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工部侍郎李登门,来为嫡长子退了与贺东盛幼女的亲事。 工部侍郎李是成化八年的进士,在水利修筑上大有建树,又曾上书条陈治理朝政事,深得弘治皇帝嘉许。 李共有四子,长子次子均是庶出,发留下一儿行三,后娶继室,又一个嫡幼子。 李家在河南汤县也是望族,族中读书出仕的子弟甚多,李深得弘治皇帝器重,又在工部营造中极为权威,前途可期,而李的嫡亲兄长李更是官居三品苏州提督学政。 李嫡长子李延清转过年不过十九岁,自幼聪异常,弘治十七年秋闱中了举人,但其授业恩师有意让他取个好名次,闱便并未放他下场,不然现在当也是个进士了。 这样的青年才俊本当是婚姻不愁的,奈何,他上有两个庶出兄长,都是科举入仕,有了官身。 一个是同进士,如今在蜀地为从六品同知,一个是举人,捐了官,在北直隶下等县为知县。 下有异母嫡出幼弟,继母有亲生儿子,哪里会对他这个先头夫人生的、与自己儿子争家产的嫡长子上心? 门第相当的人家,都知道他家底细,闺女嫁过来要伺候继婆婆,而妯娌都是不好相与的,不是活受罪么,哪有肯嫁的? 若是往低处寻,李延清到底是侍郎嫡长子,身份又有不同,继室夫人也不肯担个苛待前头嫡长子的恶名,李更不肯让嫡出的儿子随便娶。 一来二去竟成了难题。 倒是李的同年为他与贺东盛搭了桥。 贺东盛四个女儿,长女、次女、三女都是嫡出,且都已出嫁,最小的幺女虽是庶出,但是生下来姨娘就难产去了,被贺大太太抱了去,亦记在嫡母名下,同嫡女一般养大的。 这姑娘族中行五,闺名霞姐儿,容貌随了她姨娘,便如那朝霞一般明,又同嫡女一样读书识字针黹女红学下来,是个极周全的姑娘。 只是虽如嫡女一般,但到底是庶出,这事瞒不了人。 此女这样的品貌,贺家又如何肯将就,便也拖了许久未曾看好亲事。 这同年一说和,双方都动了意,待李延清中了举人,贺东盛看好了李延清的前程、李的仕途和李家的亲戚网,欣然同意了婚事。 去岁四月间,贺五姑娘及笄之后,双方换了庚帖正式订了亲。 本是拟定元年秋月里就成亲,这个年节两家还都是按照亲家礼仪走动的,不想年刚过了,李家竟来退亲。 李的理由是,儿子重病。 说是去年冬里李延清染了风寒,不想竟越来越严重,进了腊月几乎起不来了。 李家生怕儿子有个好歹,拖累了贺家大娘子的名声望门寡、克夫的名声可不是闹着玩的,两家那就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 故此李来提议退亲,男方有疾,与女方家脸面、声名都无碍的。 他亲自登门,也给足了贺家面子,只取走庚帖,其余程都由双方官媒来处理。 贺东盛闻言便是一惊,虽说腊八等节李家大公子并未过府来给他这个未来岳丈请安,李府也来人说过李大公子病了,但他万没想到会病得这样重。 好像子也曾安排过人去李府探病,只不过内宅的事贺东盛从不过问,也没上心,子似乎也没说过李大公子病入膏肓啊。 贺东盛忍不住悄然观察了几眼李,见他面上是确实带了几分疲惫之,但是也并不像多忧心的样子。 不过这人又有续娶的娇,又有伶俐的幼子,且两个庶子也都成器,折了一个举人儿子虽然惋惜,却也真不一定作那如丧考妣之态。 贺东盛又不免“理解”了几分。 不过心下还是犹豫不决,无它,这是贺东盛最后一个未嫁的女儿了。 若他还有多几个女儿,哪怕再多一个,他都会毫不犹豫的继续这婚事,甚至冲喜也要把女儿嫁过去,便是让女儿过去就守寡,能拉住李家这么姻亲也是好的。 何况不过是个庶女。 可惜他只剩下一个在室女了,又是个相貌极好、知书达理的女儿,说要找侍郎府的嫡出公子未必能找到了,但也不是找不到旁的好人家。 比如勋贵那边的嫡子庶子的发,或者哪一位当权人物的继室,都是不错的选择。 贺东盛本是含混着,想着先打探打探李延清到底病到什么程度了再做决定。 但李却是非常坚决,端方君子的执拗,让贺东盛完全抵御不了,最终只好松了口,答应退还庚帖。 庚帖是收在贺大太太手里的,她一听说要退亲就大皱眉头,贺东盛不知道李延清病情,她去探过病,是知道一二的,瞧着人是恹恹的没神,但是没到下世光景,怎的短短十来天就能变化如此大? 小五虽不是她身上掉下来的,可到底是她一点点拉扯大的,情也极深。 转过年来就是十六岁的姑娘,再拖下去可就过了花期,且退了亲一时又上哪里寻这等三品高官人家去,这还是侍郎嫡子,嫡子! “老爷这是糊涂了,怎的应得如此急?显得咱们家也忒凉薄了!若是开天暖了,姑爷转好了,咱们家岂不是要后悔?”贺大太太忍不住同陪嫁嬷嬷抱怨着,又打发人去前面请老爷三思。 “就说咱们不是背信弃义的人家,这一二我便往李府去看看姑爷,与亲家夫人好好唠唠。”贺大太太如是吩咐道。CoMic5.CoM |