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情况又和杜德伟记忆中的场景对不上号了:原本高矮错落的一排铺户,现如今已经踪迹全无。取而代之的,是一溜7间形制相同的大门脸。 这7间大铺面全是一水的红砖砌就,外墙用石灰刷得雪白,气派不凡。除了头一间的门匾上用金字写着“海东商行”之外,其余几间铺面的门口,还分别立着漆牌,上书“海运”,“批发”“劳工”等等一些业务种类。 而大批的马车和轿子此刻正停在商铺门前,不少穿着绫罗,带着下仆的商人和管家模样的人,正在几间商铺里穿梭来去。 杜德伟见到如此喧嚣的场面,不由得眉头微微一皱。他现在可是一身渔家打扮,贸然进去找人,指不定会闹出什么麻烦。于是他并没有上前,而是带着随从继续往街尾逛去——生意再好,也总有下班的时候。 …… 不想三人没走多远,便又见了一处西洋景。 7间大商铺原本的位置就在船行街的街尾,旁边则是业寺和一处石碑场。 现如今占地几十亩的业寺早已没了踪影,连带着寺里的秃驴也不知所踪。 而那处摆了半成品石碑的场地也同样如此。原本这里还有个令杜德伟印象深刻的胖刻碑匠的,此人和他是本家,也姓杜。令杜德伟难忘的是,那杜胖子总是苦着脸,逢人就说:“唉,今年老爷们活得都康健,这生意没法做了……” ……取上述两地而代之的,是沿河的大片天货栈。而最令三个乡下土包子到惊奇的,就是货栈外的铁丝网了。 两米高的铁丝网,固定在每隔一段距离就砸入地面的木桩上,长长得顺着船行街一侧延伸了出去,将五惠河沿岸规划出的货场和外界隔离了出来。 当杜德伟惊奇地来到铁丝网前伸手去抓拉时,一旁早有那看热闹的闲汉出了鄙视的笑容:又来了三个乡下土包子。不久后,沿着铁丝网巡逻的货场护卫也走了过来,二话没说就隔着铁丝给了杜德伟两:“滚,坏了抓你去作工赔钱!” 三个穿着渔夫打扮的土包子就在一片哄笑声中被赶走了。 当然了,杜德伟并没走远。他只是往前走了一小截路后,便住了脚,然后隔着铁丝网眼,观察起了货场。 原本是业寺大殿位置的土地上,此刻早已被推平实,并且铺上了一层细细的碎石。大片由方石垫起来的厚木板上,垒了一垛垛的水泥袋;另外,一些堆着石灰和沙子的地块上,还搭建了竹棚。再往远处,便是一垛垛整齐的红砖。 而就在被铁丝网隔开的货场门口,大批的匠头和管家模样的人正在一排木桌前和帐房们在讨价还价。成队的苦力正推着小车,将货场里的水泥,红砖,石灰这些运到河埠头——那里有一串小船在规规矩矩地排队等活。 杜德伟很快就隔着铁丝网看到了一个人:那个刻石碑的杜胖子。 此时的杜胖子,和杜德伟印象中已然判若两人。只见这货脸骄横,一身松江细布袍子,大马金刀地和一排匠人们同坐在一条石灰线后。另外,这货面前还有一个小桌,桌上有茶水和点心。 而在这货身后,则分左右站着两个熊纠纠气昂昂的徒弟。 哼哈二将一手叉,一手扶着一杆幌子,两面幌子上分别绣着“甲等资质专业地坪”“百年刻碑丝滑手”这两行大字。 …… 杜德伟一直在铁丝网后站到下午5点,才算是把西洋景看了个通透。除了装水泥的袋子他没看懂外,大概齐的,他已经把此地的运作模式看懂了七八分。 接下来就该办正事了。 中古时代没有电,所以普通店铺关张都比较早。一般来说,酉时(17点)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人关门。 而杜德伟在货场外晃悠到5点多后,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便带着随从又来到了海东货栈的门外。 看到已经冷清很多的一排大商铺,这次他没有犹豫,随意挑了一间进门后,径直来到一张摆着各红黄草席的柜台前,对里面的伙计问道:“小哥叨扰,敢问周星驰周掌柜可在?” 柜台里的伙计先是一楞,紧接着马上反应过来,然后脸堆笑着说道:“在,在。贵客且随我来。” 说话伙计就从柜台里走了出来,然后便殷勤带着他们出门,左拐,进了这排铺面最后的一间……一路上伙计丝毫没有在意三人的渔夫打扮。 这间铺面是卖板材的,大堂里堆了各种厚度的机制木板。下一刻,杜德伟一行人便穿过大堂,被领到后院里的一间书房落座喝茶。 半盏茶功夫后,门帘一掀,走进来一个身材高大,皮肤白皙的中年人。 此人一进门便抱拳说道:“在下便是周星驰,不知客人贵姓啊?” 杜德伟此刻赶忙起身,同样抱拳还礼,然后按照许心素教给他的暗号说道:“不敢,免贵,在下周润发。” 中年人听到周润发三个字后,呵呵一笑,先是伸手示意杜德伟落座,然后他便亲切地说道:“想必是杜德伟杜掌柜当面喽?在下薛海元。” 第233节 群贤毕至(六) 听到对方张口便报出自家来历,杜德伟先是微微一惊,然后就释然了:许心素那边应该是派了快船报信,速度肯定要比这边20条杂船快得多。 想通关节后,杜德伟这才缓缓摘下斗笠,出本来面目,然后微笑着说道:“原来是薛掌柜当面,失敬失敬,不才正是杜德伟。”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