,让两方人在汴京为他们吵架。 等知道他用普通佃户,普通农夫,普通女子做差役的时候,每个人的反应都跟他们的身份相符。 而这全天下,最多的便是普通百姓,而女子也几乎占了所有百姓的一小半。 他们听到当地豪强门阀大骂纪炀的时候,心里却在暗暗叫好。 甚至生出一种想法。 为什么人家那边可以平分土地,为什么人家那边农夫也可以做官。 他们这边不行呢? 人家那里原本也有许多佃户,可如今都有自己的土地。 随着报纸的 通,对这件事的讨论越来越多。 厌恶纪炀的,喜 纪炀的,人数都在上升。 可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现普通百姓的数量,普通百姓的心声,才能决定很多事情。 昌盛三十九年,正月初六。 纪炀,林婉芸,带着两个孩子从街上回来,主要给江云中买了许多衣食物件。 过了正月十五,他以后就要去灌江城外的指挥营,专心跟着凌县尉。 虽说江云中才十二,但他跟着学武艺也有三年,不好荒废。 读书虽不算灵光,可练武天赋也好。 指挥营里还有专门的武将教导,他也愿意去的。 江小子江乖乖里,乖乖读书最好,人也聪明,平时虽然不 说话,可遇事不慌,还很有想法。 所以乖乖就继续留在他们身边,继续读书,也跟着五姑娘。 这次出门采买,也多是他俩的东西。 两个小孩自幼没分开过,这会肯定有很多话要说。 纪炀跟林婉芸看他们回自己小院,笑道:“算着时间,认识他们已经有六年之久。” 他们两个也认识差不多六年。 虽说其中成亲也有三年,可他们两人都心知肚明这关系,更是友达未 ,比友人亲昵,比恋人稍差。 但对比相敬如宾的真正夫 ,却多了几分温存跟契合。 这份契合跟默契,是多年真正夫 ,都难得有的。 纪炀这会看着两个小孩离开,下意识看了看林五姑娘,见她眼神温柔,回头对他道:“再去看看兔子?” 两人目光对上,无意停顿片刻。 纪炀微微点头,倒是让林婉芸尴尬片刻,轻咳:“等会去也行。” 这已经不知道是他们喂死的第多少批兔子,不急这一时半刻的。 一时无言。 可身后的小厮丫鬟们却下意识放缓脚步,等到两人到“实验室”的时候,有眼力的下人们已经看不到了。 两人下意识笑,快速换了衣服去看小兔子。 这次还是十只兔子,六只重伤,四只轻伤。 而这次的结果更为无奈。 六只重伤的,三只明显已经得救,另外三只死透了。 那四只轻伤的,全都没了? 据经验,全都是过 没的。 他们做出来的青霉素堪称毒药啊。 可又不能说它没有用? 不过好歹是有进展的,如今大半年时间,就能做出二十份的量,已经很不错了。 这几年的辛苦是有收获的。 虽然收获只有一点点。 两人也不丧气。 下次再试! 反正小兔兔这么可 ,他们可以再试很多次! 过了正月十五,送云中去指挥营,纪炀则要启程去古博城,水泥也研究一两个月了,那边来信说有了进度。 这种事,纪炀肯定亲自前去。 府衙暂时 给布政使,这位布政使脾气温和,一看就是辅佐的好手。 而朝廷说的灌江府通判,迟迟也没消息,布政使更是知道,这是陛下开恩,让纪大人放开手脚做事,所以 本不拿年龄上的架子,做事痛快得很。 这次五姑娘没跟着去,她跟韩大夫在商议开设女子书院,准备传授医术。 不过这事不算简单,需要慢慢斟酌。 纪炀并未问太多,林婉芸做事,他哪有不放心的。 说走便走, 代完事情,正月十八,纪炀便带着小吏鲁战,岳文 ,还有卫蓝安排的护卫出发。 顺便把用关税买来的建筑材料也带过去。 什么? 关市税要给宗室? 他不清楚啊! 有什么问题,就去找陛下吧! 此时的汴京。 皇帝早就收到纪炀送来的书信,明显把关市税用途的事递到他手上。 看似请示用途,其实是让他来“说服”宗室。 皇帝笑着摇头,让观政一年了的皇子再次看看这封文书,开口询问道:“皇儿觉得,这事要不要同意,纪炀又有什么想法?” 十二岁的皇子已经在桌案前有了自己的凳子,但他身量到底不够,只能努力 直 板,认真看着文书,回答父皇提出的问题。 第110章 摆在十二岁皇子面前的, 是两个问题。 应该按照祖宗律法,把关市税给到宗室, 还是依照纪炀的请求, 拨到城墙用。 十二岁,现代小升初的年纪。 但身为皇子,他却要考虑这样的国家大事, 好在他有父亲,有下面的臣子,还有自己本身就勤勉的 子。 虽不是什么天纵奇才, 可他懂事理,明是非, 能分辨忠 。 “以往关市税不多, 约莫有几十年并未开放关市, 那时候宗室的银钱都够用。”皇子想到自己叔叔伯伯姑姑们往 的奢靡, 开口道, “对比起来,还是修建城墙更重要。” 那是起过好几次兵 的边关。 以最朴素的想法, 也该想到, 那边的城墙有多重要, 加固收复的古博城多重要。 其实宗室的人未必不明白。 但明白, 跟把钱用在自己身上,那是两回事。 皇子徐九祥认真道:“父皇,应该把关市税 给灌江府, 建设边关。” 纵然自己的儿子没有说出什么深刻的道理,但他心思淳厚, 能够考虑到事情的 本, 就说明是个明白孩子。 更是个听劝的孩子。 皇帝微微点头:“那就建设边关。” 皇帝没说的是, 就算皇子说按照律法给到宗室,他也会点头。 但他同样会让皇子看看,把银钱给到宗室的后果。 他的孩子自己是知道的。 勤勉有加,克己守礼。 在普通孩童中还算聪慧,但作为帝王的儿子,作为未来的太子,他缺了些狠,缺了些果敢。 更缺了些 锐。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